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前期,即血糖指标介于正常状况和糖尿病之间。科学定义为:糖尿病前期指由正常糖代谢向糖尿病转化的过渡阶段,此阶段患者血糖值比血糖正常者高,但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即空腹血糖(FPG)≥6.1mmol/L,<7.0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7.8mmol/L和糖耐量异常(IGT),即FPG<7.0mmol/L,2h PG≥7.8mmol/L,<11.1mmol/L及两者的混合状态(IFG+IGT)。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是糖尿病预防的重点对象(WHO1999标准)。  相似文献   

2.
没有糖尿病,血糖>11.1mmol/L这意味着:很可能已经患上糖尿病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这样的:空腹血糖≥7.0mmol/L,就能诊断糖尿病。餐后2小时血糖≥1.1mmo/L,也能诊断糖尿病。随机血糖≥11.1mmol/L,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症状,也能诊断糖尿病。因此,当血糖>11.1mmol/L,糖尿病的可能性极大,要尽早去医院检测确诊。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之友》2020,(1):73-73
《中国糖尿病饮食地图》显示:中国糖尿病病人的餐后血糖普遍超标,平均值11.35mmol/L;控制标准是<10.0mmol/L,理想值是<7.8mmol/L。另有资料显示,中国糖尿病病人的血糖达标率不足25%,90%以上的糖友餐后血糖不达标。  相似文献   

4.
选择糖尿病并眼肌麻痹病人18例进行初诊时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检查.结果本组空腹血糖值6.2~7.0 mmol/L 8例,7.1~22.5 mmol/L 10例;餐后2小时血糖6~9 mmol/L 8例、10~25 mmol/L 10例;病程为1个月至8年.结论本组发病与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无明显关系,可能与动脉硬化,微血管病变,血液循环不足或B族维生素代谢障碍等多种因素并存有关.  相似文献   

5.
测定156例孕妇围产期空腹血糖.结果:空腹血糖范围为2.83mmol/L~8.47mmol/L,平均值为4.06mmol/L;<3.89mmol/L者占52.56%;≥5.3mmol/L者占11.54%,其中5.3mmol/L~6.9mmol/L者占8.33%,≥7.0mmol/L者占3.21%.结论:孕妇围产期糖代谢稳态失常较重,一方面大多数空腹血糖于正常低限,另一方面空腹血糖受损率和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我国成人平均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我今年68岁。患糖尿病3年,当初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8.6mmol/L,餐后血糖10.9mmol/L,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随后购买关于糖尿病防治方面的书籍,并订阅《糖尿病之友》杂志,从中了解和掌握了糖尿病知识。经过三年的实践,现在没有打针吃药,血糖已控制在正常水平了。我想将我的防治方法介绍给大家,希望和我一样的患者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8 306例糖尿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48.01 ±3.14)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一次新发脑梗死事件情况.分析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1)随访结束时,随着基线空腹血糖水平的增高,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逐渐增高[总胆固醇:(4.93±1.15,510±1.20,5.15± 1.28,5.33±1.35) mmol/L,甘油三酯:(1.70±1.26,1.83± 1.29,2.18±1.76,2.41±2.08) 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的水平也增高(P<0.05).(2) 7.0 mmol/L≤空腹血糖<9.0mmol/L组累积发生脑梗死事件率最低(2.1%,P<0.01).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吸烟、糖尿病病程及降糖治疗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7.0 mmol/L≤空腹血糖<9.0 mmoL/L组,6.1 mmol/L≤空腹血糖<7.0mmol/L组和空腹血糖≥9 mmol/L两组发生脑梗死事件的相对危险(RR)各分别增加1.85倍(95%CI 1.09~3.15,P<0.05)、1.54倍(95%CI 1.16~2.05,P<0.01).结论 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控制在7.0 ~9.0 mmol/L水平者似新发生脑梗死事件率最低.  相似文献   

