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FP-Growth算法的四物汤类方配伍规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挖掘单味药、药对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类方和药对内部的组成关系,探讨四物汤的配伍规律。方法:收集四物汤类方3487首,针对四物汤药物配伍和药对特征,对单味药、药对之间的关联关系,分别采用频繁模式、FP-Growth算法。结果:获得置信度>0.15的四物汤配伍常用药有甘草、人参、肉桂、茯苓,常用药对有当归-甘草、川芎-甘草、地黄-甘草、芍药-甘草、人参-甘草、茯苓-甘草。结论:四物汤常用配伍主要有补益药、行气药、温里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并由此形成常用药对,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研究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近5年治疗帕金森病的方剂,建立治疗帕金森病中药库,并通过相关平台与软件分析药物频次、性味归经、药物关联规则等。结果 共纳入方剂74首,中药170味。高频药物功效以滋阴养血为主。总药物的四气分析结果以温为主,其次为寒、平;五味结果以甘、苦、辛为主;归经呈肝脾肾心肺排列。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白芍-钩藤、白芍-何首乌等药对。结论 帕金森病以治疗肝肾阴虚为主,重用滋补肝肾之药,并配伍补气养血药等共治震颤症状。  相似文献   

3.
从组方、用药及剂型、服法及宜忌等方面总结归纳了李东垣脾胃方的组方用药特点,对临床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香附四物汤的组方结构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香附四物汤组成药物配伍关系;应用关联规则方法Apriori算法分析香附四物汤中药对的组成规律。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对香附四物汤方剂中单味药进行模糊量化处理后,对其组方原则及配伍规律进行探讨分析;从中医方剂数据库中检索出包含香附-延胡索等5个药对治疗痛经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对其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香附四物汤方中的当归、香附和延胡索相似度较高,是本方主要组成单元;在154首治疗痛经的方剂中,香附-当归药对使用频次较高,香附-延胡索药对最常与四物汤配合运用。结论:运用用药频率统计与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能较好地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痛经方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痛经中医无名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治疗痛经的无名方,利用频次挖掘、关联规则挖掘、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方法进行组方用药规律挖掘。结果 分析无名方93首,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心经为主,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当归、香附等,常用的药物组合有当归-香附、益母草-当归等,尚生成5首新方。结论 无名方治疗痛经以辛温散寒、清热降火、疏肝理气、健脾养心为主,数据挖掘结果为无名方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叶明玉  丁舸  肖辉  黄勇进  李丛 《光明中医》2020,(24):3841-3845
目的研究消渴病的历代不同时期组方用药配伍特点,分析消渴病治疗思路及用药演变特点,为中医消渴病临床用药提供思路创新。方法收录《中医方剂大辞典》与消渴病相关方剂626首,并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SPSS 22.0软件,对唐及唐以前、宋金元及明清时代的消渴方药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历代医家医治消渴病都以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及解表药为重。唐代及唐以前治疗消渴常用中药有甘草、麦冬、生姜、石膏等13味,形成3组聚类组合;宋金元时期常用中药有甘草、麦冬、黄连、肉桂等19味,形成5组聚类组合;明清时期常用中药有甘草、麦冬、五味子、白芍、乌梅等17味,形成6组聚类组合。结论历代不同时期对消渴病治法基本一致,以补气滋阴降火为主,兼顾祛湿收涩发表,用药配伍特点体现在扶正祛邪,散收结合,补中有泻,标本兼顾。此外,唐代及唐以前治疗消渴侧重补益脾气,并配合泻热活血、拔毒生肌法以治疗消渴并发兼症,宋金元时期则更加注重理气活血及温补元阳之法,明清时期医家收涩药的配伍更为灵活,并开创从肝论治消渴。  相似文献   

7.
周奉建 《中医杂志》1989,30(7):23-24
先师张皆春,生于清朝末叶,卒于1980年。弱冠学习岐黄之道,功专限科60余年,医术精湛,造诣颇深,是山东省著名的眼科医生之一,现仅就其组方用药特点简述如下:一、方以法立,药以症转立法严谨,配伍恰当,方以法立,药以症  相似文献   

