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方药用量是中医辨证施治、遣方用药和获得疗效的基础.恰当的用药剂量是保障中药安全有效的关键.剂量最惮轻重,是中医所谓"不传之秘".剂量轻则效果不达,所谓"药不眩瞑,其疾不瘳",量重则药过病所,"有病病当之,无病身当之".可见药物剂量与疗效关系的重要性.理想的药物用量,应是能够获得最大疗效而不良反应又最小的量.阐明中药量效关系,寻找临床最佳用药剂量,明确最大量和最小量,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药用量的决定,当然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居住的地域、气候和选用的方剂、药物等而进行考虑的。但由于使用目的的不同,用量也就有所不同;同一药物,因用量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或产生新的功能,从而发揮药物更大的作用。所以中药用量与作用的关系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一个方面,正如日人渡边熙氏所說:“汉药之秘不告人者,即在药量”。这是很有见地和体会的話。茲就近人及笔者实践所及举出几个实例,对中药用量与作用的关系,試  相似文献   

3.
论经方用量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剂量问题关乎临床疗效.中药同化学药物一样,存在量效关系,欲达一定之效,必用一定之量.临床中可以看到大小剂量并存的现象,我们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合理而且必然的.用量有如用兵,既不能提笔便是重剂、猛剂,亦不能一贯追求四平八稳,而应根据疾病的种类、病情的轻重、个体的差异、药物的品性等等合理用量,我们称之为用量策略.其涵盖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因病施量、因症施量、因势施量、因人施量、因药施量、因剂型施量等等.纵览<伤寒杂病论>,处处可见其用量策略,本文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为例,简述临证主要用量策略,以期对临床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探讨我院2013年-2014年度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水平变化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9种抗菌药物平均每天百张床位所消耗的用药频度(DDDs)及其同期间PA的耐药率,对抗菌药物的用量和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亚胺培南用量与PA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正相关;环丙沙星的用量和PA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以及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正相关关系;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用量分别和PA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正相关关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用量和PA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正相关关系。结论:抗菌药物的用量和PA的耐药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经方作为中医传承的精华一直被人们所沿用,但要提高临床疗效,药物用量亦是重中之重.历来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的说法.历代医家关于量效关系都有其认识,仝小林院士在继承经典的同时发展了独特的方药用量策略,系统的阐明了量与效的关系及临床实际应用的问题.同时,仝小林院士以经典名方为基础,采用现代科学技...  相似文献   

6.
作者围绕方药量效关系这一主题对周玉朱教授进行了访谈。周老认为,中药用量和疗效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即使同一药物,量不同效亦不同;量效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药材的质量、炮制、煎煮方法,以及患者的体质、生活方式等。对于痼疾,周老首先强调要辨证准确,如不效可渐增其量;周老善用有毒药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强调使用时要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药物用量。临证中,周老喜用细辛,常突破常规用量,而收到意外之效。  相似文献   

7.
不同地区医院处方与经方药味、用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伤寒杂病论》205首汤剂经方与北京东直门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上海龙华医院等3家医院中医处方的药物组成、用量.方法:按照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对205首经方进行古今折算,计算经方平均药物组成、用量.随机抽取东直门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3天门诊汤剂处方,上海龙华医院一天门诊汤剂处方,分别计算它们的处方平均药物组成、用量,分别与经方比较.结果:现代3家医院平均处方用药较经方明显增多,有显著差异,P<0.05.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平均处方用量与经方用量无明显差异;北京东直门医院处方用量较经方用量小,有显著差异,P<0.05;上海龙华医院处方平均用量较经方用量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经方相比,东直门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上海龙华医院处方药味明显增加;与现代医院处方相比,经方单味药物用量较大.经方药物组成、用量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药用量对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药物的性质、剂型等几方面因素和用量的关系。结果:中药用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仅对中医临床疗效至关重要,而且与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药用药安全性等密切相关。结论: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相似文献   

9.
试论方剂功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效是指方剂组成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综合反映。除组成药物以外 ,方剂功效还与治法、主治、用量、剂型、方名等诸多因素相关。因此 ,有必要阐明方剂功效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而更好地领会方剂配伍精神 ,掌握方剂功效 ,为提高临床疗效服务。1 功效与组成关系1 .1 组成是功效的物质基础 方剂之功效不是凭空产生的 ,方剂的功效有着一定物质基础 ,这个物质基础就是方剂组成药物 ,不同药物组成的方剂其功效必然不同。例如同是 2味药物组成的方剂二至丸与二母丸 ,前者由女贞子、旱莲草组成 ,其功效则为滋阴补肾 ;后者由川贝母、知母组成 ,其功…  相似文献   

10.
中药不传之秘,在用量上。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用量太少发挥不了治疗作用,用量过大会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在确定用量时,应该注意以下用药“十别”: △体质不同,用量有别体质虚弱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差,用量过大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故用量宜酌减;体质壮实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  相似文献   