8.
不要当糖尿病的后备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准糖尿病人是怎样"炼"成的所谓糖尿病前期,通俗地说就是"准糖尿病人",当空腹血糖在5.6~7.0mmol/L、餐后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表明这个人的糖代谢已经出现问题,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应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糖检验和血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定该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尿糖检验、血糖检验,对比两组检测准确率以及检验结果。结果血糖检测准确率(100.00%)高于尿糖检测准确率(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尿糖结果为"-"的患者中,2例FPG≥7.8 mmol/L,3例FPG<7.8 mmol/L,1例2 hPG≥11.1 mmol/L,4例2 hPG<11.1 mmol/L。18例尿糖结果为"±"的患者中,10例FPG≧7.8 mmol/L,8例FPG<7.8 mmol/L,9例2 hPG≥11.1 mmol/L,9例2 hPG<11.1 mmol/L。20例尿糖结果为"+"的患者中,12例FPG≥7.8 mmol/L,8例FPG<7.8 mmol/L,13例2 hPG≥11.1 mmol/L,7例2 hPG<11.1 mmol/L。21例尿糖结果为"2+"的患者中,15例FPG≥7.8 mmol/L,6例FPG<7.8 mmol/L,14例2 hPG≥11.1 mmol/L,7例2 hPG<11.1 mmol/L。25例尿糖结果为"3+"的患者中,15例FPG≥7.8 mmol/L,10例FPG<7.8 mmol/L,16例2 hPG≥11.1 mmol/L,9例2 hPG<11.1 mmol/L。11例尿糖结果为"4+"的患者中,7例FPG≥7.8 mmol/L,4例FPG<7.8 mmol/L,6例2 hPG≥11.1 mmol/L,5例2 hPG<11.1 mmol/L。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纳血糖检验,可提高检验准确率,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疾病的初步筛查,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妊娠糖尿病(GDM)的妇女产后发生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增高。妊娠糖尿病易导致巨大儿,其次还会导致流产、早产、死胎的发生率增高等。高风险的妇女应在怀孕后即进行糖耐量试验,若未发现血糖的异常,则应在妊娠24~28周复查。经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大于5.8 mmol/L或餐后2 h血糖大于6.7 mmol/L的患者需用药物治疗,治疗首选人胰岛素,其剂量和剂型应个体化。ADA指南推荐空腹时低于5.3 mmol/L,餐后1 h低于7.8 mmol/L,2 h低于6.7 mmol/L。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根治,随着对2型糖尿病病理和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和糖尿病治疗药物及手段的不断更新,在某些情况下,糖尿病可以逆转已成为现实。2型糖尿病的分期糖尿病前期一般空腹血糖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为糖耐量异常。  相似文献   

12.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糖尿病,最近自测了空腹及餐后血糖:空腹血糖4.3mmol/L,餐后1小时12.0mmol/L,餐后2小时1.0mmol/L,餐后3小时3.8mmol/L。我不明白,为什么餐后1小时和2小时的血糖那么高,而餐后3小时的血糖才降下来?  相似文献   

13.
赵会安一直被身边的糖友们尊称为老师,因为他经常在糖友活动上,带领并指导大家练习太极拳。赵老师很谦虚,采访赵老师之前,他说:"我的血糖控制得并不是很好,血糖在7~8mmol/L左右。"事实上,十九年的糖尿病病史,赵老师从刚确诊糖尿病时的空腹血糖19.6mmol/L,慢慢控制到今天,将血糖稳定在7-8mmol/L;十九年来,自己学习控制血糖,不仅自己几乎没有并发症,而且在抗糖路上帮助了很多其他的糖友,早已是大家眼中的抗糖明星了。  相似文献   

14.
祝恒山  方汉军  漆秦  席晓 《心脏杂志》2016,28(3):302-304
目的 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对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来咸阳医院就诊的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按患者血糖水平,将其分为3组:非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7.0 mmol/L,n=30〕、糖尿病低血糖组(8.0 mmol/L>FPG≥7.0 mmol/L,n=50)和糖尿病高血糖组(FPG≥8.0 mmol/L,n=40)。记录临床资料以及分析生化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水平、三酰甘油(TG)、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尿酸(UA)水平〕,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糖尿病高血糖组TC、LDL-C、载脂蛋白、左室舒张末内径水平分别为(4.9±1.4)mmol/L、(3.3±0.9)mmol/L、(1.6±0.5)mmol/L和(55±7)mm,显著高于糖尿病低血糖组的(4.1±0.8)mmol/L、(2.7±0.5)mmol/L、(1.1±0.4)mmol/L、(51±8)mm (均P<0.05),糖尿病低血糖组相应指标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的(3.7±1.2)mmol/L、(2.2±0.6)mmol/L、(0.7±0.1)mmol/L和(44±7)mm(均P<0.05)。3组TG、Fib以及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非糖尿病组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AMI并发心衰以及病死率分别为:13%、10%、10%和3%;糖尿病低血糖组为:24%、26%、24%和8%。糖尿病高血糖组为30%、32%、30%和12%。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低血糖组和糖尿病高血糖组相应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糖尿病高血糖组指标水平较糖尿病低血糖组高(均P<0.05)。经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血糖的OR值(95%CI)为4.6(0.8~21.7),P<0.05,结果显示血糖水平是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5年前我被确诊为糖尿病。当时我眼睛不舒服,有点痒,平常总感觉口渴,喝了水后还是渴。老伴认为我可能患糖尿病了,让我去医院检查。测完血糖,我还真被吓了一跳,当时空腹血糖15.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高达19.0mmol/L。经过一段时间的吃药调养后,血糖已下来。我有许多患糖尿病的邻居,听他们说患上糖尿病的人什么也不能吃,如水果,甜食等。  相似文献   

