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半定量及定量参数对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的鉴别价值.方法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于本院行DCE-MRI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PCa患者24例(69.79岁±8.21岁)、BPH患者22例(69.77岁±10.36岁).扫描序列包括横轴位T1WI、T2WI及DCE-MRI.测量PCa及BPH病变半定量值:MxSlp、washout、AUC90、AUC180;定量值: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比(Ve)值.使用独立样本f检验比较以上各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值对PCa和BPH的鉴别效能.结果 PCa与BPH的MxSlp、washout、AUC90、AUC180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9.76±83.58 vs 8.65±4.51、1.29±3.36 vs 0.14±0.37、14.96±5.76 vs 12.76±4.21、28.80±14.08 vs 26.13±8.40),P值分别为0.243、0.117、0.150、0.443.PCa的Ktrans及Kep值均高于BPH[(0.36±0.11) min-1vs(0.24±0.11)min-1、(1.93±0.89) min-1vs (1.20±0.57) min-1)],P值分别为0.001、0.002.PCa与BPH的Ve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3±0.11 vs 0.25士0.18),P值为0.604.Ktrans及Kep值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3、0.737,当Ktrans值≥0.273 min-1,Kep值≥1.595 min-1时诊断PC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2%和82.7%、62.5%和86.4%.结论 DCE-MRI可为PCa与BPH鉴别提供较可靠的定量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gnal intensity-time curve,SI-T曲线)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Pca)患者和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观察病变的MRI表现特征并分别绘制前列腺癌病灶和增生结节的SI-T曲线,重点分析其信号强度变化及SI-T曲线的走形趋势。结果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早期Pca癌灶和BPH增生结节均呈明显强化,有助于病变的检出。SI-T曲线参数:峰值时间Pca组早于BPH组,强化程度和强化率Pca组均高于BPH组(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SI-T曲线对BPH和Pca的鉴别诊断有较明确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对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 10例及前列腺增生 30例行常规平扫及动态增强和延迟增强扫描 ,观察病灶的信号变化并绘制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结果 前列腺癌在动态增强过程中 5例为早期强化 ,4例虽强化不显著 ,但与周围组织的信号差别增大 ,其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峰值位于早期及中期 ,1例灶性癌变者增强前后均未见明确癌灶 ;而前列腺增生表现为逐渐强化 ,峰值多位于晚期。结论 动态增强MRI使前列腺癌与周围组织的信号差别增大 ,有助于观察病灶 ;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在前列腺癌与增生的鉴别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快速序列动态增强在前列腺癌(P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观察PSA在PC与前列腺增生(BPH)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5例无泌尿系症状健康志愿者、经病理证实的13例前列腺癌和3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MR平扫、动态增强及延迟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和正常组织的相对信号强度值,并绘制正常周围带(PZ)、PC与BPH三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PZ轻度强化,并缓慢上升至晚期达峰值;36例BPH早期明显强化并逐渐上升至中晚期达峰值后缓慢下降:13例PC9例早期明显强化,并快速下降,4例T2WI像上弥漫性病灶呈现中晚期强化。PC尤其是晚期患者的PSA值明显高于增生。结论:PZ、PC及BPH的动态强化方式明显不同,结合PSA可对P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玉琴  王毅力  董海波   《放射学实践》2009,24(3):283-286
目的:探讨常规MRI及肝脏客积超快速三维成像(LAVA)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前列腺占位的MRI表现,其中59例为前列腺癌,1例为前列腺增生。将所有病例分为2组:LAVA组30例,采用常规MRI平扫结合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LAVA组30例患者中,术前诊断为前列腺癌27例(诊断符合率为90%),不确定诊断2侧,前列腺增生1例。对照组30例中MRI诊断前列腺癌20例(符合率为69%),不确定诊断4例,前列腺增生5例,1例前列腺增生误诊为前列腺癌并且漏诊了膀胱癌。LAVA组和对照组诊断符合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增强扫描在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发生于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两者临床症状相似,由于二者的治疗方法不同,故其预后取决于术前早期正确的诊断及分期[1]。CT平扫所见具有许多相似之处,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目前多用MRI结合PSA测定诊断。针对基层医院实际情况,通过SCT平扫后增强扫描的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进一步探讨SCT增强扫描在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中,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57岁,平均年龄64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临床症状。1·2检查仪器与方法使用C…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前列腺癌及31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了MR常规扫描、DWI和DCE-MRI扫描,测量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观察病灶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MRI特征,绘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T曲线),SI-T曲线分成3型:Ⅰ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仍持续增高;Ⅱ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平台期;Ⅲ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下降期。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和病灶间差异。