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肋椎关节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临床诊治背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0具男性青年新鲜尸体的胸椎上,观察了480个肋椎关节,并摹拟其活动.结果:肋头关节面一般有上下两个关节面,但有2具标本的3个关节是由三个关节面构成;41.7%是上关节面大,下关节面小;31.2%是上关节面小,下关节面大;T4~6关节面的倾斜度各异;T4肋横突关节呈球窝型,其中2例关节腔内有半月状软骨.结论;T4肋椎关节活动度较大,变异较多,此处易出现病损。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胸椎自身的特点,胸肋小关节、肋横突小关节与胸椎后小关节相联结共同组成稳定的结构,加之胸椎后小关节呈冠状面及胸廓的保护作用,所以胸椎较其它椎体解剖结构相对稳定,活动范围很小[1];一旦因其它原因造成小关节紊乱,对脊椎的复位同样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笔者在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时,在患椎的“兄弟椎”旁先使用浮针松解软组织紧张,随后手法复位,复位更易成功,且疼痛减轻程度更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推拿治疗胸椎关节紊乱症7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胸椎关节紊乱症的概念及生理病理。结合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将该症分为关节突关节紊乱症,肋横突关节紊乱症,肋椎关节紊乱症三个类型。根据各关节的力学特性及病理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推拿手法,并详细介绍了胸椎旋转类,肋骨升降类和改变胸廓矢状径类等三类手法的机理和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俯卧按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俯卧双掌按肋复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采用俯卧双掌按肋复位法配合冯氏胸椎复位法;对照组77例,单用冯氏复位法。随访1个月 ̄1年。结果:治疗组急性63例中治愈58例占92.06%,对照组急性54例中治愈42例占77.78%。两组急性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俯卧双掌按掌按肋复位法在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中  相似文献   

5.
三位六法按摩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小关紊乱症,类似中医称的“背痛”、“岔气”,一般多发于上中胸段,主要是胸椎关节突关节和助椎关节的错位,牵拉软组织刺激神经而产生肌肉痉挛,致使胸背部疼痛。其主要体征是一侧背痛为主,严重者可影响到前胸胁部疼痛,往往被误认为软组织损伤和内脏病变,其治疗效果欠佳。我们1980年至1994年共收治100例,采用三位六法按摩治疗,1~3次治愈,总有效率98%。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0例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7岁,20岁至50岁占75%;有明显外伤史68例,单纯肩背痛者6…  相似文献   

6.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又称“岔气”,主要是由于胸椎关节突间关节和肋椎关节的错位,牵拉软组织,使相应的脊神经和交感神经所支配的组织或器官产生功能障碍或失常。此症以一侧背痛为主,严重可影响到前胸肋部疼痛,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笔运用手法治疗80例病人,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下。  相似文献   

7.
手法治疗肋椎小关节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永年 《颈腰痛杂志》1994,15(3):166-166
手法治疗肋椎小关节损伤张永年我们应用手法按压复位治疗肋椎关节错位,通过临床实践,效果显著,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56例,女45例,男111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个月;有外伤史139例,无外伤史17例;手法1次...  相似文献   

8.
本组自1996年10月~1997年11月,应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2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3~68岁,平均41岁。高处摔伤8例,车祸致伤4例。T11爆裂骨折1例,T12爆裂骨折1例,L1爆裂骨折4例,L2爆裂骨折6例。6例合并不同程度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4例,其余E级6例。受伤至就诊时间1~6h。12 手术方法 患者俯卧位,以伤椎为中心显露上下各1个脊椎的椎板、关节突及横突。腰椎椎弓根钻孔点在小关节突外…  相似文献   

9.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原地区,人体受特殊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胸椎小关节(包括胸椎上下关节突构成的胸椎后关节,肋骨小头与椎骨构成的肋骨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下同)紊乱症发病率较高。过去,对颈、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研究得多,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研究较少。以往人们认为胸椎属于较稳定且活动小的关节,受损机会较颈、腰椎少。因此,对本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临床研究和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10.
程中华 《中国骨伤》1996,9(6):44-44
按压法治疗肋椎关节错缝62例湖北省黄冈地区第一人民医院(436100)程中华按压法治疗肋椎关节错缝有明显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62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2例中男16例,女46例;年龄25~41岁;发病时间1天~1059天;双侧1例,余均为单侧;右侧3...  相似文献   

11.
扩胸提端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5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胸椎小关节包括关节突关节和胸椎固有关节。由于椎间盘及韧带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外伤、长期姿势不良等原因,破坏了脊柱胸段的内外平衡,导致单个或多个椎体及相应胸椎小关节发生轻度位移改变,使相应的脊神经和交感神经所支配的组织或器官产生功能障碍或失常,称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胸椎小关节紊乱其治疗一般药物难以奏效。因此,笔者自1990—1996年以来,运用扩胸提端手法,推拿按摩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5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3例中,男23例,女3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5岁。病程最长者…  相似文献   

