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游离大网膜动脉吻接甲状腺上动脉-大脑中动脉治疗儿童闭塞性脑血管病1例,经术后短期观察有一定疗效,报告以下: 张××,女,14岁。于1979年6月某日突感左侧上下肢麻木,2天后出现左侧肢体瘫痪,失语,流涎,经当地医院治疗失语稍有改善,其他症状无好转。 检查:血压90/60,吐字不清,流涎,左侧上下肢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39岁。于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抽搐,每次约1-2min。检查:双眼外展稍受限,无眼震。左侧肢体肌力稍减弱,左侧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行走欠稳。头颅CT及MRI示右侧蝶骨嵴脑膜瘤,大小约6·0cm×6·0cm×7·0cm,周围水肿,可见右侧扣带回疝及右侧颞叶钩回疝表现。右侧颈内外动脉脑血管造影示右额颞区团块状肿瘤染色,眼动脉及脑膜中动脉分支增粗,供应额颞区团块状肿瘤染色。超选择插管至脑膜中动脉分支肿瘤动脉,用丝线栓塞后造影示肿瘤动脉闭塞,肿瘤染色消失。手术:经右侧改良翼点入路,分块全切肿瘤,大小约6·0cm×6·0cm×7·0c…  相似文献   

3.
烟雾病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例报告烟雾病(moyamoya病)由日本医生首先发现并描述。临床表现:头痛、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TIA发作等。由于DSA的问世,本病的诊断率大大提高。作者报告3例并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病因、发病机理、DSA征象作探讨。例1,男,42岁,教师,因头晕、左侧肢体无力1月伴言语不清1天于1996年12月12日入院。其弟30岁患蛛网膜下腔出血、治愈。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查体:双瞳孔0.2cm,对光反射(+),左鼻唇沟变浅,伸舌居中,左侧上肢近端肌力Ⅳ°,远端肌力Ⅲ°,Hoffmann征(-),左下肢近端肌力Ⅵ°,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人脑Willis动脉环后循环的变异特点,为血管和颅底外科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6例经福尔马林处理的人脑完整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测算,并作摄影。结果46例(92侧)中,两侧后交通动脉(PCoA)管径不等超过60%,长度相差2mm以上者约占50%;PCoA与大脑后动脉(PCA)的解剖关系中,约50%发育正常;基底动脉(BA)与两侧PCA组成的分叉角为45°~150°,平均105°,PCA交通前段内穿支出现率98%。结论人脑Willis动脉环后循环中,约50%以上存在血管的管径、长度和解剖变异。  相似文献   

5.
背景: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国外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一种新方法,国人相关解剖学数据文献报道极少。 目的:测量前路经寰枢关节内固定术钉道的相关解剖学数据。 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性实验,于2006-09/2008-04在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和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完成。 材料:中国成人配套寰枢椎干燥标本50套,不分性别、年龄,外观排除畸形和破损,采用国产电子游标卡尺(精度0.01 mm)及普通国产量角器(精度为0.5°)进行测量。 方法:以枢椎前弓下缘与枢椎椎体侧缘交界点上方4 mm处即枢椎上关节面下骨凹陷处为进钉点,分别向寰椎侧块后外上角中部拧入1枚长度适当的螺钉,螺钉尖不得穿透寰椎上关节面。 主要观察指标:①钉道最小外偏角、最大外偏角、最小后倾角、最大后倾角。②内侧钉道距离、外侧钉道距离。③进钉点至枢椎正中的距离、枢椎体正中与枢椎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进钉点与枢椎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 结果:50套寰枢椎干燥标本均进入结果分析。在矢状面上螺钉置入的最小外偏角左侧为(10.80±2.10)°,右侧为(10.76±2.40)°;最大外偏角左侧为(25.13±3.12)°,右侧为(25.12±2.86)°;冠状面上最小后倾角左侧为(8.85±2.12)°,右侧为(9.28±2.65)°;最大后倾角左侧为(26.96±3.09)°,右侧为(27.49±2.51)°;内、外侧钉道左侧长度分别为(17.48±2.10) mm和(25.41±2.59) mm,右侧为(17.49±2.23) mm和(25.58±2.42) mm;枢椎正中至进钉点距离左侧为(9.84±0.69) mm,右侧为(9.81±0.66) mm;枢椎正中至枢椎横突孔内侧缘距离左侧为(14.12±1.28) mm,右侧为(14.60±1.36) mm;进钉点与枢椎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左侧为(6.28±1.38) mm,右侧为(6.79±1.39) mm。 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置入中,两侧置入螺钉的理想钉道角度为外偏10°~25°,后倾 9 °~27 °,理想的螺钉长度为17~ 25 mm,由枢椎前缘正中向外分离显露不宜超过14 mm。  相似文献   

