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干燥综合征从燥毒瘀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燥综合征(Sjgren syndrome)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症状是口、眼干燥,同时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引起内脏损害.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两类,前者指单纯干燥综合征,不与任何其他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并存,后者指与某种肯定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并存.目前中医界尚无与干燥综合征完全相对应的病名,多数学者将该病命名为"燥痹"[1],也有学者将其归为"燥证""燥病""燥毒证"等范畴.禀赋不足,阴津亏虚是根本,燥、毒、瘀三者相互作用则是该病的发病关键.因此对燥、毒、瘀相互关系在发病中作用的正确认识贯穿本病辨证论治的始终,治疗上也应当重视解毒清燥、活血化瘀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以唾液腺、泪腺等腺体功能受损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又称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学外皮细胞病,属于中医"燥症""燥痹"范畴。目前干燥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尚不统一,古代医籍也甚少记载。掌握干燥综合征主要病因病机对中医认识和诊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查阅和分析近年来的文献,总结出干燥综合征主要的中医病因病机包括内邪致病、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失调、燥瘀毒合而致痹几个方面,以期为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e,SS)常以口眼干燥等临床表现为其特点,属于中医燥证、燥痹、虚劳、痹证的范啼,病因病机以虚、瘀、痹、燥匀特点。实践证明,中医治疗在缓解患者的干燥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本病的病程缠绵难愈,治疗过程较长,因此中成药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地位.但仍需要以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面根据滋阴、活血、盏气、温阳等治法介绍几种常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4.
干燥综合征(SS)是以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在唾液腺和泪腺浸润后导致腺体分泌不足为特征,眼、口腔干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还可累及肾、肺、甲状腺和肝等多种器官。SS在我国发病率为0.29%~0.77%,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居自身免疫性疾病第3位,该病发生以40岁以上人群居多,且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8。SS的致病机理至今尚不明确。本病被全国中医痹病委员会明显命名为燥痹。目前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疗效欠佳且副作用多,中医药治疗本病能有效缓解病情且副作用少,有较大优势。现就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目前西医对干燥综合征的病理因素、发病机制尚不明显,中医认为该病病因病机主要由燥、瘀、虚所致,如孙氏等[1]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是燥毒为害,并按来源不同分为外来之燥毒与内生之燥毒,且外来之燥毒与内生之燥毒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使病情更加顽恶固结。马氏[2]认为该病由正虚感邪致燥,阴虚津亏致燥,瘀血致燥,燥盛成毒,瘀毒相互为患是病理关键。张氏[3]认为热毒灼伤胃阴,痰瘀互结是为病机。钱氏等[4]以肺为本,提出肺的宣发和肃降作用失常引起津液的输布障碍而致诸症...  相似文献   

5.
中医认为,干燥综合征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虚实夹杂为病理基础,燥、痰、瘀、毒互结是本病的病理关键,久病入络是其发展的常见趋势。中医辨证分为:以脏腑辨证为主,从脾、肝、肺、肾论治;以气血津液辨证为主,从气、血、阴津、痰瘀、瘀热论治;以三焦辨证为主,从上、中、下三焦论治。治以滋阴润燥为主,佐以除湿、化痰、祛瘀、解毒、通络等法。  相似文献   

6.
干燥综合征在中医看来,是津液化生与运行敷布失常,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燥证""燥毒""燥痹"等范畴。张华东教授在治疗干燥综合征多年临床经验中,从肝肺气机论治是其特色之一,认为论治干燥综合征可从调理肝肺气机入手,肝肺气机升降失调引起气血津液盈亏、输布失常是本病发病的关键之一,治疗上应调理肝肺气机升降,平和气血津液输布。具体在临床辨证的分型中,有金亢制木、木火刑金、金不制木、金涸燎木、木枯扰金、金蒸木焖等等,实际中随证而治,广泛应用,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7.
周仲瑛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以阴虚燥热为本,但同时都伴有瘀热这一复合病理因素。瘀热在干燥综合征中有其特殊的致病特点,如饮难解燥、耗伤阴血、诸症杂陈、病程绵长。瘀热的辨证要点为有瘀热特殊症状、血热征、瘀血征及特殊舌脉等。提出本病兼夹瘀热者以沙参麦冬汤合犀角地黄汤为基础方加减论治。  相似文献   