12.
手法治疗颈胸椎后关节紊乱引起心肌缺血症状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颈胸椎关节紊乱对心肌缺血症状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方法 选择颈胸椎后关节紊乱引起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均有ST-T改变,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28例,分别采用椎顶法和按压法,观察其临床症 状,体征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28例中治愈17例,显效8例,好转3例。结论 颈胸椎后关节紊乱引起的心肌血症状,常误诊为冠心病,手法 治疗有效,安全,便捷。  相似文献   

13.
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对椎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6例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的CT表现。男性265例,女性161例,平均年龄53(36~72)岁。颈椎63例,胸椎11例,腰椎352例。结果单纯小关节病54例,余372例均合并其他椎关节疾病。颈椎、胸椎小关节病CT表现特点以椎小关节突的增生肥大(67例,90.54%)、硬化(53例,71.62%)、关节间隙变窄(47例,63.51%)和关节周围韧带骨化(48例,64.86%)为主征。腰椎小关节病的CT表现复杂,综合有:小关节突肥大、增生、骨桥形成306例(86.93%),小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185例(52.56%),骨质关节面下有囊状破坏130例(36.93%),关节囊及周围组织钙化226例(64.20%),椎小关节间隙增宽或两侧不对称时有椎体滑脱改变36例(10.23%),关节腔“真空”征82例(23.30%);以多种影像并存为特点。结论CT可充分地显示椎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为小关节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根据。  相似文献   

14.
胸椎小关节紊乱与胃肠道功能紊乱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道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病,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但其中有一部分乃因胸椎小关节紊乱引起,临床医师常因对此认识不够而致疗效不佳。笔者近两年共收治胃肠道功能紊乱合并胸椎小节紊乱患者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9例,男3例,...  相似文献   

15.
胸椎后小关节紊乱25例报告辽宁沈阳市大东区人民医院(110042)刘继毅,李为华,宋玉兰笔者治疗胸椎后小关节紊乱症2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5岁;致病原因:多由于用力不当,上肢不协调活动,如突然用力...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小关节亦称椎间后关节,是指上一腰椎的下关节突和下一腰(骶)椎的上关节突构成的关节.腰椎间小关节损伤包括关节软骨的磨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结构紊乱(或称错位).自Chormly 1933年报告以来,逐渐被人注意,临床上很多腰痛病例可归属于此类型.腰椎间小关节损伤主要靠X线诊断,国内所见报道不多.我们收集了74例临床上有下腰痛症状、X线有小关节损伤征象,分析报告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小关节影像学结构特点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测退行性腰椎滑脱(DS)患者的小关节形态结构,探讨引起退变滑脱可能的局部因素。方法:观察并测量44例L4退行性滑脱患者及50晨滑脱患者的正侧位X线片上的小关节,包括:L1下关节空间距(D)与椎板腰部宽(W)之比、L4下关节突长度、小椎 角和小面的改变,对比分析其结构特点。结果.滑脱组L4/W/1,小 关节间隙接近矢状位,两组L4下关节突长度、小椎弓根角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下关节突  相似文献   

18.
外固定器与胎儿骨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从1990年~1996年4月,采用于仲嘉氏外支架固定,胎儿骨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接13例,均治愈。经1~3年随访,效果良好。临床资料13例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7~62岁;10例中下1/3段骨折和2例中段骨折均采用单侧线型支架固定,1例多段骨折采用T型支架固定;第一次行钢板内固定、石膏外固定9例,小夹板固定、跟骨牵引3例,髓内针治疗1例;从第一次手术至本次就诊时间8个月~16个月;X线检查共同表现为:骨折端疏松,萎缩,存在间隙,髓腔封闭,骨折端硬化,假关节形成。治疗方法采用局麻或硬膜…  相似文献   

19.
徐勇  李锋  熊伟  方忠  廖晖 《骨科》2017,8(2)
目的 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经关节突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 2014年8月我院收治并应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经关节突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单节段胸椎结核患者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1~ 63岁,平均39.5岁;其中T4/5 4例,T5/6 1例,T7/8 3例,T8/9 4例,T9/10 5例,T10/11 3例,T11/12 5例;X线显示不同程度的局部后凸畸形,CT 及MRI 显示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及脓肿形成;脊髓功能ASIA C级 4例,D级 10例,E级 11例。记录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的恢复及植骨融合情况。 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 30月,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210 min,平均失血量900 mL。术后 3 个月内 ESR 及 CRP 恢复至正常水平。末次随访植骨融合良好,融合率 100%。末次随访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 结论 椎旁肌间隙入路经关节突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及并发症较少的优点,是治疗胸椎结核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国人下胸椎及椎椎弓根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为明确国人下胸椎及腰椎椎弓根解剖特点及其定位标志,作者对40具T9~L5段尸体脊椎标本的椎弓根进行了形态学研究。测量指标包括椎弓根高、宽、椎弓根后缘皮质到椎体前缘皮质的距离、椎弓极轴线与椎体矢状面夹角及其横断面的椎板的投影与关节突和横突的关系。测量结果提示:在进行椎弓根螺钵固定时,应根据不同节段椎形态学特点,选择相应的表面标志、进针角度及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