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德光  亓伟伟  鹿丽 《医学综述》2012,18(13):2124-2126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不同胎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疗效差异,以及应用PS预防RDS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1年8月入院胎龄28~35周的早产儿207例,其中应用PS 93例(应用组),未应用PS 114例(未应用组)。比较两组不同胎龄早产儿的患病率、5 d内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组RDS患病率比未应用组降低了27.0%(P<0.05)。应用组5 d病死率(5.94%)比未应用组(17.7%)明显降低(P<0.05);应用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比未应用组明显减低(P<0.05);但住院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组肺出血,肺炎发生率均低于未应用组(P<0.05)。结论应用PS可减少RDS患病率,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减少肺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农村早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农村早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和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本院56例农村早产儿临床资料,按不同胎龄分3组即〈28周、28~31周、32~36周,观察呼吸系统主要并发症发病率及死亡情况。结果本组56例患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RDS)14例,呼吸暂停40例,肺炎12例,肺出血5例,慢性肺部疾病(CLD)3例。本组患儿治愈47例,死亡5例,转诊及放弃治疗4例。主要死亡原因为重度RDS、肺出血。结论本组患儿胎龄越小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加强产前保健,防止早产,密切监护,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早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统计早产儿呼吸道解脲脲原体(Uu)定植率,探讨Uu呼吸道定植对早产儿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170例胎龄34周早产儿和80例胎龄34~37周的早产儿及8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Uu-DNA;记录早产儿住院期间先天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医院感染性肺炎(HAP)的发生例数;统计分析Uu定植与非定植病例先天性肺炎、RDS、BPD、HAP发生的差异。结果:胎龄34周早产儿呼吸道Uu定植率为44.1%,显著高于胎龄34~37周早产儿的31.2%及正常足月新生儿的11.3%(P0.05);胎龄34周早产儿呼吸道分泌物Uu定植者先天性肺炎、BPD的发病率较无Uu定植者显著增高(P0.05),但RDS、HAP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胎龄34周早产儿呼吸道Uu定植相当高,Uu定植与先天性肺炎、BPD的发病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主要并发症特点及影响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1年5月至2002年4月间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8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胎龄分成3组,对其并发症发生率及转归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儿均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主要为肺炎(85%)、硬肿症(43%)、低体温(53%)、缺氧缺血性脑病(25%)、高胆红素血症(20%)、呼吸衰竭(18%)、呼吸暂停(13%)等.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与胎龄有一定相关性,部分并发症如低体温、RDS、肺出血、呼吸衰竭,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P<0.05).本组早产儿存活率为71%,死亡主要原因为RDS、肺出血、重症肺炎.结论对早产儿加强保暧、减少低体温的发生,监护呼吸,积极防治并发症可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基本情况、主要病因、临床治疗、预后等情况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以便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NRF患儿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收集包括患儿的基本情况(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母亲产前疾病、出生时情况等)、疾病诊断、选择性的临床治疗情况、患儿预后等。67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分成三组,胎龄<34周的早产儿,胎龄34~36周的晚期早产儿,胎龄37~42周的足月儿。结果:胎龄<34周的早产儿Apgar评分较其他组偏低(P<0.05)。引起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原发病,胎龄<34周的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占绝大多数(72.0%),晚期早产儿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1.7%)和肺炎(41.7%)多见,足月儿则以肺炎占半数(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呼吸衰竭治愈56例(83.6%);好转2例(3.0%);放弃治疗9例,病死率13.4%。胎龄<34周患儿住院时间(20.1±6.0)d比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长[分别为(12.0±2.2)d及(10.7±2.5)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主要由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炎所至,应加强对不同时期新生儿呼吸衰竭原发病、多发病的认识。预后受原发疾病、胎龄、并发症诸多因素影响,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可能的高危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5年3月收治入院的171例RDS新生儿,其中早期早产儿99例,晚期早产儿52例,足月新生儿20例。回顾性分析RDS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围生期相关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171例RDS中,发病和入院年龄随胎龄减少、出生体质量减轻均有增加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高危因素分析,出生窒息和新生儿并发症均以早期早产儿最多,晚期早产儿次之。3组新生儿中,足月儿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应用剂量早期和晚期早产儿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均显著低于足月患儿(P0.05);3组RDS新生儿母亲在产前地塞米松使用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并发症主要有颅内出血、肺炎、视网膜病变和动脉导管未闭。3组新生儿治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早产儿死亡2例。结论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质量RDS新生儿的临床特征、高危因素、并发症及治疗反应均存在差异,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早产儿呼吸暂停(AOP)是早产儿常见疾病,其发生可能与早产儿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胎龄<34周的早产儿85%以上于生后1天出现呼吸暂停。