结果经DCE-MRI检查,2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7例病灶区呈Ⅲ型曲线,2例呈Ⅱ型曲线,1例呈Ⅰ型曲线;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26例呈Ⅰ型曲线,4例呈Ⅱ型曲线,1例呈Ⅲ型曲线。前列腺癌组与BPH组的SI-T曲线类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例前列腺癌病灶于DWI上为高信号,于ADC图上呈明显低信号,ADC值为(1.18±0.08)×10-3 mm2/s,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于DWI、ADC图上均呈等信号,ADC值为(2.67±0.09)×10-3 mm2/s;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央叶和外围叶于DWI、ADC图上均呈等信号,ADC值分别为(1.87±0.07)×10-3 mm2/s、(2.64±0.11)×10-3mm2/s。除前列腺增生的外围叶与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外围叶和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和DWI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达80%以上。结论 DCE-MRI、DWI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2种方法联合应用提高了MRI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表观扩散系数(ADC)及MR动态增强(DCE-MRI)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0例前列腺中央腺体疾病患者进行扩散加权扫描(DWI)和DCE-MRI扫描,其中16例为前列腺癌(PCa),34例为前列腺增生(BPH)。分析基质增生为主型BPH(sBPH)、腺体增生为主型BPH(gBPH)和PCa的ADC值差别特点及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特征。结果 gBPH、sBPH和PCa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33±0.25)×10-3 mm2/s、(1.04±0.22)×10-3 mm2/s、(0.71±0.32)×10-3 mm2/s,两两比较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SI-T曲线参数:达峰时间(Tmax)从高到低依次为sBPH、gBPH及PCa(P<0.05),强化程度(SI%)从高到低依次为sBPH、PCa及gBPH(P<0.05),强化率(R)从高到低依次为PCa、gBPH及sBPH(P<0.05)。结论 MR动态增强及ADC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的病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MR快速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共振是前列腺癌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但磁共振常规扫描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及术前分期准确率尚较低,而磁共振快速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可使两提高并能提供肿瘤的血供信息。综述了磁共振快速序列动态增强扫描的基本原理、检查方法、前列腺癌的诊断及与增生等良性病变鉴别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限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DCE-MRI定量和半定量参数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为平台型前列腺癌灶和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平台型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前列腺癌26例,前列腺增生22例)DCE-MRI定量和半定量参数,包括容积转移常数(Ktrans)、转移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容量(BV)、血流量(BF)、达峰时间(TTP).并运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平台型的前列腺癌灶组和前列腺增生组Ktrans、Kep、BF值分别为(2.33 ±0.93) min-1和(1.21±0.71)min-1、(3.46±1.41)min-1和(1.81 ±0.85) min-1、(182.63±74.79)ml· g-1·min-1和(140.88±50.73)ml·g-1·min-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trans、Kep、BF值在前列腺癌灶组和前列腺增生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DCE-MRI定量和半定量参数对平台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前列腺癌灶和前列腺增生间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最常见的病变是前列腺癌(PC)和前列腺增生(BPH),两者可同时存在,以往文献资料认为CT对前列腺病变诊断价值有限,不能分辨前列腺的内部结构,无法从密度上来确定前列腺内肿块的有无,CT主要用于前列腺癌术前评估分期。通过实践和分析总结,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采用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其内部密度变化有一定的特征性,为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能够无创地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等血流动力学信息,在前列腺癌的检出、定位、治疗后疗效监测、指导穿刺活检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就DCE-MRI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动态扫描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20例,患者术前均做MRI平扫十动态增强检查,平扫包括T1W1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成像及横断位T2W1,将动态增强后T1w1分别与平扫T1W1、T2W1进行对照,以比较确定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及肿瘤穿破包膜及周围脏器侵范的显示情况。结果:MRI动态增强大部分肿瘤组织可见早期强化,与正常前列腺信号差异增大,相对平扫其对肿瘤大小、形态、范围的显示提高、对肿瘤侵犯周围结构显示能力有较明显提高。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及周围侵犯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病变内磁敏感性效应(SusE)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在外周带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行3.0 TMR磁敏感成像(SwI)和DCE扫描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外周带T2信号减低的初诊患者,其中前列腺癌32例,前列腺炎33例.以4分制评估外周带T2低信号灶及邻近外周带SusE,并测量相应层面病灶区及正常前列腺外周带DCE-MRI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e)及速率常数(Kep).通过Spearman分析比较SusE与Ktrans、Kep、Ve的相关性.通过Mann-Whitney test检验比较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病灶SusE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Ktrans、Ke.