8.
陈达  张亚强 《环球中医药》2020,13(5):817-821
目的 探索李东垣《脾胃论》中组方及用药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脾胃论》中的方药采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方法,统计出药物及药对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将药物按出现频次进行排序并找出支持度和置信度高于0.05的药对。结果 李东垣《脾胃论》方中使用药物频率大于10次的中药有人参、黄芪、白术、升麻、柴胡、当归身、橘皮、炙甘草、甘草、苍术;排名前五的药对分别为:黄芪和人参、人参和白术、黄芪和柴胡、人参和柴胡、升麻和柴胡,与临床实际相吻合。结论 数据挖掘能以线性和非线性方式进行数据解析,适宜对包含大量模糊和非量化数据的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维图形化数据挖掘方法的四物汤类方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研究用于不同血瘀证证型的四物汤类方的配伍特点,从组方药物性味归经及功效等属性研究各类方之间的共同特征。方法:在本实验室开发的二维方剂图形化挖掘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药物的功效属性,分别以性味、归经、功效属性为坐标,将方剂信息表现在三维图形上。分别将用于各类血瘀证型的方剂转化为三维图形,并寻找各类血瘀证型方剂对图形中的共同节点,分析四物汤类方治疗血瘀证的用药特点。结果:通过适用于不同证型的各类方间的三维方剂图形比较,发现了部分四物汤类方治疗血虚血瘀证的部分共同特征。组方药味性味以辛、甘、温为多,大多归肝、心、脾经,功效以补血、活血、止痛为主。这类节点在各证型类方中均出现较多,平均每方出现0.5~1.5次。这些节点可代表四物汤类方治疗血瘀证的一般特点,与传统理论相符。结论:三维图形化数据挖掘方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便于从复杂数据中发现规律,非常适用于类方数据挖掘研究。  相似文献   

10.
HPLC测定四物汤及其配伍组方中阿魏酸的煎出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容蓉  袁久荣 《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1):767-768
 目的 考察川芎、当归与四物汤中其它两味药组合构成的12种样本药物中阿魏酸含量的变化。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 当归、川芎单味药阿魏酸煎出量分别为0.518,1.215 mg·g-1;加其它药味合煎后,阿魏酸煎出量为 0.375~1.761 mg·g-1。结论 川芎与当归合煎,阿魏酸的煎出量有一定的加合性;加入地黄或白芍后,阿魏酸煎出量降低;四物汤中阿魏酸的煎出量在各样本药物中居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本方四物汤(SW)、衍化方桃红四物汤(THSW)及配伍药物对桃仁-红花(TH)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比较研究,以阐明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冰水浴及注射肾上腺素(0.8 ml/kg)的方法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灌胃给予5倍的临床剂量,对其血液流变性、凝血4项指标进行测定,HE染色光镜观察子宫、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乙酰苯肼(10 mg/kg)及环磷酰胺(50 mg/kg)联合复制大鼠血虚模型,灌胃给予等效的临床剂量,对其外周血象、脏器指数进行测定及观察脾脏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小鼠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01mg/g)和催产素(0.01ml/g)复制痛经模型,灌胃给予等效的临床剂量,观察并记录给催产素后30 min内小鼠扭体反应发生的次数及对子宫组织匀浆中Ca2+和NO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大鼠急性血瘀模型中,5倍临床剂量的桃红四物汤(22.95 g生药/kg)可以显著降低低切变率时全血黏度,延长凝血时间;5倍临床剂量的桃仁-红花(6.75 g生药/kg)可以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和红细胞压积,延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及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5倍临床剂量四物汤的(16.2 g生药/kg)对血液流变各项指标影响不明显;5倍临床剂量的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和TH对子宫、卵巢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大鼠血虚模型中,等效临床剂量的四物汤(3.24 g生药/kg)和桃红四物汤(4.59 g生药/kg)可以显著升高红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红细胞平均体积,对肝脏指数的恢复有显著的效果;等效临床剂量的SW对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等效临床剂量的桃仁-红花(1.35 g生药/kg)可以显著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在小鼠痛经模型中,等效临床剂量的桃红四物汤(0.665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扭体次数,这可能与其显著降低子宫组织匀浆中Ca2+含量和显著增加NO含量有关;等效临床剂量的桃仁-红花(0.195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扭体次数,但机制不明。结论: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衍化方桃红四物汤配伍桃仁-红花后与基本方四物汤比较,保留了基本方的基本功效,并且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香附四物汤与四物汤对急性血瘀SD大鼠模型血液流变性、凝血功能及卵巢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冰水浴及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造成SD大鼠急性血瘀模型,对其血液流变性、凝血4项及卵巢分泌功能进行测定。 结果 :香附四物汤能有效改善急性血瘀SD大鼠全血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延长TT、APTT,降低FIB至正常水平,对卵巢功能也显示一定改善作用;而四物汤对以上各指标影响不明显。 结论 :在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生物效应评价中,香附四物汤优于四物汤。  相似文献   

