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98例胃癌患者按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Lahey+Braun式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Ⅰ组,n=34)、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Ⅱ组,n=28)及改良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Ⅲ组,n=36)。比较3种术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指标。结果:Ⅱ组和Ⅲ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均明显优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少于Ⅰ组,P<0.05。Ⅱ组与Ⅲ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和术后并发症相比,除体重外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胃切除后P型空肠袢Roux-en-Y吻合术和改良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重建方式较Lahey+Braun式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为胃癌行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较理想的术式,更有利于患者的营养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手术操作时间、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施行全胃切除术的2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分别采用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R法)(A组,96例)和改良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FJI法)(B组,44例)。记录术中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12个月营养状况和胃肠道症状(GSRS)评分等。结果消化道重建术所需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B组与A组比较,进食量明显增加(P〈0.05),而GSRS评分降低(P〈0.05)。术后12个月B组体重恢复较A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有利于维持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在每天进食量及体重恢复方面改良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优于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tt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间置空肠储袋代胃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面的优点,以减少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总结自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抚顺市中心医院76例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传统的Roux-en-Y消化道重建及Roux-en-Y+空肠储袋消化道重建术式的并发症、Visick分级指数及营养指标等。结果应用连续间置空肠储袋代胃术行术后消化道重建的32例病例术后恢复良好,与另外两组消化患者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术后1年的Visick分级指数及营养指标较好。结论全胃切除术后连续空肠储袋代胃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比较胃癌全胃切除术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优缺点。方法 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68例患者施行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式分别为Lahey+Braun式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Ⅰ组,n=46)、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Ⅱ组,n=12)及改良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Ⅲ组,n=10),探讨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优缺点。结果Ⅱ组和Ⅲ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均明显优于Ⅰ组,均P<0.05;Ⅱ组和Ⅲ组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少于Ⅰ组,均P<0.05。Ⅱ组与Ⅲ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和术后并发症相比,除体重外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胃切除后P型空肠袢Roux-en-Y吻合术和改良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重建方式较Lahey+Braun式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更有利于患者的营养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胃癌全胃切除后不同重建方式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东生  徐惠绵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14):788-790,799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不同重建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我科1999年5月至2002年5月,全胃切除术的48例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和治疗效果,应用Visck分级评定方法,对代胃术组和非代胃术重建组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对比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以返流为主要的术后症状,术后半年两组间对比14项症状无差异,术后1年,非代胃术重建组比代胃术组在体重、进食时间和进食次数有差异(P<0.05~0.01);术后2年生存32例,两组仅在体重上有差异(P<0.05).结论:非代胃术重建组患者比代胃术组患者在进食量、进食次数、体重变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且返流症状在术后短时间内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肿瘤患者全胃切除连续间置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易出现的低体重、反流性食管炎和严重的倾倒综合征等情况,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积极探索一种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以减轻患者术后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体质量、血液指标、代胃容量变化,探讨连续间置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在全胃切除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3月间42例行全胃切除连续间置空肠代胃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漏发生.随访12~24个月,平均17.4个月.术后6、12个月患者血红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数较术前有所提高.其中钡餐检查11例,代胃容量均在300mL以上,胃排空时间为30~120min.术后6、12个月分别有11例和4例患者出现反流性食管炎.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全胃切除术采用连续间置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恢复食物经过十二指肠通道,对降低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施行全胃切除术的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分别为常规端侧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8例(A组)、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96例(B组)和改良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FJI法)44例(C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后12个月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症状(GSRS)评分等。结果:术后12个月,B组与A组比较,进食量明显增加(P<0.05),而GSRS评分明显降低(P<0.05);C组与A组比较,进食量亦明显增加(P<0.05),GSRS评分则明显降低(P<0.05)。术后12个月,B组与C组体重恢复较A组更佳(P<0.05),且C组患者的进食量又优于B组,B、C两组体重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型空肠袢和改良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均有利于维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每天进食量及体重恢复方面,改良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更优于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8.
