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龚军  陈云 《江西医药》2015,(3):222-224
目的:探讨肋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的手术时机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14年6月行肋骨内固定手术的连枷胸胸患者53例,肋骨骨折3-10根,平均7.6根,其中斜切口28例,直切口25例,其中36例选择胸腔镜辅助定位,找出肋骨两断端剥离骨膜约3㎝,修复粉碎性部分并复位。根据肋骨骨折的形状、大小、位置等,选择镍钛记忆合金爪握式肋骨接骨板固定治疗,处置胸内损伤及积血等,其余17例患者以机械通气“气体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外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2h-6d,其中42例患者在受伤后72h内接受手术治疗。53例连枷胸病人安装骨固定器62根,平均2.3根/人,胸腔镜辅助定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ICU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及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胸腔镜辅助定位、早期肋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案。记忆合金环抱器对关键骨折肋骨进行内固定尤其适合重症患者,是使用机械通气“气体内固定”方法有效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早期和晚期行气管切开术对 ICU 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80例危急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早期(4d 以内)气管切开组105例和晚期(10d 以上)气管切开组75例。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 ICU 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 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实行机械通气的成年 ICU 患者中,早期气管切开与晚期气管切开,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作用方面,早期气管切开术无优势。对于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拟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症患者,除非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的疗程能被准确的预测,应尽量避免早期(4d 以内)气管切开术,建议机械通气10d 后再考虑行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骨肋骨内固定术在严重胸外伤中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胸骨肋骨内固定术治疗组38例,保守治疗组38例。结果两组患者共治愈72例,死亡4例(每组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手术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较保守组改善显著,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较保守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胸廓畸形及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血气胸、肺不张)较保守治疗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骨肋骨内固定术在减少ICU停留和住院天数方面有明显疗效,并可以减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是治疗连枷胸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患者经气管切开或是气管插管接受支持或控制通气,通气时间48小时以上或停止机械通气或去除人工气道48小时之内出现的肺炎[1],是ICU病房呼吸功能不全的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机械通气,以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减少呼吸做功,预防性治疗呼吸衰竭,缓解危及生命的缺氧状况时最常见的并发症,该病治  相似文献   

5.
孟凡青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25-2326
目的:观察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爪环抱器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比43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爪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内固定组)与41例采用非内固定治疗患者(非内固定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2周复查X线胸片,内固定组患者骨折全部骨性愈合,1例出现肺不张,1例出现肺炎,无患者死亡;非内固定组患者12例出现肺不张,19例出现肺炎,1例死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χ2=5.64,P<0.05)。内固定组住院时间、镇痛药量及呼吸支持天数均远远低于非内固定组( t=4.86、6.75、6.88,均P<0.05)。结论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爪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优于未内固定治疗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采用TiNi 环抱式接骨器手术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及预后效果.方法 将本院270 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分别采取外科内固定治疗( 观察组,146 例) 和保守治疗( 对照组,124 例),治疗后随访3 个月,对全部患者的治疗过程、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全部患者均治愈.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和随访后胸廓畸形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外科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可有效的对胸壁产生稳定作用,使呼吸并发症及胸廓畸形的发生率下降,同时可有效对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较保守治疗更能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衰竭的患者(治疗组)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后改为无创通气;另4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衰竭的患者(对照组)继续维持经口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两组患者进行氧动力学指标的比较及完全撤机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总时间和ICU监护时间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氧动力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监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衰竭较单纯的有创机械通气具有更安全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某院治疗的90例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有创组和无创组,有创组给予切开气管或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创组给予面罩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4h后,有创组患者的的血气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无创组,肺动脉压力明显低于无创组,血浆脑钠肽含量低于无创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比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探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09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所收治的42例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病患,予以平喘以及抗感染等治疗,并用气管插管来实施有创机械通气,在出现肺感染控制窗以后,随机将42例病患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21例,其中对照组继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来予以治疗,观察组将气管导管拔除,改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予以治疗,即无创无压通气,对比两组病患呼吸机有关性肺炎发生率、总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不管是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还是呼吸机有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对于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病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来予以治疗,相对于传统有创通气而言,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病患住院的时间以及总通气时间,使呼吸机有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价值.方法 将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的110名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对照组使用普通气管切开套管.结果 7天后,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X线(CT)检查次数,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正确使用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减少X线(CT)检查次数.  相似文献   

11.