8.
阴阳双补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侵犯泪腺和唾液腺,表现为眼和口的干燥;但腺体外的系统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神经、肌肉、关节等均可受损.此病西医治疗效果不尽如意,并且副作用大.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始于<内经>,有"燥胜则干""燥者濡之"之论述.中医认为干燥综合征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辨证施治,能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医药理论和西医学病生理认识,从理、法、方、药不同角度对清燥救肺汤进行分析,探讨清燥救肺汤与干燥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干燥综合征属于中医"内燥"范畴,清燥救肺汤虽然是治疗"外燥"的方剂,但其立法主以宣、清、润、补、利五法,清中有润,润中寓补,对于干燥综合征肺部损害所致的干咳、无痰等症亦有疗效。因此,清燥救肺汤的组方原理、配伍药物与干燥综合征肺损害患者燥毒侵肺的证候具有高度契合性,可有效治疗干燥综合征之"燥咳"。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马宗仁 《中外医疗》2008,27(31):94-94
干燥综合征属中医"燥痹"、"虚劳"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肾精亏虚,津枯血燥,筋脉关节失养;病根在肾,标在肺胃.治疗原则应以滋肾柔肝、益气养血、熄风润燥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滋肾益髓方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氏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选用证型为髓海不足证的帕金森氏病患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平行对照试验,按治疗组、对照组1∶1共计60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给予滋肾益髓方药联合西药(标准左旋多巴剂量),对照组维持仅口服西药治疗,观察周期为1个月,停药后随访3个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PDRS)及30项非运动症状筛查问卷(NMSQ)等国际公认的评价体系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对比分析法评定疗效。[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组病患治疗后不同时间内的UPDRS总评分值、NMSQ评分值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益髓方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氏病患非运动症状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赵晓峰教授为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嫡传弟子,擅长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及神经内科疑难杂病.文章报道1例赵晓峰教授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夹脊穴治疗肯尼迪病,从"痿证"论治,以治神为核心,整体局部兼顾,气血阴阳共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通过参与治疗广州地区确诊病例,逐步形成了基于卫气营血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治疗广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院内中医诊疗方案。文章介绍了该院收治的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该患者的中医病机和证候演变呈现典型的层次性,基本按照经典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和脏腑辨证的传变规律发展,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第4天体温恢复正常,第7天广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安滴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适应症状群,探讨中成药适应症状群的研究方法。[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394例患者,治疗4周后,对一般情况、疾病史及全身四诊信息进行评价,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脑安滴丸治疗偏头痛的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结果]具备以下特征有效性相对较好:偏头痛伴纳差;具备以下特征有效性相对较低:内向型性格、劳累后加重、中午头痛发作、少腹胀满窜痛。[结论]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是以中医病机为内涵,一般情况、中医症状及西医学症状为表现的概念,可以准确判断偏头痛的中成药适应症状群及非症状群,对于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在中医里归于消渴范围内,“消渴”最初是在《黄帝内经》中被提起的,到了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消渴进行更为详细记载。糖尿病便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张仲景对此也有独特见解。张仲景通过辨证论治,治病求本,谨遵病因病机,通过辨证分型,归纳出不同的有效方剂,为当代中医提供了极大的参考,应当进一步挖掘其学术思想,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亦是中药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基石。著名医家张锡纯精于医理药理,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述药物的功能主治时,多祖述《神农本草经》。通过对《神农本草经》与《医学衷中参西录》的研读与总结,同时参考历代医家对《神农本草经》的注解及本草学著作,分析并探讨了张锡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对《神农本草经》经义的创新与发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伤寒杂病论》方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文献为研究对象,探索《伤寒杂病论》方在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临床运用规律、特点和优势。[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为主,辅以天津中医药大学过期期刊库手工检索,设置《伤寒杂病论》方方剂名为关键词或主题词,获取各方治疗的病症(证)谱,并根据ICD-10文件和《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规范病症(证)谱。通过对病症(证)谱的提取,采用Excel2010建立《美尼尔氏综合征个案信息采集表》《美尼尔氏综合征临床信息采集表》。[结果]《伤寒杂病论》方治在疗美尼尔氏综合征临床研究文献中,泽泻汤有频次众多的大样本临床对照试验支持,且其中的中高级质量证据较多。在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个案研究方剂谱中,苓桂术甘汤、吴茱萸汤、泽泻汤、小柴胡汤等应用频次较多,且医案证据质量偏高。[结论]优势高频方可分为如下两类:1)以治痰饮标实为主的泽泻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2)以治脾胃虚弱兼木火内郁的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肌无力是可见于各年龄段的一种常见疾病,属中医学痿证范畴。根据气化理论及其临床症状,认为中气不运为其病机关键,治疗宜针药并用以扶阳补阴,调和阴阳。  相似文献   

19.
基于"浊"特性和致病特点,以及对中医古今文献中"浊"的研究,通过对桥本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西医对本病的认识及特效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桥本病对应较确切的中医命名,进一步探索中医对桥本病的精确治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气虚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和寒热错杂体质多寐病患者的体质进行判别与分析,采取同病异治的方法针对多寐患者偏颇体质进行调理,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实践证明体质辨证是临床疾病辨证论治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应用于慢性病和疑难病治疗与调摄。对于人体体质的认识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临床的具体运用中不能局限于目前所颁布常见体质相关内容,而要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提升和丰富中医对人体体质的认识,从而为中医药更加精准解决各类临床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