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豆根致大鼠肝损伤外周血microRNA早期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山豆根致肝损伤外周血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早期变化特征,寻找肝损伤早期外周血miRNA标志物。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山豆根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分别给予山豆根水煎液12 g/kg(2 mL/100 g)和等容量蒸馏水灌胃。于给药3、7、14、28天和停药后28天分批处理动物,取血清,测定常规血液生化指标ALT、AST、T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水平,计算球蛋白(GLO)水平;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同时分别取两组大鼠给药7、14、28天全血进行miRNA芯片检测,筛选差异表达miRNA,并进行RT-PCR验证。结果 山豆根组给药7~28天ALT明显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肝组织于给药28天出现肝细胞变性肿大。外周血miRNA芯片检测中,给药7、14、28天上调差异表达miRNA分别有11个、22个、13个,下调差异表达miRNA分别有1个、13个、2个。对给药7、14、28天共有差异表达miRNA通过靶基因预测和pathway分析发现,参与调控信号转导、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骨架、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可能参与了肝损伤的进程。时效高峰在7天的miR-291a-5p的RT-PCR验证显示,miR-291a-5p在外周血和肝组织的表达基本一致。结论 miR-291a-5p可在早期提示肝脏的损伤,可作为山豆根致肝损伤早期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山豆根水煎液致大鼠亚急性肝脏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给予质量可控的山豆根(RRST)水煎液致大鼠肝脏毒性,并探讨其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代表性好、来源固定的药材,取山豆根饮片加6倍量水,浸泡30 min,武火煮沸,换文火煎煮60 min,共煎煮2次,合并2次的滤液浓缩至生药2 g·mL-1,得山豆根水煎液储备液,并对其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进行测定,对其质量进行控制.动物实验:选用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10% CCl4)、低剂量组(灌胃给予1 g·kg-1山豆根水煎液)、中剂量组(灌胃给予4 g·kg-1山豆根水煎液)和高剂量组(灌胃给予16 g·kg-1山豆根水煎液),每组6只.连续给药14d,第15天ip 25%乌拉坦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血清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摘取肝脏,称重,计算脏器指数,病理制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取部分肝组织加冷生理盐水制成10%肝匀浆,离心,取上清波,测定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大鼠连续给予不同剂量山豆根水煎液7d后,高剂量组出现活动减少,四肢无力;14 d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ALT,ALP,TBA值升高(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高剂量组的肝细胞肿大,并伴有炎症浸润.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IL-6,TNF-α含量升高(P<0.05及P<0.01),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SOD/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山豆根具有肝脏毒性,给予大鼠16 g·kg-1山豆根水煎液可导致明显的肝损伤,且其损伤机制与炎症因子的作用和脂质过氧化有关,与四氯化碳的肝毒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山豆根致大鼠肝损伤对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考察山豆根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药酶亚型活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山豆根低、高剂量组(1,12 g·kg-1)。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21 d,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于给药21d后处理动物,收集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的水平;计算肝脏指数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药物探针法测定大鼠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亚型CYP1A2,CYP2E1,CYP3A4,CYP2C9和CYP2D6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山豆根高剂量组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ALT,ALP值和肝脏指数显著升高(P<0.01),部分动物的肝脏出现点状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山豆根高、低剂量组除CYP3A4外,对其他酶亚型的活性影响趋向一致。山豆根高剂量组对CYP3A4,CYP2C9和CYP2D6活性具有诱导作用(P<0.05或P<0.01)。结论:高剂量山豆根对CYP3A4,CYP2C9和CYP2D6均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尤其是对CYP3A4的影响。提示山豆根与其他CYP3A4底物的药物合用,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 TBA)作为山豆根致肝损伤早期敏感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取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山豆根水煎液组(简称山豆根组),山豆根组每天灌胃给予水煎液6 g·kg-1,对照组灌服蒸馏水,于给药1d、7d、16d分批处理动物.测定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TBA的水平;计算肝脏指数,并进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另取正常动物,测定肝、肾、脾、肺、心、脑、胸腺组织中TBA的含量.结果 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山豆根组常规生化指标ALT表现出良好的时效关系,于给药7d、16d升高(P<0.01),AST于给药1d升高(P<0.01),其他时间点无明显变化,肝脏指数和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无明显变化.TBA于给药1d、16d升高(P<0.01),变化较ALT早,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TBA数值的变化倍数高于ALT和AST.组织含量测定显示肝组织中TBA含量较高.结论 TBA可作为山豆根致肝损伤的早期敏感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山豆根水煎液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山豆根水煎液的急性毒性和抗炎作用。方法测定山豆根水煎液的LD50;分别采用耳廓肿胀法、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测定法、棉球肉芽肿法,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观察山豆根水煎液的毒性及抗炎作用。结果山豆根水煎液对小鼠口服的LD50为35.05 g.kg-1,其95%的置信区间为39.59~31.03 g.kg-1。山豆根水煎液各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山豆根高剂量组对棉球肉芽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山豆根水煎液有一定的毒性,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急性炎症比慢性炎症作用强。  相似文献   

6.
