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与健康》2005,(7):60-61
Q:儿子高考成绩很不理想,看他考前复习的状态就知道他的成绩不会太好,您说我们做父母多着急呀!那天,话不投机,我和儿子就吵了起来,我满腹的怨气如决堤的洪水发泄出来。孩子走进屋子劝我,说都是自己不好,让我别生气了,但学习上依然如故。我给他联系了一个辅导班,可他上了两节课回来就再也不肯去了。孩子怎么一点学习劲头都没有?是不是应该让孩子重读一年明年再考?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小朋友,回家向父母抱怨:“×××欺侮我,还打了我一顿。”而父母没有耐心听他说明其中的原因,就一味地说:“你是犯到他什么事了吧?”或“这没什么啦!当年我也曾碰到过啦!”结果孩子再也不想和父母说话了。另外还有一个小朋友对父母说:“明天要考试  相似文献   

3.
正超市里、商场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孩子紧紧地抱着他喜欢的玩具,气势汹汹地与父母对峙着:"我就要这个,必须给我买。"父母稍有犹豫或说教,孩子就会使出他的绝招:大哭大闹。最终,父母妥协,孩子眼泪未干就抱着自己的战利品得意洋洋地笑起来。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里屡见不鲜。有些父母当着众人,碍着面子,不好意思让孩子一直闹腾,被迫答应。还有些父母思想  相似文献   

4.
从小到大,我都不是一个让人省心的孩子。读书的时候,成绩一塌糊涂,三番五次扬言不读了,对于这个原则性的问题,父亲并没有因为我的任性而妥协。每次去学校里看我,都会偷偷地塞一点钱给我,给我买喜欢的书,买好吃的,我知道他是在用另一种方式鼓励我。工作的时候,一个人在异乡,无依无靠的漂泊感,让我备感荒凉和孤单,终于在一次和上司的争吵中,做了逃兵。回到家里,我是紧张和不安的,我担心父亲会劈头盖脸地把我臭骂一顿,可是父亲没有,只是安慰我说:"回来就好!不想做就不做!只要你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相似文献   

5.
正他,一个瘦瘦高高的男生,就读于八年级。他的父母来电话说,他现在每天作业写到凌晨,有时候甚至到2、3点钟才做完,平均每天睡5、6个小时,上课没有办法专注。这让他们非常着急。我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好奇,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孩子可以坚持写作业到凌晨而不睡觉,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作业写到这么晚还写不完?我假设了三种可能,一是作业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些七岁左右的孩子被带进实验室,心理学家给他们每人一些糖果,然后告诉他们:“我要去办一件事,大约需要十分钟。如果你们谁能等到我回来再吃,我就会再给他更多的糖果;如果在我回来之前吃了这些糖果,就再也得不到一粒了。” 结果自然是一部分孩子等不及心理学家回来,就吃了面前的糖果,而另一部分孩子为了得到更多的糖果,等候了十几分钟。心理学家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30年后,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当年忍住诱惑、等他回来的孩子大多拥有了成功的事业,而没有等候的孩子大多碌碌无为。  相似文献   

7.
王磊是一个30岁的已婚男性。几天前,他曾服用农药自杀,幸亏抢救及时才保住了性命。 在医生的建议下,王磊由妻子陪伴来到心理门诊。经过询问我了解到,父母一直想让他们小夫妻生个孩子,但他感到工作压力大,没有发展前景,还需要还房贷,不想生孩子。最近一个月,眼看着其他同事的进步,王磊感到越来越消沉,对什么事也提不起兴趣,失眠,没有胃口,越来越不想动,  相似文献   

8.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特别是在初中和高中这6年,多数父母感到极其苦恼。原来那个大事小情都跟父母汇报的孩子不见了,青春期的孩子经常对父母说的话是:您怎么老是这样管我,我不是小孩了!请您不要烦我!不要说了,我知道!表现更极端的孩子通常不跟父母说一句话。父母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平时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9.
《心理与健康》2008,(8):61-62
Q:我是一个年轻妈妈,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很喜欢我陪他玩耍。但是我小时候父母很忙,我常常一个人待着,到现在我仍然是一个不活跃的人。有时候觉得不太会和孩子投入地玩儿,加上工作很辛苦,在家休息的时候很少,所以常常让孩子自己玩儿,他常常因此不高兴。  相似文献   

