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 生物学上讲,常人的智商 相差不多。如果能念上几年、十几年书,有了生活的经验和经历,那就成了聪明人。聪明人对于家庭、国家都有大大小小的贡献。聪明人办的明白事情很多。聪明人上当的事不多。但是令人遗憾,聪明人也会在狡猾的商人面前上当。有时失去的只是钱财,有时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梨状肌综合征与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都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解剖学结构相距较近,临床表现有时不能明确区分,其治疗方法相似,故有的学认为三均属梨状肌综合征一个病。但是有些学对此持有分歧意见。虽有相似之处,但严格区分三解剖结构、鉴别诊断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朋友打电话告诉我:"去年有一家刊物封面上的照片是你父亲;中央电视台第9频道播放的《我的抗战》,每集的片头有时也有你父亲,他老人家都算半个‘明星’了啊!老人家今年96岁了,还那么精神,得空时你问一问,老人家究竟有什么健康长寿之道?"尽管全家人都知道,父亲健康长寿的根本原因是心态好,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还是得认真听听父亲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自认为对学业的紧张、人际的冲突、无情的竞争等等一些别人看来是莫大压力的事情还是看得开的。可是,最近与同事闹了点小别扭,对方属于胆小、内向的人,虽然他有错在先,但同事们没少埋怨我。我心里有些委屈,可并没往心里去。不知为,何近来总感到疲劳,有时头疼,有时胃疼,但各种检查都做过了,没有问题。这让我很苦恼,我这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5.
62岁的刘先生原本和妻子相处还算融洽,妻子和他年岁相当,家中有两个子女,两人虽收入不多,但总归可以安稳度日,有时也会争吵几句,但也都是小吵小闹、无伤大雅,然而最近一年来刘先生发现妻子越来越不可理喻、经常无端指责自己一些从未发生过的事,自己否认后她却总不愿相信,弄得刘先生既莫名其妙又自觉憋屈。  相似文献   

6.
周圆 《校园心理》2005,3(3):42-43
成长中的青年常常表现出矛盾的情形。有时他看世界是如此宏大庞杂,心中充满困惑和无助,他仿佛被世界踩在脚下;有时他觉得世界是这样简单和渺小,心中充满了力量和自豪,仿佛世界被他踩在脚下。他总是在两极间游走,有时他热情奔放,有时他多愁善感。他希望每个人都尊重他、关注他、  相似文献   

7.
我们不是生活在桃花源般纯净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发生摩擦,此时我们的心灵便会受到伤害。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日趋紧密、广泛,也日趋复杂、微妙,你一不小心就可能得罪了谁,冒犯了谁,那伤害就如冰雹般砸向你。甚至有时你并未得罪或冒犯别人,人与之间也会发生误会。面对伤害,是心情忧悒郁郁不乐、愤愤不平呢,还是大度一些,宽容对方呢?其实最明智的态度是:宽容、理让、与人为善。 我们即使再努力,也不可能和每个人都把关系处好,和每个人都有缘分。人无完人,人性都是有弱点的——有时哪怕你多  相似文献   

8.
正小军是一名高中生。高二上学期开学后不久,父母发现小军每天都乐呵呵的,有时还哼着小曲。晚上在房间里也是唱着歌。父母就问小军,有什么好事,一天到晚这么开心?小军笑眯眯看了父母一会儿,压低了声音说,这是一个机密,本来是不能说的,但因为你们是我的父母,既然你们问了,我可以偷偷地告诉你们,但是你们要承诺保守  相似文献   

9.
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活得太累、活得没意思、生活太艰难、得到的太少之类的话,为什么不去想一想我们都拥有了什么,不去珍惜我们现在的所有呢? 我认识这么一位大婶,她是市场卖菜的,有60多岁,始终是那么乐观,有时自己还哼几声小曲,有时跟来买菜的人闲聊几句。她人也很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一些爱挑剔的人,他们要么对我们的衣着评头论足、指指点点,要么对我们的工作横挑鼻子竖挑眼,指出这里不行,那里也不好——总之在他们眼里,我们一无是处。很多人都讨厌这种人,但你却不知道,有时竟是这种人成全了我们。  相似文献   

11.
过去我们制作颅骨分离标本,习惯上应用黄豆膨胀法和冲击扳开法,但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这主要是:虽能把部分脑颅骨比较完整地分离出来,但面颅骨的分离效果不好,有时还可以破坏蝶骨体、而使标本残缺不全,最近一年多我们采用1—2%NaoH溶液浸泡法,制作了较多的分离颅骨标本,都获得了较本满意的效果。此法简便易行,特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2.
编辑老师: 您好!我的儿子晓东今年八岁了,身体各方面发育很好,就是有一个毛病总也克服不掉,使我们很担心,他经常吸吮自己的左手指头,有时还啃指甲,特别是在不高兴或受到批评时更是如此,我们曾想过多种办法纠正他的这个毛病,但都无济于事。我们想了解一下这种行为是不是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  相似文献   