11.
方剂中药物量-效-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方剂中药物的剂量与方剂效用、毒性关系密切。方剂药物的总量、主药用量、药物间的用量比例变化,不仅可改变方剂药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方剂的功用主治。方剂中药物用量恰当,可“化毒为药”;而用量不当,则“变药为毒”。为使方剂毒性最小化而疗效最大化,应加强中药,特别是方剂量效曲线关系以及量毒关系的研究、开展中药中毒谱研究和中药复方安全性评价研究、注重对临床报道的收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医临床的不传之秘,在于药物的用量上.临证用药需要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及发病地域、发病季节,药物的功用、炮制、剂型、配伍等因素决定药物的用量,只有全方位考虑,才能保证用药安全且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中麻黄与石膏配伍常用于外寒兼见内热.仲景表里双解之时,多以石膏伍麻黄,而非芩连等苦寒药物.仲景应用麻黄石膏之品,解表时麻黄用量在麻黄汤中3两麻黄的基础上常见增加,而清里时石膏用量在白虎汤中1斤石膏的基础上常见减轻,如麻杏甘石汤等.简言之,《伤寒论》麻黄石膏表里同治之要为:表里双解,多以石膏伍麻黄;石膏为伍,解表麻黄量酌增;表邪未尽,清里石膏要减轻;剂量比例,仍待临证所决定.  相似文献   

14.
方剂的药用剂量 ,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因此 ,药用剂量不可忽视 ,特别是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方 ,因其配伍严密 ,用药精当 ,其用量考究 ,如用之不当 ,便会失去经方应有的效果。笔者通过大量临床实践 ,证实经方用量远较现高校教材之剂量为大。现探讨如下。1 量变则功效异 纵观《伤寒杂病论》113方 ,除极少数方剂未注明剂量外 ,几乎每方有药 ,每药有其量 ,且煎服调理非常详细。由此可见 ,仲景对药物剂量之重视。以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为例 ,因其药物用量的变化 ,主治功效亦异了。四逆汤用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 ,甘…  相似文献   

15.
<正>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药物的用量直接决定药力的大小,某些方剂中药物应用比例的变化还会改变方剂的配伍关系,从而可能改变该方功用和主治证候的主要方面。历代医家都很重视药物剂量,故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药物组成相同,但某些药物用量的改变,则所治病证就不同。"十五"方剂学教材的编写具有划时代的优越性,无论在绪言、总论和各论中阐述非常详细,还是在方剂运用中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现代运用和使用注意等阐述  相似文献   

16.
高连印 《北京中医药》2005,24(3):174-175
<伤寒论>用附子之方有20余首,其用药特点主要体现在与干姜为伍,回阳救逆生用;与酸寒药味的药物相配,助阳散寒炮用;佐使甘草姜蜜,减少其毒性.附子的用量、煎煮时间因证、因人而宜.配伍附子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其应用精当,颇具特色,值得后人效仿.  相似文献   

17.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对药材和饮片的用量和用法进行了规定,提供了绝大部分饮片的用量范围.该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探讨药典中饮片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及剂量阈值的分布,比较有毒和无毒中药的用量特点.《中国药典》(2010年版)共录入药物617种,除16种未规定剂量,饮片最常见的最小剂量是3 g,最大剂量是10 g,剂量阈值是6 g.经比较发现,对有毒药物用量的规定比无毒药物严格;与经方本原剂量和临床实际用量比较,药典中规定的剂量阈值较窄;药典规定可用于食品或保健食品的药物与其他药物剂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把控中药用量时应综合各种因素,以"效"为先,坚持"以效择量、以毒限量、效毒权衡"的原则,从病、势、证、症、方、药、人等方面出发,对疾病辨证精准,综合考虑药物配伍,随证施量。综合考虑药物炮制、煎煮、服法,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灵活选择中药用量及配伍,才能用活中药之用量,以达"效""毒"之平衡及最佳量效关系,从而指导临床辨治疾病。  相似文献   

19.
大黄作为泻下类中药的代表,具有泻积热、下瘀血、涤肠胃、退黄疸、消痞满等多种功效,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性沉降峻猛,用量多易伤正,用量不足又难达疗效。通过分析经典方剂发现,大黄用量主要与病邪性质、药物炮制和配伍有关。病邪性质方面,当大黄用于攻伐有形实邪时,用量较重;用于消减无形之邪时,用量较轻。炮制方面,若单纯取大黄炭止血之性、酒大黄清上焦热邪之功、熟大黄活血化瘀之能,三者用量由轻到重依次为大黄炭、酒大黄、熟大黄。配伍方面,大黄与泻下药、活血药配伍用量重;与和解药、温里药配伍用量轻;与清热药、理气药相配,则需根据病情深浅轻重、病邪寒热虚实决定用量。此外,大黄用量还与患者体质、年龄、地域及剂型等因素有关,临床需遵循三因制宜原则,灵活加减。  相似文献   

20.
沈梦菲  赵林华 《吉林中医药》2021,41(8):1013-1015
郁证基本病机为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初起多以肝郁气滞为主,因七情内伤,致使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而成.若进一步加重,则致使多脏腑功能失调,但核心均不离肝气郁结.仝小林院士临床常以制香附、佛手、香橼三味药物组方开郁.制香附作用偏于肝,长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量多在9~15 g;佛手相较药力缓和,作用偏脾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用量多在9~15 g;香橼作用与佛手相似,均能调和肝脾,而其化痰止咳之力略胜,用量多在9~15 g.三药各有侧重,又相互兼顾,相互配伍,协同发挥开郁理气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