胃癌切除食管-空肠贮袋双道吻合术用于消化道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方法:在全胃切除后,制作一个“S”或“W”形空肠贮袋,与食管做双道吻合.结果:21例患无并发症发生,经钡透检查均有钡剂通过十二指肠,钡剂进入量为20%~80%,且存钡时间最长超过120分钟,分别于术后1月和3月复查,血红蛋白、总蛋白、体重、进食量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水平。结论:该术式使重建消化道的食物储存容量增加,排空时间延长,且降低了吻合口瘘、狭窄、倾倒综合征和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更多的食物通过十二指肠的正常生理途径,使进食与消化液分泌得以同步进行.同时,手术操作较代胃手术简便、安全,是全胃切除术后值得选择的一种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9.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2000年1月~2007年12月对81例行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分别采用改良P型Roux-en-Y吻合术或Lahey Braun术式行消化道重建术,现将术后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81例,男性52例,女性29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3.9岁。术前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术后均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全胃切除术后恢复食物经过十二指肠路径的空肠代胃术的3种不同吻合方式患者术后短期生活质量进行比较。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9年8月对70例施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消化道重建吻合方式不同分为3组,其中FJI型组28例,Ⅲ型组21例,P型组21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后3个月、12个月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症状评分等。结果 3组患者术后3个月每餐进食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或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3组患者每餐进食量均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及血清钙明显升高,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对比:FJI型组术后12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组和P型组术后12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3组间各指标相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胃切除术后采用空肠代胃和恢复食物通过十二指肠路径并不增加手术复杂性和风险性,恢复食物通过十二指肠路径的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FJI型的消化道重建术在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其他两种术式。  相似文献   

11.
消化道重建是胃癌手术的关键操作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远期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合理选择完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方式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术常用的消化道吻合方式的优势及不足进行论述,探索目前可能的最优吻合方式,阐述完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吻合方式的进展,并对生理学、生物力学重建理论的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R-Y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院近3年56例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B-Ⅱ吻合术组26例,R-Y吻合术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结果:R-Y组手术时间略长于B-Ⅱ组(P<0.05);R-Y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于B-Ⅱ组(P<0.05),其余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相似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BMI变化、白蛋白变化、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Y术式在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是安全可靠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降低,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应作为远端胃癌根治术的首选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胃上部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根治性胃切除术仍然是胃上部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主要术式为全胃切除术或近端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因其保留部分胃的功能,对患者营养状况影响较小而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胃癌的腹腔镜治疗效果不断改善。近年来,全腹腔镜技术被应用于胃上部癌的治疗,但该手术方式在根治范围及消化道重建等问题上尚存争议。本文将重点介绍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的适应证及如何合理地选择消化道重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带蒂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治疗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2年-2004年对58例胃窦癌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后随机采用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带蒂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重建消化道组26例(研究组),B illrothⅡ式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组32例(对照组)。术后6个月对胃存贮量、胃排空时间、胆汁反流的发生率、胃黏膜充血炎症的发生率,体重变化及术后5年内胃癌复发率及复发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胃存贮量增加、胃排空时间延长,胆汁反流、胃黏膜充血炎症的发生率降低,体重增加明显,术后5年内的复发率减低,术后复发时间延长。结论:带蒂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是胃窦癌患者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后的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癌腹腔镜辅助全胃全切术后实施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与观察组(行"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术后营养状况;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及术后腹泻、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胀、倾倒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B、RBC、TP、HG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5±0.4)h、(317.5±32.6)ml,与对照组[(3.4±0.4)h、(318.1±33.0)ml]比较,其中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腹腔镜辅助全胃全切术治疗胃癌患者后实施"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Chen YB  Li YF  Feng XY  Zhou ZW  Zhan YQ  Li W  Sun XW  Xu DZ  Guan YX 《中华肿瘤杂志》2011,33(2):126-129
