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钩吻[Gelsemium elegans(Gardn.et Champ.)Benth.]为马钱科葫蔓藤属植物,又名断肠草、猪人参等。钩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苦,有大毒,全草可入药,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等地,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也是世界著名的剧毒药物。我国民间以其毒性大,一直以外用为主,功能祛风散瘀,消肿止痛,攻毒杀虫。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表明,钩吻还具有镇痛、镇静、抗炎、散瞳、抗肿瘤、减慢心率、抑制心脏收缩、升压、抑制平滑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和比较钩吻素子(KM)在人与各种实验动物肝微粒体体外代谢的酶促动力学及选择性CYP450酶抑制剂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优化的反应体系和UPLC检测方法,测定系列浓度的KM与各种属肝微粒体孵育的降解曲线,以底物消除法计算酶动力学参数;共孵育方法考察选择性CYP450酶抑制剂对KM在各种属肝微粒体代谢的影响.结果 在人肝微粒体,KM的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率(Vmax)、半哀期(T1/2)、固有清除率(CLint)分别为(0.135±0.067)mmol/L、(1.89±0.19)μmol·min-1·g-1pro、(712±23)min和(15.7±5.2)mL·min-1·g-1pro.与人相比,犬、猪的Km值较大,大鼠及猴的CLint较高,4种实验动物的Vmax值均较大、T1/2均较短.酮康唑在各种属均可显著抑制KM代谢,在人、猪、犬IC50<1 μmol/L,在大鼠、猴IC50为1~10 μmol/L,可见CYP3A为主要代谢酶.噻氯匹定、奎尼丁和磺胺苯吡唑仅对大鼠,噻氯匹定仅对猴和犬的KM代谢为弱抑制(抑制率20.43%~44.31%),说明在体情况下,CYP2B、CYP2D和CYP2C与KM的代谢可能无关.结论 KM在人与猪、大鼠、犬、猴肝微粒体中的主要代谢途径相同,均由CYP3A酶催化,但酶活性和代谢动力学特征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钩吻总生物碱中钩吻素子的提取与分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钩吻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总量测定方法及其中主要成分钩吻素子的分离、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加热回流提取与氯仿萃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总生物碱;采用碱性硅胶柱层析、梯度洗脱法分离钩吻素子并用薄层层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别。结果 从钩吻中分离得到了无色棱柱状钩吻素子晶体。结论 本实验所采用的提取钩吻总生物碱及分离钩吻素子的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4.
5.
钩吻素子治疗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钩吻素子(Kou)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疗效。方法 采用鼠尾鳞片表皮和鼠阴道上皮实验模型,不同组别的小鼠给以甲氨蝶呤或不同浓度的Kou,分别观察其对上皮细胞分裂和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对血清IL-2含量的影响。结果 Kou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生成;Kou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IL-2的水平。结论 提示Kou可能通过抑制小鼠表皮细胞增殖与促进其分化并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而发挥作用,为其用于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和参与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CYP)亚型。方法将白藜芦醇与地塞米松(DEX)、苯巴比妥(PB)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进行体外共孵育,并且用不同浓度的CYP3A1特异性抑制剂酮康唑(Ket)在空白肝微粒体中共孵育,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测定孵育后白藜芦醇的浓度。观察Ket对白藜芦醇代谢的影响及参与其代谢的CYP酶。结果白藜芦醇在DEX、PB诱导组的代谢明显加快(P<0.01),Ket能够显著抑制白藜芦醇代谢,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白藜芦醇具有酶促动力学代谢特性,CYP3A主要参与白藜芦醇的代谢,CYP2B可能参与其部分代谢。  相似文献   

7.