山豆根致大鼠肝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目的:观察山豆根长期大剂量给药后对大鼠产生的肝毒性反应。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 g.kg-1山豆根组、20 g.kg-1山豆根组,分别灌服蒸馏水、12 g.kg-1山豆根水煎液(0.6 g.mL-1)、20 g.kg-1山豆根水煎液(1 g.mL-1),连续给药26 d。观察给药期间的一般表现,体重变化等。末次给药后,用25℅乌拉坦腹腔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血清,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T,AST,ALP,TbiL,TP,ALB,GLO等肝功能指标;摘取肝脏,称质量,计算脏器指数;按电镜要求,取肝脏组织,固定,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结果:大鼠连续灌胃山豆根水煎液10 d后,动物活动减少,四肢无力,粪便以及尿液增多;26d后,与正常组比较,ALT值及肝脏脏器指数升高(P0.01或P0.05),TP,ALB值降低(P0.01或P0.05);电镜显示,山豆根组动物肝脏细胞核变形、有肿胀趋势,核膜皱缩,毛细胆管扩张,滑面内质网略见扩张。结论:大鼠连续灌胃山豆根后,可对肝脏产生毒性,且随着剂量增加,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山豆根致大鼠肝毒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山豆根致大鼠肝脏损害的毒性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山豆根组和正常组,山豆根组灌服10g·kg-1山豆根水煎液7 d后,灌服20g·kg-1山豆根水煎液至26d,正常组灌服等容量蒸馏水,连续给药26 d后,25%乌拉坦腹腔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血清测ALT,AST.摘取肝脏,加冷生理盐水制成10%肝匀浆,离心,取上清液,测定肝组织中SOD,GSH活性,MDA,γ-GT蛋白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大鼠肝组织TNF-α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大鼠肝组织ICAM-1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口服山豆根水煎液后,大鼠血清ALT,AST值显著升高(P<0.01);SOD/MDA,GSH显著下降(P<0.01);γ-GT值显著上升(P<0.05);TNF-α含量升高(P<0.05);ICAM-1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大鼠灌胃给予山豆根后,可对肝脏产生明显的毒性,其机制可能与自由基及炎症因子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山豆根非生物碱部位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小鼠随机分成9组,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甘利欣(40 mg·kg-1,ig)对照组和山豆根总成分、非生物碱成分分别以100,200和400 mg·kg-13个剂量组ig,每组10只.给药7d,分别于第7天灌胃后30 min尾静脉注射Con A 25 mg/kg以造成免疫肝损伤模型.于造模后第8小时摘眼球取血,称量肝脾,记录肝脾指数,检测血清ALT、AST以及肝组织匀浆中MDA、NO、SOD和GSH含量,HE染色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山豆根非生物碱成分能够明显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脾指数(P<0.05);降低血清中ALT、AST含量(P<0.05)以及肝组织匀浆中MDA、NO含量(P<0.05);提高SOD、GSH含量(P<0.05);肝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P<0.01).结论 山豆根非生物碱成分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与山豆根总成分相近,稳定肝细胞膜正常结构,加强组织修复,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5,(12)
目的研究黄芩水煎液对CCl4致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细胞DNA及肝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黄芩茎叶保肝作用的效果。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对照组、7月份黄芩茎叶组、10月份黄芩茎叶组、黄芩根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日每只给予0.2 m L/10 g的生理盐水,联苯双酯对照组每日每只给予联苯双酯150 mg/kg,黄芩各组每日每只按相当于生药量6 g/kg剂量给小鼠灌服黄芩水煎液,连续灌胃7 d。末次给药2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0.1%CCl4橄榄油溶液0.1 m L/10 g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橄榄油。18 h后,剖取肝组织,检测肝细胞DNA损伤,观察肝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给予黄芩水煎液后,小鼠肝细胞DNA尾长、尾矩、Olive尾矩均有所减少,其中黄芩根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茎叶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黄芩根组肝细胞结构基本正常,黄芩茎叶组肝细胞胞质内细胞器肿胀,部分线粒体空泡变性,对肝超微结构的损伤缓解作用不显著。结论黄芩根水煎液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与黄芩根相比,黄芩茎叶的作用较弱,黄芩茎叶的药用功效尚需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6):144-149
