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韩宝忠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70-1471
目前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手术方法至少有10种,其中包括关节镜、小针刀、等离子消融等微创手术和切开手术等。本研究对25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应用桡侧腕短伸肌延长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评估其效果和特点,为顽固性网球肘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是肘部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为4‰,以40~50岁的人群发生率最高,无性别差异.广义的网球肘可分为具有不同临床特点的四个类型:(1)外侧网球肘:即经典的网球肘,主要累及附于肱骨外上髁的桡侧腕短伸肌腱起点;(2)内侧网球肘:亦称肱骨内上髁炎或高尔夫球肘,主要累及附于肱骨内上髁的屈肌和旋前圆肌腱起点;(3)后侧网球肘:亦称肱三头肌腱炎;(4)混合型网球肘:内外侧网球肘同时发生,并不少见[1].笔者自2004年10月-2010年12月应用烫疗治疗网球肘患者,取得较满意效果,总结临床护理干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移位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陈旧性脱位的方法。方法对4例第一腕掌关节陈旧性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及桡侧腕长伸肌健部分移位治疗。结果 4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拇指抓捏有力,无再脱位发生,疗效满意。结论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移位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陈旧性脱位,术式设计合理,手术方法简单,对腕关节的结构及功能影响较小,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陈旧性脱位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邓伟  王铃  李新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99-300
目的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前臂伸肌起点特别是桡侧腕短伸肌的慢性撕拉伤。这些肌肉反复收缩牵拉肌肉起点,造成累积性损伤。方法补泻手法推拿治疗能够针对病因,起到补气行血、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祛瘀通络、松解粘连的作用,同时促进局部无菌性炎症吸收。结果本组69例患者,痊愈23例,占33.3%;显效30例,占43.5%;有效13例,占18.8%,无效3例,占4.3%,总有效率95.7%。结论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尺侧腕伸肌一拇短伸肌位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采用尺侧腕伸肌一拇短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治疗腕部正中神经损伤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单纯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的优良率达100%;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的优良率为66.67%。结论尺侧腕伸肌一拇短伸肌位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治疗腕部正中神经损伤或合并尺神经损伤具有操作方便、疗效理想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一些特定职业人群,如木工、泥瓦工等.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院采用口服中成药、中药熏洗治疗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82例,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7.
1978年3月~1981年5月,我院骨科以近排腕骨切除术治疗2例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手术方法:臂丛麻醉下,扎好气性止血带,在桡尺骨茎突之间作腕背侧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注意保护尺桡神经的背皮支。纵向切开腕背侧韧带,将拇长伸肌及桡侧腕长短伸肌腱向桡侧牵开,把伸指总肌腱与食指固有伸肌腱向尺侧牵开,横形切开桡腕关节囊,显露月骨、三角骨及舟骨。先切除三角骨,它是腕关节囊尺侧部和掌侧桡腕韧带的主要韧带,附着点以锐切法分离,再切除月骨在掌侧桡腕韧带的附着部以去除月骨,然后切除舟骨,舟骨远近两骨折均需摘除。最后分层缝合桡腕关节囊、腕背侧韧带(伸肌支持带,不需坚固修复)皮下组织及皮肤。术毕掌侧前臂石膏托固  相似文献   

8.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是肘部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为4‰,以40~50岁的人群发生率最高,无性别差异。广义的网球肘可分为具有不同临床特点的四个类型:(1)外侧网球肘:即经典的网球肘,主要累及附于肱骨外上髁的桡侧腕短伸肌腱  相似文献   

9.