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伴有脑流血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手术后患儿呼吸暂停的发病情况.方法 收集因ROP接受手术治疗早产儿(ROP组)和同期收治的无ROP等原发疾病早产儿(对照组,n=23)的临床资料.记录ROP组术后及对照组校正胎龄37周时的呼吸暂停发生情况(包括发生时间、缓解情况及原发疾病等);共随访4周,比较两组呼吸暂停发病率.结果 ROP组17例早产儿中发生呼吸暂停9例(占52.9%),对照组23例早产儿中发生呼吸暂停5例(占21.7%),两组呼吸暂停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P组呼吸暂停发生时间为术后(38±40)h,缓解时间为发生后(126±145)h;发生术后呼吸暂停患儿中,肺炎3例(33.3%),低血糖1例(11.1%),原因不明5例(55.5%).结论 接受ROP手术早产儿术后容易发生呼吸暂停.为确保手术前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专科和儿科医师有必要共同参与围手术期的监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早期早产儿与晚期早产儿、足月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及预后的不同,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胎龄分为两组:早期早产儿组(<34周)、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34周),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结果:RDS患儿中早期早产儿所占比例较高(57.38%),发病早,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高,PS再次使用率高,n CPAP使用率高,使用n CPAP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消化道出血、败血症、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更高,而晚期早产儿、足月儿合并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中,早期早产儿治愈率更低,死亡率更高,住院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胎龄新生儿RDS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存在差异,在治疗时应考虑胎龄因素,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及其对呼吸系统特殊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对比治疗组(n=60)与对照组(n=60)RDS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治疗组RDS的发生率3.3%,对照组15.0%,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产儿产后立即给予氨溴索对预防RDS、保护肺功能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 1月~ 2 0 0 4年 1月 ,我科收治早产儿 16 0例 ,现对其早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  早产儿 16 0例 ,男 10 2例 ,女 5 8例 ;日龄 0 5~ 72h ,胎龄2 8~ 36周 ,平均 33周 ;出生体重 85 0~ 2 6 5 0 g ,平均 1775 g。按不同胎龄及出生体重调查其早期常见并发症 ,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常见并发症包括体温或寒冷损伤(指体温 <35℃ ) ,呼吸暂停 ,呼吸窘迫综合症 (RDS) ,脑室内出血 (IVH) ,感染 (肺炎 ,败血症等 ) ,低血糖。IVH经头颅CT检查证实。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早、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特点,探讨晚期早产儿RDS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240例早产儿RDS,根据胎龄分为两组,<34周为早期早产儿组(143例),34~36+6为晚期早产儿组(97例).回顾性分析早产儿RDS的基本情况、围生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晚期早产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达83.51%,明显高于早期早产儿组(P<0.05).晚期早产儿组因先兆子宫破裂行剖宫产致早产的发生率较高(27.84%);肺表面活性剂(PS)及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效果较早期早产儿差,且机械通气率高,通气时间长;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亦高于早期早产儿组(P<0.05).结论 晚期早产儿RDS以产程未发动的剖宫产为主,宫内感染可能为其高危因素,PS应用有效,但较早期早产儿效果差;晚期早产儿机械通气率较高,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胎龄小于等于32周早产儿102例和胎龄大于32周早产儿362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某些高危因素(母体异常、胎盘脐带异常、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分娩方式、产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情况、围生期感染、呼吸暂停、机械通气等)与不同胎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结果小于等于32周组早产儿与大于32周组早产儿中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分别为41.18%和22.38%,两者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小于等于32周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有: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呼吸暂停、机械通气;大于32周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有:胎膜早破、围生期感染、呼吸暂停。结论不同胎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临床防治工作中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相关影响因素,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2~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ROP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56例未合并ROP的早产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早产儿临床资料的差异,总结ROP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吸氧时间、输血、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与ROP的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多胎妊娠、呼吸暂停、宫内窘迫、分娩方式等因素与ROP的发生无关(P>0.05).结论 胎龄、出生体质量、吸氧时间、输血、RDS、应用PS与ROP的发生有关,临床上应重视对ROP患儿的护理,以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新生儿期小儿呼吸暂时停止(停止15秒以上),并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及或紫绀,肌张力减低.与性别的关系: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为31:3.除就诊因素外,有资料报道认为,男婴肺的发育较女婴为迟,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未成熟和肺发育不良;呼吸系统亦不成熟,故易发生呼吸暂停.与胎龄的关系:本组调查中早产儿24例,占70.58%,足月儿10例,占29.42%,早产儿明显多于足月儿.  相似文献   

16.
