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继发性和迟发性血肿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恒心 《临床医学》2011,31(2):66-67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的术中及术后,及时发现对侧迟发性血肿并进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时应在对侧钻颅探查或术后患者恶化时行CT检查。结果治疗15例对侧迟发性血肿患者,其中2例死亡,手术病死率为6%。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应想到对侧迟发性血肿形成的可能,宜尽早复查CT及钻颅探查,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分析38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资料。观察发现中老年易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手术组的迟发性血肿多位于硬膜下和硬膜外,术后8小时发病率高;未手术组迟发性血肿多位于额叶、颞叶部,伤后3天内发病率高。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的术中及术后,及时发现对侧迟发性血肿并治疗的意义.方法 在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时应在对侧钻颅探查或术后病人恶化时行CT检查.结果 治疗15例对侧迟发血肿病人其中2例死亡,手术死亡率为6%.结论 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应想到对侧可能是迟发性血肿形成,宜尽早复查CT及钻颅探查,早诊早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的发生机理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七年来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后发生的23例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及易发征象。结果:本组23例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3例,脑内血肿2例。死亡5例,手术死亡率21.7%。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后,对术前头颅CT检查提示对侧有颅骨骨折或小脑挫伤灶,而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或术后病情变化者应考虑对侧迟发性血肿可能,宜尽早钻孔探查或复查头颅CT,迅速作出诊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则可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规律,以提高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经CT监测及临床观察确诊的4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就迟发性血肿与原发性损伤的关系、致伤原因、迟发血肿部位、血肿形成时间及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关系与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2次CT检查发现迟发性血肿38例,经3次CT检查确诊10例。迟发性血肿多发生于伤后72h内(83.3%),往往出现首次CT证实有脑挫裂伤的部位,且多为额颞部(64.6%),手术治疗43例次,保守治疗7例,死亡11例。结论:中老年人,减速伤及造成的对冲伤,颅内血肿清除减压,低血压,强力脱水等是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的形成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54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出现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并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伤后6个月时GOS评分:Ⅰ级11例,Ⅱ级10例,Ⅲ级11例,Ⅳ级13例,Ⅴ级9例。结论颅脑损伤术后发生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对存在高危因素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并动态复查CT,能够早期发现部分迟发性颅内血肿,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术后远隔部位迟发血肿再次手术的方法。方法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其他部位迟发性血肿再次手术患者2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术后良好和中残11例,重残5例,死亡5例。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13例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113例临床特点及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1995-01~2003-03期间住院治疗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同期住院治疗的1574例颅脑损伤患中,有113例(7.2%)患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因迟发性颅内血肿入院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18例(15.9%).中残29例(25.7%),重残25例(22.1%),植物生存17例(15.1%),死亡24例(21.2%)。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有其明确的临床特点和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及早发现,及时手术抢救治疗,能显改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住院的 10 7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DTIH)患者的病因及机制、血肿类型与部位、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死亡 2 8例 ,死亡率 2 5 .2 % ,其中DTIH确诊时出现脑疝者死亡 19例 ,占总死亡率的 67.9%。减速运动造成的对冲伤继发DTIH74例 ,占 68.2 % ;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或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DTIH 2 5例 ,占 2 3.4%。两者是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DTIH的预后与伤情、年龄、早期诊治密切相关 ,对DTIH应早诊早治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开颅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二次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对20例开颅手术后颅内迟发性血肿二次手术患者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结果20例迟发性颅内血肿二次开颅手术患者,死亡2例。日常生活能力(ADL)Ⅰ级7例,Ⅱ级6例,Ⅲ级5例。结论除颅内原发血肿外,有其他部位的脑挫裂伤或颅骨骨折是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高发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提高开颅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迟发性血肿的原因、预见及处理。方法2004年9月至2008年4月对22例患者的再次手术和保守治疗。结果恢复良好的6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6例。结论提出按出血的部位分原发性和异位性迟发性血肿。仔细分析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头颅CT,依据具体情况采取再手术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术中或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中或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规律、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颅脑外伤术后经CT检测或再次开颅探查证实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其与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原发伤的关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血肿发生部位与手术部位关系:邻近型4例、远隔型6例、对侧型6例;发生在幕上15例,幕下1例;硬膜外血肿8例,脑内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下伴脑内血肿2例;再次手术11例,其中良好5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2例:保守治疗5例,其中痊愈3例,中残2例.[结论]颅脑损伤术中或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膜或皮质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影响不同类型血肿的形成,脑血管麻痹、低氧血症等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及时CT检查和密切临床观察为其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田志诚 《华西医学》2009,(7):1629-1630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CT表现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即时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36例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首次CT及伤后迟发性血肿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多数首次CT检查,可仅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脑挫裂伤和颅骨骨折;颅内迟发性血肿发生的高峰期为伤后24~72小时。结论: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首次CT检查多有异常,但无颅内血肿者,应在24~72小时内进行CT复查,以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方不至贻误诊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术后再手术原因,减少再次手术,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5例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其导致再手术影响因素。结果:再手术的原因为迟发性血肿21例(36%)、止血不彻底10例(18%)、术中低血压7例(12%)、凝血障碍6例(11%)、骨窗过小5例(9%)、脑梗死5例(9%)。结论:广泛性脑挫裂伤伴颅骨折为术后颅内再出血手术的高危因素,而首次手术要彻底清除挫碎失活脑组织、直视下彻底止血、术中维持正常血压、对凝血障碍患者术中及时输入新鲜血浆、冷沉淀、血小板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可以减少再手术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提高急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总结分析经CT检查/手术确诊的急性颅内血肿117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手术治疗117例,硬膜外血肿57例,硬膜下血肿34例,脑内血肿23例,脑室内血肿3例;按国际GOS评分:良好84例,轻残17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为27.3%(12/44)。结论:头颅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颅脑损伤,正确掌握手术指征,积极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早期临床征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早期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60例重型颅脑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的早期临床症状及观察要点。结果 60例病人中治愈50例(aa.3%),伤残9例(15%),死亡1例(1.7%)。结论 早期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并进行及时的诊治和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因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来我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297例,根据是否发生迟发血肿分为迟发血肿组(研究组)和非迟发血肿组(对照组),分析2组临床特征差异及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年龄、收缩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量、手术时间、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舒张压和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有:手术时间、GCS评分、颅骨骨折、昏迷状态、APTT和舒张压。手术时间是迟发血肿的保护因素,颅骨骨折、APTT和GCS评分是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结论:开颅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对入院时手术时间短,合并有颅骨骨折,PT显著延长及GCS评分较低的患者尤其要注意术后预防迟发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李伟  兰彬 《华西医学》2011,(12):1884-1886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7年3月2011年1月收治的365例采用血管内治疗动脉瘤患者中22例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占6%。动脉瘤破裂再出血6例,其中发生于术前2例,术中3例,术后1例;脑血管痉挛10例;脑血管血栓形成4例,穿刺部位血肿2例。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及观察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和正确处理并发症,可降低其病死率和致残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