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侧方途径切除胸腰椎肿瘤和脊柱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侧方入路手术途径切除胸腰椎肿瘤和重建脊柱稳定性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29例T3~T4肿瘤患者,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A级3例,B级5例,C级7例,D级6例,E级8例。经侧方入路手术途径显露病椎前方、侧方和后方,切除肿瘤以及上下相邻椎间盘,然后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肜式的脊柱稳定性的重建。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患者出院时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4例,D级4例,E级16例。术后获访23例,随访时间13~58个月,死亡4例;神经功能情况,13例较出院时有改善,加重1例。结论侧方入路手术途径无需经胸/腹膜腔,患者容易耐受手术,适合于某些胸腰椎肿瘤的切除和脊柱稳定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2.
钢板内固定在颈椎前路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节段性不稳、单节段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等病症在临床中并不少见。随着MRI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我们发现很多病例的脊髓压迫都来自前方。从治疗角度来说,以往的环锯法减压、单纯开槽式减压在维持减压节段椎节的高度和生理曲度以及颈椎稳定性方面均存在一定缺陷,远期随访效果并不理想。自2000年起,我们采用颈椎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节段性不稳、单节段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病(OPLL)等病种患者38例,平均随访19个月,效果良好。本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打印人工椎体在胸腰椎肿瘤全脊椎整块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16年12月至2019年9月对33例胸腰椎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男25例,女8例;年龄15~76岁,平均58.0岁。病变部位:胸椎29例,腰椎4例。累及节段:单节段30例,双节段2例,三节段1例。肿瘤类型:原发恶性肿瘤6例,转移性肿瘤27例。27例转移性肿瘤患者术前Tomita评分2~5分,平均3.9分;修正的Tokuhashi评分9~15分,平均11.1分。依据全脊椎切除术中重建方式不同,将33例胸腰椎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3D打印人工椎体重建组(21例,采用3D打印人工椎体进行前柱重建)和钛网重建组(12例,采用钛网植入同种异体骨进行重建)。主要观察指标为脊髓神经损害和疼痛恢复程度,肿瘤局部控制率及假体下沉发生率等。术后24 h、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术前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31个月,平均10.9个月。3D打印人工椎体重建组术中出血量(3255.6±1981.9)ml(t=2.042,P>0.05)、手术时间(5.6±1.4)h(t=0.591,P>0.05)、术后引流量(655.6±223.6)ml(t=0.118,P>0.05)与钛网重建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和3个月VAS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和3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患者中31例(97.0%)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有至少1个等级的改善。随访期间钛网重建组12例患者中5例(41.7%)影像学显示不同程度的下沉,而3D打印人工椎体重建组21例患者未出现假体下沉表现,两组下沉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3,P=0.013)。结论3D打印技术制造的多孔钛人工椎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稳定性,可以用于椎体切除后的重建。  相似文献   

4.
退变性腰椎滑脱后路内固定后不同融合方式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退变性腰椎滑脱主要指由于腰椎不稳、小关节突退变增生、椎间盘退变等下腰部退行性病变导致的腰椎滑脱,其峡部一般完整,因此又称假性滑脱,其发生率为各种病因所致腰椎滑脱的60%以上。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于腰椎退变的基础之上,绝大多数合并腰椎管狭窄,后路减压后经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术式。在融合方法上主  相似文献   

5.
