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玉米须水提物对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水溶提取法制备玉米须水提物(主要成分为玉米须多糖)。采用高脂高糖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T2DM雄性SD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玉米须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共6组。给药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体重(BW)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HOMA-IR和HOMA-β,免疫组化法分析胰岛中胰岛素表达水平,并作HE染色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的玉米须水提物可呈剂量依赖型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FBG、BW和Fins的水平(P〈0.05或P〈0.01),明显降低大鼠HOMA-IR(P〈0.05或P〈0.01),显著升高HOMA-β(P〈0.05或P〈0.01),明显增强胰岛细胞中胰岛素表达(P〈0.05或P〈0.01)。结论玉米须水提物能改善T2DM大鼠胰岛素低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
L—糖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糖氨酸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在临床应用于防治糖尿病性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可能性。方法:选用健康纯系Wister大鼠、应用链脲佐菌素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L-糖氨酸组、正常对照组,用药第8周末处死动物,检测外周血及心肌组织的NO、NOS、SOD、MDA等,并取心肌组织作电镜观察,研究L-糖氨酸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结果L-糖氨酸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P<0.01),增加血清中NO含量及增强NOS活性(P<0.05);使心肌组织中SOD增加、MDA减少(P<0.05)。结论:L-糖氨酸在糖尿病性心肌损伤中通过L-糖氨酸-NO通路对心肌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适当补充外源性L-糖氨酸对糖尿病患者防治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链脲佐霉素(STZ)诱导DPN大鼠模型,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sVCAM-1、sICAM-1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糖尿病组大鼠血清sVCAM-1、sZCAM-1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情况明显改善(P〈0.01),且糖末宁疗效优于弥可保(P〈0.05)。结论:糖末宁对DPN大鼠血清sVCAM-1、sICAM-1含量有一定下调作用,从而达到防治DPN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热量饲料及链脲佐菌素诱导的方法模拟糖尿病肥胖大鼠的模型。选择大黄醇提物给大鼠灌胃,测定FFA、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脂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大黄醇提物大、小剂量组TC、TG、LDL、FFA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敏感性提高(P〈0.01)。结论:大黄醇提物能提高糖尿病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其血浆FFA、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热量饲料及链脲佐菌素诱导的方法模拟糖尿病肥胖大鼠的模型。选择大黄醇提物给大鼠灌胃,测定FFA、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脂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大黄醇提物大、小剂量组TC、TG、LDL、FFA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敏感性提高(P〈0.01)。结论:大黄醇提物能提高糖尿病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其血浆FFA、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6.
运用链脲佐菌素加高脂膳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选择大黄醇提物给大鼠灌胃。灌胃前、后用ELISA方法检测空腹血清APN浓度和TNF-α水平,同时测定各组的胰岛素水平;根据HOMA-IR公式。计算ISI,并比较灌胃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模型及治疗组血清APN的水平、胰岛素敏感性较治疗前提高(P〈0.05),TNF-α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大黄醇提物组能明显提高APN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熊脱氧胆酸( Ursodeoxycholic acid,UDCA)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保护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链脲佐菌素(5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n=40),并将14只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糖尿病组7只,UDCA组7只,另取正常对照组10只.自造模成功第10天开始以UDCA(40 mg·kg-1·d-1)给大鼠灌胃30 d.饲养期间观察大鼠血搪.处死后留取大鼠血清和组织标本,测定空腹胰岛素,TUNEL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胰腺组织总RNA采用定制基因芯片对89条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以RT-PCR和Western印迹法验证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大鼠血糖在给予UDCA治疗后逐渐下降,但仍然未降到正常水平.糖尿病大鼠空腹胰岛素降低,给予UDCA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水平有所增加.TUNEL显示糖尿病组大鼠予UDCA治疗后减少了由链脲佐菌素引起的胰岛β细胞凋亡(P<0.01).