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2004年4月开始开展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至今,已完成锁骨下静脉置管术354例次,现将1例术后发现的锁骨下静脉置管逆行进入颈内静脉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彩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提高PICC置管术的成功率,在彩超引导下行PICC穿刺置管,探讨彩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0例患者采用在彩超引导下经上肢深静脉或浅静脉穿刺,另外50例患者采用传统盲穿法经上肢浅静脉穿刺.结果 彩超引导下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8%,二次性置管成功率100%,平均置管完成时间(22.5±3.4)m...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临床上长期输注刺激性药物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各种并发症,使病人得到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方法:护理部成立外周插入中心导管(PICC)置管技术指导组;制定了一系列PICC置管术护理规范,建立PICC置管术登记上报、质控制度。结果:(1)全院11个专科开展了PICC置管术,两年来插管90例,插管成功率为100%,已被肿瘤首程化疗患者广泛接受。(2)置管留置时间3天~300多天。(3)未发生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1)置管成功率高;(2)较传统置管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发生严重并发症低;(3)留置时间较传统置管术长;(4)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因此,PICC置管术是一种安全、高效、优质、推广性强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中静脉置管术及其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彩虹  陈幼明  江元森 《广东医学》1999,20(11):908-908,F003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静脉置管术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50例重型肝炎进行肘、股静脉双(三)腔置管术66次。结果 静脉置管术穿 刺率99.4%,静脉置管后并发症15.2%,主要为置管血肿、出血、感染。结论 肘、股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遗产对ALSS治疗重型肝炎是必昨安全有效的,做好置管的护理,是ALSS治疗成功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右颈外静脉切开置管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使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深静脉导管。从右颈外静脉切开置管于上腔静脉。结果:取得良好效果。54例全部置管成功,51例顺利完成计划治疗,平均置管时间13d。该技术较其它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简单,成功率高,容易固定和护理。本级术中无1例出现合并症,仅有1例继发感染。结论:右颈外静脉切开置管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的深静脉置管术,操作简单,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室置管治疗鼻咽癌(NPC)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疗效和最佳置管时间。方法:应用耳内镜下鼓室置管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2例(87耳),分为A组(置管时间<6个月)17例(28耳),B组(置管时间6~12个月)18例(30耳),C组(置管时间>1年)17例(29耳)。结果:全部病例置管均一次完成,治疗总有效率为75.8%(66/87耳),B组的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B组的置管术后复发率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少(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室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并发SOM安全有效,置管时间以6~12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安全性及应用。方法:对2005—2006年施行PICC的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90.5%)成功置管,置管时间30—180天,与对照组比较,静脉炎、栓塞、外漏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感染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PICC置管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有效置管时间长,出现并发症易于处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双侧锁骨下静脉交替置管与单纯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采用双侧锁骨下静脉交替置管,每侧置管2次,并有计划地选择穿刺点;对照组采用单纯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4次。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和术后血肿发生情况;置管后1 d、2 d、3 d、5 d,于穿刺口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及拔管前导管血、拔管后导管头端细菌培养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和术后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锁骨下静脉交替置管术在患者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218例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观察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中心静脉置管成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术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安全性及应用。方法:对我科2002年 ̄2004年施行的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30例(93.3%)成功置管,平均置管时间为10 ̄120d,其中出现塞管2例(6.7%),外周静脉炎3例(10%),导管末端细菌培养阳性2例(6.7%)。结论:PICC置管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有效置管时间较长,出现并发症易于处理。不仅能减轻老年病人每日受静脉穿刺和药物对周围静脉刺激的痛苦,而且为病情恶化病人的抢救赢得了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及体表解剖定位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操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筛选终末期肾功能不全(ESRD)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共120例,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及体表解剖定位行颈内静脉、股静脉穿刺置管,每组30例,比较1次穿刺置管成功例数、平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颈内静脉组及股静脉组平均操作时间明显少于体表解剖定位颈内静脉组及股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较体表解剖定位1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动脉穿刺损伤、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较体表解剖定位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时间短,更为安全,推荐采用;体表解剖定位中心静脉置管术技术熟练,对并发症正确处理,仍可以开展。  相似文献   

12.
