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肺及肝脏多发巨大包虫病内囊摘除术护理体会吉林省人民医院(130021)王秀莹张艳平【关键词】包虫病肺脏肝脏手术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棘球属绦虫的蚴虫引起具有地方流行和自然疫源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边远牧区,其治疗方式,目前国内外仍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15岁,于1989年7月28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肝左内叶肝顶部包虫内囊摘除术。术后第四天始,持续发热,体温在37~38℃之间,无寒战。白细胞计数14×10~9/L,中性0.74。8月13日复查B超提示肝包虫残腔积液,细针穿刺明确残腔胆汁漏后经皮导管针穿刺,置入残腔输血胶管引流胆汁,每日平均120ml。胆汁细菌培养为大肠杆  相似文献   

4.
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66年至1984年收治肝包虫病人368例,其中331例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术后21例曾出现过各种并发症,占6.3%。现对21例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术中寻找残腔胆漏的方法,预防或减少术后胆漏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112例,术中采用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加压注水寻找残腔胆漏,88例术中经过加压注水未发现胆漏,余24例发现胆漏,其中1处18例,2处4例,3处以上2例,所有胆漏在术中得到修补。结果88例术中经过加压注水未发现胆漏的患者术后无胆漏,24例胆漏病人19例术后无胆漏,3d后拔取引流管,4例胆漏,每天引流量约10ml,1周后引流量减少,2周后拔取引流管,1例每天引流量约20ml,3周后减少,4周后拔取引流管。结论用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注水寻找残腔胆漏的方法,使所有胆漏在术中得到修补,病人术后带管时间短,恢复快,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肝包虫囊肿约有5~10%合并有胆疾['j。近年来手术方法虽不断改进,但在内囊摘除术后并发严重胆疾的仍有发生,处理棘手。我院急诊外科自1984~1994年收治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并发严重胆疾(每日胆汁引流量ler200ml)5例,占同期肝包虫手术的2.5%;经再次手术均治愈。现将这组资料并结合文献就胆疾的预防及手术治疗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其中男3冽,女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30岁。3例在外院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术中发现有胆痰,在内囊摘除后置胶管外引流,外迁缝合。术后因胆疾持续不断而转来我院。2例在本科行内…  相似文献   

7.
肝棘球蚴内囊摘除术后 ,均在肝内遗留有与棘球蚴等大的外囊残腔 ,其残腔容积有数百毫升至数千毫升。如对此残腔处理不当 ,可导致术后外囊残腔的积液 ,感染 ,肝脓肿 ,胆汁瘘。甚至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现将我院 1992~ 2 0 0 0年收治的 74例肝棘球蚴手术病人残腔处理方法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36例 ,女性 38例。年龄 12~ 6 5岁。 14岁以下小儿 5例 ,6 0岁以上老年 6例 ,青壮年 6 3例。肝棘球蚴数目 :肝脏单发性 44例 ,多发性 2 3例。肝棘球蚴同时合并有腹腔 ,盆腔 ,肺棘球蚴 7例。肝棘球蚴感染特点 :细粒棘球绦虫 (犬绦虫 …  相似文献   

8.
包虫囊肿是指细粒棘球绦虫的棘球蚴,是一个白色半透明,充满清亮液体的球。球体的壁称为“内囊”,人体内包围此囊,形成一个结缔组织囊壳,称“外囊”。外囊实际上还包括其周围受压缩的部分组织。外囊是人体组织增生部分,除非内囊球破裂后,否则不受寄生虫的入侵。内囊才是寄生虫的本身,所以摘除内囊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内囊内层的生发层及其囊液中含有寄生虫的头节。手术中如不慎囊液外溢,散落手术野,将成长新的一代包虫囊肿——造成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后腹腔下肾包虫内囊切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肾包虫患者15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腹腔下肾包虫内囊切摘除术.结果:所有患者都手术治疗成功,无中转开腹患者.手术时间30 ~70分钟,平均48.25±4.25分钟.住院天数5~7天,平均5.73±2.21天.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至今,B超检查未见肾包虫复发.结论:本地区为畜牧区,肾包虫发病率高,诊断比较容易,后腹腔下肾包虫内囊切摘除术能减少创伤,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超声检查肝包虫病具有独特的征象,为首选的诊断方法,国内已有较详尽的报道;但利用超声鉴别肝包虫摘除术后残腔积液与原位复发的报道尚少见。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了解肝包虫病外囊切除术与常规内囊摘除术复发率的高低.对于肝包虫病患者应尽量采用外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术后残腔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8年收治的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术后残腔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患者共48例,其中1例行介入治疗,21例行外囊剥离术,11例行肝叶、段的切除,10例行外囊大部分切除,其中合并胆瘘的8例加行胆囊管减压引流,5例行残腔至皮肤窦道的切除加残腔的开放引流.结果:48例患者除1例合并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无效死亡外,根治性切除者32例痊愈.15例非根治性手术治疗者临床治愈,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术后不同的残腔并发症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报道1例老年患者胆囊炎胆石症术后并发胆汁漏的护理,通过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引流管护理,腹胀腹痛的护理,静脉高营养护理,心理护理,一个月后,患者腹部症状消失,拨出引流管,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包虫内囊摘除、残腔带蒂大网膜填塞+残腔引流术进行分析。方法对肝囊性包虫病手术4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3例中行单纯包虫内囊摘除术65例,并发残腔积液6例,残腔感染2例。内囊摘除+残腔引流术108例,并发残腔积液23例,残腔感染5例,平均带管时间87d。内囊摘除、残腔带蒂大网膜填塞+残腔引流术287例,并发残腔积液19例,无残腔感染,平均带管时间21d。肝切除术13例,术后胆漏2例,出血1例。结论包虫内囊摘除、残腔带蒂大网膜填塞+残腔引流术是一操作简单实用、适用类型广、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经济安全的方法,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闫新淑 《农垦医学》2010,32(1):78-79
总结36例开胸肺包虫内囊摘除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提出了术前术后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的内容及重点。  相似文献   

18.
肝棘球蚴病(hepatic echinococcosis)又称肝包虫病(hepatic hydatidosis)是流行于世界畜牧业发达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的高发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西吉县各乡镇。本文就西吉县人民医院2001~2003年对68例肝包虫囊肿外囊完整摘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新方法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腹腔镜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结果:11例肝包虫患者手术顺利,全部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并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只要准备充分,保护得当,手术操作是安全可行的,充分体现了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20.
探讨肝包虫术后残腔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7月至2006年12月157例肝包虫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并发症19例,其中后残腔感染6例,残腔积液3例,胆汁漏5例,残腔出血2例,残腔原位复发3例;死亡1例;行单纯内囊摘除术、残腔外引流术60例,发生并发症14例,说明传统的内囊摘除外引流术,残腔并发症高,部分残腔并发症需再次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肝包虫囊肿完整切除和肝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