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L-1和TNF与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毛海苹,朱兰英透析膜是血液透析(HD)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理想的膜材料应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所谓生物相容性是指血液和生物材料之间发生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反应。在HD过程中,透析膜是引起生物不相容性反应的重要原因,细胞...  相似文献   

2.
透析膜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透析膜的吸附特性龚德华综述季大玺审校关键词血液透析透析膜吸附特性中图法分类号R4595自60年代始铜仿膜(CU)广泛用于血液透析后,人们发现膜与血液接触后导致大量补体迅速激活、白细胞减少和细胞因子释放等不利反应[1],因此提出“生物不相容性膜(BI...  相似文献   

3.
血液相容性是生物相容性的一种,是血液对外源性物质或材料产生合乎要求的反应,用于评价生物材料与血液接触产生预期的临床效应,且不引起人体不良反应。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评价包括其促血栓形成、引起补体激活、白细胞活化、炎症因子释放的能力。提高血液相容性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主要措施包括选择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透析膜、个体化抗凝、减少体外循环机械应力、减少气血接触和上机前充分预冲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透析膜血液透析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细胞原位杂交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结果:在分组设计与拉丁交叉设计中,IL-1β、TNF-α及IL-6血浆水平无论铜仿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MMA)或聚砜膜血透时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值均>0.05);IL-1β、TNF-α与IL-6mRNA在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无表达,而尿毒症未透析患者和血透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中血透者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尿毒症未透析患者。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细胞原位杂交检测发现铜仿膜血透时各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PMMA与聚砜膜(P<0.001),而PMMA与聚砜膜间无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未透析)及血透均可激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看,铜仿膜生物相容性较PMMA与聚砜膜差。作者认为这一方法在评价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上优于血浆水平测定。  相似文献   

5.
不同透析膜的生物特性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液透析最早应用的纤维素透析膜由天然棉花制成,能够激活补体和白细胞、诱发炎症反应,称为“生物不相容性”(bioincompatibility)生物膜。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膜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并对纤维素膜的羟基进行修饰,激活补体的作用减弱,生物相容性改善。因此,铜仿膜等生物膜被称为“未修饰的纤维素膜”,与之相对应的是后期出现的生物相容性更好的“修饰性/再生纤维素膜”。  相似文献   

6.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蛋白质营养不良发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质营养不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死亡率增高。本文综述国外近年关于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病人蛋白质营养不良发生机理研究的新观点;特别着重介绍了该类病人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发生与透析液成份以及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关系;并介绍了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与蛋白质营养不良发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透析膜血液透析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细胞原位杂交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结果:在分组设计与拉丁交叉设计中,IL-1β、TNF-α及IL-6血浆水平无论铜仿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MMA)或聚砜膜血透时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值均〉0.05);IL-1β、TNF-α与IL-6mRNA在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无表达,而尿毒症未透析患者和血透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前血液透析患者血清TNF-α和sIL-2R测定的临床意义林民专高伟王希文肾移植术前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因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常伴有免疫功能紊乱,且存在着如透析膜相容性、透析液的微生物污染等血透相关因素导致免作者单位:510282广州,第一军...  相似文献   

9.
透析器复用的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透析器复用的现状季大玺,张素琴关键词透析器复用:血液透析近年来,透析器复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透析器复用不仅在第三世界国家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经济发达的美国也广泛使用。30多年的经验证明,透析器复用除了节省透析费用及使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得到改善外,复用...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中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问题一直是血液净化领域的研究热点 ,它直接影响了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病死率。近年来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认识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在与透析相关的许多因素的刺激下 ,可被激活表达细胞因子基因 ,分泌合成多种细胞因子 ,如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 ,与血液透析的急慢性并发症有关。本研究观察了应用不同透析膜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IL 1β、TNFα、IL 6的基因表达和血浆水平 ,为提高透析质量 ,选择透析膜提供…  相似文献   