、Ve在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和正常前列腺外周带间的差异.ROC曲线比较SWI和DCE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SusE与Ktra、Kep呈正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419、0.219,P值分别为<0.001、0.034),与Ve无相关性(r=0.088,P=0.402).在外周带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中SusE、Ktrans、K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0分作为界值点,SusE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3.68%、65.62%、0.767;以0.103 min-1作为界值,Ktrans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8.12%、84.21%、0.753.以0.431 min-1作为界值,Ken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8.95%、59.38%、0.767.结论SWI半定量参数SusE与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DCE-MRI的一种补充方法.病灶内微出血灶可以作为辅助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在鉴别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中的价值。方法对疑似PCa或BPH的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及DTI检查,测量感兴趣区部分各向异性值(FA)及平均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并绘制DTI参数图及纤维示踪图。比较PCa与BPH组间FA值与ADC值的差别,并绘制ROC曲线,确定FA值及ADC值曲线下面积。结果 PCa与BPH的FA值分别为(0.36±0.05,0.28±0.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82。PCa与BPH的ADC值分别为(1.10±0.27)×10-3 mm2/s,(1.55±0.32)×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5。结论 DTI能够反映PCa与BPH微观结构的不同,对鉴别PCa与BPH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扫描的强化特征及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15例前列腺癌(PCa)患者术前行MSCT多期增强扫描。观察BPH和PCa在不同时期的强化特征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根据时间-密度曲线的形态分为三种类型:I型为持续上升型,Ⅱ型为缓升缓降型,Ⅲ型为速升速降型。观察BPH和PCa强化峰值、最大强化幅值及时间-密度曲线的特点;观察不同扫描期相对PCa癌灶的检出情况。结果:BPH与PCa强化峰值到达的期相不同(P〈0.01),BPH强化峰值80%(20/25)位于延迟期(180s),PCa强化峰值73.33%(11/15)位于动脉晚期(35~40s)和静脉期(75s)。在BPH组,I型时间-密度曲线加例,Ⅱ型5例;PCa组,I型4例,Ⅱ型6例,Ⅲ型5例,两组时间-密度曲线类型分布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PH和PCa的最大强化幅值分别为42.004-10.99HU和45.604-6.88HU,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早、中、晚三期扫描对癌灶的检出以动脉晚期最高,检出12例,静脉期与延迟期分别检出11例、7例。结论:MSCT多期扫描能够显示BPH和PCa的血供情况及强化特征,对前列腺癌病灶的显示和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水平尤为重要。MRI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尤其是中场强没有MRI波谱辅助的机器,GD-UTPA动态增强能充分发挥MRI对前列腺的诊断作用。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前列腺癌病人的术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正常前列腺和前列腺增生结节的MR动态增强特征。方法  5例健康志愿者和 63例疑前列腺病变患者MR平扫,动态增强和延迟扫描,病变组 19例证实为结节样前列腺增生。对比正常前列腺中央叶和外围叶与前列腺增生结节的时间 -信号曲线。结果 正常对照组增强后至最大信号的时间:中央叶(2. 80± 0. 45)min, 外围叶 (2. 2±0. 45)min。最大强化率:中央叶 147%±16%,外围叶 110%±5%。前列腺增生结节组:于T2WI显示前列腺增生结节 42个,T1WI发现 1个。增强后,前列腺增生结节达最高信号的时间: (5. 23±1. 94)min(与中央叶相比,P=0.009;与外围叶相比,P=0.002),最大强化率 127% ±16% (与中央叶相比,P=0.011;与外围叶相比,P=0. 031)。结论 前列腺增生结节的强化时间较正常前列腺延迟,强化程度较中央叶低,较外围叶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RI、磁共振波谱(MRS)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31例PCa和41例BPH患者行常规MRI,其中26例行MRS扫描,58例获PSA数据.MRI上观察前列腺的形态、病变位置、信号特点及肿瘤侵犯范围.MRS上测量胆碱+肌酸(Cho+Cre)/枸椽酸盐(Cit)比值(CC/C). 结果 31例PCa,21例位于周围带(PZ),2例位于中央腺体(CG),8例同时累及PZ和CG,T2WI表现为结节状或片状低信号;8例包膜完整,23例突破包膜.41例BPH,39例位于CG,2例位于PZ;T2WI 18例表现为弥漫性混杂信号,23例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结节状高信号(17例)或低信号(6例).26例行MRS检查,12例PCa的CC/C比值为2.34±1.21,14例BPH的CC/C比值为0.79±0.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7,P<0.001).58例获得PSA数据,29例PCa的PSA范围为3.22~2262 ng/ml,其中>10 ng/ml者27例,<10 ng/ml者2例;29例BPH的PSA范围为1.16~111 ng/ml,其中>10 ng/ml者14例,<10 ng/ml者15例.MRI、MRS诊断PC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在70%以上,MRI、MRS二者联合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3%、92.9%、88.5%,联合PSA后则分别达到100%、92.9%、96.2%. 结论 MRI、MRS 和PSA3种检查方法的联合运用明显提高了鉴别PCa和BPH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扩散加权成像鉴别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及对PC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BPH和25例PCa的DWI和ADC图表现,并分别测量癌肿区的ADC值及BPH的外周带(PZ)及中央腺体(CG)的ADC值,比较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BPH的DWI和ADC图上PZ信号近似均一,CG信号欠均匀。PCa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均能直观显示癌灶范围。受侵犯的精囊和骨盆骨转移灶DWI上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PCa的ADC值[(0.49±0.09)×10-3mm2/s]与BPH的PZ及CG的ADC值[(1.27±0.14)×10-3mm2/s、(0.96±0.14)×10-3mm2/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46、-31.49,P值均<0.01),PCa的ADC值与BPH的PZ无重叠,与CG也仅有少量重叠(1/127,0.7%)。结论DWI和ADC图可显示PCa位置、范围及周围侵犯、转移情况;根据DWI和ADC图上病变的信号特点及ADC值可以鉴别BPH和P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