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志玲 《健康天地》2011,(10):40-40
<正>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闻"不仅包括闻气味,还包括听声音。中医将人常发出的声音概括为"呼、笑、歌、哭、呻"五声,并分别对应五脏,即肝呼、心笑、脾歌、肺哭、肾呻。医生能从人发出的声音,听出病人哪一个脏器出现了问题。肝对应的声音是呼呼有两层含义,一是呼喊,二是呼气。肝气过盛或肝阳上亢的人,常常容易发怒,同  相似文献   

2.
<正>你关注过身体发出的声音信号吗?你能读懂身体发出的气味预警信号吗?你是怎样应对这些声音和气味的呢?是视而不见、不知所云,还是过度紧张?让我们一起了解身体的语言,看懂疾病的讯号,它会告诉你从内到外的健康状况。闻诊,中医四诊之一。这里的"闻",可不单单指鼻子闻,还包括耳朵听。闻诊是指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由身体发出的各种异常声音和气味,以诊察身体功能状态和推断疾病的方法,而不同的声音和气味预示着不同的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英国,狗会被送去动物学校,培养能闻出主人的气味,帮助主人辨识疾病,这正是利用气味来训练动物。 中医自古就非常重视辨别体味对于诊断疾病的重要意义。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的闻诊就是闻声音、闻气味。 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如果平时能注意口和鼻腔卫生,在张口、进食和呼吸时,一定不会感觉出异常的气味。  相似文献   

4.
中医诊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四诊结合。在给幼儿诊断疾病时,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就是望"指纹"。通过看小儿"指纹",就可辨疾病轻重。"指纹"其实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一条青筋。看"指纹"是传统中医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一般用于  相似文献   

5.
常照镜子不仅能增加自信,仔细观察脸上的蛛丝马迹,还能发现疾病的征兆。从春秋时开始,"望、闻、问、切"就是中医诊病的原则,其中又以"望诊"为首,也就是只通过看面部和舌头,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其病情。  相似文献   

6.
怎样看中医     
去看中医,得按中医的特点来,入乡随俗。中医诊病的特点是“四诊”,即“望、闻、问、切”。何谓“望、闻、问、切”?  相似文献   

7.
陈诚 《自我保健》2009,(10):44-44
从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开始,中医就把“不治已病治未病”视为医道的最高体现。中医诊病的四字原则“望、闻、问、切”,凝聚了多少医患交流的人性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诊病讲究"四诊",即望、闻、问、切。其中望诊是诊病的首要环节,它包括了望精神状态、望面部气色、望舌苔、望舌质、望唇甲等诸多方面。从中医角度说,面部不同的颜色、舌苔不同的色质所代表的病症是不同的,如:面色发黄提示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颜面浮肿、面色发黑提示有肾脏疾患;而色苍白大多见于贫血的患者;而色红赤多为高血压病;而色发青考虑肝脏疾病的可能性较大;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为脾胃虚弱的征象;尖发  相似文献   

9.
舌诊,是中医的一种常规诊断方法,它反映了中医诊病的传统经验和特色,在望、闻、问、切四诊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苏焱 《现代养生》2010,(11):58-60
望、闻、问、切是祖国医学特有的诊病手段,中医称之为"四诊",相信绝大多数国人对此都不陌生.那么,如果说爱情和性爱其实就存在于男女双方相互之间的望、闻、问、切之中,初听起来可能感到似乎有些牵强,但是细细想想,又会觉得是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1.
中医诊病的时候讲究望闻问切,这是因为人体的五脏与面色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当五脏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程度上会在面部出现相应反应。虽然"望"只是诊病的一个方面,但生活中我们却可以通过"察颜观色",及时发现相关脏器功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常照镜子不仅能增加自信,仔细观察脸上的蛛丝马迹,还能发现疾病的征兆。 从春秋时开始,"望、闻、问、切"就是中医诊病的原则,其中又以"望诊"为首,也就是只通过看面部和舌头,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其病情。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古代,如果哪位武学大师要想武功"更上一层楼",就要打通人体最重要的前后生命线:前方的任脉,后方的督脉。而作为中医大夫,我发现如果普通人或者患者能把在人体最重要的任督二脉打通,就相当于为人体接通了"精气神"的输入管道,能够让身体很快有所好转。事实上,这是历代名医公认的养生要法。前方的任脉,其实非常好分辨,前胸重要的穴位有两个,一个是肚脐(专业术语叫做"神阙穴"),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诊病的时候讲究望闻问切,这是因为人体的五脏与面色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当五脏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程度上会在面部出现相应反应.虽然"望"只是诊病的一个方面,但生活中我们却可以通过"察颜观色",及时发现相关脏器功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脉搏的故事     
若干年前,笔者与某国医大师在闲聊中提及,听说上海中医院医史博物馆里有一些可看的藏品,可惜自己因这样那样的缘由未能前往。没想到大师说道,该医史馆馆长正是他的学生,他可联系一下。随即电话打过去,约好第二天接待我。就这样,暑假期间,馆长破例开馆,领着我一个人参观讲解,我是又感激又不安。在那里,我见到了一张百年前清宫御医为慈禧太后悬丝切脉的照片。
  中医传统的诊病方法有望、闻、问、切四种。“望”是指望神色、形态、舌象等;“闻”是指听声音和嗅气味等;“问”是指询问个人情况、病史、症状等;“切”是指切脉(又称搭脉)与按摸肌肤等。切脉时,医生一定要用手指直接按在病人的脉上才可知道所以;若仅仅通过红线来切脉,医生是不可能了解到真实病情的。  相似文献   

16.
四诊是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种中医诊病方法的合称。四诊必须结合运用.互相参证.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辨证和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医用望、闻、问、切诊断疾病。望是看病人的神情、气色,闻是听病人声音、嗅病人的气味,问自然是问病人的病情,而切是切脉,即搭脉。所谓“病家不用开口,搭脉便知病情”自是故弄玄虚。  相似文献   

18.
第十讲:望、闻、问,三诊并重中医了解病情有四:望、闻、问、切,谓之四诊。切,就是诊脉,下一讲专题论述。这里讲的是望、闻、问三诊。望诊,是四诊之首,诊病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望诊,可诊知病情的发生与发展。望诊,都观察什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小说中,常有太医为后妃"悬丝诊脉"情节,即将丝线一端固定在病人脉搏上,医生通过丝线另一端的细微反应诊查脉象。实际上,单靠这种方式是不可能正确诊断疾病的。由于古文中"闻"兼有听、嗅两方面的含义,所以中医中的"闻诊"指的是通  相似文献   

20.
宝宝生病,妈咪着急,却无能为力! 中医诊法讲的是望闻问切;西医诊病靠的是望触扣听,两者都离不开望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