齐刺阿是穴加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方莉 《中国基层医药》2008,15(7):1187-1187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网球肘,是临床常见病,大多数研究认为其是由于桡侧腕伸肌腱起点处过度紧张,造成慢性劳损或撕裂伤,引起局部的无菌性炎症[1].中医称"肘劳",属"伤筋"、"痹证"的范畴.现代医学采用激素局部封闭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难以治愈或反复发作.笔者应用齐刺阿是穴加温针灸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肌腱移位术治疗桡神经损伤晚期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1例桡神经损伤晚期手功能障碍采用肌腱移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桡神经主干损伤12例,桡神经深支及分支损伤9例;均伴伸拇及伸指功能障碍,肌力0~1级.采用肌腱移位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效果:优15例,占71.4%;良3例,占14.3%;可1例,占4.8%;差2例,占9.5%,总优良率为85.7%.21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最短30 d,最长6个月,平均3个月.结论 在桡神经损伤晚期手功能重建术中,肌腱移位术术式较为合理,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袁杰  胡斌 《江西医药》2001,36(4):318-319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围绕腕舟骨损伤后的血运重建问题提出不少新观点和新方法,根据应用解剖学基础,我们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手舟骨骨折,临床应用3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应用解剖 骨间前动脉在旋前方肌上缘分为两支,一支在旋前方肌深面继续下行向远端,终于腕掌侧动脉网;另一支穿过骨间膜成为背侧支.通过观察上肢血管铸型标本及成人上肢新鲜标本,背侧支起始部口径为1.2~1.7mm,距腕横纹5~7cm,于拇短伸肌、指总伸肌间隙向远端走行,在拇短伸肌肌腹肌腱移行处附近发出骨膜支,骨膜支在拇短伸肌尺侧向桡骨远端呈孤形走行,此处距腕横纹4~5cm,背侧支主干向远端走行时分为两支,加入腕背动脉网,在桡腕关节发出桡骨茎突返支与骨膜支汇合成骨膜弓.静脉回流是通过两条伴行静脉间的众多交通支做迷宫式的逆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学和临床方面的意义。方法通过对前臂及手部的解剖学观察及测量,分别找出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螺钉和克氏针进针的安全区域和合理角度,并且做出体表定位,以此制定标准化术式,并应用于临床,对临床病例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第二掌骨处外固定支架螺钉的进钉部位为两端偏桡背侧;骨折近端外固定支架螺钉的进钉间隙位于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的近侧,其尺侧为拇长展肌和指伸肌腱,桡侧为桡侧腕短伸肌,此间隙最远端距Lister结节距离为(63.69±3.00)mm,最近端距Lister结节距离为(123.64±5.00)mm,克氏针做有限内固定的安全间隙为拇长伸肌腱和指伸肌腱、桡侧腕长短伸肌腱、拇短伸肌腱、伸肌支持带组成,该间隙近端距离Lister结节为(33.52±4.20)mm,远端距离Lister结节为(8.81±0.88)mm,在临床应用方面,腕关节的影像学恢复情况、功能评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操作中,使其具有操作简单、复位好,固定牢靠、创伤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骨间背侧神经是在肱桡关节上下各3cm范围内即桡管内分出的一条主要分支,也称桡神经深支。该神经通过旋后肌浅层的Frohse弓进入旋后肌,穿出旋后肌分为两大组:一组支配浅层的指总伸肌,尺侧腕伸肌和小指伸肌,另一组支配深部的拇长展肌、拇长、短伸肌和示指伸肌。此神经在走行过程中的损伤可引起相应各指的掌指关节背伸功能障碍,或展拇障碍。除钝挫伤外,很少能自然恢复,手术效果欠理想。我院自从1999-01~2004-01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骨间背侧神经损伤32例,效果良好,对获2年以上随访的21例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肌腱移位术治疗桡神经损伤晚期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1例桡神经损伤晚期手功能障碍采用肌腱移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桡神经主干损伤12例,桡神经深支及分支损伤9例;均伴伸拇及伸指功能障碍,肌力0~1级。采用肌腱移位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效果:优15例,占71.4%;良3例,占14.3%;可1例,占4.8%;差2例,占9.5%,总优良率为85.7%。21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最短30d,最长6个月,平均3个月。结论在桡神经损伤晚期手功能重建术中,肌腱移位术术式较为合理,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桡骨慢性骨髓炎并窦道形成的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过去常采用开蝶形骨窗,死骨摘除,开放引流,Ⅱ期关闭创面的方法治疗。疗程较长,多达2~3月或更长。我们采用桡侧腕短伸肌肌瓣填塞的方法治疗桡骨慢性骨髓炎8例,均Ⅰ期封闭创面,取得  相似文献   

16.