马胡赛  李晓良 《中国医药》2012,7(11):1412-1413
目的 探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胸骨骨折致连枷胸患者手术内固定的必要性、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16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胸骨骨折致连枷胸患者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实施骨折内固定手术.结果 手术内固定后16例患者疼痛显著减轻,手术时间(2.4±0.6)h,胸壁稳定,呼吸功能早期恢复,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胸骨骨折致连枷胸患者应用镍钛记忆合金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建中  成正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370-3371,3374
目的探讨可吸收肋骨钉联合镍钛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45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用可吸收肋骨钉联合镍钛合金环抱器在全麻下行肋骨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情况。结果 45例患者中41例胸廓全部恢复正常,4例由于病情较重,只选择胸壁软化区关键肋骨固定,术后胸廓稍有畸形,但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骨折基本愈合,3-6个月恢复正常活动。结论可吸收肋骨钉联合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适应证广,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呼吸道功能效果显著,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合并急性肺挫伤的疗效。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患者18例,行呼吸机内固定治疗后分析血气分析等各种参数的变化。结果行呼吸机内固定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1)。本组治愈14例,治愈率77.8%。结论有创机械通气不仅能固定连枷胸,而且可有效地治疗肺挫伤,但应注重控制机械通气时间,防治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王鸿  随志辉  高涛涛  刘磊 《安徽医药》2015,36(7):851-853
目的 观察胸腔镜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胸腔镜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34例临床资料,与同期采用传统方法(非手术治疗)治疗患者24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胸痛缓解时间、胸引管引流量、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胸腔镜组的胸痛时间、胸引管引流量、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优于传统方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在9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25例采用肋骨固定钉肋骨内固定术,31例采用爪型肋骨接骨板肋骨内固定术,36例采取保守治疗。结果肋骨固定钉肋骨内固定术及爪型肋骨接骨板肋骨内固定术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疼痛缓解迅速,肋骨骨折及胸廓塌陷畸形矫正满意。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以明显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肋骨固定钉内固定术与爪型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均是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浮动胸壁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57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求治疗胸部创伤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形成浮动胸壁,反常呼吸,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7例浮动胸壁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肋骨环抱式接骨器行肋骨固定术后的疗效。结果 57例胸部创伤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反常呼吸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全部治愈,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用肋骨环抱式接骨器行肋骨固定术,治疗胸部创伤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形成浮动胸壁,反常呼吸,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满意。可供临床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因外伤引起多根肋骨骨折并导致胸廓软化的临床特点和主要治疗措施,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胸外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各种外伤所致的胸壁软化并导致呼吸、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创伤性浮动胸壁主要致病原因和治疗措施。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车祸伤33例,挤压伤4例,斗殴伤3例;采用切开肋骨环抱式接骨器行肋骨固定术治疗27例,利用非手术治疗13例,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创伤性浮动胸壁是胸外科常见的急重症,其最主要的致病原因是车祸伤,在治疗方面因具体情况而定,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的综合治疗都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杨大彬  任强  吴凯 《淮海医药》2013,31(4):309-310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10年8月至今30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保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病例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切口选择、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后胸廓形态恢复正常,疼痛明显缓解,呼吸功能改善,平均住院时间12d,均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胸片,肋骨骨折对位良好,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无1例出现环抱器移位及脱落。结论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保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远期肺功能改善佳等优点,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伋  袁伟  李悟  马诚  刘旺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45-194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模式(NIPPV)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使用NIPPV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NIPPV治疗后患者症状、氧合指数、PaO2明显改善。其中5例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行有创正压通气(11.1%),6例死产(133%);治疗有效率75.6(34/45)%,结论: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NIPPV治疗能起到胸廓内固定同时治疗ALI,ARDS的双重作用.必须警惕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此类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