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多发于子宫,继发于流产、足月产及葡萄胎者多见,而发生于异位妊娠后绒癌十分罕见,临床容易误诊,近期收治输卵管妊娠绒癌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输卵管妊娠后绒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妊娠性绒癌中,前次妊娠可以是葡萄胎,流产或足月产。继发于宫外孕后的绒癌很少见,临床中往往因未能及时诊断而延误治疗,影响预后。本文分析了我院近32年来收治的7例输卵管妊娠后绒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其诊断及治疗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  相似文献   

3.
由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特异性和实用性,对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常可不必借助病理就能作出诊断。这一临床标准认为:继发于足月产的或流产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均应诊断为绒癌;继发于葡萄胎者,6个月以内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1年以上者诊断为绒癌,而6~12个月,有学者建议,为了便于统计学评价,均列入侵蚀性葡萄胎组诊断。本文结合我院病例,对此作一讨论及评价。  相似文献   

4.
对51例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病例分析,结果表明,继发于流产,足月胶后的绒癌的发生率高于蚀性葡萄胎;继发于葡萄胎者,在葡萄胎排出后6个月内恶变的侵蚀性葡萄胎发生率明显高于绒癌,  相似文献   

5.
妊娠性绒癌可继发于任何妊娠,多数继发于葡萄胎,其余来自其它妊娠,如流产、足月产或宫外孕。Herty等发现绒癌用化疗后的治愈率与来自不同类型妊娠无关,Park也没发现任何足以证实在各类型妊娠后所发生的绒癌其预后有任何差异,但不少学者的经验认为,足月产后的绒癌预后最差。绒癌即或有广泛转移,也可用化疗治愈,对化疗不敏感的患者则死亡率高,转移至脑、肝者对化疗反应差,治疗困难,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对51例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病例分析,结果表明:继发于流产、足月产后的绒癌的发生率高于侵蚀性葡萄胎(P<0.05);继发于葡萄胎者,在葡萄胎排出后6个月内恶变的侵蚀性葡萄胎发生率明显高于绒癌(P<0.01),12个月以上恶变的,绒癌发生率高于侵蚀性葡萄胎(P<0.01),6~12个月恶变的,两者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绒癌的转移率明显高于侵蚀性葡萄胎(P<0.01)。因此,认为临床上在获得病理证据之前,对继发于流产、足月产后及继发于葡萄胎清宫术后12个月以上者应诊断为绒癌,继发于葡萄胎清宫术后6个月内者应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葡萄胎清宫术后6~12个月发病者,如发现转移病灶应诊断为绒癌,无转移病灶者应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985~1994年期间,我市妇产科医院手术切除子宫标本病理诊断为绒癌的31例病人,及追踪其术前刮宫残留滋养细胞的形态变化.病理结果表明,诊刮中滋养细胞增生,核异型与绒癌有密切关系.凡是在流产后或产后,尤其是葡萄胎排出后,阴道不规则出血,血或尿HCG升高,刮宫镜下见大片增生异型的滋养细胞而不见绒毛和葡萄胎结构,就可以考虑为绒癌.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绒癌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妇科肿瘤,来源于胚胎的滋养细胞,故又称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后者中除绒癌外,另一称恶性葡萄胎,恶性程度较低,可发展成为绒癌)。绝大多数的绒癌均继发于正常产、流产和葡萄胎之后,其特点  相似文献   

9.
黄伟媚  杨燕嫣 《广西医学》2009,31(2):F0003-F0003
绒毛膜癌是恶性滋养叶疾病中恶性度最高的肿瘤,40%-50%继发于葡萄胎后,30%继发于流产后,20%-30%继发于足月产生,少数也可发生宫外孕或未婚女子的卵巢内。原发于输卵管部位的绒癌临床上少见,容易引起误诊。本院发现1例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并足月妊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 ,常经血道转移至全身 ,50 %继发于葡萄胎 ,发生于流产和足月产各占 2 5 %。绒癌致子宫穿孔较为少见 ,我院于2 0 0 3年 7月 2 2日收治了一位绒癌致子宫穿孔患者 ,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2 3岁 ,未婚 ,因停经 2月 ,突感腹痛 4小时 ,本院血HCG为 80 0mmol/L ,于 2 0 0 3年 7月 2 2日凌晨 6点急诊入院。患者主诉腹痛 ,无明显诱因 ,呈持续性疼痛伴肛门坠胀 ,曾晕厥 2次。测Bp为 85/ 50mmHg。B超提示盆腹腔积液。患者否认此前有怀孕及流产史 ,故拟诊为宫外孕 ,失血性休克。立即在连硬麻下行剖腹探…  相似文献   

