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我国冠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猝死率很高,大约有2/3患者因发病急而来不及抢救死在院外。笔者曾在院前抢救一位因冠心病发作造成呼吸心跳骤停,进行三十分钟的心肺复苏成功,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58岁,因胸闷、心前区疼痛字符速效救心丸十粒有缓解,家人担心病情变化,准备自行送医院就诊,途中突然面色苍白,周身冷汗,意识不清,呼吸停止,脉搏消失。家属中恰巧有一名参加过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的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呼救"120"电话,五分钟后笔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心肺脑复苏对颅脑火器伤的急救效果。方法采用成年杂种犬复制出颅脑火器伤伴呼吸、心跳停止的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胸外按压组和综合心肺脑复苏组,Powlab/8SP生理记录仪动态监测伤后6 h内动物生命体征变化和存活时间。结果综合心肺脑复苏组伤后呼吸、循环、意识复苏成功率均显著高于胸外按压组和对照组(P<0.01);综合心肺脑复苏组伤后6 h死亡率(35%)明显低于胸外按压组(55%)和对照组(100%)(P<0.01)。结论早期采用综合性心肺脑复苏可降低颅脑火器伤伴呼吸、心跳停止动物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2 5岁 ,住院号 1 2 91 5 1。因发热、咳嗽、头痛、全身酸痛 4d ,于 2 0 0 3年 4月 1 8日入院。发病当时在北京居住 ,病后第 3d由北京返回定西。入院时体格检查 :体温 36 .4℃、脉搏 74次 /min ,呼吸 2 4次 /min ,血压 1 4 .6 / 9.3kPa(1 1 0 / 70mmHg) ;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神志清楚 ,精神极差 ,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及皮疹 ,浅表淋巴结未肿大 ,咽部轻度充血 ,气管居中 ,心肺及腹部未发现阳性体征。胸部X线片显示 ,双肺有淡密度片状阴影 ,以左肺显著。入院后体温最高达 38.8℃ ,入院 2 4h复查胸部X线片显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 ,胸部外伤日趋常见 ,1999年 1月~ 2 0 0 4年 4月 ,我院收治各类胸部外伤 2 13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男 15 4例 ,女 5 9例 ,年龄 5~72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138例 ,殴斗伤 4 5例 ,挤压伤 13例 ,坠落伤 7例 ,其他伤 10例。1.2 损伤种类 闭合性胸部损伤 172例(占 80 .8% ) ,开放性胸部损伤 4 1例 (占 19.2 % )。肋骨骨折 16 1例 (占 75 .6 % ) ,其中 2根以上的肋骨骨折 12 8例 ,连枷胸 2 3例。血胸、气胸、血气胸 14 0例 (占 6 5 .7% ) ,其中包括膈肌破裂 6例 (占 2 .8% ) ,心脏大血…  相似文献   

5.
《健康大视野》2014,(22):48-73
大量急救实践证明,突发伤病导致呼吸骤停者,10~20秒钟即发生昏厥:40秒钟左右出现抽搐:60秒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6分钟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心跳停止10分钟后,脑组织基本死亡。在现场每延长1分钟行心肺复苏,死亡率上升3%。不同的救治时间对应着不同的救治效果,抢救其实就是抢时间,抢救越早,成功率越高。这也就是”急救白金十分钟”医学理念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3年至1998年共实施甲状腺手术268例。均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其中男86例,女182例。甲状腺瘤148例、甲亢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4例,甲状腺癌7例。并发心跳、呼吸骤停者为甲状腺瘤2例、甲亢1例。经积极抢救护理无1例死亡,现将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抢救护理 1.1 保持室内安静,当患者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时,应立即  相似文献   

7.
黄爱年 《职业与健康》2003,19(5):114-115
1 临床资料患者陈某,28岁,因停经57 d,腹痛1 h伴晕厥1次,于2001年4月3日凌晨入院。体检:体温37.0℃,脉搏64次/min.律齐,呼吸22次/min,血压90/60 mmHg,一般情况可,神清、急性痛苦面容,心肺(-),腹稍膨隆,叩诊移动性浊音。妇检:后穹隆饱满触痛,穿刺抽出不凝血3 ml,急查小便HCG(人绒毛膜促性  相似文献   

