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其中23例行手术治疗(A组),17例行非手术治疗(B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IA分级情况比较分析.结果:每个患者随访10个月.依据神经功能改善国内标准,A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为82.60%,B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为4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预后相对较好.只要术式选择合理、手术操作正确,颈前路、颈后路手术均能获得较理想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33例,C组31例.A组采用奥扎格雷钠+高压氧治疗,B组采用复方丹参+高压氧治疗,C组采用奥扎格雷钠+常规治疗.结果 A组总有效率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治疗后评分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3组治疗后高切和低切变化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A组治疗后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RBC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督脉电针联合高压氧疗法(HBO)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05 ~ 2020-05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6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术后行HBO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补肾活血汤+督脉电针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脊髓神经功能[国际脊髓损伤神经评分标准(ASIA)]及血清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ASI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ASI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NGF、BDN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督脉电针联合HBO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脊髓神经功能,促进脊髓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HBO)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将40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伤后始行HBO治疗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A组)和晚期治疗组(B组)各200例。2组均行常规治疗,A组伤后7~14d始行HBO治疗,B组伤后14d后始行HBO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预后。结果 A组预后优于B组,致残率及病死率低于B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7~14d行HBO治疗为最佳治疗时机,可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应用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45例在颅脑外伤后8~30 d实施高压氧治疗(A组),另外45例在颅脑外伤后31~60 d实施高压氧治疗(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恢复良好及中度残疾(GOSⅣ+Ⅴ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A组治疗后的ADL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早期实施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占学书 《江西医药》2012,47(5):461-46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一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60例行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按不同的麻醉方式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组(A组),及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组(B组),每组30例.记各时间点的MBP、HR、RR、SpO2及VAS评分的变化及两组实施所用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记录阻滞失败后改变麻醉方式的例数.结果 阻滞后1min(T1)、5min(T2)A组患者VAS评分较B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实施神经阻滞所用时间较B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因神经阻滞效果不佳导致麻醉方式改变较A组明显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一髂腹下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疝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康复干预对不同神经平面脊髓损伤(SCI)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72例SCI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并对颈、胸、腰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功能改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2个月~1年康复治疗后,颈(A组,22例)、胸(B组,42例)、腰(C组,8例)脊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BI)及功能独立性评测(FI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1),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FIM评分高于胸髓损伤患者,而胸髓损伤患者又高于颈髓损伤患者.结论 康复干预能促进不同平面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不同节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及预后不一.  相似文献   

8.
耿宾宾  张希明 《江西医药》2021,56(8):1201-1203
目的 分析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年龄>60岁男性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年龄>60岁男性单侧腹股沟疝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A组43例行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B组43例行开放式无张力腹沟疝修补术,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状况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胃肠激素水平[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结果 A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B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1 d、3 d、7 d A组VAS评分少于B组(P<0.05);术后3 d A组血清MTL、GAS水平高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8%(3/43)较B组30.23%(13/43)明显减少(P<0.05).结论 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年龄>60岁男性腹股沟疝患者,可优化手术整体效果,减轻疼痛,减少对胃肠功能干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代谢、脑血流及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救治的行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不接受其他治疗。分析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1、3、5和10 d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颅内压及脑组织氧摄取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 d后脑血流参数(Vs、Vm、PI值)、颅内压及脑组织氧摄取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5、10 d后,高压氧治疗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Vs、Vm)、脑组织氧摄取率明显高度对照组(P<0.05),而PI值、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血流参数、降低颅内压、增加脑组织氧摄取率,提高治疗的总体有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骨科自2001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有效回访到128例患者资料,伤后2周内均行减压、脊柱内固定术,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NHBO组60例和HBO治疗组68例,HBO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HBO治疗。