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60例血液透析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日服用福辛普利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缬沙坦,疗程均为半年,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脏指数均有明显提高,但实验组较明显,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7%和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分别为6.7%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高玖鸣 《药品评价》2008,5(8):355-357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问世30年、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ARB)问世20年来,围绕二组药物的安全性、疗效、适应证等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ONTARGET研究结果公布之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分析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治疗对自身心功能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 8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ARB结合ACEI进行治疗。治疗后6个月观察分析疗效,并检验患者的心功能与hs-CRP水平。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在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sCRP水平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能够取得良好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皎 《临床医药实践》2008,(13):443-444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是各种严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一是原发性心肌功能异常,二是继发性代偿过程。病情复杂,发病率高,预后不良。心力衰竭患者5年内死亡率高达40%~60%。ACEI可适用于各级心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效果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黄葵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单用ACEI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疗效比较.方法 42例临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用ACEI治疗20例,B组联合应用ARB与ACEI治疗22例.结果 治疗6个月后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49.20±3.27、(4.11±0.35)mL/m2、45%、5%;B组分别为53.36±4.27、(4.43±0.52)mL/m2、22.7%、4.5%.治疗1年后A组LVEF、CI、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54.20±2.84、(4.36±0.33)mL/m2、30%、10%;B组分别为61.68±3.50、(5.19±0.30)mL/m2、13.6%、4.5%.结论 联合应用ARB与ACEI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衰,在改善心功能疗效方面更优于单用ACEI组,虽然在心血管病事件及心血管病死亡方面比对照组呈现较好的下降趋势,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需要延长观察时间以判断心血管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26例,在使用常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等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口服,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比较用药前、治疗后8周心脏指标变化,评估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后显效9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8%.无效2例,占12%.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红梅 《上海医药》2012,33(11):26-27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26例,在使用常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口服,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比较用药前、治疗后8周心脏指标变化,评估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后显效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8%,无效3例,占12%.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26例,在使用常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口服,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比较用药前、治疗后8周心脏指标变化,评估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后显效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8%,无效3例,占12%。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缬沙坦和依那普利联合应用与单用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对73例住院或门诊CHF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给予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基础治疗的同时,分别加用依那普利及缬沙坦和单用依那普利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HR)和血压(Bp)、心胸比率、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LVD s、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LVEF均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和依那普利联合应用较单用依那普利治疗CHF疗效好、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1.
刘玉楼 《河北医药》2001,23(1):16-17
目的:比较地高辛、安体舒通与卡托普利、地高辛、安体舒通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随机分成地高辛、安体舒通对照组和卡托普利、地高辛、安体舒通治疗组观察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32例,有效30例,有效率93.7%;对照组28例,有效20例,有效率71.4%;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使用显著提高了治疗CHF的成功率,是近年来治疗CHF传统方法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病的最终死亡原因,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AS)是减慢心力衰竭病变进展的主要策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是目前最常用的阻断RAAS的药物。本文对慢性心力衰竭评估,以及ACEI和ARB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患者接受优化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期血压(B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记录315例CHF患者入院时及症状缓解期的血压水平、血肌酐值、血红蛋白值和心超检查相关数据等,随访至少一年的全因死亡率。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症状缓解期收缩压(SBP)低是死亡率较高的因素(P=0.027),在LVEF减低性心衰(HFrEF)患者中,症状缓解期SBP与死亡呈负相关。结论症状缓解期SBP低是CHF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尤其是HFrEF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与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 (ACEI)联合应用和单用ACEI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 2型糖尿病肾病 (DN)的疗效比较。方法  5 2例临床确诊的 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两组 ,A组单用ACEI治疗 2 0例 ,B组ARB联合ACEI治疗 32例。结果 治疗 2个月后A组 2 4小时尿蛋白平均 3 0 2± 1 10g ,B组 2 4小时尿蛋白平均 2 6 6± 1 32g (P <0 0 1)。血浆白蛋白A组 2 4 6 0± 1 80g/L ,B组 2 6 80± 1 2 0g/L (P <0 0 5 ) ,6个月后 2 4小时尿蛋白A组 2 5 4± 0 89g/L ,B组 2 14± 1 0 3g/L (P <0 0 1) ,血浆白蛋白A组 2 8 80± 2 10g/L ,B组 31 10± 1 80g/L (P <0 0 1)。经过一年治疗 ,A组肌酐清除率平均下降速率为 3 5ml/min·y ,B组为 2 8ml/min·y。结论 ARB与ACEI联合应用对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 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更优于单用ACEI组 ,并具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国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等文献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2013年3月国内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ACEI和ARB联用组842例患者引起药物不良反应(ADR)114例,ADR发生率低于单用ACE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用ARB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联用氯沙坦ADR发生率和单用贝那普利或氯沙坦相当(P〉0.05);贝那普利联用缬沙坦ADR发生率低于单用贝那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缬沙坦相当(P〉0.05);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咳嗽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单用贝那普利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CEI和ARB联用组ADR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其他(高血钾、血肌酐升高)为主,分别占47.37%、29.82%、16.67%。结论ACEI和ARB联用组ADR发生率相当于单用ARB组,低于单用ACEI组。贝那普利联用缬沙坦比联用氯沙坦更为安全,但限于研究数量及质量,以上结论仍需更多、更详实的数据及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has evolved in parallel with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process. Inotropes and diuretics are used to combat pump failure and fluid overload. While no convincing data has emerged regarding the long-term safety of inotropes, new exciting data concerning the role of diuretics, especially aldactone, has led to a renewed interest in this class of drug therapy.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 inhibitors) were noted to not only affect symptomatology but also decrease mortality by interfering with the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ecent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more complete blockade of the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than that achieved with ACE inhibitors alone with the addition of direct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 This new class of drugs may become not only a reasonable alternative to ACE inhibitors in patients intolerant of the drug but also a possible addition to ACE inhibitors in the battle to prevent progression of remodelling and disease. β-blockers are the most exciting new class of drugs used to combat heart failure. They appear not only to combat the remodelling process that occurs in the progression of disease but also other pathological events such as apoptosis and cellular oxidation. New medical therapies currently being investigated include novel agents such as endothelin antagonists, natriuretic peptides, vasopressin antagonists and anticytokine agents - all part of a new era in drug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that has evolved with continued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相似文献   

17.
卡托普利佐治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燕 《河北医药》2001,23(1):18-19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方法:将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29例,按顺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相同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卡托普利辅佐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上,疗效评价上均优于对照组,总疗效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卡托普左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时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在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药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可减少蛋白尿、降低血清肌酐、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合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药可更有效地降低蛋白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