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院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我院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管理方法,探讨合理的管理模式。方法从建立试验药品管理制度、建立中心试验药房管理模式、试验用药品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我院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管理。结果从我院实践情况来看,中心试验药房管理模式在对试验用药品的管理上具有显著的优势。结论中心试验药房专人、专职、集中管理试验用药品,保障受试者用药安全,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结果科学、可靠。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5,(34):4766-4769
目的:探讨建立科学和规范化的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方法。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临床试验药房的软硬件建设、药品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的制订、定期质控和药品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介绍我院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管理模式。结果:从我院实践情况来看,建立专门的临床试验用药品中心化管理药房,配置齐备的药品管理设施设备,由专职药学专业人员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集中管理试验用药品,并由质控小组定期对药品管理进行质控监督检查,可有效保障受试者用药安全,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结果严谨科学。结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严格遵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加强对试验用药品的管理,并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于构建规范化、精细化、高效能的临床试验用药品中心化管理药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中心药房试验用药物的规范化管理,建立GCP中心药房的药物管理模式,从而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真实性。方法:针对GCP实施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GCP中心药房成立前后的药物管理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试验用药物的管理在GCP实施中所起的作用。结果:GCP中心药房的系列管理大大促进了中心临床试验质量水平的提高。结论:按GCP要求对试验用药物进行规范化管理,为GCP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Ⅰ期临床试验药房试验用药品管理模式,总结经验和分析不足,为其他临床试验机构中心药房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本文分析总结了Ⅰ期临床试验药房基本情况、试验用药品管理流程、智能冷链监控系统的使用、药物信息化管理等。结果与结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Ⅰ期临床试验药房不同存储区域可满足试验用药品不同温度存储要求。采用智能冷链温度监控系统监测24 h环境及仪器设备温度,可及时发现超温情况,能尽早采取措施,将试验风险降到最低。试验用药品的电子化管理可在线动态管理与实时记录,提高数据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便数据溯源,提高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我院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以进一步规范试验用药品管理,提高管理质量。方法 对我院不同时期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对现行管理模式的管理制度和硬件设施、人员配备等方面加以阐述。结果 临床试验用药品专业药师管理模式管理更规范。结论 现行临床试验用药品专业药师管理模式更符合当下法规要求及实践情况,管理更严格规范,能更好地保障受试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问题以及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近5年来质控中发现的试验用药品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在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质控过程中共发现问题272个,其中与试验用药品相关的问题有62个(占22.79%),主要为药物储存问题(25个,占40.32%)、接收问题(15个,占24.19%)及回收问题(13个,占20.97%)等。针对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改进方法。结论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应在试验用药品管理质控、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人员培训、中心药房和信息化系统管理等方面加强并完善,提高试验用药品的管理水平,完善试验用药品的管理模式,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管理模式。方法: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规定,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试验用药品管理机制。结果与结论:初步建立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负责试验用药品的验收、回收、督导、培训,临床专业组负责试验用药品的保管、分发和使用的试验用药品管理模式,保证试验用药品"专人、专柜、专锁"管理;同时将试验用药品的管理纳入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系。但建立既符合法规要求又能适应本院实际情况的、较为完善的试验用药品管理模式需要长期努力、多方协调才能达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药品供应物流管理模式应用于我院门诊药房后对工作流程和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我院药品保障中心依托HIS系统和网络信息技术开发的药品供应物流保障系统,对比三种药品管理模式在门诊药房应用的工作效率。结果:应用该模式能减少药房内部非增值劳动,减少药品库存数量,缩短药品供应周期,并保证HIS入库及时准确。结论:该模式的应用有利于门诊药房的库存管理,但系统仍需技术支持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按《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要求,构建和探索医院临床试验机构试验用药品的中心药房化集中管理的模式。方法:试验用药品采用中心药房化集中管理模式,确保了试验用药品管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结果与结论:采用中心药房化集中管理模式减少发药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6,(2):352-354
目的:探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和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的工作流程。方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探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和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的工作流程。结果:采用临床试验用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确保了临床试验用药及其质量控制。结论:结合医院实际状况,确保临床及时供药、提高工作效率,充分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院药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志斌 《中国药房》2010,(48):4606-4608
目的:探讨我院药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途径,为基层医院药学管理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江苏省医院药事工作评价标准(试行)》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适合我院较为全面的药事管理制度。结果:成立了与我院相适应的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指导下的6个工作管理小组;将我院药学部门设为药学科,下设药房、药库、临床药学室、药品检验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等。结论:基层医院药学管理也应适应形势的需要,使之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迈进。  相似文献   

12.
