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解放军第309医院牛旗教授最近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培育系统,体外诱导单核细胞成为树突状细胞(DC),并负载患者自身的肿瘤抗原,通过胸腔和腹腔注射等方式进入患者体内,激发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T细胞免疫反应为主),清除肿瘤细胞。这种携带着患者个体的特异肿瘤抗原信息的功能性DC就被称之为DC瘤苗。目前对DC瘤苗的研究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SP70-HBsAg嵌合基因修饰DC瘤苗对肝癌动物模型的免疫治疗效果.方法 用重组腺病毒介导HSP70-HBsAg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构建HSP70-HBsAg-DC瘤苗后,采用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和瘤体注射三种途径向荷瘤小鼠回输HSP70-HBsAg-DC瘤苗,比较观察HSP70-HBsAg-DC瘤苗对实验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和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皮下注射HSP70-HBsAg-DC瘤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瘤体内注射、尾静脉注射(P<0.05),HSP70-HBsAg-DC瘤苗组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下注射HSP70-HBsAg-DC瘤苗可能是实验性肝癌最佳的免疫途径.HSP70-HBsAg-DC瘤苗对肝癌荷瘤小鼠产生有明显的免疫治疗作用,能够诱导机体产生较强的抗肝癌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LNCaP前列腺癌裸鼠模型,观察PSA特异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瘤苗(PSA-DC)体外诱导的CTL体内过继输入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裸鼠皮下接种LNCaP细胞的方法建立LNCaP前列腺癌荷瘤裸鼠模型;应用前期制备好的Non-DC、Ova-DC、Lys-DC及PSA-DC瘤苗体外诱导抗原特异性CTL细胞,并在LNCaP细胞接种第15天模型制备成功时首次将体外诱导的抗原特异性CTL细胞经尾静脉过继输入小鼠体内,7 d后重复输入1次。以初次治疗后50 d为终止点,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观察各组荷瘤裸鼠的存活情况。结果:过继输入治疗后第30、50天,Non-DC、Ova-DC、Lys-DC及PSA-DC组瘤体明显大于肿瘤细胞接种第15天(P<0.01);Lys-DC、PSA-DC组瘤体明显小于Non-DC、Ova-DC组(P<0.01)。在观察期间内,Lys-DC、PSA-DC组裸鼠生存时间明显长于Non-DC、Ova-DC组(P<0.01)。结论:前列腺癌瘤苗PSA-DC体外诱导的PSA特异性CTL细胞过继输入可抑制裸鼠体内LNCaP肿瘤生长,提高裸鼠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热休克蛋白70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 in HSP70)是一组重要的应激蛋白,它在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中常有高表达,它能与癌基因、抑癌基因产物结合,具有抗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目前认为HSP70参与肿瘤免疫应答过程,肿瘤组织中提取的HSP70-肽复合物具有肿瘤特异性免疫原性,可诱导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HSP70-肽复合物作为肿瘤疫苗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载胰腺癌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诱导DC,并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白细胞介素4(rhIL-4)刺激活化,经热休克凋亡胰腺癌细胞致敏制备DC疫苗?将30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加用DC瘤苗治疗(A)组15例,单纯化疗对照(B)组15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及血清IL-2?IL-12?γ干扰素(IFN-γ)水平进行比较,并进行迟发性超敏反应(DTH)试验?结果:A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3+CD4+?CD4+/CD8+及NK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 0.05),且明显高于B组(P < 0.05);A组治疗后血清IL-2?IL-12?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 0.05),A组中有4例患者DTH试验呈阳性?结论:负载胰腺癌抗原的DC疫苗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高表达热休克蛋白70鼠脑胶质瘤细胞瘤苗的体内抗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高表达热休克蛋白70(HSP70)鼠脑胶质瘤细胞(C6细胞)瘤苗在体内的抗瘤效应.方法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热休克、β榄香烯、丝裂霉素单独或联合诱导制备不同高表达HSP70表达率的细胞瘤苗.各实验组注射不同HSP70蛋白表达率的瘤苗进行免疫,对照组注射1640培养液;C6细胞皮下注射,观察皮下胶质瘤成瘤率及成瘤大鼠的生存期,分析HSP70蛋白表达率与抗瘤效应间的关系.结果经C6细胞瘤苗免疫大鼠较对照组皮下胶质瘤成瘤率下降,成瘤大鼠平均生存期明显延长,平均生存期与瘤苗的HSP70表达率呈正相关,应用单克隆抗体封闭瘤苗的HSP70表达则此作用消失.结论应用高表达HSP70的C6细胞瘤苗明显延长载瘤大鼠生存期.瘤苗免疫大鼠的抗瘤作用是由HSP70介导的.  相似文献   

7.