在89条基因中,糖尿病组上调基因42条,下调基因46条.UDCA可以逆转部分基因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Bax、Caspase-3、Bip、CHOPmRNA和CHOP蛋白显著上调(P<0.05),而抗凋亡蛋白Bcl-2 mRNA显著下调(P<0.05),给予UDCA治疗后这些参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熊脱氧胆酸可能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达到保护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mg/Kg)的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D0)组、Ang(1~7)[300μg/(kg·d)]干预(D1)组,每组10只。D0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颈部皮下注射,连续8周,仍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胰岛局部诱导型NO合酶(iNOS)及细胞内胰岛素的表达,并选择胰岛部分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平均光密度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0组大鼠胰岛形态明显异常,局部iNOS相对浓度、AngⅡ、HomaIR增加,细胞内胰岛素相对浓度和FINS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0组比较,D1组干预后大鼠胰岛形态改善,局部iNOS相对浓度、AngⅡ、HomaIR降低,细胞内胰岛素相对浓度和FINS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1~7)可改善T2DM大鼠胰岛形态与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海马脑区胰岛素和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中某些相关蛋白的表达及APP17肽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链脲佐菌素诱发大鼠糖尿病模型,并用APP17肽治疗。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blot法分析海马中信号传导及部分凋亡相关蛋白;电镜观察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DM大鼠IGF-IRα、Akt/PKB、CREB表明明显降低,APP17肽治疗后明显上调(P<0.05),GSK-3β、PP-1及凋亡相关蛋白Bax、AIF表达增加,治疗后则明显降低(P<0.05);超微结构表明APP17肽治疗后兴奋性突触小泡明显减少。结论 糖尿病大鼠海马脑区胰岛素和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中某些重要蛋白表达异常,APP17肽部分纠正这些蛋白的异常表达,这可能是其保护DM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核因子kB(NF-kB)活性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分成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PBMC中NF-kB活性;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F-k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结果 糖尿病大鼠PBMC和肾小球中NF—k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糖尿病大鼠相比,阿托伐他汀明显抑制NF-kB活化及MCP-1和纤黏连蛋白(FN)表达(P〈0.05),减少24h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及肾病理学损害。结论 NF-kB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抑制NF-kB的活化可能是他汀类药物发挥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精氨酸(Arg)对糖尿病(DM)大鼠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GMP)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DM模型,随机分为DM组、L—Arg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用药12W末处死大鼠,测定3组大鼠血糖、胰岛素含量以及血浆、心肌、肾脏、睾丸组织中NO、cGMP含量和NOS活性。结果DM组大鼠血糖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胰岛素水平(P〈0.01)及血浆、心肌、肾脏、睾丸组织NO水平(分别P〈0.01,P〈0.05,P〈0.05,P〈0.01)和血浆、心肌、睾丸组织cGMP含量(分别P〈0.01,P〈0.01,P〈0.05)及血浆、肾脏、睾丸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分别P〈0.01,P〈0.01,P〈0.05)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L—Arg可明显降低DM大鼠血糖水平(P〈0.01),增加胰岛素含量(P〈0.01),同时显著增加血浆、心肌、肾脏、睾丸组织NO水平和血浆、心肌、睾丸组织cGMP含量及血浆、睾丸组织NOS活性(均P〈0.01)。结论DM大鼠NO-cGMP信号通路存在缺陷,L—Arg对DM大鼠NO—cGMP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通络方药(TLR)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前8天开始给予TLR直至实验结束。实验结束时测血糖、体重;取胰腺测定胰腺匀浆中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透射电镜检测胰岛口细胞。结果与正常组相比,STZ组胰腺内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血糖明显升高。TLR预处理明显降低STZ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同时降低大鼠胰腺匀浆内MDA含量(P〈0.05),升高GSH—Px活性(P〈0.05)。透射电镜显示TLR预处理使胰岛β细胞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TLR通过减轻胰腺内氧化应激水平保护胰岛β细胞完整并有效防止STZ诱导的糖尿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硝基酪氨酸(NT)在糖尿病大鼠胰岛中的表达,以及普罗布考的干预对其表达和对胰岛β细胞的影响。方法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普罗布考组(PB组)每天同时灌胃普罗布考500mg/kg,10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NT在胰岛中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DM组)及PB组大鼠的FPG、TG、TC及MD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NC组)明显增加(P〈0.01),NT的平均光密度也明显高于NC组(P〈0.01),但PB组上述指标的测定显著低于DM组(P〈0.01);DM组和PB组大鼠的SOD水平、ISI明显低于NC组(P〈0.01),PB组这些指标的测定显著高于DM组(P〈0.01);NC组和PB组的Fins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都明显高于DM组(P〈0.01)。