10.
正常听上初中的一些学生家长说"我们孩子小学很乖,怎么到了初中就不听话了""你越是让他干什么,他越是不干。""他由小绵羊变成一只难以驯服的小狮子了",家长心里很难过,想不出妙策,经常气得暗自流泪。的确,当孩子进入初中阶段,你会发现他的情绪会出现变化:不安、暴躁、逆反……最让家长纠结的是会因为一点小事与父母争吵不休;家长总会用"作对"来形容孩子。这种与父母作对的现象,在有些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11.
谁应该为小卓阳的离去而负责? 父母有错吗?父母为孩子的前途着想,清楚自己曾吃过没知识的苦,不想孩子重蹈复辙。他们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接受更高的教育的动机是正确的,但却忽略了孩子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关心他人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通常是在孩子两岁以后发展起来的。由于孩子接触的外界范围有限,他关心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家庭中其他成员,小朋友、邻居以及生活中接触到的其他人。 如何才能培养孩子关心父母和他人呢? 一、要尽早让孩子感受到别人的关怀和关心别人的愉快。 成人的行动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孩子感受不到的就不会去模仿。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如果不经指出,孩子体会不到,也就不会珍视成人所费的心血,反而误解为父母服侍他是理所当然的,甚至稍有不周,孩子就会发脾气,当然更谈不上对父母的关心。我们必须让孩子从小认识到父母如  相似文献   

13.
正那时,儿子还在上小学。一天,放学回来,儿子看上去很不高兴的样子。我说,是不是老师又要重写作文?儿子点点头。每到周五,儿子放学回来,十有八九会脸色不好看,大都因为作文写得不合格,老师让重写。我一直没把这事当事儿,那天,看着儿子闷闷不乐的样子,突然有些心疼,于是决定帮他一把。第二天周末,吃完早饭,我问儿子想不想去野外游玩,儿子用吃惊的眼神瞅了我一会儿,确定我说的是真话后,使劲点点头。我接着  相似文献   

14.
补课班引发的母子之争在母亲眼里,鑫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这孩子从小就特别懂事。可能是觉得我一个人带着他不容易,所以不管我说什么,或让他做什么,他都会听的。长这么大了,从来就没有跟我顶过嘴。即便是我有时不了解情况委屈了他,他也不会反抗。可是就在前几天,因  相似文献   

15.
一日,几个姐妹在一起闲聊,不知不觉扯到了各自的老公。这个话题一打开,就连一向寡言的莉也变得口若悬河。莉说:"不提他还好,一提我就来气。昨晚出去喝酒,凌晨快两点才回来,满身酒气不说,还吐得满床都是。平时家里、孩子从不管,就连他爸妈也是我在操心,真后悔当初怎么会嫁给他!"话音刚落,娜就抢着说:"不要说你家了,我比你更惨。让你和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面的人过一辈子试试?  相似文献   

16.
是爱还是害?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漫长的工作生涯里,我接触了许多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心中百感交集,文中记录的点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以此献给普天下的孩子和为人父母者…… 是奉献还是依赖? 一位母亲带着12岁的女儿霏霏来找我咨询,原因是她发现霏霏只要和她在一起就不跟外人说话,这个现象让母亲很着急。  相似文献   

17.
《心理与健康》2011,(11):65-65
读者提问:我的儿子从小就很听话,自从上中学后,不知为什么,脾气变得很暴躁、叛逆,最近总是跟父母辩论,并批评我们这里不对那里不好,让我们觉得无所适从。有人说这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正常现象,这究竞是怎么回事呢?需要如何引导他呢?  相似文献   

18.
正孩子回到家,和我聊起班里一位新转学来的同学。"课堂上他总是要出风头,回答问题却又答不到点子上。""课后无论教室的哪个角落有聊天,他都会凑上去,也不管别人想不想让他听。""走在楼梯上,他会和每个认识或不认识的老师打招呼,连食堂阿姨也因为他的主动搭讪而迅速记住了他。"孩子表示无法理解他拼命刷存在感的行为,老师和同学们也都不太喜欢他这样。  相似文献   

19.
正母亲从老家赶来帮我带孩子。刚5个月的儿子很胖,有20斤,年迈瘦小的母亲抱着他非常吃力,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我告诉母亲,不必总抱着孩子,让他自己躺着玩就行了。但母亲爱孙心切,好像不抱在怀里就会让孩子受委屈。我有午休的习惯,而母亲从来不午休,她说这辈子中午就没  相似文献   

20.
过年期间,父母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情景:大过年的,父母邀请很多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由于忙于照顾亲友,对孩子的关注变少,孩子就当众耍脾气,让父母左右为难,父母该怎么应对呢?当众教育孩子以示父母权威?还是等客人都走了再耐心地跟孩子单独聊聊?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长期研究,他发现孩子耍脾气的时候,正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的最佳时机。但面对孩子情绪化的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