目的:基于肝损伤级联反应关系观察黄药子水煎液(decoction of Dioscorea bulbifera,DDB)连续给药对小鼠肝脏的影响,探讨其致肝损伤的早期作用机制。方法:黄药子水煎液多次灌胃给予小鼠,测定不同给药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下黄药子水煎液对小鼠生化指标、细胞膜指标、氧化与抗氧化指标、线粒体指标、病理组织的影响,并使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CYP)2E1表达。结果:黄药子水煎液剂量-毒性试验中,较空白对照组2g/kg剂量组小鼠钠钾ATP酶(Na~+-K~+-ATP)、钙镁ATP酶(Ca~(2+)-Mg~(2+)-AT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及总巯基(T-SH)均有统计学差异;当剂量增加到20g/kg,小鼠Na~+-K~+-ATP、Ca~(2+)-Mg~(2+)-ATP、MDA、SOD、GST及T-SH均呈显著变化,SDH明显降低。黄药子水煎液时间-毒性试验中,与各自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灌胃给予20g/kg剂量的黄药子水煎液,各给药组小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升高,同时黄药子水煎液可显著增强20天给药组及30天给药组CYP2E1表达。10天给药组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个别小鼠肝细胞轻微嗜酸变性;20天给药组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肝细胞点状或小灶性坏死外,还可见Na~+-K~+-ATP酶活性明显降低;30天给药组小鼠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除与20天给药组结果相同外,还可见大量小鼠肝细胞坏死,Na~+-K~+-ATP、Ca~(2+)-Mg~(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同时MDA、SOD、GST、T-SH及SDH均有明显改变。结论:小鼠长期给予DDB可使肝脏发生损伤,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其对肝脏的时间-毒性关系为首先降低细胞膜Na~+-K~+-ATP、Ca~(2+)-Mg~(2+)-ATP活性,上调CYP450,进一步破坏氧化与抗氧化系统或线粒体功能,黄药子水煎液致肝损伤早期作用机制可能为损伤肝细胞膜。  相似文献   

11.
广西不同产地山豆根的指纹图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广西山豆根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山豆根药材中主要有效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结果:山豆根药材的指纹图谱有较好的相关性.所有共有峰的参数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有关药材的技术要求.结论:本研究将有助于山豆根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及山豆根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山豆根临床应用撷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豆根是临床常用药物,近年来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除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呼吸道感染外,在肿瘤、肝炎、皮肤病及妇科炎症等疾病的治疗方面亦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山豆根的药用价值值得肯  相似文献   

13.
山豆根药理毒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影  陈两绵  仝燕  游云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3):2439-2442
山豆根为临床常用药,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抑菌、镇痛抗炎、抗肝损伤、抗氧化及增强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但同时也会导致肝、神经、胃肠道及呼吸中枢等毒性反应。山豆根产生的药效及引起的毒性反应与提取工艺、使用剂量、给药时间有关。因此,探索合适的山豆根提取工艺、毒效剂量范围、毒性物质基础可以为山豆根减毒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以L9(34)正交试验表,采用山豆根主要成分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生物碱总的含量为质控指标,对加工山豆根饮片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浸泡程度,饮片厚度,泡洗水温度为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据实验结果分析,山豆根饮片加工工艺应以A1B1C2D1为宜。即将其个子,用药材6倍量的自来水(常温),洗净捞出闷润至透,切2~3mm厚薄片,干燥。可减少其成分流失,易于提高和控制其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山豆根致小鼠急性肝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及病理形态学变化。 方法 :小鼠口服山豆根水煎液,常规观察14 d,测定其LD50。另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不同剂量分组,计算肝脏指数及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 : 采用Bliss法测得2个批号山豆根的LD50为A(批号081012)31.935 g·kg-1,95%可信限为30.509~33.506 g·kg-1;B(批号0904295)LD50为16.39 g·kg-1,95%可信限为14.426~18.38 g·kg-1。肝毒性时效关系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口服山豆根水煎液A 30 g·kg-1,B 12.4 g·kg-1,给药6 h后肝脏均明显肿大,肝指数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损伤在24 h最严重。量效关系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口服山豆根水煎液A 16.4,10,3.2 g·kg-1, B 12.4,10.8,10,9.2,8,7.2 g·kg-1,肝脏指数显著性升高(P<0.01);随剂量的增大,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均增加。 结论 : 小鼠一次性口服大剂量山豆根水煎液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显示一定的毒性时-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山豆根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山豆根中,提取分离到六个生物碱结晶、经理化数据和光谱解析等方法鉴定Ⅰ为苦参碱,Ⅱ为金雀花碱,Ⅲ为氧化苦參碱.Ⅳ为氧化槐果碱,Ⅴ为槐胺.Ⅵ为槐醇。Ⅱ、Ⅳ、Ⅴ和Ⅵ系首次从山豆根中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