6.
前庭神经元炎 (vestibularneuronitis)的病变部位虽有不少研究 ,但影像学检查方面尚未见有价值发现。本院收治 1例头颅MRI显示脑干前庭神经核受累患者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 女 ,30岁 ,住院号 2 4 5 172 ,因眩晕、呕吐 2d于 2 0 0 1年 10月 2 5日入院。患者 2周前曾患上呼吸道感染 ,入院前日凌晨突然眩晕 ,视物旋转 ,不能起床 ,伴恶心呕吐 ,左侧头胀痛 ,无耳鸣耳聋 ,无发热。主要体征 :眼震Ⅲ°,快相向右 ,呈水平旋转性 ,指鼻试验 (+ ) ,闭目难立征 (+ ) ,向左倾倒。主要辅助检查 :眼震电图自发性眼震Ⅲ°。…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时间内症状恶化的重症患者进行内科疗法效果不显或继续加剧时应积极采用大骨瓣内外减压术,可挽救部分患者生命,而且对机能的恢复也会有所帮助。我科用此法抢救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例Ⅰ,刘××,女,45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74年10月3日活动中突然昏倒抽搐、右半身瘫。检查发现,二尖瓣狭窄并闭锁不全,三级吹风样杂音,患者呈中等昏迷,口吐白沫,右上,下肢肌力0°,右巴宾斯基征(+)。血压120/80mmHg,脑脊液压力300mmH_2O,无色透明。诊断为左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栓塞。按脑栓塞常规治疗,应用甘露醇、激素、低右及扩张血管药物等治疗,症状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性 ,4 7岁。因头痛伴行走不稳半月于 1994年 10月 2 0日入院。入院后神经系统检查 :双侧视乳头水肿 ,四肢肌力V级 ,闭目难立征(+) ,MRI示左侧小脑半球有 2cm×3cm× 2cm等信号瘤结节 ,伴有 3cm×4cm× 3cm囊腔。患者于 1994年 10月30日行小脑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肿瘤位于皮质下 1cm ,灰白色 ,质软脆 ,大小 2cm× 3cm× 2cm ,有囊腔 ,肿瘤在肉眼下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 :左侧小脑髓母细胞瘤 ,向胶质细胞分化。术后予全脑 +脊髓放疗 ,头部全脑照射剂量为 4 0 0 0cGY ,术野局部加量到 5 0 0 0cGY ,全脊髓…  相似文献   