16.
将病程、年龄相似的Ⅱ型糖尿病分为Ⅰ组FBG≤7.8mmol/L,Ⅱ组FBG>7.8mmol/L,进行空腹及餐后1、2、3小时血糖、胰岛素(Ins)、C肽(CP)、胰升血糖素(Glu)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Ⅰ组各时限血糖均较Ⅱ组为低(均P<0.01);各时限Ins无显著性差异;空腹CP与Ⅱ组无显著性差异,但餐后1、2、3小时较Ⅱ组显著增高(均P<0.01);结论FBG≤7.8mmol/L的Ⅱ型糖尿病较FBG>7.8mmol/L的的Ⅱ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为佳.  相似文献   

17.
选择我科2012-2013年出院的农村成年非糖尿病患者(患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无其他糖尿病症状)2752例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年龄组分别进行统计患者入院时的随机血糖。结果:在住院成年非糖尿病患者中,随机大于7mmol/L,小于12.2mmol/L的患者占24.1%,大于12.2mmol/L占4.8%,。结论:住院农村成年非糖尿病患者的随机血糖偏高,漏诊率高,其中以50岁以上患者为主,男女无明显差异。而且患者年龄越大,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发病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已用其他口服降精药物治疗血糖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拜唐苹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全国17个中心的493例糖尿病患者参加了本次多中心、非随机、开放性、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在患者已用其他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拜唐苹治疗后观察12周,主要的疗效参数是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PBG)水平的变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变化.结果 联合拜唐苹治疗后总体FBG下降1.3 mmol/L,早餐PBG下降3.3 mmol/L,午餐PBG下降3.2mmol/L,晚餐PBG下降3.44 mmol/L,HbA1c降低了0.90%,P均<0.001.拜唐苹联合非胰岛素促泌剂组、磺脲类组和格列奈类组的FBG分别下降1.24 mmol/L、1.30 mmol/L和1.13 mmol/L;早餐PBG分别下降3.36 mmol/L、3.35 mmol/L和2.25 mmol/L;午餐PBG分别下降3.57 mmol/L、3.61 mmol/L和3.15 mmol/L,晚餐PBG分别下降3.65 mmol/L、3.48 mmol/L和3.09 mmol/L;HbA1c分别降低了0.99%、1.06%和1.01%;P均<0.001.联合拜唐苹治疗后无严重低血糖反应,体重无增加,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多为腹胀和(或)排气,但可耐受.结论 当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一种或多种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不能达标时,联用拜唐苹可使血糖控制获得明显改善,达标率显著提高,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应用糖尿病健康素养评估表对200例患者进行健康素养评估,并同时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结果健康素养缺乏者86例,占比43.0%,健康素养临界者74例,占比37.0%,健康素养充足者40例,占比20.0%;健康素养缺乏者平均空腹血糖为(8.4±2.6)mmol/L,临界者为(7.7±1.9)mmol/L,充足者为(6.8±1.3)mmol/L,三者平均空腹血糖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相对较低,影响了血糖的控制,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和治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是控制血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Zeng WH  He XW  Shen J  Gu W 《中华内科杂志》2008,47(5):397-40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患者的动态血糖特征.方法 对31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核素扫描评估胃排空,并以7例正常糖调节者作对照;所有入组对象在平衡饮食状态下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72 h血糖监测.结果 3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胃轻瘫占58.1%.胃轻瘫组和非胃轻瘫组在早餐后2 h平均血糖值[(7.82 4-1.42)mmol/L比(9.35 4±2.28)mmol/L]、早餐后血糖最高值[(10.21±2.17)mmol/L比(12.24±2.82 mmol/L)]和2 h平均血糖曲线下面积[(877.62±272.78)min·mmol·L-1比(1028.40±283.98)min·mmol·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延迟可能有助于降低餐后平均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