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简称室上速,异位激动点在希氏束以上,心动过速形成时心室不是必须参与成分,大多数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的快速心律。多数室上速由折返机制引起,折返可发生在窦房结、房室结、心房,分别称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2.
13倒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其心动过速时表现为房室非同步兴奋,其中房室2:1传导11例,房室分离2例。房室非同步现象说明心房和心室并非AVNRT折返环路的必须部分。心房参与心动过速取决于结周心房组织的不应期,心室参与心动过速取决于希浦系统的不应期,由于心房组织的不应期通常较短,而希浦系统的不应用相对较长,因此非同步现象以房室阻滞或分离多见,室房阻滞或分离少见。正确识别AVNRT时房室非同步兴奋现象对于AVNRT的正确诊断及导管消融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冠状窦(coronary sinus, CS)呈偏心性激动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y tachycardia, AVNRT)的电生理特点、鉴别诊断及消融方法。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524例AVNR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S呈偏心性激动的不典型AVNRT患者共16例,男性6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6.6±11.4)岁。分析16例不典型AVNRT患者的体表心电图和腔内心电图特点、诱发方式、鉴别诊断及射频消融策略。结果 16例CS呈偏心性激动的AVNRT患者的心电图均表现为RP间期>PR间期,P波在Ⅱ、Ⅲ、aVF导联中倒置;发作时12例患者房室传导比例为1∶1,4例患者为2∶1或3∶1;13例患者可以轻易通过心室拖带的方式进行鉴别,2例患者需要多次拖带才能成功,1例患者多次拖带下心房-心室(atrioventricular,VA)仍然分离;14例患者在右心房后间隔靠近三尖瓣环处成功消融,3例患者在CS内成功消融。结论 CS呈偏心性激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诊断的方法,减少误诊。方法:选择我院166例心腔内电生理检查(EPS)确诊为AVNRT中10例和TEAP结果不符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0例AVNRT误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结论:TEAP诊断AVNRT正确率在90%以上,但易误诊为AVRT。仔细分SVT多方面的特点,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徐明珠  蒋廷波 《临床荟萃》2009,24(3):237-238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是最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两者共约占95%以上。近年来,射频消融手术的开展使AVNRT、AVRT得到明确诊断,通过射频消融术达到根治,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部分患者难以耐受食管心房调搏术,难以在术前对两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6.
预激综合征是指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体,或心室冲动提前激动心房的一部分或全体。发生激动的解剖学基础是,在房室传导组织以外,还存在着一些连接房室之间的肌束,称为房室旁路通道。1 预激综合征伴发心动过速的几种形式1.1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①正向传导型:此类较为常见,其折返环的前传支为房室结,逆传支为旁路。适时的期前收缩经房室结前向传导,经旁路逆向传导而构成折返激动并导致心动过速。心电图的QRS波群通常是“窄”的。②逆传型:较少见,其折返环的前传支为旁路,逆传支为房室结,激动在折返环中沿旁路前传,沿房室结…  相似文献   

7.
13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其心动过速的表现为房室非同步兴奋,其中房室2:1传导11例,房室分离2例。房室非同步现象说明心房和心室并非AVNRT折返环路的必须部分。心房参与心动过速取决于结周心房组织的不应期,心室参与心动过速取决于希浦系统的不应期,由于心房组织的不应期通常较短,而希浦系统的不应期相对较长,因此非同步现象以房室阻滞或分离多见,室房阻滞或分离少见。正确识别AVNRT时房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慢径路治疗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AVNR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7例手术成功,成功率98.12%。4例(0.94%)出现高度房宣传导阻滞,2例(0.47%)因心室率较慢而安装永久性起搏器。随访6个月内有8例复发,复发率1.9%。结论选择性慢径路消融是成功治愈AVNR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方法 :对 6例慢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和导管射频消融 (RFCA)治疗。结果 :6例患者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为窄形QRS波 ,RP间期 >PR间期。电生理特点为 :右心室刺激时有与心动过速相同激动顺序的逆传性心房活动 ;心动过速的最短RP间期 >110ms;旁道的逆传具有递减性传导的性质 ;心动过速时与H波同步刺激心室可逆传到心房并使之提前激动并且激动顺序与心动过速时相同 ;6例患者中 ,旁道位于右后间隔 4例、左后间隔 1例、左后侧 1例 ;RFCA可成功阻断所有 6例患者的旁道 ,靶图的特点是VA提前而不融合。结论 :RFCA治疗慢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报道1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患者射频消融手术失败后发生迟发效应而成功的病例. 患者,女性,42岁,反复发作SVT 10年.食管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心内电生理检查过程中,导管操作、分级递增刺激及程序刺激均可诱发SVT .并可见A-H跳跃、His递减传导等房室结传导特征,确诊为AVNRT.后位法行慢径消融,以时间滴定法共放电11次,其间有多次交界区心律出现,后因仪器故障中断手术,术毕时,程序刺激仍可诱发SVT.3天后再次手术时,电生理检查:170次/min心房刺激房室呈文氏传导,心室刺激、异丙肾上腺素刺激后再次行心房、心室刺激均未诱发室上速,无A-H跳跃.  相似文献   

