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本院门诊药房的实际情况,从药品调配流程、药品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探讨。结果调配差错数由每月201例降至118例。结论通过精细化的各项管理措施,提高调配人员的操作规范、专业知识水平,减少药品调配差错,保证药品质量,从而逐步提高药学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徐新  王钦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336-337
目的适应医院的信息系统,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进行管理,目标将药品调剂差错率控制在1%。以下。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解决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药品调剂工作效率;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每月检查药学人员执行PDCA管理措施的情况,计算药品调剂差错率,并进行分析和评定,检查整改的效果,提出新的计划和措施。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药品调剂差错率降至0.89%。(223/251238),达到本轮PDCA循环的目标。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调剂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品调剂自动化对医院药房管理、处方调剂工作的影响。方法:结合我院门诊药房调剂自动化工作,将现有自动化模式与传统手工模式从处方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取药时间、人员安排、实时药品管理项目、物流差错率六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药品调剂自动化有利于减少调剂差错,其中数量差错减少61.9%,品项差错减少86.3%,患者差错减少100%。结论:药品调剂自动化有利于减少调剂差错,提升药房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调剂自动化、药品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医院药房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分析门诊药房内部调剂差错,探讨防范措施,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2年5月至6月的调剂内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总量为81533张,存在调剂内差162张(占0.20%),内差包括品种差错、数量差错、规格差错及品种遗漏,其中品种差错79例,占48.77%。上午10:00~12:00是差错多发时段。结论加强药房管理,完善各项制度,提高药学人员责任心和专业素质,以减少调剂差错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方法查找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常见差错,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措施。结果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主要包括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药品名称相似和外包装相似;缺乏交代或交代不清楚。结论针对差错,加强调剂人员责任心和制度管理,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调剂差错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黄琼  张灵  董一曼  吴国翠  吴华 《中国药房》2014,(29):2717-2720
目的:提升药房药学技术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从提升药学人员综合素质、加强药品调剂差错管理、药品质量管理及多项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等方面介绍我院药房的精细化管理。结果与结论:通过人员操作规范化、加强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开展五常法和品管圈活动、加强药师人文素质培训,提升了药师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管理,对内部差错进行登记与分享,对已发生差错进行深层次分析,减少了发药差错(内部差错件数由134件下降到64件);通过加强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等,强化了药品管理质量;通过落实处方审核、充分运用药品定位系统、设置用药咨询专窗、制作用药交代标签等方式,提高了用药合理性、工作效率(患者候药平均时间从5 min降为3 min)和患者满意度(从80%上升至94.9%),保障了用药的安全、合理。我院实施的精细化管理显著提升了药房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门诊药房信息化药品调剂差错防范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有效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率,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法:从药品调剂前、中、后3个维度分别展开,运用信息化技术,设计并建立“医师-药师-患者”三位一体的药品调剂差错防范体系,并对该体系运行前后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门诊药房信息化药品调剂差错防范体系建立运行后,药品调剂工作的各环节差错均显著减少,调剂前医师开方错误率从0.724 4%下降为0.340 3%;调剂中药师总调配差错率从0.078 8%下降为0.042 4%,其中各调配差错类别的占比也均有所下降;调剂后出门差错率从0.000 68%下降为0.000 26%。结论:门诊药房信息化药品调剂差错防范体系的建立,为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法,使药师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信息化药学服务,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是未来医院药房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宋爱菊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161+163-161,163
为减少门诊药房调配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本文通过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发放中出现差错的类型及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发现药品差错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其中药师发药是产生差错的重要环节。药学人员应严格执行处方调配规程,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避免调配差错。  相似文献   

9.
