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肝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目前临床上根据患者是否有过量饮酒史将脂肪性肝病(FLD)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D),其中,NAFLD占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类肝组织改变类似酒精性肝病但无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例数迅猛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此病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癌等严重肝病有密切关系,但往往人们不大注意,直到体检时方才发现。山东枣庄市中医医院李润东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多年,他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总体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瘀之邪为标,确立了以“健脾”贯穿始终,疏肝行气、补益脾肾、祛湿化痰、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基本的治疗方法,并重视治未病之法,临床效果甚好。文章结合案例介绍李润东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是一种除外酒精和其它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和脂肪贮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3 种主要类型[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更常见的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一个病理过程.NALFD 常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并存.  相似文献   

4.
加强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disease,FLD)简称脂肪肝,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大泡性脂肪变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目前认为FLD由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通常分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其中NAFLD是近年来尤为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其原因主要在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患病率较大幅度的提高,以及对其传统的“预后良好”认识发生了改变。如有报道,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7.3%,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15.35%、0.79%;国外1515例肥胖相关性脂肪肝肝活检荟萃分析显示5%~63%有炎症,29%有肝纤维化,3%有肝硬化。因此可以说,脂肪性肝病的防治是我国肝病防治领域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5.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disease,FLD)简称脂肪肝,病理上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临床上则有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之分。鉴于FLD的病理诊断通常难以获得,目前主要根据肝脏B超并结合病史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来明确脂肪肝的有无及其可能病因,但这些措施通常难以区分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当前酒精性肝病(ALD)患病率居高不下,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不断攀高并已成为发达地区慢性肝病首要病因。NAFLD除了与ALD一样可致肝病残疾和死亡外,还可促进糖尿病和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为此,即使是健康查体发现的无症状性脂肪肝也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综合防治。尽管大多数脂肪肝患者通过节制饮食、增加运动以及戒酒等非药物治疗就可有效控制,然而改变生活方式并非万能,部分患者往往还需加用各种中西药物以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6.
赵文霞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为20%,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根据其病理改变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属于中医之“痰证”、“积证”、“肥气”等范畴。导师赵文霞教授从1993年起率先开展了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脂肪性肝病有深入独到的见解,经验颇丰,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今择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对古今中医学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并从理论上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学病名及病因,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关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五脏论治的必要性,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五脏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中医药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有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黄振  宋双临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820-82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易善复)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是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至今尚缺乏特效药物[1]。目前临床采用中医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趋势[2]。本研究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涤痰疏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进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越来越多,给人群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已经成为肝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进展以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思考,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方面取得不少进展,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一些单味中药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展现了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黄进 《江西中医药》2020,51(5):28-3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世界上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属中医"肝癖""痞满""胁痛""积证"等范畴。肝肾两脏关系密切,在生理上母子相生,精血同源,经络相传,在病理上互相影响、疾病互传。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肾论治,意义颇深,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肝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以及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代谢危险因素和(或)胰岛素抵抗与其发病关系密切~[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脂肪性肝病,中医理论将其归属于“积聚”“胁痛”“肥气”等范畴。卢秉久教授从医四十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上有独特的见解。通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病因病机,从中医古籍文献入手,以“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为主要切入点,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辨治经验,以期能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肝脏疾病。西医以饮食、运动调节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为主。已有国内外相关文献显示,中医外治法、尤其是针灸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研究展开文献综述,探讨针灸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与特点,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芪茵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郁脾虚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基线比较,2组具有可比性(P0.05)。2组均要求做到调畅情志,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在此基础上治疗组56例口服芪茵茶(由生黄芪、茵陈、苦丁茶等组成)1次19 g,1日1剂;对照组56例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1次2粒,1日3次。观察2组患者服药2个月后在中医证候疗效、肝脏影像学变化、肝功能(ALT,AST)、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芪茵茶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肝脏B超、血脂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芪茵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价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中医理论体系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案,发现临床使用的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是中医古方(参苓白术散、六味地黄丸、茵陈蒿汤、小柴胡汤、桃核承气汤)、中成药(胆宁片、血脂康胶囊、护肝片、三七脂肝丸)、临床经方验方(苓桂术甘汤、三子养亲汤、养肝解郁颗粒、鹧鸪降脂颗粒)以及常见"药食同源"中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葛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门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辛伐他汀片+葛花颗粒治疗(30 g,2次/d),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维生素C片+维生素E片治疗,8周为1个疗程。结果:(1)治疗组本组与治疗后相比较,GGT、ALT、AST、TG、TC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2)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GGT、ALT、AST、TG、TC、SOD、MDA及B超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B超有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葛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