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格列齐特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多中心3年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评价格列齐特(商品名达美康)是否能有效地防止微血管病变的进展。方法 7个中心为期3年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285例2型糖尿病分成格列齐特和格列本脲两个治疗组,调整降糖药用量、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基化血红蛋白至控制目标。每年检查眼底及尿微量白蛋白排量。结果 初访时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及尿微量白蛋白排量差异均无显著性,3年治疗中,两组的血糖控制及血压水平亦无差异。3年末格列齐特治疗组视网膜病变进展1期3有4例(2.58%),格列本脲治疗组有24例(18.46%),差异有显著性(P<0.0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格列齐特治疗与视网膜病变进展1期呈独立负相关关系(P=0.0001)。利用相同的分析模式,3年末格列齐特治疗与尿微量白蛋白排量增加≥20μg/min状态也呈独立负相关关系(P=0.0096)。结论在本研究人群,格列齐特治疗3年防止视网膜病变进展1期和尿微量白蛋白轻度进展的作用稍优于格列本脲。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研究显示,与常规胰岛素治疗相比,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使1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的危险性分别下降63%、54%和60%。尽管如此,强化治疗并不能完全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且其代价是低血糖症发生率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伴有视网膜病变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进行随机前瞻性研究,以确定在非选择性糖尿病门诊病人中,每日注射2种胰岛素可能达到接近正常血糖的程度,和能否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 74例伴视网膜病变的IDDM病人随机分为继续普通糖尿病管理(U组)或较强化的治疗方案(A组),后者用特慢胰岛素作基本控制和进餐时用可溶性胰岛素,对饮食管理加强指导。建议病人进食中度低脂肪、富含纤维的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在家每日4次餐  相似文献   

4.
目前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视网膜病变与大血管事件有关。一篇发表在Atherosclerosis上的综述旨在研究这种关联可否推广至糖尿病的任意微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1例,按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早期肾病组41例和临床肾病组40例。同时行眼底镜检查分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组58例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23例。正常对照组30例。均检测其血清hsCRP、oxLDL、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白蛋白(MAU)、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等,并进行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oxLDL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临床肾病组显著高于早期肾病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显著高于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组。hsCRP与oxLDL水平正相关(r=0.4023,0.0005)。结论高水平的oxLDL和hsCRP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胰岛移植研究的历史回顾和最新进展 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研究显示,与常规胰岛素治疗相比,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使1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的危险性分别下降63%、54%和60%。尽管如此,强化治疗并不能完全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且其代价是低血糖症发生率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线粒体氧化损伤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各型糖尿病均以慢性高血糖、进展性血管病变为特征。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及各种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与糖尿病相关的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则会影响心、脑及四肢远端的血供,使糖尿病患者有更高的心肌梗死、脑卒中及肢端坏死的风险。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高血糖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有显著相关性,而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则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表现为高糖引起的血流异常、血管通透性增高,这反映了扩血管物质(如一氧化氮)活性降低,而缩血管物质(如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活性增高,使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因子[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增多。糖尿病早期大血管异常表现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选择性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8.
163例病程超过10年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3.9%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11.7%合并临床肾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和糖尿病病程、病情控制程度及是否中断随访治疗密切相关。起病后第一个10年,在本院糖尿病门诊连续跟踪治疗,使血糖长期稳定控制在Ⅰ级,有效地减少了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心脏病变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并发症及主要死因之一。根据其病理组织学改变一般分为4类:(1)糖尿病心脏微血管病变(心肌内毛细血管病变);(2)糖尿病心脏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和冠脉血栓形成);(3)糖尿病心肌病变;(4)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也有将前两者合并称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而分为3类者。一、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冠脉疾病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2~3倍.有证据表明DM及IGT均力冠际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一般来说,糖尿病微小血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各种微血管并发症和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探讨hsCRP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187例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分无肾病组(ACR〈30mg/g)137例,早期肾病组(30mg/g≤ACR〈300mg/g)31例,临床肾病组(ACR〉300mg/g)19例;根据眼底镜检查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146例,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1例;根据有无神经病变分为无糖尿病神经病变组136例,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组51例。观察3种并发症中各组hsCRP的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和hsCRP相关,hsCRP随尿白蛋白/肌酐比的增加而升高。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ACR(r=0.438)、TG(r=0.332)及体重指数BMI(r=0.267)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结论:hsCRP与糖尿病肾病相关,其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度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的高血压病程不同,对血糖,血脂代谢和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糖尿病患者150例分为血压正常组(A组,n=60),高血压病早于糖尿病组(B组,n=54),糖尿病早于高血压病组(C组,n=36)。对各组采血标本测血糖,胰岛素,C肽,血脂各项.血肌酐.血尿酸和集尿测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及观察眼底视网膜等,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A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其他各组(P<0.05);A组的血胆同醇浓度低于B和C组(P<0.05,P<0.01);B、C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均超过正常范围,B组较C组增多.有显著性差异;B、C组的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高于A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均导致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和微血管损害;高血压病程越长,前述异常和损害越重。  相似文献   

12.