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术后的重建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术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方式。方法:1993 ̄2003年我院治疗各类胸腰椎(T5 ̄L5)肿瘤患者72例,其中全脊椎切除、随访2年以上、没有肿瘤复发和转移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者12例,骨巨细胞瘤9例,单发浆细胞性骨髓瘤2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一期前后路联合全脊椎切除11例,次全脊椎切除1例,以5种不同方式重建,分别为前路内固定加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ASP)5例、前路内固定加后路多节段Luque环内固定(AMP)4例、单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SP)1例、单纯后路多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MP)1例、单纯前路内固定(A)1例。观察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矢状面Cobb角度变化、植骨融合情况、有无植骨骨折及下沉等并发症。结果:随访2.5 ̄13年,平均6.6年。ASP方式重建的5例患者矢状面Cobb角丢失0°~7°,平均2.4°,植骨全部融合,无植骨骨折,1例因术中损伤终板而出现人工椎体轻度下沉。AMP方式重建的4例患者矢状面Cobb角丢失0°~9°,平均5°,植骨全部融合,无植骨骨折或下沉;其中1例术后1.5年植骨融合后取出后方固定,仅保留前方固定,出现植骨骨折及后凸畸形。SP或MP方式重建的2例患者矢状面Cobb角分别丢失12°和13°,植骨块均骨折。次全脊椎切除A方式重建的1例患者矢状面Cobb角无丢失,植骨融合且无植骨骨折及下沉。结论:本组病例较少,但初步可以看出ASP和AMP是全脊椎切除后坚强的重建方式,能够使植骨顺利融合,防止Cobb角度丢失。但ASP能够减少固定节段、保留运动单元,是更好的固定方式。SP和A不宜单独应用于全脊椎切除后稳定性重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腰椎滑脱患者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行PLIF36例(PLIF组)及PLF32例(PLF组)。结果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时间(3.0±0.5)年,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优良率、植骨融合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1周和术后1年滑脱率、椎体高度及滑脱节段前凸角均优于术前(P0.01),但术后1年PLIF组在滑脱矫正、椎体高度及滑脱节段前凸角度等指标的维持方面均优于PLF组(P0.01)。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PLIF与PLF均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但PLIF对腰椎滑脱的矫正、椎间高度的维持、生理曲度的恢复等方面较PLF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肿瘤分期指导切除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手术治疗的脊柱原发性肿瘤患者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为1—71岁,平均30.5岁;良性23例(含嗜酸性肉芽肿11例),恶性18例(含骨巨细胞瘤7例)。结合Enneking和WBB分期分块切除肿瘤,椎体切除14例17个节段,后弓切除8例10个节段,全脊椎切除10例12个节段,其余类型11例。结果随访6—76个月,平均24个月。疼痛改善优良率97.6%。Frankel改善1级21例,改善2级7例,无改善13例。SF-36评分平均提高22.1。总复发率为12.2%(5/41),骨巨细胞瘤复发率为14.3%(1/7),恶性肿瘤复发率为36.4%(4/11)。结论Enneking和WBB分期指导脊柱原发性肿瘤手术,切除较彻底,近中期疗效良好,但仍存在缺陷,需进一步完善。SF-36可用于患者生命质量的全面评测。  相似文献   

8.
枕颈内固定系统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枕颈内固定系统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因先天性发育畸形、陈旧性骨折脱位及肿瘤所致的上颈椎不稳者在行枕颈融合术同时应用枕颈内固定系统行枕颈部内固定术。术后进行6~24个月(平均22个月)随访。结果:术后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改善者占91%(21/23),术后9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内固定棒钉断裂及脱钩现象,仅有1例术后3个月出现枕骨部螺钉松动。结论:在行枕颈融合时应用枕颈内固定具有可获得术后枕颈部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无需卧石膏床和提高植骨融合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稳定性重建方式。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手术治疗的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38例,其中椎体切除13例16个节段,后弓切除7例8个节段,全脊椎切除11例12个节段,其余类型7例。根据不同肿瘤切除范围,采取椎体重建、前方椎体内固定、后路植骨内固定或联合运用等稳定性重建方式。观察植骨融合、上下节段终板间距离、内固定断裂等情况,比较末次随访与术前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神经功能Frankel评分和SF-36评分。结果随访12~89个月,平均29.7个月。6例于随访过程中死亡,5例因肿瘤复发而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明显优于术前([6.2±2.2)分vs(1.8±1.3)分;t=-17.080,P=0.000],疼痛改善优良率达86.8%;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改善一级21例,改善二级8例,无明显改善1例;SF-36评分亦明显优于术前([30.7±7.2)分vs(58.3±16.5)分;t=19.037,P=0.000]。