钩吻素子注射液的一般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钩吻素子注射液对实验动物精神神经、呼吸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用光电计数仪测定钩吻素子注射液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用CYS-0.5型压力换能器测定犬股动脉血压,用TB-611型张力换能器记录犬呼吸曲线,针型电极刺入四肢皮下测二导联心电图。上述指标通过MPA2000多功能信号处理器输入到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采样并处理。实验共观察了小鼠一般行为、15min内自发活动次数,犬的心率、心电电压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犬的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及呼吸深度等9项指标,其中后7项指标观察了给药前及给药后10、20、30、60、90及120min共6个时间点的变化。结果 钩吻素子注射液中、高剂量可显著减少实验小鼠的自发活动次数;对实验犬的呼吸系统及平均动脉压、心电电压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均无影响。钩吻素子注射液低剂量对犬的心率无影响,但中、高剂量给药前后犬的心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钩吻素子注射液对实验小鼠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而除了对实验动物心率有一定影响外,对呼吸及心血管系统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钩吻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总量测定方法及其中主要成分钩吻素子的分离、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加热回流提取与氯仿萃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总生物碱;采用碱性硅胶柱层析、梯度洗脱法分离钩吻素子并用薄层层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别。结果 从钩吻中分离得到了无色棱柱状钩吻素子晶体。结论 本实验所采用的提取钩吻总生物碱及分离钩吻素子的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钩吻素子(Kou)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疗效.方法 采用鼠尾鳞片表皮和鼠阴道上皮实验模型,不同组别的小鼠给以甲氨蝶呤或不同浓度的Kou,分别观察其对上皮细胞分裂和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对血清IL-2含量的影响.结果 Kou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生成;Kou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IL-2的水平.结论 提示Kou可能通过抑制小鼠表皮细胞增殖与促进其分化并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而发挥作用,为其用于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钩吻素子(Kou)体外能否诱导LoVo细胞凋亡。方法以Kou(50 μmol/L)作用于LoVo细胞,经光镜、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状态。结果通过光镜、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均证实Kou可诱导LoVo细胞凋亡,且凋亡百分率随Kou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经Kou作用后的肿瘤细胞,细胞周期状态发生明显变化,G0/G1期细胞从31.3%上升到42.3%,S期细胞从62.0%下降到38.7%。结论Kou可诱导LoVo细胞凋亡,且存在时间依赖关系,Kou可抑制细胞DNA的合成,阻止细胞由G1期向S期转化。  相似文献   

11.
钩吻素子注射液的一般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观察钩吻素子注射液对实验动物精神神经、呼吸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用光电计数仪测定钩吻素子注射液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用CYS-0.5型压力换能器测定犬股动脉血压。用TB-611型张力换能器记录犬呼吸曲线,针型电极刺入四肢皮下测二导联心电图。上述指标通过MPA2000多功能信号处理器输入到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采样并处理。实验共观察了小鼠一般行为、15min内自发活动次数,犬的心率、心电电压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犬的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及呼吸深度等9项指标,其中后7项指标观察了给药前及给药后10、20、30、60、90及120min共6个时间点的变化。结果 钩吻素子注射液中、高剂量可显著减少实验小鼠的自发活动次数;对实验犬的呼吸系统及平均动脉压、心电电压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均无影响。钩吻素子注射液低剂量对犬的心率无影响,但中、高剂量给药前后犬的心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钩吻素子注射液对实验小鼠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而除了对实验动物心率有一定影响外,对呼吸及心血管系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钩吻素子抗外周神经损伤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诱发痛的效应及其时效关系,分析脊髓是否为钩吻素子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能作用部位。方法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束缚损伤(CCI)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上,以热痛觉过敏为指标,观察连续皮下注射给予钩吻素子(0.28、7.0mg/kg,CCI术后第3~9d,每天2次)对CCI大鼠诱发痛的效应;观测单次皮下注射给予7.0mg/kg钩吻素子后第0.5,1,2,4,6h对CCI大鼠诱发痛的效应及时效关系;Dixon序贯法分别测定钩吻素子皮下和鞘内注射抗CCI大鼠诱发痛作用的ED50,分析脊髓是否为钩吻素子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能作用部位。结果连续皮下注射7.0mg/kg钩吻素子组在术后第3d首次给药后,痛阈即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术后第9d效应最显著(翻转率为93.8%,有效率达100%)。单次皮下注射给予7.0mg/kg钩吻素子0.5h术侧足痛阈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翻转率达62.9%,有效率达55.6%);1h痛阈最高(翻转率达70.8%,有效率达77.8%),随后痛阈有所下降,但6h仍显著高于CCI+saline组。单次皮下注射钩吻素子抗CCI大鼠诱发痛作用的ED50为1.074mg/kg,单次鞘内注射的ED50为每只41.4μg,远低于皮下注射的ED50。结论钩吻素子具有抗外周神经损伤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诱发痛的效应,单次给予0.5h内起效,持效约5.5h;脊髓可能是其发挥抗神经病理性疼痛效应的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13.
