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痞证是《伤寒论》中的一个大证,以"心下痞,按之濡"为其主证,其证错综复杂,用药亦多为寒热并行。因此,总是令后学者难以掌握。但如果以字义及《易》理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便可以化繁为简。本文即是依此方法对痞证进行的探讨和研究。痞证取《易经》"否"卦之象,"否"卦乃"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也","否"即为闭塞之义。仲景论述痞证最详,立五泻心汤等方剂,为后学治痞之典范。  相似文献   

2.
《周易》64卦之否卦,乃“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也”,“否”乃闭塞之义。中医痞证取否卦之象,仲景论痞证以通天地之道,制方以尽神明之妙,五泻心汤为后学治痞之范。  相似文献   

3.
痞证以"心下痞,按之濡"为主证,其证错综复杂,用药多为寒热并行。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文章结合"否""泰"之卦与临床医案,对痞证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痞满是指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痞满之病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等。《至真要大论篇》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隔不利,心痛否满"。《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明确痞的基本概念:"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相似文献   

5.
从“否”“泰”二卦的体位性用看《伤寒论》痞证的治疗刘力红广西中医学院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研究易医,宜结合到具体的象上来讨论。为此笔者选择了《易经》的否泰二卦及《伤寒论》中的痞证为讨论对象,通过对其体位性用关系的探讨来揭示医中有易、易中有医...  相似文献   

6.
正痞证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自觉胸膈、胃脘、腹部痞塞不舒、胀满不适,但压之不痛,其首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否""否塞""否隔"等[1]。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生活及饮食不规律,患有脾胃疾病人群越来越多,而痞证作为脾胃系疾病,更为常见。通过研读《伤寒论》痞证相关章节,现将痞证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方药等总结如下,以飨读者。1病因病机《伤寒论》中论述痞证成因为"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指伤寒表证误用下法,损伤脾胃,加之表邪内陷,影响脾胃升降功能,致心下气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学目前对于胃癌前病变(PLGC)早期如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以手术、对症治疗为主,中医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结合"治未病"思想,在PLGC的治疗中有独特优势。PLGC属中医学"痞证""结证"范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阐述了痞证、结证之症状、病机,认为张仲景痞证、结证的辨治思想可运用于PLGC的辨治,但应审时度势,把握要害。结合PLGC的三个阶段,浅述张仲景痞证、结证的辨治思想在PLGC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郭喜军  张颜伟  鄂辉  孟丹 《河南中医》2010,30(4):315-316
痞证是临床常见痛证,其辨治方法在《伤寒论》中已有详述,其“辛开苦降”之三泻心汤、苦寒泻热之大黄黄连泻心汤仍为临床行之有效之方。通过对张仲景辨治痞证学术思想的探究,系统阐述其病因痛机、治法方药,反映医圣张伸景治疗痞证的辨证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痞证渊源于《内经》。汉·张仲景据《内经·五举政大论》“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流满否塞”的记载,著《伤寒论》谓痞证因伤寒误汗,吐、下所致,而立五泻心汤治之.笔者多年临证实践,发觉痞证虽常见于表证误汗,吐、下而致,然内伤杂病亦屡见不鲜,因此不能囿于六方证(五泻心汤和旋复代赭汤).鉴此,有进一步探讨痞证的必要。爱不揣浅陋,着重对内伤杂病而致实痞证治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0.
<正>痞证是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早在《素问·五常政大论》对痞证就有论述:"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汉·张仲景则称之为"心下痞"。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八痞"、"诸痞"之名。说明历代医家对本病在认识与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仅就中医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思路略作梳理。1张仲景"和中"之法与泻心汤类方张仲景在治疗痞证以调和脾胃升降为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1.
痞证是临床常见内科病证,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而在《伤寒论》中则创建了纲领性的辨证论治体系。目前,关于痞证如何分类的理论研究仍存在诸多争议,主要围绕痞证内涵划分、"泻心汤"痞证与类似证区分等问题展开。本文通过梳理《伤寒论》及历代医家论述痞证的相关条文,对痞证的源流、传承发展及辨治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和探究,发现《伤寒论》中并无明显以痞证内涵或泻心汤证及主症对痞证进行区别划分之意,而对于痞证的核心病机认识却具有潜在的统一性,即升降失调、气机逆乱,治疗则以"通降"为基础大法、兼顾他症、随证治之,并由此初步确立了"通降"治疗痞证的基本准则。后世多位医家在此基础上,创新补充,灵活变化,极大丰富了通降治法的内涵和痞证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1]。该病属于中医"痞证"、"胃痛"、"嘈杂"等范畴[2]。该病首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否、痞、痞满等。《素问·太阴阳明论》中云:"饮食不洁、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痞满闭塞。"指出"痞满"与饮食不洁,起居无规律,进而引起五脏生理受损有关。《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云:"心下痞,按之濡",心下即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痞”范畴。胃痞又称痞满,《黄帝内经》称否满、否膈、否塞,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痞满,堵闷,食后加重或兼见胀痛等症状。汉代张仲景则称为“心下痞”。张介宾《景岳全书。痞满》中说:“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意即人能正常饮食,得益于胃的通降功能正常,胃气无损,若某种因素致其通降失调损伤胃气,则形成痞满即慢性胃炎。近年来笔者遵贤者意,运用中成药辨治数例获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诸痞证治浅析张继算安徽繁昌县峨桥镇梅山村(241205)关键词:伤寒论/痞证/治疗1痞证的含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本条说明气痞一证,其按之软可与结胸证鉴别,因...  相似文献   