9.
背景:利用骨盆正位片测量髋臼假体放置角度是目前常用的评估人工髋关节置换效果的方法,骨盆体位的非标准化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使得相互比较较为困难。 目的:试图了解骨盆体位变化时,髋臼假体前倾角测量的相应变化情况,以提高临床评价的准确性和比较研究的可比性。 方法:自制系列前倾角模拟髋臼假体模型,分别代表0°,10°,20°,30°,40°前倾角。按35°,40°,45°,50°,55°外展角分别放置于6具防腐骨盆标本髋臼窝内,使骨盆标本沿冠状轴、矢状轴在±30°的范围内按5°/次分别旋转,保持X射线投照中心点始终与标准骨盆正位片投照中心点一致。摄X射线平片并进行前倾角测量。 结果与结论:骨盆沿冠状轴或矢状轴每旋转1°,髋臼假体前倾角测量值变化为0.61°~0.73°,其中沿冠状轴向前旋转和沿矢状轴远离放射源时前倾角呈减小趋势,沿冠状轴向后旋转和沿矢状轴接近放射源时前倾角呈增加趋势,临床评价时应充分考虑骨盆体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酒精中毒性幻觉症是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一种表现,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我们所遇3例报告如下:例1,李××,男,36岁,嗜酒史长达20年,每日饮酒3—5次,每次饮白酒(50°~60°)约250ml,经常酒后骂人并有行为紊乱。于87年4月8日饮白酒(50~60°)250ml,啤酒1000ml 后醉酒。之  相似文献   

11.
幕上下联合经部分迷路-岩尖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幕上下联合经部分迷路-岩尖入路(PLPATT)的操作方法、暴露范围及相关解剖结构,并与迷路后经岩骨入路(RLPA)相比较。方法在3×40倍手术显微镜下,按照RLPA和PLPATT两种方法逐层详细解剖16例32侧尸头标本,测量乙状窦前、颞叶下方的暴露范围以及斜坡陷凹的暴露角度。结果采用PLPATT能够充分暴露岩斜区,且明显增加了术野水平方向暴露的范围:右侧(10.7±1.8)mm,左侧(11.4±2.1)mm;及垂直方向的暴露范围:右侧(10.2±0.9)mm,左侧(9.8±1.2)mm。同时扩大了斜坡陷凹的操作视角(右侧增加41.4°,左侧42.2°)。结论PLPATT将迷路后入路和颞下入路合并为一个宽大的手术空间,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中上斜坡,并且能够保留病人听力。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以大脑中动脉分支松解与带蒂颞肌——大脑皮层贴合术,治疗烟雾病合并脑内血肿1例,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报告如下。柴××,男性,48岁,住院号215148,于1983年11月1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三天,突然发生剧烈头痛,5小时后,神智不清,喃喃自语,尿便失禁,右侧肢体少动,无呕吐、发烧及肢体抽搐。检查:血压110/70mmHg,嗜睡,感觉性失语,瞳孔右侧直径3mm,左侧1.5mm,对光反应弱,无共同凝视,右侧鼻唇沟浅,右侧上肢肌力0级,下肢  相似文献   

13.
由于脑血管造影术的广泛应用,颅内血管畸形的报告日益增多,但伴发精神症状,特别伴发精神分裂样症状者,国内尚未报告。我们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朱××,男,41岁,干部。主诉:阵发性左侧麻木19年。猜疑有人用无线电控制5年。患者22岁起阵发性左侧上下肢麻木,始于上肢后扩及下肢。每次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发作时间不定。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2岁。因左侧偏瘫入院。既往有风心病史。查体:神清,语言欠利,心尖部可闻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音强弱不等,节律不齐,左上、下肢肌力0°,左偏身痛觉减退,左Babinski(+)。CT示右基底节片状低密度灶。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彩超提示:二失瓣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入  相似文献   