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由T细胞承担,且依赖于有效的抗原提呈.树突状细胞(D C)是目前已知体内功能最强大、唯一能够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 P C)[1].作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和调控者,D C能够诱导患者机体产生对肿瘤特异、持久的主动免疫应答.近年来,随着体外扩增D C和制备D C疫苗技术的日趋成熟,采用D C疫苗进行抗肿瘤治疗已成为当今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向,在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妇科肿瘤的治疗方面也有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TRAIL联合化疗药物诱导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凋亡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化疗药物体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TRAIL(10μg/L,100μg/L,300μg/L)与5-Fu(10mg/L,50mg/L,100mg/L)、阿霉素(ADM,0.1mg/L,1.0mg/L,10.0mg/L)联合应用对胃癌BGC-823细胞抑制率的影响;TUNEL法检测3种浓度的TRAIL与5-Fu(50mg/L)、ADM(1.0mg/L)联合应用对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TRAILR1、R2、R3和R4在治疗前后的表达。结果:3种浓度的TRAIL对BGC-823细胞的抑制率与无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mg/L的5Fu与3种浓度的TRAIL均有协同作用(P<0.05),100μg/L、300μg/LTRAIL与3种浓度的ADM均有协同作用(P<0.05);5-Fu和ADM均能增强TRAIL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各治疗组TRAIL各受体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TRAIL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而产生抗肿瘤的作用;5-Fu、ADM与TRAIL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该作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异戊烯焦磷酸(IPP)、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表位肽(EP6)对小鼠脾脏γδT细胞体外扩增的差异。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5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及北京世纪坛医院选取健康雄性SPF级C57 BL/6小鼠32只,分为16组,每组2只。提取并分离小鼠脾脏γδT细胞,分为对照组、IPP组、HSP70组和EP6组,每组再按浓度及干预方式(连续性刺激及单次刺激)的不同进行分组,IPP浓度分为1.25 ng/ml、2.5 ng/ml、5 ng/ml,HSP70浓度分为6.25μg/ml、12.5μg/ml、25μg/ml,EP6浓度分为0.05μg/μl、0.1μg/μl、0.2μg/μl,连续性刺激即每隔2~3日换液50%并补充所换液体中相应的抗原,单次刺激组即不需补充所换液体中的抗原,共培养10 d。检测对照组与不同浓度抗原、不同干预方式在培养的第0天(D0)、第3天(D3)、第7天(D7)和第10天(D10)的γδT细胞比例。结果不同浓度的抗原作用γδT细胞后第3天出现扩增峰值,达峰时抗原由小到大各浓度的增殖百分比分别为:IPP组(5.46%±0.01%、5.23%±0.01%、5.08%±0.08%),HSP70组(7.43%±0.11%、4.48%±0.07%、7.78%±0.07%),EP6组(3.80%±0.10%、6.22%±0.13%、8.42%±0.11%)。达峰时IPP组1.25 ng/ml的扩增效果较2.5ng/ml和5.0 ng/ml明显升高(5.46%±0.01%vs.5.23%±0.01%、5.08%±0.08%,P<0.05)。3组γδT细胞的扩增效果不随抗原浓度增加而升高,随堵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浓度不变干预方式不同时,连续性刺激组和单次刺激组均在第3天出现扩增峰值,连续性刺激组第3天的增殖百分比分别为:IPP组6.38%±0.58%、HSP70组4.27%±0.26%、EP6组5.41%±0.11%;单次刺激组第3天的增殖百分比分别为:IPP组3.60%±0.27%、HSP70组4.54%±0.16%、EP6组3.20%±0.11%;达峰时IPP组和EP6组均出现连续性刺激组扩增百分比大于一次性单次刺激组(P<0.05)。结论小鼠模型中抗原体外扩增脾脏γδT细胞时,培养后第3天为扩增的达峰时间,且抗原连续性刺激扩增效果优于单次刺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体外杀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用小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T26细胞抗原冲击致敏制备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激活同源T淋巴细胞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采用乳酸脱氢酶(LDH) 4 h释放法检测CTL在体外对CT26细胞的杀伤活性;建立CT26荷瘤小鼠模型,应用CTL治疗荷瘤小鼠,观察肿瘤大小和小鼠存活期.