结果 HBO组临床疗效优于NHBO组(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脊髓损伤后可有效促进脊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合并睡眠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普拉克索组25例,给予口服盐酸普拉克索治疗;高压氧组25例,给予高压氧舱吸氧治疗;联合组30例,给予口服盐酸普拉克索联合高压氧舱吸氧治疗.3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个月的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水平及焦虑抑郁程度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PQSI评分、ESS评分分别为(4.36±1.22)、(2.19±3.52),均明显低于普拉克索组[(6.88±1.83)、(5.62±4.33)]和高压氧组[(6.54±1.66)、(5.16±3.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UPDRS-Ⅲ评分、H-Y分级评分低于普拉克索组和高压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卧床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明显高于普拉克索组和高压氧舱组(P<0.05),睡眠潜伏期和睡眠觉醒次数明显低于普拉克索组和高压氧舱组(P< 0.05).3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拉克索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睡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高压氧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脂质氧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高压氧(HBO)对脊髓损伤(SCI)又氧自由基引起的脂质氧化过程和功能的影响,探讨高压氧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一组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另两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SCI模型,一组术后两小时内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时间共90分钟,1天1次,连续进行5天;另一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第2、5天尾静脉取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结果高压氧组与非高压氧组相比较,高压氧组血清中SOD升高(P〈0.01),MDA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SOD和MDA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功能,能有效抑制SCI受损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对SCI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胡群亮  张民  涂悦  程世翔  张赛 《天津医药》2012,40(8):760-762
目的:评估早期亚低温结合后期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157例急性重度颅脑创伤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早期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54例)、早期亚低温结合后期高压氧组(亚低温加高压氧组,48例)和常规治疗组(55例)。治疗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判定疗效。对于除植物生存和死亡以外的患者,采用Borthel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亚低温加高压氧组的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恢复良好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加高压氧组良好率最高。亚低温组和亚低温加高压氧组的ADL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亚低温加高压氧组的ADL评分高于亚低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同时后期给予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恢复良好率,二者结合的疗法是一种较好的颅脑外伤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辅助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16例和对照组30例。高压氧治疗组在脑卒中发作后接受药物治疗,3~5d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只接受药物治疗,未接受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发病后2周)和晚期(发病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在治疗初期和第一次评估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但两组NIHSS评分在治疗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有效的,尤其在远期预后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高压氧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为治疗组,30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治疗组行高压氧治疗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A、E/A、DT)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治疗组E/A为(1.08±0.12),LVMI(g·m2)为(128.1±7.5);对照组分别为(0.98.O.06),(133.5±8.3)。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下肢复合伤中应用高压氧的效果。方法 82例下肢开放性复合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手术、清创、皮瓣转移,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共进行20 d。观察组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肌肉组织恢复情况、皮瓣转移存活率和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局部肿胀消退,无疼痛或轻度压痛患者27例(64.3%),对照组在治疗后局部肿胀消退,无疼痛或轻度压痛患者13例(3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21例患者行皮瓣转移,存活20例(95.2%),对照组有18例患者行皮瓣转移,存活15例(83.3%),观察组皮瓣转移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愈合41例,愈合率97.6%;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愈合37例,愈合率92.5%.观察组在愈合时间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以减轻下肢复合伤炎性反应、提高皮瓣转移存活率和加快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洪喜  黄少婉  徐丽珊  翁陈华  林明祥 《河北医药》2009,31(10):1182-1183
目的观察并总结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HIE195例分为2组,治疗组150例,对照组45例;2组新生儿均在对症、支持、恢复脑细胞等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组预后良好136例(90.67%);对照组预后良好19例(42.22%)。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对改善HIE患儿预后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两组均治疗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高压氧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能明显提高疗效,有效改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魏国会 《河北医药》2009,31(13):1549-1550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亚低温及高压氧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7年7月以亚低温及高压氧综合措施治疗DAI20例的相关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20例,早期行亚低温治疗,病情相对平稳后行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据格植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本组保守治疗病例中恢复良好12例,中度残废4例,严重残废4例。结论本组患者通过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在病情相对平稳后及早行高压氧治疗等综合措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刘昕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37-38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脱位年轻恒牙再植后的牙髓和牙周组织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脱位年轻恒牙外伤性根尖孔尚未形成的患者,复位固定后,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实验组52颗和对照组52颗,高压氧治疗组患者术后即在加压舱内面罩吸纯氧,然后吸空气再吸纯氧,每日1次,共10d。对照组未进行高压氧治疗,连续观察1~3年。结果:高压氧治疗实验组牙髓坏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于年轻脱位再植牙齿的存活、牙髓和牙周组织恢复再生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