8.
<正> 自2000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急症科对院前院后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其中21例抢救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1例患者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3-82岁,平均45.6岁。临床诊断心肌梗塞4例,有机磷中毒4例,Co中毒3例,淹溺2例,自缢2例,猝死3例,冠心病3例。呼吸心跳停止距心肺复苏开始时间1-20min,平均5.6min。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乌司他丁治疗组(简称治疗组,23例)。对照组患者仪进行标准心肺复苏,治疗组除了进行标准心肺复苏外。还使用了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心肺复苏成功和存活情况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牢(60.9%)、自主呼吸恢复率(47.8%)、心肺复苏成功率(34.8%)和存活率(26.1%)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2.9%、28.6%、19.0%、14.3%);而且治疗组的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使用乌司他丁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胸部严重挤压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救治体会。方法对16例胸部严重挤压伤并发ARDS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和综合治疗。结果 16例病人全部康复,未发生一例胸腔感染。结论对严重挤压伤并发ARD患者需重视治疗措施的早期预防性应用,综合性治疗方案要做到重点突出,准确及时,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特点和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1-2 0 0 2年救治的 77例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例资料 ,合并严重胸外伤者 6 2例 ,手术治疗 6 9例。所有病例均行ICU监护和治疗 ,呼吸机辅助呼吸 ,其中 16例加用血液灌流治疗。结果 严重创伤在伤后 4 8h以内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如果合并肺部原发性损伤 ,则发生的时间可能会提前。对严重创伤患者在治疗多发伤的基础上 ,同时进行呼吸支持、血液灌流治疗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结论 对严重多发伤患者 ,应充分警惕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能性 ,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血液灌流可能成为今后严重创伤并发ARDS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琴  张文利 《工企医刊》2006,19(2):71-72
1气管插管的目的 1.1通过人工手段建立呼吸通道,解除上呼吸道阻塞。 1.2 迅速建立有效呼吸通道,为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人工呼吸。 1.3 便于清除气管与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和给氧。 2 气管插管的适应征 2.1 心搏骤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公众心肺复苏"成功完成心肺脑复苏的规律,提出"公众心肺复苏白金10 min预案"。 方法选择2005年至2015年全国重大医疗保障现场、公共场所、比赛场所等空间和笔者在执行院外抢救任务中,发生呼吸心跳骤停且经心肺复苏(CPR)抢救成功的16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3例),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段龄,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时间、场所、诱/病因,实施CPR的第一施救者身份,抢救的开始时间、方法、后续治疗衔接时间以及抢救结果等信息。 结果患者分布:儿童6例,中年1例,青年6例,老年2例。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场所:运动赛场或公园8例,游泳池或山庄2例,其他公共场所6例。诱因或病因:溺水和窒息6例,运动4例,心源性3例,触电2例,外伤1例。第一施救者:目击者7例(其中家人1例),医护人员6例,救护员3例。抢救方法:采用徒手CPR 15例,背跑式CPR 1例,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3例。所有患者平均在1 min[(54.36±45.46)s]内开始接受胸外按压,与进一步救治的衔接时间为(7.13±2.66)min,初步抢救过程均在8~10 min内完成。除例5后期出现并发症死亡,余患者均未遗留明显脑损害症状。 结论在"公众心肺复苏"领域,成功复苏的核心是贯彻现场抢救的立即执行和专业抢救的迅速衔接。制定"公众心肺复苏白金10 min预案"应具体要求施救者在发现情况的1 min内开始胸外按压,7 min内有后续或专业性抢救措施,抢救不以转运为目的而更应进行合理转运。  相似文献   

14.
多发伤的诊断、救治比较复杂 ,而且病情变化快 ,若处理不当 ,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死亡。本文就我院1997~ 2 0 0 2年收治的 16 2例严重多发伤作一回顾性分析 ,以总结经验教训。临床资料1 性别与年龄 本组男 138例 ,女 2 4例。男、女之比 5 8∶1;年龄最大的 72岁 ,最小的 12岁 ,其中 2 0~ 4 0岁 ,14 5例 ,占 89 5 %。2 受伤原因 车祸 10 8例 ,占 6 6 7% ,坠落伤 4 0例 ,占2 4 7% ;塌方挤压伤 4例 ,占 2 5 % ,刀刺伤 10例 ,占6 2 %。3 就诊时间  1h内 112例 ,1~ 2h 32例 ,2~ 4h 18例。4 受伤部位 颅脑伤 82人次 ,胸部伤 …  相似文献   