结果:负载CT26肿瘤抗原的DC疫苗能够诱导T细胞增殖分化为肿瘤特异CTL,该CTL对CT26细胞有高效而强烈的杀伤作用,杀伤率为(83.95±11.25)%,而对B16细胞、3LL Lewis 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杀伤率分别为(12.75±5.36)%和(11.38±4.57)%.应用CTL治疗荷瘤小鼠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期.结论: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能够诱导高效而特异的CTL杀瘤活性并能治疗荷瘤小鼠.提示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诱导的CTL可能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阶段分别使用不同的免疫模式能否增强HBV DNA疫苗的细胞免疫反应。方法:肌内注射10μg HBV DNA疫苗的Balb/c小鼠根据电脉冲实施时间的不同选择两种免疫模式,DNA+EP或EP+3d+DNA,按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阶段免疫模式的不同组合次序进行分组。各组小鼠在实施加强免疫后第14天取脾细胞做抗原特异的IFN-γ ELISPOT检测和FACS分析。结果: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阶段使用不同免疫模式的实验组与采用相同免疫模式的实验组相比,诱导的特异性IFN-γT细胞频数和IFN-γ的CD8+T细胞百分比均增加了4倍以上,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分别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阶段实施的两种免疫模式的不同次序产生的细胞免疫效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阶段利用体内电脉冲实施不同的免疫模式能显著增强HBV DNA疫苗在动物体内的细胞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免疫状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对术前及术后1、2、3、4周胃癌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以及IgG、IgA进行检测,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胃癌病人术前CD3 、CD4 、CD4 /CD8 之值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1周CD3 、CD4 、CD8 、NK细胞活性均降低,切除组术后2周开始CD3 、CD4 、CD4 /CD8 之值及NK细胞活性出现攀升,术后3周之水平已超过术前,术后4周基本接近正常;而未切除组则无明显变化。胃癌病人术前IgG、Ig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为高,术后1周尤甚(P<0.01),切除组在术后2周开始下降,3周后基本正常;未切除组则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胃癌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手术切除原发癌瘤,尽管部分患者未能达到根治目的,也能使荷瘤机体免疫抑制状态得到缓解。术后1周内所表现的细胞免疫功能几近衰竭,可能造成癌瘤的扩散和转移,强调手术前后应对病人的免疫状态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实现重组人黑色素瘤抗原MAGE3/HSP70融合蛋白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并测定MAGE3/HSP70融合蛋白在体内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方法:利用自控发酵罐发酵,采用溶氧反馈,分批补料的方法对MAGE3/HSP70融合蛋白工程菌进行了高密度发酵,从菌体中纯化MAGE3/HSP70融合蛋白,并用所纯化的MAGE3/HSP70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运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和细胞毒性杀伤实验(LDH)检测了融合蛋白激活机体细胞免疫反应的状况. 结果:高密度发酵取得成功,发酵菌中MAGE3/HSP70融合蛋白的表达量与摇瓶中的相当,摸索出发酵水平纯化MAGE3/HSP70融合蛋白工艺,ELISPOT和LDH显示MAGE3/HSP70可以激活机体免疫反应,并产生针对MAGE3的CTL,特异性杀伤表达MAGE3的肿瘤细胞. 结论:MAGE3/HSP70融合蛋白工程菌成功实现高密度发酵,MAGE3/HSP70融合蛋白可以有效激活机体免疫反应,产生针对特异性抗原MAGE3的CTL,免疫学活性良好,为新型抗肿瘤疫苗临床前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癌胚抗原(CEA)串联表位-HSP70融合基因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为开发新型肿瘤特异性基因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在已经构建含有变异热休克蛋白(HSP)序列的基础上,插入重组CEA串联表位的编码片段获得CEA串联表位-HSP融合基因疫苗。