15.
正瓜蒂散出自《伤寒论·太阳病》166条,原文为:"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用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为散,合治之"[1],意在治疗胸部痰涎壅盛,阻碍气机,宜用瓜蒂散将痰涎涌吐而出,从而达到祛除体内邪气的目的。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使用吐法来祛邪的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载"其高者,因而越之"[2],吴崑注"高,胸之上也;越之,吐之也"[3]。高者  相似文献   

16.
刘巧娟  张国骏  徐玲 《辽宁中医杂志》2014,(6):1150+1152-1152
《伤寒杂病论》分列伤寒和杂病两类不同疾病而辨证论治,"热病"和"有相对稳定的特征性症状之病"两大体系的不同辨治方法最后落实于方证之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六经辨证方法体系应用于"热病"辨治,更是对机体抗邪一般规律的辨治;通过对仲景论"烦热"七方证之辨,探讨用六经辨证思维论治"烦热"。临证时六经辨证有助于方证之辨,于复杂病证举纲则目易张;亦拓宽思维,结合病家体质、自身中毒等方面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7.
正三黄泻心汤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由黄连、黄芩、大黄3味药组成。《金匮要略》原著中论及三黄泻心汤的原文有二:《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中泻心汤原文为:"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中载:"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本方适用于  相似文献   

18.
再论半夏泻心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金匮要略》也有该方剂相关论述.该方是治痞证之名方,由半夏、黄芩、黄连、炙甘草、干姜、人参、大枣7味药组成.由于各医家对半夏泻心汤证的病因病机认识以及施治原则不尽相同,因而对各药在方中功效的解说也有所差异,其中以半夏、干姜较为突出.半夏味辛性平,能行能散,从该方证由寒热互结,中焦升降失常导致痞满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该方主要取半夏辛温消痞开结之功效[1].而以痰饮内生,结于中焦而致气机痞塞为病机关键的医家则强调重治痰涎,取半夏除湿化痰之功[2].  相似文献   

19.
总结陈天然教授辨治痞证的经验,陈教授衷古参今,结合《伤寒论》,将痞证分为肝胃不和、肝胆湿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4证,分别采用柴胡疏肝散、黄连温胆汤、黄芪建中汤、半夏泻心汤等方加减治之,疗效显著。并附验案4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0.
痞的含义有二:其一,“痛也”;其二,“通否,闭塞不通”。简言之,痞即痛与不通,是对痞病主证和病机的高度概括。由于病因病位不同,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痞即痞病,指凡是引起以痛为主证,以不通为病机的一切疾病,由痰、食、水、瘀血或无形之邪阻塞形成,可产生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内经》把痞称为痞饮、痞逆、否肿、否痛、否隔、否塞,仲景称之为痞满、痞硬满、痞硬,均是以同以复词的形式多方面解释了痞病,朱丹溪直接把痞块称为疟母,孙思邈把痞称为症瘕,说明了痞病之广泛;狭义痞专指仲景痞证,为无形之邪壅塞心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