钩吻素子体外诱导人结肠腺癌LoVo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钩吻素子(Kou)体外能否诱导LoVo细胞凋亡。方法 以Kou(50μmol/L)作用于LoVo细胞,经光镜、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状态。结果 通过光镜、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均证实Kou可诱导LoVo细胞凋亡,且凋亡百分率随Kou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经Kou作用后的肿瘤细胞,细胞周期状态发生明显变化,G0/G1期细胞从31.3%上升到42.3%,S期细胞从62.0%下降到38.7%。结论 Kou可诱导LoVo细胞凋亡,且存在时间依赖关系,Kou可抑制细胞DNA的合成,阻止细胞由G1期向S期转化。  相似文献   

14.
钩吻素子诱导人结肠腺癌细胞凋亡的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钩吻素子体外诱导人结肠腺癌LoVo细胞凋亡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钩吻素子对LoVo细胞跨膜电位、线粒体跨膜电位、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活性氧、细胞间通讯的影响.结果 钩吻素子可降低LoVo细胞跨膜电位、线粒体跨膜电位,能降低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加入EDTA可使游离钙升高,能增高LoVo细胞的活性氧及细胞间通讯.结论 钩吻素子体外诱导LoVo细胞凋亡的细胞生物学机制可能与上述实验结果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制备钩吻素子的工艺参数.方法 在选定的溶剂体系下,采用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分离钩吻总生物碱,以钩吻素子的得率、纯度以及分离时间为指标,分别研究主机螺旋管转速、流动相流速、恒温循环器温度对钩吻素子制备的影响,选择适合的工艺参数.结果 当溶剂体系为甲基叔丁基醚-乙腈-水(3∶1.5∶4,V/V...  相似文献   

16.
大鼠肝微粒体中的脂肪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双-2-乙基己基酚酞酸酯(DEHP)诱导大鼠肝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然后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肝微粒体,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肝微粒体中的脂肪酸含量。结果:不饱和脂肪酸占所测14种脂肪酸总量的比例,青年诱导组小于青年正常组(P<0.01),老年诱导组大于老年正常组(P<0.05),青年正常组大于老年正常组(P<0.01)。所测14种脂肪酸的总量及长链脂肪酸占总量的比例,各实验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说明DEHP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肪酸的组成,进而对微粒体膜结构的影响,青年鼠与老年鼠不同。结论:青年鼠与老年鼠对药物代谢的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7.
钩吻素子对小鼠抗应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钩吻素子(Kou)对小鼠的抗应激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Kou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2、2.4、4.8 mg.kg-1.d-1),各组按设计剂量灌胃给药,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进行负重游泳、耐缺氧、耐高温及耐低温的应激实验,并检测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给予Kou处理后,在不同的抗应激实验中用药小鼠的生存时间均比模型对照组延长(P<0.05或P<0.01),在负重游泳实验中用药小鼠血清SOD活力上升、MDA含量下降(均P<0.01);但在小鼠耐高温实验中,Kou给药组和模型对照组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ou能提高小鼠负重游泳、耐寒及耐缺氧能力,其抗应激作用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非洛地平在人肝微粒体内的代谢及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用人肝微粒体研究非洛地平代谢的酶动力学及选择性抑制剂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C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钩吻素子(koumine,Kou)对荷H22肝癌实体瘤小鼠的作用及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移植性H22肝癌BALB/c裸鼠实体瘤模型给药后肿瘤的生长情况,小鼠脾脏重量及血液细胞数目变化.结果 Kou能抑制H22实体瘤的生长,随剂量升高而瘤重降低;Kou组动物的脾重指数及血细胞数目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5-Fu组,提示Kou可能对实验动物的免疫功能没有抑制作用.结论 Kou能显著抑制荷H22肝癌实体瘤的BALB/c裸鼠后的肿瘤生长,且对免疫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生物转化是我国传统中药与现代生物技术的有效融合的产物,而肝微粒体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外代谢研究是中药生物转化一个重要领域。肝微粒体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外代谢研究对于中药药性改变、疗效提高、降低毒副作用、中药有效成分代谢途径的确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肝微粒体体外代谢研究为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中药的二次开发利用以及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主要针对肝微粒体体外代谢在中药生物转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