11.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为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早期就可通过血道转移至全身,破坏组织和器官,引起出血、坏死。绒癌一般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后,亦可发生于异位妊娠之后,亦有卵巢非孕性绒毛膜癌的报导。妊娠合并绒癌极为罕见,现将近年来我院诊治的2例足月妊娠合并绒癌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林爱华  胡亚远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2):1020-1021
<正>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是早期妊娠诊断的最佳指标,并能作出绒癌、先兆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的诊断及对恶性葡萄胎与绒癌的疗效进行观察。此外也是追踪流产妇女的最佳指标,并可观察抗早孕药物的疗效等。半自  相似文献   

13.
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妇科肿瘤,多继发于流产、宫外孕及足月产后。足月产后绒癌临床并不多见,但预后较差。由于化疗有可能治愈本病,所以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正常分娩后绒癌发病率约为1/50000,且患者主要以产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最常见,本文结合我院9例病历,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6—2006年我院共收治足月产后绒癌患者9例,年龄22~37岁,平均29岁,经产妇6例,初产妇3例,所分娩的婴儿不存在某一性别优势(男4名,女5名)既往有葡萄胎史者5例,孕次1~4次,平均2·4次,末次足月产至发病时间约为2月~1·5年。临床特点:从妊娠结束到出现症…  相似文献   

14.
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是一种继发于正常或异常妊娠之后的滋养细胞肿瘤。绒癌的恶性程度极高,其死亡率达90%以上,多发生于流产或足月产后,少数发生于异位妊娠。本文现将临床1例绒癌穿孔曾误诊为异位妊娠病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绒毛膜癌(以下简称绒癌)多发生在子宫,继发于葡萄胎、流产及正常妊娠。原发于输卵管部位的绒癌在临床上较少见,容易引起误诊。作者就1990年1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2例原发性输卵管绒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绒毛膜癌(绒癌)是一种继发于正常或者异常妊娠之后的滋养细胞瘤.其中50%发生于葡萄胎后,25%发生于流产后,22.5%发生于足月妊娠后,2.5%发生于异位妊娠后[1].足月产后绒癌临床并不多见,其发生率约为1/50 000次正常分娩,多发生于生育期年龄,但也有个别发生于绝经后.本文对7例足月产后绒癌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虽不是一种高发病,但在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较为多见。它是人体中第一个能单独应用化学药物治愈的恶性实体瘤。它的突破,向人类展示了通过化学治疗根治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Neoplasms,简称 GTN)起源于妊娠滋养层细胞的恶变。其中恶性程度最高的叫做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简称绒癌;另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叫做恶性葡萄胎(Malignant mole)或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恶性葡萄胎100%发生于葡萄胎妊娠的恶变;绒癌则可有不同的来源,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葡萄胎后,其余部分继发于流产或足月妊娠之后。截止50年代中期,绒癌曾被认为是人体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8.
滋养细胞肿瘤的预后自有效化学治疗后已有了极大改善。据国内外报道,葡萄胎恶变率约为10%。良性葡萄胎和恶性葡萄眙死亡率接近于零。绒癌患者的死亡率在20%左右。因此,早期诊断治疗葡萄胎和恶性葡萄胎,预测葡萄胎恶变,对降低绒癌发病率将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将近年来有关滋养细胞肿瘤早期  相似文献   

19.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的测定在妇产科临床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1] 。自从 196 0年Wide及Gemzdle首次应用放射免疫测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来 ,给HCG的测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2 ]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中HCG的含量是诊断葡萄胎、绒癌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其指标的变化对葡萄胎、绒癌的确诊及疗效监测有重要意义。作者对 46例葡萄胎及绒癌患者进行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46例均系我院妇科住院病人 ,并已经确诊 ,年龄 2 2~ 5 3岁 ,其中恶性葡萄胎 8例 ,葡萄胎 32例 ,绒癌 …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层粘蛋白(LN)及其受体(LN-R)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袭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石蜡包埋组织中LN、LN-R的表达情况.结果:①LN、LN-R在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中的表达存在差别(P<0.01).LN葡萄胎中表达阳性率达100%,在侵袭性葡萄胎中阳性率达75%,在绒癌中阳性率为5%;LN-R在葡萄胎中阳性率达7%,在侵袭性葡萄胎中强阳性率达30%,阳性率达65%,在绒癌中强阳性率达45%,阳性达50%.②LN、LN-R在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中的表达与葡萄胎比较存在差别(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除LN-R在侵袭性葡萄胎与绒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LN、LN-R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异常与恶性滋养细胞的高侵袭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