防止门诊药房医疗纠纷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如何防止门诊药房在药品管理和调配中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通过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创建优质药学服务、强化药师队伍素质建设、增强法律意识、严格调配制度和操作规程、依托信息化管理加强药品管理等方法来预防门诊药房医疗纠纷。结果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保证了药品质量和调配水平,防止了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结论只要调剂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依靠完善的规章制度,门诊药房在药品管理和调配中引起的医疗纠纷完全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门诊药房药品调剂与药品管理工作的经验,以提高药房工作质量,对门诊药房进行规范化管理。方法探讨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工作及药品管理工作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门诊药房常见调剂差错,提出防范对策。结果药品调剂工作易出差错,应提高药师专业素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改善工作质量。结论应加强门诊药房药品管理工作,避免调剂差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徐帆  徐贵丽  张青  余肪  孔繁凡 《中国药房》2009,(22):1723-1724
目的:建立门诊处方预配候取管理模式及计算机系统,促进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方法:从硬件准备、系统框架设计及系统功能模块三方面对我院处方预配候取管理模式及计算机系统的建立与应用进行阐述。结果:处方预配候取管理系统的应用减少了处方调配差错,并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而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是该模式顺利运行的关键。结论:处方预配候取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优良药房服务体系的形成,是一种适应医院药学发展的良好的调剂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内差,提高药事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圈员自愿参与的方式,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门诊药房调剂内差由原来的每周28.4件下降至每周13.0件,下降54.23%;圈员能力评分由平均1~3分上升到4~5分。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显著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提高药事服务质量,保证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陈慧  刘丽宏 《中国药房》2014,(9):785-787
目的:促进大陆地区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介绍台湾地区医院药学的相关制度、药品管理(包括药品调剂和医院制剂配制)、临床用药管理(包括临床药学和用药疏失管理及循证医学信息服务)与大陆地区的差异,并提出对大陆地区医院药学工作的启示。结果与结论:台湾地区执行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引入总额支付制度;执行医院评鉴制度和药害救济制度。台湾地区医院门诊和住院药品调剂均采取拆零调配模式,调配流程合理且高效;医院制剂配制方面,一般均提供全静脉营养剂配制服务,中草药均为瓶装粉末,对于儿童用药品提供粉碎和分装服务;对于频繁使用且剂量较恒定的品种医院也会委托企业批量生产;单设化疗药房。台湾地区的临床药学工作内容与大陆地区基本相同,药事服务在院内网络上进行记录;医院药师(包括临床药师和药房药师)可随时将各类用药疏失填报至院内网络,填报者能获得院方奖励。台湾地区医疗品质策进会已将医院循证工作开展情况视为质量控制的一项指标,纳入医院的评鉴系统。启示大陆地区需要推动药学服务的信息化、注重临床药学人员的培养与考核、加强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在线药学知识的配方软件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提高医院门诊药学服务水平。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采用PowerBuilder6.5开发语言,整合药学信息知识库,改进门诊配方软件。结果:构建了在线提供药学知识的门诊配方软件,减少了配方差错,提高了药师接受信息咨询的能力。结论:该软件具有快速、高效、综合、直观的特点.可满足门诊药学信息咨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PDCA循环法对药品调剂差错进行管理,并分析对比管理前后药品调剂的差错下降率,说明此循环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施措施后,差错率明显降低.结论 采用PDCA循环法有效地减少了药师在调配处方中的差错率,提高了调剂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国内大型医院自动化门诊药房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快速出药、智能存储、批量上药及智能发药等设备对我院门诊药房进行自动化改造,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改造后药品管理、调剂质量、药师工作效率等方面发生的改变。结果:门诊药房自动化优化了药品管理,有利于药品养护,加强了库存管理,解决了效期管理难题,实现了药品批号追踪;调剂差错由改造前的32.6件/周减少至改造后的11.3件/周,降低了65.3%;自动化药房设备参与了约90%的门诊处方调配,实现了药品调剂从"人等药"到"药等人"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自动化有利于提高国内大型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朱伟梁  丁禄霞  李莉  蒋鹏 《中国药房》2012,(13):1190-1192
目的:降低医院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促进药学服务质量提升。方法:以"降低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为主题,在我院门诊药房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并评价该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拟定了几方面的对策,如配方人员仔细核对打印标签,药品调配后摆放整齐;对同一成分不同规格、包装非常类似的2种药品,用其他品种的药品隔开,并贴上醒目图标等。有形成果方面,与改善前比较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下降62.9%(29.25件vs.10.85件),目标达标率120.66%;无形成果方面,员工品管手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责任心等方面的评分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