13.
镜大侠信箱     
《校园心理》2006,4(3):52-53
我想咨询一些关于宿舍中舍友相处的问题。我也不知道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她们的原因,在这个女生多男生少的学校里,女生之间吵嘴很难避免,自私和妒忌等很容易就表现出来了。我说话的方式比较直接、坦率,有时不免会惹恼舍友。但宿舍有一个女孩,她老是拉者宿舍的其他同学专门针对我,当然也不是欺负我,只是说一些话来气我。有时真的好想大骂她一顿.可是想想都相处这么长时间了也不容易。再过一个月就毕业了.难道一个月也容忍不了了吗?镜大侠,我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9岁。于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楞神、发呆,有时在楞神、发呆的同时出现发作性头颈部、双肩部节律性抖动,发作后不跌倒、不入睡,但自述不知。每月发作2~4次。睡眠中未曾注意到有无发作,但有时有尿床现象,未予重视和治疗。至今年3月,发作频繁(每天数次至  相似文献   

15.
快乐在哪里     
快乐地生活是每个人由衷的愿望,但有些人却时常感到莫名的烦恼、压抑、枯燥、无聊,他们感叹快乐来之不易。难道快乐真的遥不可及吗?快乐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它与身外之物有关,但有时却大大地超然物外。你想寻找快乐,与其为伴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在哪里? ——快乐在欣赏中。美使人快乐,欣赏美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愉快。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尽情欣  相似文献   

16.
正据英国《BBC新闻》(BBC NEWS)2016-04-24报道,仰卧起坐是人们都喜欢的运动之一,因为它可以让自己的腹部看起来更平坦。但近日有研究称仰卧起坐有时会造成软骨层损伤。仰卧起坐的确能改善柔韧性和肌肉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营养素传送,防止软骨层硬化。那么仰卧起坐真的可以减  相似文献   

17.
作为普通人来讲,有或者有过无聊的感觉很正常。它可以使人在充实之余小憩一会儿,甚至有时还会帮助人整理一下思路,想想下一步的打算和方向、步骤,有时这种情况对于调整甚至是有益的。但如果经常有或者长期有这种感觉的话,那就有问题了。 无聊是一种慢性状态,身陷其中而毫无自觉。其核心是百无聊赖,缺乏寄托和奋斗方向。而再往下深究一步,可能就是现有的价值系统不足以推动自己为追求目标而努力。不想摆脱者自然不必设法去摆脱,但如果自己内心还存有那么一点点想摆脱的愿望,或许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8.
养一颗诗心     
我有一位在医药化学企业工作的朋友。他们夫妻俩在同一个企业工作,都是三班倒,有时上早班,有时上中班,有时上晚班,日子乏善可陈。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已经上大学,小儿子和女儿念高中。他们夫妻俩工资微薄,生活榨着他不算厚实的身躯。当然,这是我认识他以后知道的事。我与他相识于本地杂志举办的一次笔会。彼时,他穿一件白色纯棉T恤,一条黑色裤,拿着一个老旧的卡片机。当别人高谈阔论时,他的相机  相似文献   

19.
正大明是一位工程师,平时不吸烟不喝酒,为人敦厚老实,话也不多,甚至一张口就脸红。但他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就是花钱太多。周围的同事好友都曾是他借钱的对象。开始,大家觉得大明老实巴交的,能开口借钱已经不容易了,觉得他一定是有急用,于是纷纷解囊相助。可大明借钱容易,还钱就没那么容易了。有时说好的一个星期,可一个月甚至一年也还不上。一段时间里,大家私下里都  相似文献   

20.
第11例神经性抑郁症:女性,26岁、职员。来咨询室坐定后满面愁容,双眉紧蹙,目含泪光,低头不语。我用溫和的言语询问她,她低声缓语地说:三年来她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与忧郁感,但又说不出什么原因,总是感到前途渺茫,对一切都不顺心,老是想哭,但又哭不出来。即使是遇有喜事,也毫无喜悦的心情。过去很有兴趣去看电影、听音乐,但后来就索然无味,工作上亦无法振作起来。她深知自己如此长期忧郁愁苦会伤害身体,但又苦于无法解脱,并逐渐导致睡眠不好、多恶梦及胃口不开。有时她感到很悲观,甚至想一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