人尺侧腕屈肌肌亚部构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茂  薛黔 《贵州医药》2003,27(9):788-790
目的 查清人尺侧腕屈肌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的肌构筑情况,揭示该肌的形态学特征,为临床矫形外科“半肌”移位手术提供比较详细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1)观察20侧人尺侧腕屈肌大体形态,并测量有关数据;(2)取下20侧人尺侧腕屈肌沿肌内腱长轴分为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分别测量构筑学指数。结果 尺侧腕屈肌尺侧亚部的肌长、肌重、羽状角、及生理横切面积的构筑指数均较桡侧亚部大,而肌纤维长则较桡侧亚部短。结论 尺侧腕屈肌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都是半羽肌,尺侧亚部能产生多于桡侧亚部1倍以上的肌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桡偏握力锻炼治疗部队新兵腕尺侧疼痛的疗效.方法 研究纳入2016年8月入伍的某部腕尺侧疼痛新兵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桡偏石膏固定组(20例)、桡偏握力锻炼组(19例)和患腕休养组(19例).给予相应治疗6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所有患者皆存在尺骨正变异.治疗期间桡偏石膏固定组发生湿疹4例,皮炎5例,桡偏握力锻炼组及患腕休养组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后,3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桡偏石膏固定组和桡偏握力锻炼组低于患腕休养组(P<0.05);3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桡偏石膏固定组和桡偏握力锻炼组高于患腕休养组(P<0.05).结论 桡偏石膏固定、桡偏握力锻炼治疗腕尺侧疼痛都有良好效果.桡偏握力锻炼更方便、易行,并发症少,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18.
网球肘足前臂腕伸肌过度使用的常见病,又称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的确切病因依然不明确。临床一股通过保守治疗该病,通常情况下局部使用非甾体类药、激素注射、超声疗法、电离子透入等有短期疗效。对顽固性网球肘的外科治疗有效,尤其是微创外科减压术适合这样的病例。本文总结了当前网球肘的知识,治疗策略以及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桡神经损伤后的疗效,分析疗效不佳的原因。方法 23例桡神经损伤根据损伤类型,采用神经内、外松解术、直接缝合、神经移植等方法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年至5年,6例患者疗效欠佳,虎口区感觉为是,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0-1。结论 桡神经损伤早期根据其损伤类型进行不同的手术方法,大部分都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少数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疗效不满意,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下采用双入口Chow法施行腕横韧带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材料和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9月,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36例(38个腕,男14例,女2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全部采用双入口Chow术式施行腕关节镜下腕横韧带松解术。术中、术后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患者33-61岁(平均47.3岁)右侧腕22例,左腕12例,双腕2例。患病5个月至6年不等(平均14.3个月),据滨田分类法分级:Ⅰ级的有15个腕,Ⅱ级的21腕,Ⅲ级的2腕。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保守治疗无效,才行手术并全部经术后2周、4周和12周的随访(平均13.7周)。镜下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23.4min);术中出血量5~30mL(平均16.7mL)。疼痛VAS评分:术前(6.4±2.1),术后(1.8±2.5)(P<0.05)。术后有4例患者捏、握力减退、拇对掌障碍没有完全改善且复查ECG阳性。按Kelly分级进行术后疗效评估:优16侧,良18侧,一般2侧,差2侧,总体优良率88.9%(32/36)。结论腕关节内镜下双入口Chow法治疗腕管综合征,虽然有学习曲线长、医疗费用高的缺点,但作为微创技术具有保护正常的解剖结构、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会被更多的外科医师所充分认识,值得开展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