[英]/Wirta O…//Clin Nephrol.-1999,51.-329~334 研究目的是评价微量白蛋白尿是否为肾小球滤过率(GFR)接近正常的2型糖尿病病人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病人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糖尿病病人125名,年龄46~71岁,平均病程11a。在空腹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75g)负荷后1 h、2 h测量病人血糖和血清胰岛素。血糖、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肌酐由酶测定法测量,血红蛋白Ale由液相色谱法测量,尿白蛋白清除率(VAER)由免疫比浊法测量。将糖尿病病人按照UAER/24 h分组。白蛋白清除百分数由公式(尿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尿肌酐)计算。GFR由51Cr-EDTA(乙二胺四乙酸)单一注射血浆消失法测量。 结果 共有49%病人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所有病人均有肥胖、高血压、代谢调节紊乱、空腹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还有较高的空腹血清甘油三酯和低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GFR大部分病人在正常范围,且没有人发生肾脏衰竭。病人平均VAER较高,大约1/3有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清除百分数也高。有和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病人中性别(P=0.46)和吸烟习惯(P=0.17)没有区别。应用胰岛素治疗病人20人中9人有视网膜病变,未用胰岛素治疗病人105人中17人有视网膜病变(P=0.004);应用胰岛素治疗病人病程14.1 a,而未用胰岛素病人病程11.1 a。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病人有较长的病程,较高的收缩压和负荷后2 h血糖,另外还有较高的尿白蛋白清除率和白蛋白清除百分数。未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也有相似结果。 白蛋白清除百分数与背景性视网膜病独立相关(P=0.028)。胰岛素治疗同样也与其危险性独立相关(P=0.0017)。在OGTT中负荷2 h后较高的血糖值(P=0.009)及糖尿病病程超过10 a(P=0.048)病人与病程短的病人比较患视网膜病的危险增加3倍。HDL胆固醇<0.8 mmol/L也与背景性视网膜病相关(P=0.023)。年龄、性别、收缩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疗法、空腹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Alc、空腹血糖或胰岛素、C肽反应或吸烟习惯等并非背景性视网膜病的独立相关因子。 结论 有正常肾小球滤过率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微量白蛋白尿与视网膜病独立相关。 (陆 平 张云霞摘 赵战云校)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研究组(DCCT)肯定了糖控制与糖尿病(DM)并发症间的因果关系,能有效地延缓IDDM患者视网膜病变,肾病及神经病变的发生和进展,但同时发现低血糖的发生率约为常规治疗组的3倍以上[1],而植入INS泵的问世,使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英]/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组…// N Engl J Med.-20 00,342.-381-389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为得到接近正常水平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而进行的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显著降低了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性,为评价这种有益作用是否能持续下去,本研究比较了在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结束后4a内视网膜病变和肾病在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中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对象与方法 1983~1989年间1441位1型糖尿病患者登记入DCCT,年龄13~39岁,病程1~15a,身体状况良好,分为初期预防组(726例,尿白蛋白排泄率<28μg/min且无视网膜病变)和Ⅱ期干预组(715例,有轻至中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且尿蛋白排泄率<139μg/min),以上两组患者随机分别给予强化治疗和常规治疗。强化治疗组至少每日注射3次胰岛素或用胰岛素泵治疗,并且根据血糖自我监测结果(至少每天4次)调节胰岛素用量;常规治疗组每天给予1~2次胰岛素注射,同时每天测血糖或尿糖1~2次。平均随访期为6.5a。DCCT结束后,常规治疗组者改为强化治疗,DCCT结束后第4a有1208位患者以眼底摄影分级为基础评价视网膜病变的程度;于DCCT结束后第3、4a取尿标本评价肾脏病变。   结果 在DCCT6.5a间,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分别为9.1%和7.2%)经过平均4a的随访后,两组间差异缩小(分别为8.2%和7.9%)。然而严重视网膜病变,包括增殖性视网膜病,黄斑区水肿以及需接受激光治疗的人数百分数,强化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分别为72%及87%,P<0.001)。另外,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的患者的比例,强化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结论 尽管血糖升高,但1型糖尿病患者经强化治疗至少4a后发生进行性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危险性下降。 (赖丽文摘 吴钟山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了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长期不罹患视网膜病变的保护性因素。127侧 IDDM 患者按其视网膜病变情况分为3组:①无视网膜病变组40例;②背景性(background)视网膜病变组40例,即无视神经乳头及周围性新生血管的视网膜病变;③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47例。根据其糖尿病发病年龄、血压、血糖、吸烟量、胰岛素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联合诊断在糖尿病肾脏病变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94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行99mTC-DTPA肾小球滤过率和UACR检查。结果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白蛋白尿患者中分别有9.6%(15/157)、25.3%(23/91)、45.7%(21/46)出现了GFR的下降;以UACR为标准诊断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9%、59.3%,以GFR为标准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6%、88.8%,而联合UACR与GFR诊断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4%、54.3%;结论UACR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已有部分出现肾功能下降,联合GFR有助于更好地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与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采用尿白蛋白测定方法对91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尿白蛋白排出率(UAE)关系作了初步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UAE>30μg/min者全部检出视网膜病变,且病变程度与UAE增高程度相关。而UAE15~30μg/min轻度微量白蛋白尿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27.27%)接近UAE正常患者(27.91%),提示UAE30ug/min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防治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患者在发生糖尿病肾病,或合并泌尿系感染,或并发心衰,或合并高血压性坚损害、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等问题时,均可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高。但其中,最常见的导致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加的原因还是糖尿病肾病。该病作为糖尿病最典型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由于目前国际上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措施,随着病情进展,将会出现大量蛋白尿,进而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所以,寻求包括中医药治疗措施在内的延缓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胰岛素品种、输注器具及方法不断创新,临床疗效得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研究(DCCT)充分表明强化治疗对控制和改善1型糖尿病(T1DM)并发症的重要性;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和日本的Kumamoto研究观察了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降低1%,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和进展的危险性减少约20%。因此,对于T1DM和T2DM强调强化治疗以使血糖控制达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皮肤微循环改变与其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糖尿病皮肤微循环改变与其它微血管并发症的。方法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81例2型糖尿病者及26名正常对照进行了皮肤微循环的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四肢皮肤最大血流在不同病程,不同视网膜病变,不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各组均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