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硫氮卓酮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硝酸酯药物疗效不佳的UA患者应用硫氮卓酮,对心绞痛正在发作者首剂10mg静脉注射后继续静脉滴注,对心绞痛未发作者用硫氮卓酮1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若仍无缓解,则递增剂量至3、5μg/(kg·min),心绞痛缓解即以有效剂量维持静脉滴注48小时后改为口服;若5μg/(kg·min)剂量心绞痛仍未控制,则认为治疗无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心率、血压、心电图、心功能变化及有无心律失常、低血压、心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结果:硫氮卓酮1μg/(kg·min)治疗有效者40例,3μg/(kg·min)有效者20例,5μg/(kg·min)有效者4例,累积有效率94.1%(64例),无效率5.9%(4例)。治疗过程中,随用药时间延长和(或)药物剂量的增加,患者的心率、血压逐渐下降(P<0.05),治疗有效者用药前与用药后48小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除3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外,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硫氮卓酮治疗UA,疗效显著,安全,可作为硝酸酯药物疗效不佳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董桂娟  李锐  李光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217-1217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情况,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66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和维拉帕米组,观察其效果。结果:普罗帕酮组有效率为74 2% ,维拉帕米组有效率为85 7% ,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平均复律时间分别为(2.5±0.9)小时和(1.2±0.3)小时,复律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普罗帕酮可作为终止PSVT发作时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7岁。因胸闷、气短3小时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160次/分,血压1 40/75mmHg(1kPa=7.5mmHg)。神志清,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心尖听诊区可闻及3/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肝脾无肿大。心脏彩超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电图示:室上性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和普洛帕酮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8年10月入我科治疗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7例,按入院先后分2组,伊布利特组患者34例,普洛帕酮组33例,分别静脉应用(1~2次,每次10min推注)伊布利特(1.0mg)和普洛帕酮(70.0mg)。结果伊布利特和普洛帕酮转复窦律分别为90%和65%。平均转复时间分别为(21±19)min和(35±8)min。结论伊布利特与普洛帕酮比较,具有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疗效确切,转复窦律时间短,不良反应轻微,用药期间应注意心率及QT间期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赵延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9):61+63-61,63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与普洛帕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和普洛帕酮组各60例,分别给予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和普洛帕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转复时间及副作用情况。结果伊布利特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普洛帕酮组为85.0%,伊布利特组平均转复时间明显短于普洛帕酮组,且伊布利特组副作用明显少于普洛帕酮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伊布利特与普洛帕酮比较,具有疗效好、转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易刚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162-163
目的比较伊布利特与普洛帕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和普洛帕酮组各67例,分别采用静脉推注1.0mg伊布利特和70mg普洛帕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转复时间、总有效率及副作用情况。结果伊布利特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明显优于普洛帕酮,且副作用少,平均转复时间明显较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伊布利特与普洛帕酮相比,具有转复时间快、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5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32例与B组33例,A组患者采用心律平静脉注射,B组患者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显效时间,并完成统计学比较与分析。结果 A组患者用药后的显效时间为(10.1±4.9)min,显著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心律平与胺碘酮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相对而言心律平显效时间较好,但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者则更适合采用胺碘酮,临床治疗时需通过相关观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资料,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52例患者成功率为100%,其中旁道参与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28例,成功28例;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24例,成功24例。手术后并发症发生1例,随访半年中,有2例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较好,技术先进,损伤小,手术后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异搏定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静脉注射异搏定,观察转复窦性心律情况。结果静脉注射异搏定起效时间为(3.4±1.5)min,治疗有效率为85.7%。结论异搏定不仅能有效地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而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转律,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以普罗帕酮药物治疗对比。结果食道心房调搏组与普罗帕酮组治疗有效律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率食道心房调搏组高于普罗帕酮组。结论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50例,西地兰组48例。分别给予胺碘酮,西地兰静脉注射治疗,同时观察心率、血压、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有效率及平均起效时间均优于西地兰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胎儿心动过速的宫内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干预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评价。方法对已检出的1 911名心律失常胎儿中的126例快速心律失常者,分为窦性心动过速、SVT、SVT合并心衰3组,对后两组胎儿进行宫内地高辛转律治疗。结果胎儿心动过速126例(心率≥180bpm)中SVT 29例(含房颤、房扑10例),窦性心动过速97例。SVT组中合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者7例、胎儿水肿5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7例均于检查后中止妊娠,其余22例行常压氧治疗或经胎盘给药,首选药物为地高辛。新生儿随访期最长者16个月,头颅CT、超声心动图等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惟一可迅速检出胎儿心律失常并明确性质的诊断手段,且重复性好。地高辛经胎盘治疗可有效转律并同时控制胎儿心衰减轻水肿且无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3.