杨洁  徐文燕  贺晴 《中国药房》2014,(41):3860-3862
目的:构建临床试验用药品集中管理模式,加强试验用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分别从标准操作规程的内容及相关管理措施、工作体会等方面介绍我院建立的以机构专用药库为平台的临床试验用药品集中管理模式。结果与结论:我院建立了试验用药品的接收、保管、发放及回收的标准操作规程,并通过改进试验用药品信息化管理功能模块、药库配备温湿度监控系统、对试验用药品有效期实行色标管理等举措,实现了试验用药品机构内流转各环节的全程规范化管理及药物管理员、研究者、质控人员等的信息共享,保证了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该模式具有药物管理员可随时掌控项目研究进展等优点,但不适用于所有的临床试验流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的临床试验药物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方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从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硬件设施建设、人员培训,以及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等方面,介绍试验药物中心化管理方法。结果:此种管理具有明显优势,充分发挥了药师专业特长,专人专职集中管理,有效地提高了试验药物管理质量。结论:各医院需要结合自身条件,改进和完善试验药物中心化管理方法,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这对于构建规范化、精细化的试验药物中心化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崔岚  吕琳  夏晓玲 《中国药房》2009,(25):1936-1938
目的:为各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来指导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和管理的具体做法进行总结。结果:医院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加强软、硬件建设,注重整改,是通过资格认定的关键,而加强试验过程管理和制定完备的管理规范细则是管理的要点。结论:加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有利于提高试验水平,为我国新药审评和批准上市提供科学、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促进医院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过程的规范化。方法:介绍我院临床试验用药品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及其辅助管理临床试验用药品的实践成果。结果与结论:建立的管理平台可实现药品验收入库、药品发放、药品回收与退还、查询分析等的信息化和系统化管理,使研究者开具处方、药品统计管理更便捷,药品使用信息可溯源性更完整。该平台的使用提高了我院临床试验药品的管理效率,促进了我院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过程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李进东 《中国药房》2014,(17):1540-1542
目的:评价药房托管模式在我院药房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介绍我院实施药房托管中在人员职责、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药品的供应与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结果与结论:通过实施药房托管,在人员职责方面,由托管药品经营企业负责日常药品的采购、配送、发药、记账以及人员调配等,我院派出专业药学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方面,通过协商与托管药品经营企业共同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制订切实有效的保证措施并落实;在药品供应与管理方面,由我院药房负责人根据临床各科室的用药特点,草拟出临床各科室备用基数药品范围及数量,而托管药品经营企业负责临床常用治疗药品的供应;在财务管理方面,医院定期提供药品的专用账户,由托管药品经营企业进行相关费用支付,两者共同管理该专用账户。此举不但降低了药品的管理成本,还进一步规范了药房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药物临床试验药房的建设和管理的标准。方法 参照已有规范及检查标准,并结合龙华医院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相关实践,总结归纳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中心药房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经验。结果 从药物临床试验中心药房的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硬件设施、文件资料的管理和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等多方面综合阐述更为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中心药房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实践策略及思考。结论 试验用药物的规范化管理是整个临床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稳步提高国内药物临床试验研究质量,需要针对试验用药物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和软硬件条件的配备,切实保障受试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