除复发外,植骨全部融合,无植骨骨折,5例伴有植骨吸收,终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沉,术中、术后无严重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根据WBB分期及三柱理论,结合肿瘤切除范围的大小选择相应的重建方式,可恢复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中短期疗效满意。重建方式应综合考虑节段、预后和骨强度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选取6具新鲜冰冻人体枕颈部标本,年龄为20~35岁,男3具,女3具。每具标本解剖截取其C6以上的部位,保留枕骨粗隆以下的颅骨骨性结构及其与颈椎相连的韧带部分,仔细剔除附着于颅脊交界区骨性结构周围的肌肉组织,完整地保留该区域的各种韧带与关节囊,制作为正常模型(N组),用Motion Analysis三维运动测试机测量C0~C3节段的屈伸、侧屈及旋转三维运动范围(ROM);然后离断寰枢椎间横韧带,制成寰枢椎的失稳模型(UN组),测量C0~C3节段的屈伸、侧屈及旋转三维ROM;再将每具标本进行新型蝶形枕颈系统固定,蝶形枕骨板先后依次以11枚螺钉固定(A组)、以7枚螺钉固定(B组)及以3枚螺钉固定(C组),最后每具标本进行SUMMIT系统固定(D组),每种固定后测量C0~C3节段的屈伸、侧屈及旋转三维ROM。对蝶形枕骨板不同的固定方式与寰枢正常模型、失稳模型及SUMMIT系统固定进行组间比较,比较A、B、C、D组内固定方式中枕颈部的屈伸、侧屈及旋转三维稳定性。结果:在6种不同工况下,A、B、C、D组固定方式稳定性均优于正常组及失稳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方向上的比较,A、B、C、D四种内固定方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左右旋转方向上,A、B、C、D四种不同固定方式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其中B、C、D三种内固定方式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与B、C、D三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固定与SUMMIT内固定系统固定一样能提供有效的力学固定强度,其中以11枚螺钉固定的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固定在旋转稳定性上更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钛网结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患者应用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加前路钢板固定,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28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按Frankel评分标准进行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定;围手术期无明显并发症,植骨均在术后12周达到临床愈合,颈椎生理曲度保持良好,无椎间盘高度的丢失,钛网无下沉、移位,钢板及螺钉无松动,无神经、血管并发症。术后3.5个月开始出现融合迹象,术后1年骨融合良好。结论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应用前路颈椎钢板固定技术结合钛网植骨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得到恢复,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并能维持有效的椎间高度,植骨易于融合。通过自体椎体开槽减压取骨或加异体骨植骨避免了髂骨取骨所带来的损伤及手术时间的延长,且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患者的早期下床活动和功能恢复。手术病例及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是否有致压因素及颈椎稳定性等情况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2年3月~2005年2月间应用颈椎椎体间融合器治疗的3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椎体间隙高度、颈椎生理曲度及融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0个月时,36例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达95%,优良率达87%,颈椎生理曲度及融合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恢复及维持满意。结论颈椎椎体间融合器应用能使融合节段获得即刻的稳定性,恢复并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及融合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单侧侧块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颈椎伤病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利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单侧侧块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颈椎伤病患者16例,手术减压节段包括C3~53个节段2例,C3~64个节段5例,C3~75个节段9例。手术方式均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门轴侧行侧块螺钉钢板内固定,并大量植骨。结果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脊髓、神经根及血管副损伤。全部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3个月时JOA评分从术前的7.9分提高到13.1分。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物移位断裂及椎板再关门现象,门轴侧骨折处骨质融合。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单侧侧块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颈椎伤病疗效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在椎管扩大成形获得即刻稳定的同时,提高植骨融合率,减少后凸畸形及失稳的发生率,减少椎板再关门现象。  相似文献   

14.