改良大鼠颈静脉长期置管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克服大鼠颈静脉长期置管术后导管维护困难等问题,使用倒“T”型金属管植入皮下,以对现有置管方法进行改良。使用改良后置管术对10只大鼠进行手术,其中9只无特殊维护带管正常实验1个月以上。结果显示改良后置管术较一般置管术有更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在急诊抢救急危重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10月~2013年11月共62例行深静脉置管术患者,按穿刺置管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7例行股静脉置管术,B组25例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种深静脉置管术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置管完成时间、误穿动脉率、并发症、留置导管时间、导管相关感染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病人舒适度。结果股静脉置管术与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相比,首次穿刺成功率高,置管完成时间短,误穿动脉率低,并发症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导管相关感染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病人舒适度差。结论临床若保留深静脉置管时间比较短(<3天),选择股静脉置管术简便、风险低、并发症少,对抢救急危重病人有临床应用价值;而对需较长时间深静脉置管患者,则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 总结本院1998年10月~2002年12月行改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180例次的经验。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120例次(占66.7%),第2次穿刺成功46例次(25.6%),第3次穿刺成功10例次(5.6%)。结论 本文采用的改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简单、实用、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右侧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置管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及改良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行右侧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改良组采用改良右侧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置管操作时间均要好于改良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的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进针点及进针方向较充分考虑了胸廓的变异及颈部血管的走向差异,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延长腹直肌内段的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和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漂管率。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3月在我科行腹膜透析置鹅颈直管术的患者68例,其中采用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36例为A组,采用延长腹直肌内段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32例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术后1年内腹膜透析导管的漂管率。结果 A组36例患者中有6例(16.7%)发生漂管,B组32例患者中均未发生漂管,两组漂管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术相比,延长腹直肌内段的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能有效减少导管的漂管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2):199-201
目的:比较两种外周静脉穿刺方法在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效果及探讨在超声心动图辅助导管头端定位下行儿童PICC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行PICC置管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采用超声血管定位下血管穿刺方法,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外周静脉穿刺采用盲穿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外周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贵要静脉选择率、外周静脉穿刺时间、置管时间、置管中、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外周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93.3%),贵要静脉穿刺选择率高(90.0%),外周静脉穿刺时间及总的PICC置管时间短,穿刺点渗血及静脉炎的发生率低(P<0.05)。结论:超声血管定位联合超声心动图辅助导管头端定位行儿童PICC置管术操作方便,能够提高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莉  王卫  谢君 《广东医学》2001,22(12):1191-1191
中心静脉置管术因其突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老年患者中究竟采用什么部位置管为好,本文就663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置管方式作了探讨。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以1988年10月至2001年4月期间本院ICU为主的相关科室的老年患者663例,其中男516例(77.8%),女147例(22.2%)。置管部位:经颈内静脉置管462例(69.7%),经锁骨下静脉置管121例(18.2%),经股静脉置管80例(12.1%)。一次置管时间:<10d202例(30.55),<20 d 318例…  相似文献   

19.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及并发症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消化内科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选择消化内科危重抢救病人996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968例(97.19%),两次穿刺成功21例(2.11%),三次穿刺成功5例(0.50%),穿刺成功率99.80%。误穿动脉6例,无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等优点,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静脉穿刺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需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定位组和对照组各30例,超声引导组进行选择性定位,实时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标志定位穿刺置管,记录并对比观察二组的置管时间、一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引导组30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100%),一次穿刺成功28例(93.3%)、出现并发症2例(6.6%),对照组30例患者穿刺置管成功22例(73%),一次穿刺成功16例(53.3%),出现并发症11例(36.6%),且置管时间对照组明显高于超声引导组(P〈0.05)。结论行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明显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