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戒毒康复多元化的研究和实践,戒毒康复模式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纵观近年来各地的不同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在推广运用中还存在着地区和群体间的种种差异,究竟什么样的康复方法才是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本地区开展工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复杂性手外伤的急诊处理及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育凤  黄金龙  章庆国  褚庭刚  王岩 《江苏医药》2004,30(8):607-608,F013
目的探讨复杂性手外伤急诊处理及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对手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总结21例复杂性手外伤病例的手术方法,17例得到随访,并对其进行功能评定。结果随访病例手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恢复。结论合理的急诊处理和后期的康复治疗对手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薛梅  冯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1,(28):132-133
脑卒中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肢体或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的康复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各种康复治疗,也取决于治疗以外的康复护理和各种康复治疗能否得到继续和巩固。因此,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对实现其康复的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脑卒中患者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对患者及家属提供专业指导,通过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心理护理、语言康复护理措施的全面实施和配合,提高了康复效果,使患者的致残率下降,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疾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心悸"、"水肿"等范畴,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1]. 不仅如此,心血管疾病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目前,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已作为构筑冠心病综合防治网络的重要手段,并在多个国家的指南中获得了广泛共识[2]. 然而心脏康复传入我国近20年,并未得到良好推行. 本文立足于传统中医,综合符合我国国情的心脏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残疾儿童主要包括身体残疾、智力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等几种类型。他们承受着心理与生理双方面的痛苦,随着社会人文主义思想理念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程度也得到了提高。为保证其将来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水平,早期康复教育和训练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康复护理是研究伤病者与伤残者的身体、精神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和精神的学科。康复护理的对象是伤残者、老年体弱者及慢性患者。在综合医院门诊中,此类患者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就诊过程中需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帮助,现将就诊过程中提供人性化康复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人性化服务措施1.1合理的环境设施及布局门诊就诊环境宽敞明亮,布置有花卉盆景,配备轮椅平车免费使用,专门设有残疾人厕所等设施,方便他们解决就诊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干预对早期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8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早期康复组则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性脑血栓康复总有效率;康复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精神心理状态、运动功能。结果早期康复组急性脑血栓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早期康复组康复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精神心理状态、运动功能相近,P> 0.05;干预后早期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精神心理状态、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干预对早期康复的影响大,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心理状态和运动功能,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偏瘫早期康复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大约75%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如何使患者获得康复治疗、帮助他们回归家庭和社会,获得躯体的、精神的、社会的和经济能力的最大限度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着重探讨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平衡功能及继发残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脊柱骨折伴高位截瘫病人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君勤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99-3000
康复医学的发展,拓宽了脊髓损伤护理学的领域,它将康复医学的融会贯通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心理康复、运动康复、日常生活康复等,将可能发生的病残障碍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残存功能,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我科颈椎损伤病人进行系统、规划的康复指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康复治疗的方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多种康复方法治疗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结果 经过康复治疗,使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病情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结论 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赵洪 《家庭医药》2005,(1):55-55
在现代社会,康复不再单指身体康复,还包括精神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让患者重返社会是全面康复的最终目的。而康复医学就是通过医学科学技术和康复工程等手段,改善因伤、病致残者的心理和生理的整体功能,同时配合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而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为重返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精神障碍患者由医院向社会过渡的重要“缓冲期”中,社区精神康复服务在整个康复服务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对国外主要社区精神康复服务模式简要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对上海市社区精神康复服务体系、服务机构、服务内容及人员培养等进行系统剖析,为本市社区精神康复服务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红  任开文  冉晓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1001-1002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康复配合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抻症状的影响.方法:对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病例配对对照的前瞻性研究.试验组3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配合社会心理康复.对照组单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两组分别在入组时、治疗3个月后对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3个月时,试验组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及思维障碍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会心理康复能更好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4.
社区康复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康复途径,在社区层次上利用和依靠社区人力资源,采取简单、有效、易行的康复措施,使病、伤、残者在其生活区域内得到全面康复服务的系统工程。社区护士在患者康复过程中,为克服康复对象的身心障碍而进行一系列护理,主要是在给患者心理支持的基础上,进行指导、训练,教会其如何从被动地接受他人照顾过渡到能自我照顾日常生活。而对精神患者社区康复护理则要通过对精神患者及家属成员、社区支持系统的护理干预手段,凋整患者与有关人员的情感表达,提高对他人的应付能力,达到降低复发、改善社会功能,以便于更好康复。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104例患者分为康复护理观察组52例,常规护理对照组52例.观察组患者在发病来院住院后即行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康复护理组肌力恢复、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肉萎缩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能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的实践.方法对210例出院后回到家庭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内容,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健康教育.康复训练计划主要有运动功能恢复的训练,语言障碍的康复,心理康复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采取个别指导和专题讲座的教育形式.结果经过社区康复护理,患者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肌力,上、下肢运动功能,阅读理解能力,知识知晓率均得到明显提高,负性情绪得到纠正.结论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有明显的优越性;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支持存着重要的作用;社区健康教育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存活患者仍有70%~8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康复治疗护理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足下垂等继发障碍,使偏瘫肢体功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恢复,是减轻和预防致残的关键。我们对脑卒中105例实施了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分散在广大社区的脑卒中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正确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方法由通过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对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社会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方式、家庭状况等进行评估,制定出相应的康复治疗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治疗及护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结论脑卒中患者对社区康复有迫切需求,通过及时正确的康复治疗及护理,能够让更多的脑卒中患者得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择取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以康复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精神症状均得到了改善,但对比两组的BPRS评分时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康复护理,对于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康复护理是指对伤病员和老弱病残的照料,满足人类生命全过程——生老病死的护理需要,即维护身心康复,预防疾病,照料患者,指导康复。1康复护理的原则医护人员应尽最大努力维护患者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根据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