3次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设立注射生理盐水的阴性对照组、注射氢氧化铝佐剂混悬CEA串联表位的阳性对照组及注射pCITriCEA625-667-mtHSP70的实验组。FCM分析脾脏T细胞亚群;体外培养脾细胞,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的相对含量;同时测定小鼠血清CEA特异性抗体的滴度。结果:阴性对照组脾细胞中CD3+和CD4+T细胞分别为55.1%±6.1%和30.2%±4.1%;实验组脾细胞中CD3+和CD4+T细胞分别为78.7%±9.2%和48.9%±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体外特异性抗原肽诱导的IFNγ分泌处于本底水平,可视为生理性参数,体外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IFNγ分泌分别增加3和6倍(P<0.01)。血清中CEA表位特异性抗体滴度阴性对照组为0,阳性对照组<1∶500,而融合基因疫苗免疫组达到1∶4 000。结论:CEA串联表位-HSP融合基因疫苗在体内诱导以激发辅助性T细胞为特征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o develop a vaccine-based immunotherapy for sarcoma, we evaluated a mixture of heat shock proteins (mHSPs) as a vaccine for sarcoma treatment in a mouse model. Heat shock protein/peptides (HSP/Ps) are autoimmune factors that can induce both adaptive and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HSP/Ps isolated from tumors can induce antitumor immune activity when used as vaccines.

Methods: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mHSP/Ps on prophylactic antitumor immunity. We extracted mHSP/Ps, including HSP60, HSP70, GP96, and HSP110, from the mouse sarcoma cell lines S180 and MCA207 using chromatography. The immunity induced by mHSP/Ps was assessed using flow cytometry, ELISPOT, lactate dehydrogenase release,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ults:

Of S180 sarcoma-bearing mice immunized with mHSP/Ps isolated from S180 cells, 41.2% showed tumor regression and long-term survival, with a tumor growth inhibition rate of 82.3% at 30 days. Of MCA207 sarcoma-bearing mice immunized with mHSP/Ps isolated from MCA207 cells, 50% showed tumor regression and long-term survival with a tumor growth inhibition rate of 79.3%. All control mice died within 40 days. The proportions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CD8+, and interferon-γ-secreting cells and tumor-specific cytotoxic T-lymphocyte activity were increased in the immunized group.

Conclusions:

Vaccination with a polyvalent mHSP/P cancer vaccine can induce an immunological response and a marked antitumor response to autologous tumors. This mHSP/P vaccine exerted greater antitumor effects than did HSP70, HSP60, or tumor lysates alon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两歧双歧杆菌(rBb)疫苗不同途径免疫BALB/c小鼠后不同时间诱导的免疫应答作用,阐明该疫苗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 将8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44只,分别经皮下注射(皮下注射组,SC组)和鼻腔黏膜(鼻腔黏膜接种组,IN组)接种免疫小鼠,在免疫后0~20周每2周每组随机取4只小鼠,无菌取脾,制备悬浮脾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脾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FACsort)检测T细胞亚群和脾细胞凋亡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脾细胞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免疫0周时比较,SC组小鼠脾细胞增殖活性于免疫后8周达到峰值(P<0.05),IN组小鼠于免疫后4周达到峰值(P<0.05)。