15.
曹敏 《中国医师杂志》2003,5(4):574-575
1 病例资料男 ,4 6岁。因咳嗽、胸闷、活动后气喘 2月入院。患者于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 ,体温曾达 39℃以上 4d ,热退后出现咳嗽、胸闷 ,活动后气喘。全胸片、胸部CT示两肺弥漫性病变 ,遂口服强的松 4 0mg·d- 1治疗 ,效果不佳转入我院。入院时T 36 7℃ ,R 2 0次 /min ,双肺呼吸音粗 ,无干湿性罗音。血常规、血沉、肝功能均正常 ,结核菌素试验 (PPD) 1:2 0 0 0阴性 ,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 、CH50 均正常 ,抗核抗体 (ANA)、ENA多肽抗体均阴性 ;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 (PO267mmHg) ;全胸片示…  相似文献   

16.
宝成 《工企医刊》2007,20(2):44-44
1 临床资料 患者额尔敦木图,男,46岁,旗所在地巴彦库仁镇居民,病人于2006年8月12日下午15点,在自己家牛圈里突然晕倒,由家人发现迅速送到旗人民医院,作者查体病人时,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血压0.  相似文献   

17.
胸膜合并伤一般伤情严重 ,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我科 5年来共收治胸腹合并伤并发ARDS 2 2例 ,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2例中男 17例 ,女 5例 ,年龄 3~ 74岁 ,平均41 5岁。其中闭合伤 19例 ,包括车祸伤 17例、坠落伤 2例 ,开放伤 3例 ,均为刀刺伤。全组患者均有胸痛、腹痛、呼吸困难。入院时均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 ,血压 0~ 85 /0~ 3 0mmHg。伤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有腹膜刺激征 2 2例 ,16例腹穿阳性。X线检查 ;2 2例均有严重肺挫伤、血气胸 ,肺压缩在 5 0 %以上 ,有中等量以上积液者 2 2…  相似文献   

18.
兰晓娥  王金花 《工企医刊》1996,9(3):123-124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病症,尤其是手术助产者更易发生。3年中我科采用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Neostigmine Methylsulgate以下简称NM)肌注,使86%的产后尿潴留产妇在用药后30min~2h内自行排尿,疗效较满意。但也出现了1例第2次使用NM过敏致呼吸骤停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郭静 《现代保健》2009,(23):9-10
目的探讨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将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确诊为ARDS的足月新生儿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氨溴索注射液15mg静脉滴注,2次/d,共5~7d。比较两组呼吸窘迫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2周时NBNA指标、2d胸部X线好转率、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比率。结果呼吸窘迫缓解时间治疗组(3.0±1.0)d,对照组(6.0±1.4)d;发生并发症治疗组6例(37.5%),对照组10例(71.4%);病死患儿治疗组2例(12.5%),对照组4例(28.6%);2d时胸部X线好转治疗组10例(62.5%),对照组5例(35.7%);2周时NBNA指标治疗组(38.14±3.4),对照组(35.47±2.16);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组25%,对照组81.82%。两组呼吸窘迫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2d时胸部X线好转率、2周时NBNA指标、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ARDS可缩短呼吸窘迫缓解时间,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学校儿童背着沉重的书包是一种常见现象。我们通过分析躯干运动学和潮气量、呼吸频率和每分钟通气量来测定分析在步行时携带不同重量的书包 ,对儿童身体的姿态和呼吸之间可能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 :按文献 [1]方法。从广州市某小学四年级挑选 2 5位年龄在 (10 31± 0 2 6 )岁的男生 ,受试者的体重和身高分别为 (33 6 0± 3 6 2 )kg和 (14 1 80± 4 77)cm。每位受试者在踏台上都参加 4种步行测试 ,没有书包 (0 %体重 )和带有书包重量分别是体重的 10 %、15 %和 2 0 %。在踏台上以 1 1m/s速度步行 2 0min ,活动由 1个 3 CCD图像摄像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