11.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性及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分析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征及射频消融方法。结果:18例患者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复发1例。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性:显性旁路标测心室最早激动点;隐匿性旁路在心室刺激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标测逆传A波顺序及最早心房激动处;房室结双径路在三尖瓣环下进行标测记录小A大V波,其间无希氏电位的部位放电消融,出现房室交界区心律。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隐匿性间隔旁道的诊断及射频消融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心动过速时心房激动顺序呈向心性分布且无房室传导跳跃者分别进行不同刺激:(1)心动过速时希氏束不应期内分别于右室心尖部及心底部BS2刺激;(2)右室心底部和心尖部的S1S1递增刺激,比较VA差值;(3)右室起搏下静注ATP,用以上3种方法诊断为隐匿性间隔旁道后,分别于右室起搏下放电消融和在心动过速或心房起搏下放电消融。结果:28例隐匿性间隔旁道,13例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希氏束不应期内RS2刺激心底部对诊断隐匿性间隔旁道的临床 准确性为90.2%,刺激心尖部为82.9%,S1S1刺激心底部和心尖部的VA差值的临床准确性为78.2%,静注ATP的临床准确性为63.4%。右室起搏放电消融12例,有3例发生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16例在心动过速和心房起搏下放电消融未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结论:隐匿性间隔旁道与不典型AVNTR的鉴别,以心动过速时希氏束不应期内RS2刺激右室心底部临床准确性最高。S1S1刺激心底部与心尖部的VA差值对进行二者的鉴别意义也较好,静注ATP可靠性差。在心动过速及心房起搏下射频消融隐匿性间隔旁道较安全,不易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价值,以便简单快速地诊断是否存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42动过速(AVRT)。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86例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且在体表心电图上有记录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观察逆P,测定JP间期,观察ST段变化,室上速发作起始情况;QRS的r's’q波。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正确率88,4%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正确率86.4%,两者均有所提高。结论新方案可以提高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鉴别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徐曙东  陈震  冯广智  严文娟 《临床荟萃》2008,23(24):1776-1777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e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 AVN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目前射频消融是治疗AVNRT的首选方法,成功率95%~98%。可一旦出现房室传导阻滞(AVB)并发症,则会对患者造成很大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后位慢径改良法因离快径路距离较远,AVB的并发症较少,且成功率较高,临床上最为常用。对后位慢径改良法无效的患者,采用其他消融方法因距离快径路相对较近,出现AVB并发症的可能性相对加大。为尽可能避免该并发症,提高成功率,我们在心房起搏下冠状静脉窦口上方区域(Koch三角基底部)作线性消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且未发生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房速常因房内折返激动引起,也可由心房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所致,本文报告1例,由于近二年余,反复发作的房性心动过速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MCT)经射频消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杂多径路心动过速时的应用拖带和程序S2刺激进行诊断和鉴别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间歇性预激波患者频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心脏电生理检查行右心室拖带刺激和心室程序S2刺激,测量最后一跳刺激信号到自身心房波间期减去心动过速下心室到心房的间期(SA-VA)和起搏后间期(PPI)-心动过速周长(TCC),并行常规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 结果术中心室分级刺激S1S1:350 ms诱发右侧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TCL为372 ms, PPI为395 ms,继续行心房S1S2:500/310 ms刺激,"跳跃"诱发同前一样的室房波不融合心动过速。再次行心房S1S1:280 ms刺激,可反复诱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在旁路参与的心动过速下给予心室程序S2刺激,测量PPI为385.1 ms, TCL为360.1 ms,PPI-TCL≤20 ms,证实为右侧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同时存在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行心动过速,给予常规射频导管消融成功径路和旁路。术后随访12个月未有心动过速发作。 结论通过右心室心室拖带刺激,以及测量SA-VA间期和PPI-TCL间期可以用来鉴别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与间隔房室旁路。  相似文献   

17.
预激综合征是指患除正常的房室传导途径外,还存在于房室之间的附加通道,心房冲动经附加通道更早下传,使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的一种综合征。由于房室之间存在二个通道,有可能发生心动过速。据统计,具有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表现的患.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1.8%,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大约80%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5%~30%为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AVRT)的特点及射频消融(RFC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6年行RFCA的823例AVNRT和AVRT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及手术情况。【结果】AVRT较AVNRT多见.AVNRT女性多于男性,而AVRT男性多见(P〈0.01)。AVRT中左侧较右侧旁路多见。左侧旁路以隐匿性为主.而右侧旁路以显性为主(P〈0.01);左侧旁路男性多见,而右侧旁路以女性为主(P〈0.01)。右侧显性旁路手术成功率明显低于其他旁路和AVNRT(P〈0.05和P〈0.01).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左侧旁路(P〈0.05和P〈0.01)。2例AVNRT术后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而植入心脏起搏器,发生气胸和血气胸6例。心包填塞1例.假性动脉瘤3例,1例左侧旁路放电时出现心室纤颤。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AVNRT和AVRT消融手术成功率高而复发率低.严重并发症较少.RFCA治疗AVNRT和AVRT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预激症侯群或 W-P-W 症侯群,是由于部分心室肌提早激动所产生,但对于部分心室肌提早激动预激的发生原理却存在着争论,可以归纳为两种:第一种认为心房和心室之间存在着一条“异常传导束”,使激动  相似文献   

20.
l 生理性起搏概念与类型 生理性心脏起搏,是相对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而言。传统概念是指起搏时保持房室顺序收缩,和(或)随机体代谢需要而改变起搏频率的起搏方式。近年来,更完善的生理性起搏还包括双心房或双心室同步起搏。使心肌激动顺序更接近自身生理活动。生理性心脏起搏主要包括:心房按需起搏(AAI,AAT),心房同步心室起搏(VAT,VDD),全自动起搏(DDD),频率自适应型起搏(rate responsive pace)。2 各类生理性心脏起搏适应证、禁忌证及进展2.1 心房生理性起搏 心房按需起搏是最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