与免疫0周时比较,SC组和IN组小鼠CD4+T细胞均于免疫后8周达到峰值(P<0.05);CD8+T细胞分别于8周和6周达到峰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免疫0周时比较,2组小鼠脾细胞上清液中IFN-γ水平均于免疫后2周达到峰值(P<0.05),SC组和IN组IL-17水平分别于免疫后14和12周达到峰值(P<0.05)。与免疫0周时比较,SC组小鼠脾细胞凋亡率于免疫后2周达到峰值(P<0.05),IN组于4周达到峰值(P<0.05)。IN组与SC组小鼠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下注射和鼻腔黏膜途径接种的日本血吸虫重组Bb疫苗早期即可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以Th1型免疫应答为主,2种免疫途径所诱导的免疫应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长期摄入低浓度酒精对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长期低浓度酒精刺激对大鼠黏膜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中的意义。方法:以6%的酒精水溶液作为大鼠饮水的唯一来源,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饮酒不同时程中大鼠黏膜HSP70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并对不同的胃腺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或HSP70与增殖细胞核反应抗原(PCNA)免疫双重染色进行鉴定,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的主细胞呈HSP70弱阳性反应。饮用酒精水溶液1天的大鼠,胃腺表面黏液性细胞呈HSP70强阳性反应,主细胞弱阳性反应。饮用3-14天的大鼠,HSP70阳性细胞分布于胃黏膜表面,胃腺颈部和胃基底部,胃腺颈部HSP70阳性细胞经PCNA和HSP70免疫双重染色 实为胃腺干细胞,饮用28天的大鼠HSP70阳性细胞分布区域和饮用1天的大鼠相同。结论:适当低浓度的酒精刺激可引起胃黏膜干细胞HSP70的表达,并可能在大鼠胃黏膜的适应性细胞保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肝素酶(heparanase,Hpa)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多抗原肽(multi-ple antigen peptides,MAP)疫苗能否诱导更强的Hpa特异性CTL反应。方法 HLA-A2.1限制性肝素酶CTL表位多抗原肽负载正常人外周血来源(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诱导CTL,采用4 h标准51Cr释放实验检测上述CTL对不同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效应;采用ELISPOT实验检测效应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结果肝素酶CTL表位MAP疫苗诱导的CTL对Hpa阳性且HLA-A2.1匹配的KATO-Ⅲ胃癌细胞、U2OS骨肉瘤细胞、SW480结肠癌细胞具有杀伤效应,且其杀伤效应强于相应的单肽,在最大效应细胞/靶细胞(effector/target,E/T)时高出率均大于16%;其对HLA-A2.1阴性的HepG2肝癌细胞和Hpa阴性的MCF-7乳腺癌细胞不具有杀伤效应,但是对MCF-7/Hpa乳腺癌细胞和HepG2/HLA-A2肝癌细胞具有杀伤效应,且其杀伤效应强于相应的单肽,在最大E/T时高出率均大于18%;其对自体淋巴细胞和DC不具有杀伤效应。另一方面人肝素酶CTL表位MAP疫苗诱导的IFN-γ分泌水平强于相应的单肽。结论肝素酶CTL表位MAP疫苗能激发较相应单肽更强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9.
刀豆蛋白A与结核杆菌HSP65 DNA 疫苗联合应用的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将刀豆蛋白A(ConA)与结核杆菌HSP6 5DNA疫苗联合应用后测定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状况。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 4组 :PBS对照组 (A) ;ConA组 (B) ;HSP6 5DNA疫苗组 (C) ;ConA +HSP6 5DNA疫苗组 (D) ,于初次免疫的 4、6、8、10周用ELISA方法测各组抗体水平 ,第 8周取脾用RT PCR方法测IL 4和IFN γ的mRNA的表达 ;测腹腔巨噬细胞 (MΦ)NO水平。结果 :D组的抗体水平较C组低 ;4组小鼠均可检测到IFN γ的mR NA的表达 ,但以D组最强 ,4组小鼠均可检测IL 4mRNA的表达 ,A组最强 ;D组腹腔MΦ的NO水平最高。结论 :ConA与结核杆菌HSP6 5联合应用可以促进Th0向Th1转化 ,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BALB/C小鼠脾来源树突状细胞(spleendendriticcels,sDC)与肿瘤细胞融合体的抗肿瘤效应。方法:以灭活的NS1细胞免疫活化BALB/C小鼠,取其sDC与NS1骨髓瘤细胞融合,并筛选出融合细胞;用此融合细胞作为瘤苗,免疫治疗皮下荷NS1瘤的小鼠2次,间隔1周。结果:融合细胞瘤苗本身无致瘤性。用融合细胞瘤苗免疫治疗荷瘤小鼠后,其瘤体消失,且在观察期60d内未见肿瘤转移和复发。结论:脾来源树突状细胞与NS1细胞融合瘤苗免疫荷瘤小鼠后,激发其体内存在的抗NS1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