心律平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心律平和胺碘酮注射液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心律平治疗36例PSVT与胺碘酮治疗28例PSVT对比观察。结果心律平和胺碘酮转复有效率分别是100%和89.3%(25/28);转复时问:心律平(12.6±6.7)min明显短于胺碘酮(29.5±11.3)min(P〈0.01)。结论心律平和胺碘酮均疗效好,心律平见效快,适用于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者;胺碘酮见效较慢、适应证广,有器质性心脏病,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全患者首选。  相似文献   

14.
胺碘酮和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和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33例PSVT,与维拉帕米静脉注射治疗39例PSVT对比观察。结果胺碘酮组和维拉帕米组有效率分别为63.6%和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律时间:胺碘酮组(21±12.4)min明显慢于维拉帕米组的(13.6±9.7)min(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PSVT疗效确切安全,可作为急诊治疗PSVT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5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研究组应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RFCA)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左侧旁道)[AVRT(L)]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二维和Doppler超声检查AVRT(L)患者手术前、后三天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期充盈情况,为提高敏感性,检查时增加了三级等长收缩运动。结果 (1)在各级运动中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增加,但三者均值分别不超过90bpm、160mmHg、95mmHg,运动后五分钟均恢复。(2)RFCA术前,后同级运动量时左室功能各参数无显著变化。结论 对于AVRT(L)患者,在有经验医师操作下,RFCA术中施放总能量在一定范围内时,对左室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门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垣奎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35-1936
目的:探讨门诊急诊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7月~2010年7月接诊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全部转为窦性心律,4例物理方法终止,17例通过药物终止,复律时间平均约15分钟,其中1例出现心跳骤停,1例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结论:门诊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先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的物理方法,药物治疗上首选普罗帕酮静脉推注,同时应注意加强心电监护,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当患者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往往会出现心悸、心绞痛以及心前区不适等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晕厥和低血压….妊娠晚期心律失常大多为正常妊娠者,类型以窦性心动过速和房性期前收缩为主[2],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是比较少见的.2016年5月本科室抢救1例临产突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产妇,经过转律治疗及紧急剖宫产后,母子平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盐酸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入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盐酸普罗帕酮组35例和胺碘酮组30例,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心率、血压、转复时间及转复有效率。结果:盐酸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患者的心率在用药前(184.8±27.5vs183.4±28.1)、后(82.7±5.3vs84.85±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前与用药后(184.8±27.5vs82.7±5.3)、(183.4±28.1vs84.8±6.7)比较,效果显著(P〈0.05);两组的转复时间(12.8±6.7vs28.6±1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104.5±13.5/72.7±10.3vs103.4±15.1/74.8±12.7)、(102.6±9.4/73.5±9.9vs106.8±10.5/71.7±9.3)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转复率分别为100%(35/35)、90%(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均较好,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更适合应用于心功能正常或对其耐受性较好的患者,故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优先选用。胺碘酮可以应用于治疗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合并风心病、冠心病及电生理检查(EPS)不能诱发心动过速等特殊病例行EPS及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共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21~76岁;SVT合并风心病5例(心功能Ⅱ~Ⅲ级),合并冠心病7例,EPS心动过速不能诱发14例(其中11例存在房室结双径路);常规行EPS及RFCA,合并单纯二尖瓣狭窄者(2例)同时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合并冠心病冠脉造影病变较重者(2例)择期行经皮冠脉内干预治疗(PCI),SVT不能诱发但有房室结双径路(DAVNP)证据者行经验性房室结改良术(AVNM)或放弃RFCA。结果5例SVT合并风心病患者RFCA均成功,其中2例同时行PBMV也均成功(瓣口面积分别由术前1.04与1.16扩大至2.30与2.42cm^2),随访1例心动过速复发,再次RFCA成功,心功能持续改善;7例SVT合并冠心病RFCA也均成功,其中2例术后1个月与3个月成功施行PCI术,随访无心动过速复发,冠心病症状无或轻微;6例经验性AVNM均成功阻断慢径传导,随访无一例心动过速复发,另5例未予干预患者中4例心动过速复发。所有病例均无重要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SVT合并风心病、冠心病患者在术前相应药物治疗下能够耐受EPS及RFCA过程,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与无器质性心脏病并存者类同,适应证病例可同时或择期行PBMV或PCI治疗;经典AVNM术可使EPS不能诱发心动过速的DAVNP患者获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