结论NT在胰岛的表达增强,普罗布考作为抗氧化剂,对于STZ引起的或糖尿病引起的氧化应激,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损伤,保护了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DM)大鼠血清及脑组织胆碱酯酶(ChE)活性与发生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互关系。方法 高脂、高热卡饲料喂养+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2型DM大鼠模型,并与对照组同步实验。造模成功后2周分离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分别测定乙酰胆碱酯酶(AchE)、丁酰胆减酯酶(BchE)活性以及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AchE、BchE、FBG、FIN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AchE、BchE活性明显下降(P〈0.01)。结论 2型DM大鼠血清及脑组织AchE、BchE活性变化可能与其并发AD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牛磺酸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在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观察了大鼠心肌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变化以及牛磺酸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较正常大鼠心肌组织RA,ACE活性显著升高(P<0.01),ATI和ATII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牛磺酸治疗组大鼠较未治疗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ACE活性和ATI,ATII含量的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RA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心肌组织RAS功能亢进参与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病过程。牛磺酸抑制心肌组织RAS功能对减轻糖尿病心肌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灵芝多糖干预后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分组给予不同剂量灵芝多糖(GLP,100、200、400mg/kg)进行治疗性灌胃。8w后,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雄测各组大鼠肾皮质MMP-2、TIMP-2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MMP-2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TIMP-2明显升高(P〈0.01);灵芝多糖各组较糖尿病组MMP-2表达升高(P〈0.01),TIMP-2表达减少(P〈0.01)。结论灵芝多糖通过调节MMP-2/TIMP-2的平衡,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口服胰岛素诱导免疫耐受在防治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方面的效果。方法 雌性NOD鼠120只,随机分为胰岛素组和对照组各60只,6周龄始分别口服猪胰岛素500ul或磷酸盐缓冲液(PBS)500ul,至40周龄。6、12、20、25、30周龄分别测定两组未发病NOD鼠血清胰岛素(insulin)水平,并观察胰岛形态学变化。结果 40周龄糖尿病累计发生率对照组为91%,胰岛素组为11%,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未发病NOD鼠中,20、25、30周龄对照组胰岛炎明显重于胰岛素组,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胰岛素组(P均<0.05)。发病的NOD鼠中,对照组NOD糖尿病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胰岛素组糖尿病鼠(P<0.05)。结论 口服胰岛素可明显延迟NOD鼠糖尿病的发病时间,降低糖尿病发生率,缓解动物发病后的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硫氧还蛋白(TRX)与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NC)、糖尿病(DM)和替米沙坦干预(TM)组。DM组和TM组大鼠高脂高糖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构建2型糖尿病(T2DM)模型,TM组予替米沙坦10mg·kg^-1·d^-1干预,8周后测定血浆生化指标、胰岛中胰岛素、TRX和TXNIP的表达。结果DM组和TM组空腹血糖、丙二醛以及胰岛中TXNIP水平均较NC组高(P〈0.05),TM组血糖与D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M组上述其余指标水平较DM组低(P〈0.05);DM组和TM组空腹胰岛素、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胰岛中胰岛素和TRX水平低于NC组(P〈0.05),但TM组高于DM组(P〈O.05)。结论T2DM大鼠胰岛TRX表达较正常大鼠降低,而TX—NIP升高;氧化应激水平和低胰岛素血症的改善可能与替米沙坦干预了这种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TUNEL、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持续高血糖大鼠贝那普利处理组较未处理组。肾小管凋亡细胞明显减少,Bax表达减弱,肾小球Bcl-2蛋白表达增强(均P〈0.01);糖尿病血糖波动大鼠贝那普利处理组较未处理组。肾小管凋亡细胞数、Bax和Bcl-2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初期血浆胃促生长素、肥胖抑制素及其比值(G/O)对胃排空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胰岛素干预组(INS组)各20只。后两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模型。INS组每日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另两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制模2周、6周,每组随机取半数进行实验,以酚红灌胃法检测胃排空率,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胃促生长素、肥胖抑制素水平。结果2周后,DlVl组较NC组胃排空率升高(P〈0.001),胃促生长素、肥胖抑制素水平增高(P〈0.01),G/O值略增高;INS组大鼠胃排空率低于DM组(P〈0.001),G/O值低于DM组及NC组(P〈0.01)。6周后,DM组较NC组胃排空率升高(P〈0.001),胃促生长素、肥胖抑制素水平增高(P〈0.01),G/O值增高(P〈0.05);INS组较DM组胃排空减慢(P〈0.001),血浆肥胖抑制素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初期血浆G/O升高是胃排空加快的可能原因之一,外源性补充胰岛素对肥胖抑制素水平的影响可能与调节胃排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