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4.
5.
6.
7.
8.
9.
10.
2002年8月25日《中国教育报》在题为《98%的母亲爱唠叨,"好心"未必有好报》一文中报道:"日前,天津市希望之星儿童心理研究中心在四次心理学讲座和咨询中,从千余名学生问卷调查统计得出结论:98%的母亲被孩子指责为爱唠叨。" 相似文献
11.
自2021年开学季至今,我身边有许多同学陆续开始了自己的海外留学之路.作为一个刚刚结束留学、顺利归国的人,每当身边有人准备出国深造时,都会向我寻求经验.但即便我帮助他们提前做了不少功课,真正到达海外之后,他们还是会感到压力倍增.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有条件关注和追求外在美,相比之下,对心理是否“美容”则重视不够。其实,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做基础,怎会有自信昂扬的精神,健康靓丽的容颜,健壮有力的体魄呢? 肌肤美容是通过去除疵点、皱纹、色斑,获得外在年轻美丽的效果。而心理美容的目的是去除烦恼,减少焦虑,缓解紧张,克服急躁、解除忧愁和寂寞,获得内心轻松自如的效果。 心理美容的办法有多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家长辅导作业已经成为破坏家庭亲子关系的“定时炸弹”,数据显示,全国近76%的家庭曾因写作业问题发生过矛盾,很多家长陪娃写作业之前都给自己做足心理准备,一再提醒自己千万莫生气.但是,很多情况却让他们根本无法冷静.尤其是80%的妈妈,在辅导作业的时候常常想打孩子,如果说想打孩子是一种病的话,可以说全国有上千万妈妈都... 相似文献
16.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有人说:"人活着是为了体验生命。不管是痛苦、快乐、疾病、健康还是绝望、挣扎、平静、幸福,都是人的一种成长。活着是为了寻找活着的意义。"也有人说:"人活着,就是为了等死。"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反映了不同的处世价值观。但是更多的人甚至不知道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 相似文献
17.
正心理案例您叫我小苏吧。今天来找您,就是想请您帮帮我,看我该不该辞职。我是一名高职学校的教师,别人都很看好我的工作,但是我却越来越不喜欢这份工作,一想到上班,就郁闷得难受。丈夫听说我想辞职,非常反对,说"你一个女孩子,能在高职当教师,你知道有多少人求之不得吗?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父母当然就更不同意了,都说我疯了,"在大学里当教师这是多少女孩子羡慕的,可不能扔掉这个铁饭碗,你不能胡来啊!" 相似文献
18.
这里所说的“怕惧”,并非畏畏缩缩、胆小怯懦之意,而是一种健全的惧怕感。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这种“怕惧”的。譬如,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不大可能有十分明确的学习目的,但他却能够努力学习,这极有可能就是因为他惧怕学习成绩不好会受到家长的责骂、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显然,这种“怕惧”对孩子的成长是大为有益的。因为它促进了孩子的学习。与之相反,没有这种“怕惧”的孩子,就常常对学习表现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整日里贪玩好耍,上课不认真学习,课后作业不认真完成。如此,学习成绩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19.
追求快乐和幸福的生活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良好愿望。然而,真正实现这个愿望却从来不那么容易,因此便有了人生中永远的失衡和倾斜,便有了对生活的厌倦和不满;随之也便出现了压抑,出现了痛苦,出现了对现实的审视。 现实的生活中不可能完全尽如人意,总有许多东西成为生活的巨大障碍而使人感到压抑,感到痛苦而立志排除之。白痴永远没有忧虑。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人生缺乏信心,对未来缺乏憧憬,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人永远不会有痛苦。那些热 相似文献
20.
有人把"希望"比喻为引导人前行的一缕光束,生命存在,希望就存在,存有希望的生命也就有了依靠和力量。 我们设计希望这样一个具有个性化的开放式话题,汇集诸位作者的想法,看看他们在谈到希望时产生了怎样的联想,激发出哪些智慧的闪光点。新春伊始,让心中的希望与我们同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