目的 探讨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重建术(FJI)和P型Roux-en-Y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术(PR)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生活质量、营养状态及术后辅助化疗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实施全胃切除的107例胃癌患者中,49例行FJI重建术,58例行PR重建术.其中79例患者(FJI组40例,PR组39例),术后3周按XELOX方案行辅助化疗,监测两组患者的术后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及化疔耐受性.结果 107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无围手术期及化疗相关死亡.FJI组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滞留综合征及消瘦的发生率分别为18.4%、6.1%、4.1%和8.2%,PR组分别为19.0%、19.0%、15.5%和22.4%,两组倾倒综合征、滞留综合征及消瘦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JI组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中,28例完成了6个周期的辅助化疗,中断化疗12例;PR组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中,19例完成了6个周期的辅助化疗,中断化疗20例.两组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及化疗完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JI和PR消化道重建术安全可行,FJI组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PR组,术后辅助化疗的耐受性优于PR组.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on the life quality,nutritional status and tolerance to adjuvant chemotherapy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a total of 107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08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mong them,49 patients underwent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with functional jejunal interposition(FJI group) and 58 patients underwent Roux en-Y jejunal P-type anastomosis(PR group) after total gastrectomy.79 of 107 (73.8%) patients received post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XELOX regimen.The digestive complications and tolerance to chemotherapy were assessed respectively.Resuits Neither severe complications nor surgery-related or chemotherapy-related death were observed among the 107 patients.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emaciation,dumping syndrome and retention syndrome between the FJI and PR groups(P<0.05),but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rate of reflux esophagitis(P>0.05).28 of 40(70.0%) patients in the FJI group completed all six cycles of chemotherapy,while 12(30.0%) patients interrupted the treatment due to chemotherapy-related toxicity.39 patients in the PR group received chemotherapy,19(48.7%) of them completed 6 cycles of chemotherapy but 20(51.3%) patients interrupted.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grade Ⅲ/Ⅳ chemotherapeutic toxicity and completion rate of chemotherapy(P <0.05). Conclusions Both functional jejunal interposition and Roux-Y operation are reasonable and safe procedures of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The incidence rates of emaciation,dumping syndrome and retention syndrome are lower in the patients with FJI,showing a better tolerance to adjuvant chemothterapy than Roux en-Y jejunal p type anastomo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带蒂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治疗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2年-2004年对58例胃窦癌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后随机采用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带蒂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重建消化道组26例(研究组),BillrothII式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组32例(对照组)。术后6个月对胃存贮量、胃排空时间、胆汁反流的发生率、胃黏膜充血炎症的发生率,体重变化及术后5年内胃癌复发率及复发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胃存贮量增加、胃排空时间延长,胆汁反流、胃黏膜充血炎症的发生率降低,体重增加明显,术后5年内的复发率减低,术后复发时间延长。结论:带蒂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是胃窦癌患者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后的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保留远端残胃后利用食管-残胃吻合联合胃空肠吻合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近端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患者接受近端胃切除联合食管-残胃吻合(Esophagogastrostomy,EG组),25例患者接受全胃切除术联合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RY组),20例患者接受近端胃切除,利用食管-残胃吻合联合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 Esophagogastrostomy plus gastrojejunostomy,EGJ组),分别观察三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1年的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全组病例均无围手术期死亡,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近期并发症(肠梗阻、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J组手术时间高于RY组及EG组(P﹤0.05),反流性食管炎在EG组中的发生率39.13%(9/23)明显高于RY组8%(2/25)及EGJ组5%(1/20)(P﹤0.05)。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12月体重、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GJ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 保留远端残胃后利用食管-残胃吻合联合胃空肠吻合是治疗近端胃癌安全可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并可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且操作简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合理术式。方法 以 12例健康人为对照 ,对12 0例胃癌行全胃切除后 ,随机按食管空肠Roux y吻合 (A组 )、食管空肠“P”袢 +Roux y吻合 (B组 )、食管空肠Hunt Lawrence吻合 (C组 )及食管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 (D组 )等 4种术式行消化道重建 ,并比较其术后生活质量、预后营养指标 (PNI)指数、体重、血液营养学指标、胃肠激素水平、免疫功能 ,并以此判断各术式的优劣。结果 D组在PNI指数、体重变化和血液营养学指标上均优于A、B、C组(P <0 .0 5 ) ;D组餐后 30min胆囊收缩素 (CCK)水平及NK细胞、CD4 细胞、CD8细胞以及CD4 CD8值与对照组相似 ,亦均优于A、B、C组 (P <0 .0 5 ) ,差异有具著性。结论 食管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是一较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其空肠“P”字型构造具有代胃的功能 ;食糜通过十二指肠刺激CCK等胃肠激素的分泌 ,有利于消化及营养的吸收 ;仅切断一端空肠以及适度大小的代胃 ,保持了空肠及系膜原来的连系 ,既简化了手术 ,又保证了间置代胃空肠的血运 ,吻合口无缺血坏死之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