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磊垚  刘欣怡 《中南药学》2013,(10):742-744
目的研究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茵的防突变浓度(MPC),考察头孢吡肟对耐药突变株的选择能力,为临床优化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方法采用肉汤法富集铜绿假单胞茵ATCC27853和10株临床分离茵,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茵的MIC、MPC值,计算MIC90、MPC90、选择指数SI。结果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茵临床分离菌株的MIC90为32μg·mL^-1,MPC90〉2048μg·mL^-1,SI〉64。结论头孢吡肟在临床的应用容易筛选出铜绿假单胞茵耐药突变株。  相似文献   

2.
用AMS法测定了22种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的抑菌浓度。CPLX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浓度为0.64m g/L,TOB、IMP、GM 和AMK为1.95~7.73mg/L,CAZ、AZ、CPZ、TC、PIPC、CTX、CEZ、CXM-S、CXM-A、CET和ABPC为9.41~32.00mg/L,CFX、TIPC、TIPC/CA、MZPC和CBPC为33.98~100.30m g/L,NFT为193.00m g/L。在不同标本的分离菌中,痰液与伤口、痰液与粪便和伤口与尿液有4种抗生素、痰液与尿液和伤口与粪便有5 种抗生素、粪便与尿液有11 种抗生素的抑菌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100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表型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防突变浓度(MPC)。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厄他培南和多利培南)对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MPC并计算MPC/MIC比值。采用WHONET 5.6及SPASS 13.0进行分析。结果: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MPC/MIC比值为2~4,铜绿假单胞菌为4-≥16。β-内酰胺酶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MPC/MIC比值高于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4至 > 16 μg·mL-1)。结论:基于MPC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可以通过MPC/MIC比值调整给药剂量,降低耐药菌株的总体数量和感染负荷,抑制耐药菌突变体的选择性富集扩增。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联合杀菌作用.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MIC值,计算抑菌指数(FIC).结果哌拉西林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后,哌拉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值由8mg/L降至0.25mg/L,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由1mg/L降至0.25mg/L,FIC指数范围主要在0~l.结论哌拉西林与环丙沙星药物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作用以协同和相加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群体密度(QS)系统正常与缺陷的铜绿假单胞菌(PA)通过环丙沙星诱导后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影响的区别。方法:将PA按照前期研究的基因测序方法分成正常组和缺陷组。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对环丙沙星的MIC值,用1/2MIC、1MIC、2MIC、4MIC的环丙沙星各诱导5代,保存1代、3代和5代的菌株。诱导浓度和诱导代数对MIC值的影响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正常组与缺陷组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组内比较:在同一浓度下,2组各随着诱导代数增加MIC值均增加(P均<0.05);在同一代数下随着诱导浓度的增加,正常组第3代和第5代的MIC值也增加(P均<0.05),缺陷组第3代和第5代的MI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组间比较:QS系统分组与诱导代数无交互效应(P>0.05),且缺陷菌株MIC值都低于正常菌株;与诱导浓度存在交互效应(P<0.05)。固定代数固定浓度两组MIC值比较:在1MIC诱导的第3代和第5代,2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诱导浓度对QS系统正常组和缺陷组MIC值的影响有区别。  相似文献   