陈燕贞   《中国医学工程》2013,(9):101-101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针剂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疗效。方法将7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行一般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30 mg/(kg.d)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RDS发生率为:胎龄<32周,发生率25%;对照组:胎龄<32周发生率43.75%,33~34周为42.86%,35~36周为28.57%。两组患儿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机械通气时间影响,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施用盐酸氨溴索针剂对于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9年9月本院确诊PPHN患儿的资料,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分析两组基础资料、原发病资料及预后等情况。结果:共纳入124例患儿,早产儿组73例、足月儿组51例,两组胎龄、出生体重、羊水污染、生长受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PPHN原发病主要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更多合并肺出血,足月儿组PPHN原发病主要为胎粪吸入综合征,更多合并气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足月儿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PPHN的原发病为RDS,更多合并肺出血,足月儿PPHN的原发病为胎粪吸入综合征,更多合并气胸;对合并相关并发症的患儿应加强临床管理,预防PPH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婴儿抚触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杰 《医学综述》2008,14(14):2224-2225
目的探讨婴儿抚触对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的作用。方法42例住院早产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较早期选择性抚触按摩并观察其效果,并选择未进行扶触按摩的40例早产儿做对照。比较两组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平均日体质量增长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抚触组早产儿仅1例发生呼吸暂停(占2.4%),对照组12例发生呼吸暂停(占30.0%)。两组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平均日体质量增加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较早期实施婴儿抚触能有效防止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发病率和危险因素,为ICH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东莞市横沥医院2006-2011年133例早产儿ICH为研究组,同期243例非ICH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对19个危险因素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前3年早产儿ICH发病率为41.9%,后3年早产儿ICH发病率为31.7%。单因素分析发现前3年胎龄、出生体质量、妊高征、窒息、产伤、滞产、脐带绕颈、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机械通气、吸入高浓度氧、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与早产儿ICH有关(P<0.05),后3年胎龄、出生质量、妊高征、脐带绕颈、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机械通气、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与早产儿ICH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前3年胎龄、出生体质量、窒息、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为早产儿ICH独立危险因素(P<0.05),后3年胎龄、出生体质量、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ICH的发病率高,危险因素复杂,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早产儿ICH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初生呼吸暂停早产儿100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两组患儿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生产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早产儿应用大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持续正压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早产儿应用小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持续正压辅助通气治疗,治疗后分析两组早产儿患者的呼吸暂停持续时间、持续正压辅助通气支持时间、腹胀发生率、心率加快发生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烦躁不安发生率;并对两组患儿在纠正胎龄40周后做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结果比较。结果:对照组早产患儿生后呼吸暂停持续时间及持续正压辅助通气支持时间明显多于观察组早产儿,两组早产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腹胀发生数量、心率加快发生数量、喂养不耐受发生数量、烦躁不安发生数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数量明显小于观察组早产儿,两组早产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纠正胎龄40周后NBNA评分比较,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为(37.3±2.4)分,高于对照组的(31.8±1.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0,P<0.05)。结论:大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应用于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较显著,作用显著大于小剂量枸橼酸咖啡因,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临床症状适当选用不同剂量的枸橼酸咖啡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