1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微炎症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50%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升高。研究发现患者的炎症反应状态与高死亡率有关。MHD患者炎症反应相关因素包括患者本身的原因(如氧化应激、感染、肥胖、遗传和免疫因素)以及透析相关原因(如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和透析液纯度)。了解微炎症反应的发生机制,预防并治疗可能的相关因素,有利于改善MHD患者的炎症状态,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On-line hemodiafihration技术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是近年来血液净化领域的重要进展,与常规血液透析(HD)相比,HDF使用高通透性合成膜透析器,生物相容性好,兼有对流和弥散清除,对小分子和中分子物质清除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使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更为充分,在某些国家已占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人数的7%~14%。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物相容性透析膜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病人透析过程中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动态改变及不同生物相容性的透析膜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铜仿膜(Cu膜)、聚砜膜(Ps膜)、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膜(PMMA膜),观察了透析过程中不同时相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RBCC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剂及透析膜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止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10例MHD患者自身对照,先后给予普通肝素(UFH)、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以及醋酸膜(CA)聚砜膜(PS)进行140及APTT、血清BUN水平。结果:透析前各组血浆D-二聚体、GMP-140水平及APTT间差异均不显著。透析后,各组血浆D-二聚体及GMP-140显著升高(P<0.05),其中GMP-140升高度UFH-CA组显著于其他三组(P<0.05),UFH抗凝组较LMWH抗凝组APTT明显延长(P<0.05)。透析器复用三次后,KT/V均明显下降(P<0.01),UFH抗凝组较LMWH抗凝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PS膜血小板的活化作用弱于CA膜/与UFH相比,LMWH抗凝对纤溶系统、血小板及APTT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改善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和减少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5.
不同抗凝剂及透析膜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止凝血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剂及透析膜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止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10例MHD患者通过自身对照,先后给予普通肝素(UFH)、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以及醋酸膜(CA)、聚砜膜(PS)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分为UFH-CA组、UFH-PS组、LMWH-CA组、LMWH-PS组等四组,检测其血浆D-二聚体,GMP-140及APTT、血清BUN水平。结果透析前各组血浆D-二聚体、GMP-140水平及APTT间差异均不显著。透析后,各组血浆D-二聚体及GMP-140显著升高(P<0.05),其中GMP-140升高幅度UFH-CA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UFH抗凝组较LMWH抗凝组APTT明显延长(P<0.05)。透析器复用三次后,KT/V均明显下降(P<0.01),UFH抗凝组较LMWH抗凝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PS膜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弱于CA膜;与UFH相比,LMWH抗凝对纤溶系统、血小板及APTT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改善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和减少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6.
韩敏  王俐 《山东医药》2004,44(32):60-60
血压降低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指透析时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或者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主要原因为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血浆渗透压下降、植物神经病变、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透析液成分及温度不合适、透析过程中进餐、营养不良及贫血、服用降压药或镇静药。2003年5月~2004年5月,我们共为71例患者行血液透析2865次,其中256次发生透析低血压,发生率占8.9%。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成铜仿膜(CUP)组、血仿膜(HE)组、聚砜膜(F6)组,各20例。另选取尿毒症非透析患者20例作为非透析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监测透析前、后血炎症因子CRP、IL-6、TNF-α的水平。结果:非透析组及透析组透析前患者血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UP组透析后CRP、IL-6、TNF-α水平较透析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HE组及F6组透析后CRP、IL-6、TNF-α水平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血液透析会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与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18.
郭瑞敏  赵国东  朱海燕 《山东医药》2007,47(23):104-104
近年来,我们将维生素E修饰的透析膜(CL—E)用于30例血液透析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20~60岁。近期病情比较稳定,透析时间〉5个月;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糖尿病肾病21例,高血压肾病16例,多囊肾4例。研究期间均常规应用阿法骨化醇、碳酸钙、叶酸、硫酸亚铁、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不服用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IL)-6、白细胞介素-8和白蛋白(AL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随机分为纤维素膜组、聚砜膜F6组和聚砜膜F60组3组,每组18例.监测3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蛋白水平的变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纤维素膜组单次透析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上升(P<0.01),聚砜膜F6组及聚砜膜F60组单次透析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聚砜膜F60组治疗8个月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下降(P<0.01),白蛋白水平上升(P<0.05),纤维素膜组及聚砜膜F6组治疗8个月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这种炎症状态与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有关,高通量合成膜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用醋酸盐进行血液透析(HD)可引起低氧血症。曾有人指出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膜(铜仿膜)在低氧血症中的作用,并认为通气灌流比例(VA/Q)失调是动脉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后来的研究表明,HD 时无 VA/Q 失调,而是由于CO_2在醋酸盐(Ac)透析液中丢失所致的肺泡通气不足,成为动脉血氧合作用减损的主要因素。当用碳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