15.
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四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技术体位 :头高、脚低 30°仰卧位 ,头后屈 10°~ 15°,并转向对侧 2 0°~40° ,以Mayfield头架固定牢靠。在眉部中、外侧作隐蔽的皮肤切口 ,长约5cm ,于眶上额骨作直径 2cm左右骨窗开颅 ,并磨除眶缘内层骨质 ,如遇前颅底骨嵴防碍术野显露亦应磨平。弧形切开硬脑膜 ,并向眶侧悬吊 ,抬起额叶底部 ,开放蛛网膜下腔 ,充分引流脑脊液 ,待脑自动塌陷后 ,以自持脑牵开器稍微牵引 ,即可获足够的手术操作空间并根据术中需要 ,选择性开放侧裂池、视交叉池、颈动脉池、脚间池及终板池 ,以完成载瘤动脉及动脉瘤…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26岁,出生后第四天出现高热,伴有惊厥、抽搐,热退后仍反复出现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痉挛,痉挛以左侧肢体为主;四岁后逐渐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癫痫发作约每月3~4次,当地服用多种抗癫痫药物仍不能控制。查体:智能较差,情感幼稚,不合作,说话口齿不清,左侧肌张力明显增高,肌力1°~2°,明显挛缩畸形。右侧肌体肌张力基本正常,肌力4°。查EEG为双侧广泛高度异常,CT示右侧大脑半球明显萎缩。拟诊为婴儿性偏瘫伴顽固性癫痫,行右侧VL核和右ForelH核射频毁损术,VL坐标X=12mm、Y=-4mm、Z=1mm、ForelH坐标X=8 mm、Y=2 mm、Z=-2 mm。术后患侧肢体肌张力  相似文献   

17.
例1 男,3岁。因左侧口角流涎,左侧肢体不能活动半天来诊。入院前一天,患儿不慎扑倒,致使含在口中的小木棍刺伤咽部,当时给予对症处理。伤后半天出现上述症状。既往史(一)。查体:主要阳性体征为右侧软腭有0.8×1cm伤口,局部红肿。左侧中枢性面瘫,左侧上下肢肌力Ⅰ°,肌张力低,左侧巴氏征阳性,  相似文献   

18.
李××,男,61岁。患者于1980年患左侧脑血栓,在某医院治疗后留有右侧肢体轻度偏瘫。1986年6月31日早晨起床后发现右侧肢体不能活动,并住院治疗。入院时检查:血压:150/100毫米汞柱。意识清楚,运动性失语,眼底乳头边界清楚,A∶V=1∶2,右侧面瘫,右侧上下肢肌力Ⅱ—Ⅲ级,双下肢病理反射阳性,脑电图左前头明显棘波,中  相似文献   

19.
<正> 例1,男52岁。因右口周、右手拇指及右足趾麻木5天于95年5月13日住院。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史。查体:血压23/12kPa,眼底动脉硬化Ⅱ°,右侧口周、右拇指、食指外侧痛觉减退,触觉正常。CT显示左侧放射冠处见:0.3cm×0.5cm低密度影。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血塞通治疗12天,口周及右手拇指、食指麻木消失,痛觉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上颈椎疾患从后路行椎弓根固定在国内个别大型医院虽已相继开展,但该手术仍为颈椎外科高难度手术。为了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作者设计了一套个体化手术方案,并结合自行研制的椎弓根定位导向器行术中精确定位置钉,经检索相关数据库在国内未见报道。 目的:提高内固定置钉的一次成功率及植入体的生物力学效应,利用辅助检查资料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制定简单、实用的个性化方案。 方法:选择2002-01/2006-09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骨科患者31例。术中采用自制的寰枢椎定位导向器,根据寰枢椎椎弓根X射线-CT个体化测量的结果,确定进钉点、入钉的角度,选择直径及长度合适的椎弓根螺钉置入。寰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9.93± 1.32) mm,右侧(19.16±1.30) mm,寰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3.72±2.09)°,右侧(23.35±1.91)°,寰椎向头侧进钉角度(9.00±1.20)°。枢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3.14±0.82) mm,右侧(13.85±0.79) mm。 枢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4.52±1.26)°,右侧(20.42±1.42)°,枢椎向头侧进钉角度(25.00±3.00)°。 结果与结论:①31例患者置入124枚椎弓根螺钉,1次置钉成功122枚螺钉,正确率为98.39%,有2枚因内倾角偏差不够,穿破椎弓根的外侧骨皮质而改为2次定位。②2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痛,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痊愈,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③所有患者X射线平片显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的脊髓位置关系良好。④平均随访10.5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材料反应。无炎症、排异等宿主反应。⑤按JOA评分标准,优16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提示从生物力学角度实施植入体置入,可提高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