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主任何汝湛副教授,早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擅长内科证治,尤其对急慢性肾炎积累  相似文献   

2.
广州中医学院李仲守教授1931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从事教学及医疗工作。曾主办过《医林一谔》杂志、医药学报及联合诊所等。1958年受广州中医学院聘请,参加内科教研组的工作。五十余年来,李老致力于中医教学、医疗及科研工作,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造诣,擅长中医内科杂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作出了贡献,是广东省名老中医之一。1982年荣获广东省高教局教学优秀奖。为继承、整理李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本期选刊了李老关于教学、临床、科研的医话三则,其它文章将陆续选登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司徒铃     
1914年生于广州,1936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后为广东省中医院针灸医师,1956年至1984年任广州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究主任,荣获“广东省名老中医”光荣称号,应聘为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针灸针麻专题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中医药部级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针灸专业教材编审委员,《针灸学辞典》编审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附属全国针灸学会第一届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主任委员。现任广州中医学院教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4.
《中医杂志》2011,52(5):450
罗元恺,1914年生。广东省南海县人。1935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留在附属中医院当医生,1939年起在该校当教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该校校长及附属医院院长,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广州中医学院妇儿科教研室主任、副院长。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50年。在学术上重视中医的阴阳学说;在脏腑辨证中重视肾脾。特别对妇  相似文献   

5.
余玲  刘小斌 《国医论坛》2009,24(5):10-12
简锡禧(1912-1993),广东南海人,广东省名老中医,原江门市中医院院长。1932年毕业于广东省中医药专门学校,先后在江门、新会等地行医,1942年应聘为江门明善堂住院医生,1954年到江门市新中中医联合诊所,1956年婉拒原广州中医学院邀请,继续为江门病患服务,1958年5月参加江门市中医院工作,1959年至南京中医学院进修针灸,历任江门市中医院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在任江门市中医院院长期间,为振兴中医做出了突出贡献。1983年11月退居二线后,任该院名誉院长,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参加临床诊疗和带教实习工作。  相似文献   

6.
罗元恺     
罗元恺(1914—),广东南海县人,中医妇科学家。罗出自书香之家。其父棣华公为晚清儒生,以儒通医,悬壶于广州,因而耳濡目染,少承家训。1930年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相似文献   

7.
关老是广东省南海县人,现年七十六岁。早在三十年代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从事中医工作将近半个世纪。关老又是创办广州中医学院的首批教师,对中医药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78年被广  相似文献   

8.
<正>林夏泉(1908-1980),广东台山人,1931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是广东省中医院建院史上九大名医之一,以医术精湛、学识渊博、临床多效验而深受广大患者的尊敬和热爱,并于1979年被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1])。林老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和儿科疾病,尤擅脑病、脾胃病的治疗,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岭南地处亚热带,终年温暖潮湿,脾胃病为岭南多发病、常见病。岭南医家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有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名老中医、副主任医师谭烘照,广东东莞市人,生于1917年。年少即爱好医学,1939年毕业于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后悬壶于广州,从事中医工作近50年,学术造诣颇深,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中医内科,对妇、儿科研究亦甚有心得。诊务之余,仍孜孜不倦研习古医籍,临  相似文献   

10.
业师单健民先生,江苏阜宁县人,幼年秉承单柏图先生庭训,尽得其传,于16岁开业行医,1951年又受业于近代名医叶桔泉先生,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学校师资班。曾任教于南京中医学院、江苏省盐城卫校。现任江苏省盐城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阜宁县中医院副院长。他勤于实践,尤对内、妇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单师在妇科方面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介于下: 一、崇古参今重视脾肾单师对《内经》的研究造诣颇深。在妇科临床上既  相似文献   

11.
1986年3月30日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校友在广州欢聚一堂、成立校友会。该校成立于1924年,由广州、香港药材商会筹集巨资创办,为广东历史最悠久、设备最完善的五年全日制的中医大专院校,该校至1955年完成它的使命,广州中医学院1956年在校校址成立,可说是学院的前身。学校共培养了八百余人,均为中医工作的骨干力量,分布在国内各省市、香港、澳门、东南亚、美洲等地,不少已取得教授、副教授、正副主任医师、省市名老中医等称号和负责各中医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如中医学院正副院长、顾问或中医院正副院长等职,有  相似文献   

12.
邓铁涛教授中医教育思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铁涛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历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和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广州中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院长,是我国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之一,长期从事高校中医教学工作,对中医教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经验,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正> 邓铁涛教授(1916~),学有家传,早年又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四十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医疗、教学等工作,曾先后任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及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等职。参加主编和编写的主要著作有《中医诊断学》、《中医简明教程》、《中医学新编》、《新编中医学概要》、《简明中医辞典》、《中医辞典》、《实用中医内科》(即将出版)、《学术探论与临  相似文献   

14.
刘青 《河南中医》2006,26(8):19-21
陈福如(1940-),男,196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第三批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名老中医杨志仁(1909~1986),广东省南海县人,广州中医学院耳鼻喉科副教授。少年曾在香港拔萃英文书院读书。1932年进入广东省中医药专门学校学习,并于1933年参加广州市卫生局之中医师考试,取得中医师证书。从1934年起,他与两个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的姐姐合作,在广州市开设曦云医务所,执业中医。在此期间,他还抽空到广州名中医谭次仲先生处学习内科,参加了上海名中医恽铁樵、陆渊雷先生的函授班学习,后来又跟随香港名中医卢觉愚先  相似文献   

16.
先祖父梁翰芬是广州已故名老中医。原任广州中医学院研究室主任、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顾问等职。他以毕生精力研究祖国医学达六十年,高龄八十五岁。在解放前历任广东省中医药专门学校教员、附属门诊部主任、广  相似文献   

17.
蔡文荣老中医医案选蔡林光主题词热证/中医药疗法,头痛/中医药疗法,咳嗽/中医药疗法,@蔡文荣蔡文荣老中医(1908~),广州人,抗战前毕业于广州汉兴中医学校,历任汉兴中医学校高级讲师、业余中医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医院高级医师。从医50余年,学验俱丰,兹...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名老中医黄传克,广东省潮州市人,现年七十岁。早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80年晋升中医主任医师。历任汕头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选为广东省人民代表、汕头市人大  相似文献   

19.
李锡光教授治疗胸痹特色撮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锡光教授 ,主任医师 ,196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 ,现任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兼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审评委员 ,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审评委员 ,广西中医内科学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有着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胸痹的发病机理有着独到的见解 ;精通心电图知识 ,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 ;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 ,更能融汇中西。笔者从师近3年 ,收获颇丰。兹就李老师治疗冠心病…  相似文献   

20.
邓铁涛,出生于广东省的一个中医世家。幼受熏陶,目睹中医药能救大众于疾苦之中,因而有志继承家学,走中医药学之路。1932年9月,16岁的邓铁涛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系统学习中医理论。他的授业老师是擅长温病及中医内科的陈任玫校长。在学习期间,先后跟随陈月樵、郭耀卿、谢赓平等各有专长的广州名家学习。1从医历程1938年,日本侵略军狂炸广州,邓铁涛避难于香港,与同学4人在文威东街南北药材行会址,合办南国新中医学院(夜校),并于九龙芝兰堂药店坐堂应诊,悬壶济世,这段开业后的实践感悟终成为他的学医开悟事件。同时他也认识到教学相长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