6.
用PCR方法,扩增26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力环丙沙星耐药株、4株环丙沙星敏感菌株和PA01菌株的Ⅱ类拓扑异构酶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基因片断;并对铜绿假单胞菌Ⅱ类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与耐药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0%以上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株表现出Ⅱ类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26株中有24株)。突变主要发生在gyrA基因(22株)和parC基因(14株)上,其中gyrA基因的第83位氨基酸密码子表现出高频突变(22株中有21株,ACC→ATC,占90%),parC基因第80位氨基酸密码子也表现出较高的突变率(14株中有12株,TCG→TTG,占60%),4株耐药株的gyrB和3株耐药株的parE基因发生单点突变,2株耐药株Ⅱ类拓扑异构酶基因朱检测到突变。用二倍稀释法,测定部分喹诺酮和β→内酰胺类药物对耐药突变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表明铜绿假单胞菌Ⅱ类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株对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试验所用24株突变株对诺氟沙星呈现100%的耐药;对左氧氟沙星65%的耐药;40%的菌株对哌拉西林表现出耐药;30%的菌株对头孢他啶耐药;75%的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5,(14):1939-1941
目的:研究烧伤患者伤口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并探讨亚抑菌浓度莫匹罗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方法: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检测30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菌落计数法分析亚抑菌浓度(1/4 MIC)莫匹罗星对铜绿假单胞菌黏附性的影响,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亚抑菌浓度莫匹罗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我院临床烧伤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莫匹罗星、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头孢他啶和氨曲南的敏感性较高。亚抑菌浓度莫匹罗星对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黏附性和生物膜形成均有抑制作用。结论:莫匹罗星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但其抑制程度具有菌株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张明香  张莉  李昕  徐兵  刘丽华  何鑫 《中南药学》2010,8(5):392-395
目的评价9组联合抗菌药物对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利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6种单药和9组联合用药对34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计算FIC值,比较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的敏感率。结果 9种联合方案均具有一定的协同累加作用(协同累加率为53.0%~85.3%),单独用药的敏感率为8.8%~55.9%,联合用药的敏感率较单独用药比较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联合用药使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曲南与阿奇霉素联用,对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和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作用效果。方法:利用肉汤稀释法、微量棋盘法、时间杀菌曲线等分别测定氨曲南、阿奇霉素单用及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断两药联合作用效果。结果:氨曲南与阿奇霉素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43.75%为协同作用,37.5%为相加作用,18.75%为无关作用,无拮抗作用。结论: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作用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及耐药性药物控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0例患者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细菌培养,统计分析菌检阳性患者,和阳性患者所患疾病情况,同时采集阳性患者清晨痰液分泌物标本送检。常规培养分离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PA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RO>TIM>FTX>GEN>AMK>CFP>CIP>CAZ>PTA>IMP>PIP>CFS;12种抗生素对PA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从高到低依次为:TIM>FTX>CRO>CIP>PIP>PTA>CFP=CFS=AMK>GEN=CAZ。结论临床使用抗生素时也要尽量避免长期单一使用抗生素,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合适抗生素联合使用,才能降低耐药率,达到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蔡绚  蔡涛  虞晓红 《中国药房》2008,19(20):1563-1564
目的:观察和评价血必净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协同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脓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75例)与治疗组(7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每日2次;治疗组先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再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100mL,每日2次。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4%、86.67%,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协同治疗脓毒症,能够缩短疗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群 《中国药房》2010,(22):2093-2095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000年1月~2010年1月的文献进行检索并查阅原文,共计121篇文献154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ADR在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较高(占36.36%),多发生于用药后10min内(占33.77%)。临床表现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表现复杂,以变态反应为主(占42.21%)。11例死亡病例中,有9例死于过敏或过敏性休克,并且都在10min内发生。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ADR,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国产和进口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体外抗菌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丽萍  夏泉  王中新 《中国药师》2004,7(8):615-616
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口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复方制剂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Kirby-Bauer法(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将不同批次的国产和进口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复方制剂制成每片含药量75 μg/75 μg的药敏纸片,贴于接种试验菌株的M-H琼脂平皿上,35 ℃、培养16~18 h后测量抑菌圈直径.结果: 国产和进口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7种细菌抑菌圈大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国产和进口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这7种细菌体外抗菌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14.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有关物质及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降解物等有关物质的方法.考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稳定性.方法:以ODS C18柱为分析柱,流动相为0.005 mol·L-1四丁基氢氧化铵(用1 mol·L-1的磷酸调节pH至4.0)-乙腈(750:250),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建立的HPLC方法,可同时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的头孢哌酮降解物B和其它有关物质.考察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稳定性.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合于该药生产及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84例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引起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上报的头孢哌酮/舒巴坦ADR84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属系统(81.61%),其次为全身性损害(10.34%),程度主要为轻至中度的一般ADR(95.24%)。结论:临床应重视头孢哌酮/舒巴坦引起的ADR,结合ADR发生特点做好ADR的预防与处理,加强儿童和老年人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2种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娥  韦超霞 《中国药房》2008,19(8):566-568
目的:探讨2种药物治疗方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8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别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A组)、左氧氟沙星组(B组),观察2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组与B组成本分别为1803·91、1599·81元(P>0·05),有效率分别为95·0%、100·0%(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898·85、1599·81。结论:B组方案优于A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案。方法:采用统计研究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成本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90.0%,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成本分别为948.57元和2529.45元,差异明显。结论:阿莫西林/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比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更经济,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CPZ-SB)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I,MP)治疗肺部感染的经济学效果。方法:运用最小成本分析法,对分别以2种治疗方案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成本进行评价。结果:CPZ-SB组和IMP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8.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57.14%、50%,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Z-SB组和IMP组的治疗成本分别为3 184.55、1 732.65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4.362、2.20。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看I,MP组方案较佳。  相似文献   

19.
HPLC法测定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头孢哌酮钠的胆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头孢哌酮钠胆药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胆囊取胆汁标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胆清中头孢哌酮钠的浓度,其中色谱柱为YWGC18,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5.5∶74.5∶0.45),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头孢哌酮胆汁浓度在1.25~6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5.14%(RSD=3.42%)。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许建国  朱华  姜正华 《中国药房》2009,(32):2483-2485
目的:评价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选择9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别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A组)、莫西沙星注射液(B组)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A组与B组有效率分别为86.00%、92.86%(P>0.05),平均成本分别为1314.8、3306.5元(P<0.05)。结论:A组方案较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