13.
桃红四物汤又称“加味四物汤”,其配方是在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配伍成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入桃仁、红花两味药而成.从功效主治和药理作用方面来看,四物汤和桃红四物汤的临床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随着研究的进步,桃红四物汤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都有了新的跨越.因此本文在总结桃红四物汤已经证实的药理作用的基础上,运用拆方分析法...  相似文献   

14.
四物汤及其单药主要活性成分免疫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经典良方四物汤及其单药主要活性成分当归多糖、地黄多糖、川芎嗪、芍药苷、阿魏酸等均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反映在对免疫器官骨髓造血和胸腺脾脏功能的改善,活化免疫细胞以及促进细胞因子分泌等方面。该文主要对近年来与其免疫药理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有效成分的含有量差异。方法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溶液的分析采用依利特SinoChrom ODB-BP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15 nm(没食子酸),230 nm(芍药苷),330 nm(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毛蕊花糖苷);柱温30℃。结果 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96.81%~99.01%,RSD 0.81%~1.58%。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四物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凝血酶时间法的改进及对四物汤类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改进凝血酶时间(TT)法,使其更适合体外凝血酶抑制剂筛选。并用此方法测定比较四物汤类方及方中代表性成分的抗凝血酶活性。方法:建立凝血酶浓度对lgTT延长率(%)的标准曲线,对影响凝血酶活性的相关因素进行考察,如血浆的储存条件;药物溶媒的选择;药物与凝血酶预温时间。并且测定比较四物汤(SW)、少腹逐瘀汤(SF)、香附四物汤(XF)、桃红四物汤(TH)、芩连四物汤(QL)的抗凝血酶活性。对方中代表性成分的抗凝血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获得改进凝血酶时间法的适宜条件;筛选结果显示四物汤类方均有明显的抗凝血酶活性,抑制性的强弱顺序为QL(IC50=1.30mg·mL-1)>SF(IC50=1.39mg·mL-1)>XF(IC50=3.55mg·mL-1)>SW(IC50=8.14mg·mL-1)>TH(IC50=10.94mg·mL-1);活性成分槲皮素也具有显著抗凝血酶活性。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凝血酶抑制剂筛选的便捷方法,证实了四物汤类方及成分具有直接抗凝血酶的活性,为深入解析活血化瘀方中靶向凝血酶的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四物汤对常用化疗药的抗诱变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每个实验体系中,分别设空白组、阳性组、四物汤高剂量组、四物汤中剂量组和四物汤低剂量组。制备出微核标本后,在光镜下观察、计数。结果四物汤3个剂量组,与阳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四物汤有明显的抗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四物汤中多糖提取工艺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确定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中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提取时间(A),加入水量(B)和提取次数(C)作为因素。结果:A因素和C因素对多糖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B因素的影响不大。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A2BlC2,即提取2次,时间为lh和0.5h,加入水的量为10倍量和8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