颈前路减压支撑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勇  邱勇  刘汝专  刘尚礼 《脊柱外科杂志》2005,3(5):269-272,291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支撑融合或颈椎椎间融合器(钛网或Cage)支撑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6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后,分别采取骼骨植骨支撑融合、颈椎间融合器(钛网或Cage)植入支撑融合,钢板内固定术,随访时间平均32个月,采用Zdeblick影像学判定椎体间融合的标准,贾连顺的评定法评定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在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法中,自体骼骨植骨融合优良率87.5%,供区并发症12.1%,椎间盘退变椎问高度丢失7.6%;颈椎间融合器支撑融合优良率96.1%,无供区并发症和椎问盘退变椎间高度丢失。结论 颈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或颈椎间融合器支撑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钢板内固定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植骨融合手术操作简单,费用少,但存在供区并发症、椎问高度丢失;椎间融合器融合稳定、牢固,椎间高度丢失少,后者疗效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手术对原有的枕颈畸形或上颈段病变因急性损伤失稳定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手术成败的原因。方法6例原有枕颈畸形和上颈段病变的患者,因急性损伤造成上颈段失稳定和颈髓损伤;根据枕颈结合部畸形特点、上颈段脊髓受压和骨折情况,采用枕颈后路手术,对枕骨大孔后缘和(或)上颈椎行后路减压、枕颈后路内固定和内固定侧旁植骨。结果随访1~3年,术前手术设计合理的5例患者被治愈,不合理的1例患者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术前对颈髓受压情况估计不足,以致减压不彻底,内固定不当反而加重压迫。结论术前充分了解及分析病情和颈髓受压情况,并作出准确的手术设计,是避免手术失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前入路上颈椎重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前入路上颈椎重建技术治疗上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前路手术治疗的6例上颈椎疾病患者,其中3例为固定性寰枢关节脱位,3例为C2椎体肿瘤.均采用内窥镜辅助下颈前入路C2椎体切除、脊髓减压、自体髂骨重建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评价内容包括:颈...  相似文献   

17.
多节段颈椎病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多节段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前路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方法治疗113例,后路手术方法治疗11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方法治疗8例。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颈椎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和重建。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改善,前路手术方法治疗组JOA改善率为58.5%,后路手术方法治疗组54.6%;前后路联合方法治疗组56.8%;各手术组患者颈椎Cobb角、D值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椎间高度前路手术方法术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路手术方法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与后路Cobb角、D值、椎间高度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能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颈前路手术方法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恢复和重建优于颈后路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Orion负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对颈椎骨折和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固定的效果。方法 对3例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和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施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Orion钢板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4-12个月,植骨已完全融合,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等情况发生。结论 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内固定牢固,尤其适用于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的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伴有上肢水肿的颈椎病患者的发病机理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总结4年来收治的16例伴有上肢局部水肿的颈椎病患者(其中9例伴有颈椎不稳症状;7例伴有颈交感神经激惹症状),通过手术行颈椎前路或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观察其水肿消退情况。结果本研究组患者上肢局部水肿均有不同程度的消退,最快术后1d基本消退,最慢半年余,逐步消退。结论颈椎病患者上肢水肿的发生可能与颈椎不稳及颈交感神经受激惹有关,应用颈椎减压及融合治疗可达到逐步消除水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胸椎单脊椎原发性肿瘤后路全脊椎切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胸椎单脊椎原发性肿瘤后路一期病椎切除,单纯植骨融合、填充自体骨钛网或填充骨水泥钛网支撑,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2月~2005年4月对26例胸椎单脊椎原发性肿瘤患者实施后路一期病椎切除、脊髓减压,同时对良性、低度恶性肿瘤进行前路单纯植骨融合、填充自体骨钛网支撑,高度恶性肿瘤采用骨水泥钛网支撑,所有患者实施后路植骨,应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本组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22岁(14~52岁)。其中,动脉瘤样骨囊肿5例,骨囊肿2例,血管瘤5例,骨髓瘤3例,嗜酸性白细胞肉芽肿2例,骨巨细胞瘤6例,骨肉瘤3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8例,C级7例,D级3例,E级6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8年。术前疼痛24例,术后无疼痛22例(91.7%),疼痛减轻2例,疼痛缓解率95.8%。20例脊髓功能障碍者,14例完全恢复,5例部分恢复,1例无恢复,脊髓功能改善率95%。6例患者出现8个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8.4%。结论胸段单脊椎原发性肿瘤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安全可行,可有效控制肿瘤的局部复发、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