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剂对心气虚和(或)阳虚证素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干预作用及对抗心肌抗体的影响,为黄芪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无锡市中医医院和无锡市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住院的DCM心气虚和(或)阳虚证素患者134例为DCM组,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67例,中药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黄芪60 g)67例。并随机抽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在治疗第1,28天观察N终端脑钠肽(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抗心肌抗体抗β1肾上腺能受体自身抗体(ant-β1),抗肌球蛋白重链自身抗体(ant-MHC),抗毒蕈碱-2受体自身抗体(ant-M2),抗腺嘌呤核苷(ADP/ATP)转位酶自身抗体(ant-ANT)水平,临床症状、体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等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中药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1.9%,常规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1.0%,中药组高于常规组(P0.05)。心功能,中药组与常规组患者治疗后NYHA分级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2.3%,8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治疗后NT-pro BNP水平低于常规组同期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LVEF明显升高(P0.05);LVEDD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心肌抗体,与正常组比较,DCM组各抗心肌抗体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抗心肌抗体ant-β1,ant-MHC,ant-M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治疗后ant-AN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治疗后ANT水平低于常规组同期水平(P0.05)。中药组低血压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肾功能不全及刺激性干咳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黄芪能调节心气虚和(或)阳虚证素的DCM患者抗心肌抗体水平,降低血清NT-pro BNP水平,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文献及名医医案,探讨DCM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PubMed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DCM的文献及名医医案,并查阅河南中医药大学及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内有关DCM诊治纸质材料,提取文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与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纳入的94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收集四诊资料,进行证素判断与中医体质判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体质与证素的相关性。结果: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阳虚(28.4%)、内火(20.8%)、阴虚(17.9%)、阳亢(8.3%)、气虚(7.8%)、痰浊(6.4%)、血虚(4.4%)、血瘀(3.6%)、肝风(1.5%)、气滞(1.0%),虚性证素以阳虚、内火和阴虚证素为主,实性证素以痰浊、血瘀为主;偏颇体质由高至低顺序为:痰湿质(30.6%)阴虚质(28.0%)阳虚质(18.8%)湿热质(12.3%)气虚质(4.7%)瘀血质(3.9%)气郁质(1.2%);以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最常见的4种偏颇体质;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与体质差异经检验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25.88,P0.01)。回归分析提示阴虚质与阳亢、阳虚质与阳虚回归系数为正,说明阴虚质患者对阳亢证素呈正相关,阳虚质患者对阳虚证素呈正相关;气虚质与内火、血瘀、阴虚、阳虚回归系数为负,表明气虚质对这些证素负相关。结论:阳虚、内火和阴虚证素为高血压患者主要证素;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最常见的4种偏颇体质,高血压患者证素与体质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4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83例(湿热痹阻型45例,痰瘀痹阻型28例,寒湿痹阻型40例,风湿痹阻型32例,肝肾不足型21例,气血两虚型17例),检测两组人群的抗CCP抗体。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组抗CCP抗体阳性率及检测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不同证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以湿热痹阻型患者抗CCP抗体的检测值最高。结论:抗CCP抗体可以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研究心气阳虚证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应用苓桂养心汤治疗的效果及对抗心肌抗体的影响。方法:抽取平顶山市中医医院于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心气阳虚证 DCM 患者 82 例,参照随机抽样法分成对照组(41 例,实施西医常规治疗)和观察组(41 例,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苓桂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和抗心肌抗体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 %,高于对照组的 7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抗心肌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抗肌球蛋白重链自身抗体(Ant–MHC)、抗 β1 肾上腺能受体自身抗体(Ant–β1)、抗腺嘌呤核苷转位酶自身抗体(Ant–ANT)与抗毒蕈碱 –2 受体自身抗体(Ant–M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4.9 %,低于对照组的 19.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苓桂养心汤治疗对于改善心气阳虚证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下调抗心肌抗体水平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45例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将45例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辨证方法采用虚实辨证;虚证分为气虚、阴虚、阳虚,实证分为气滞证、血瘀证、痰浊证、寒凝证;并对证型分布,证型相兼,各临床症状、体征和不同级别心功能与证型的关系分别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在证型分布,各临床症状、体征和不同级别心功能与证型的关系中,均表现为气虚证和血瘀证为主.结论: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以虚证为主,为本虚标实、因虚致实之证;临床上本虚以气虚,标实以血瘀最常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强心冲剂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影响。方法:将3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药治疗组(口服西药地高辛、安体舒通、消心痛)和中医治疗组(中药强心冲剂口服)各15例,经治疗1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并和15例正常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扩张型心肌病血清心肌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明显增高,经中药强心冲剂治疗后明显改善,西药治疗组无明显改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纤维化,中药强心冲剂具有改善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归属心悸、怔忡、水肿范畴,由于致病原因尚不明了,西药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从事心脑专科二十余年,对本病的治疗颇有认识,现不揣鄙陋,一陈管见,以飨同道。1 清热抗病毒 扩张型心肌病病因虽不明了,但近年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扩张型心肌病由病毒性心肌炎发展而成。这是由于病毒持续存在,即缺陷性病毒形成,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得以在心肌细胞中长期潜伏或生长繁殖,从而破坏心肌组织结构,造成心肌扩张。 中医认为,扩张型心肌病多由六淫所致,淫邪常使肺卫不固,卫气减弱而不能御邪于腠理之外,内传心系而导致心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对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结果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各证型组T3水平下降程度按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气虚血兼瘀水停证、阳虚血瘀证、阳脱水肿血瘀证的顺序递减(P〈0.05)。结论 T3、T4下降水平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演变规律,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及反映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证素与血液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体检人员245例,以证候积分、血液肾功能检测为指标。结果:尿素氮(BUN)与寒,饮显著负相关(P<0.05);肌酐(CREA)与饮显著正相关(P<0.05),与气虚,亡脱显著负相关(P<0.05),与鼻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尿酸(UA)与肝,血瘀,阴虚,阳亢,胃,肺,少腹,气逆显著负相关(P<0.05),与气滞,气虚,血虚,肠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尿素氮与肌酐比值(BUN/CREA)与热,阴虚,阳亢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中医证素与肾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肾功能检查可以为证素诊断提供参考,可能是其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杨宝  张行  杨传华 《天津中医药》2017,34(4):242-244
\"心胀\"语出《灵枢·胀论》\"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与扩张型心肌病在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上极其相似。心胀病位在心,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其发病责之于内外两端,病性虚实夹杂,以虚证较为多见。在治疗上分别采用温补心阳、益气养阴、补气行水、活血利水之法,辨证论治,临证选方,灵活用药在临床中往往疗效显著。为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也为其中西医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尿病心肌病与早期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开放程度异同。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糖尿病组及扩心病组。造模成功,提取心肌线粒体,检测线粒体PTP开放、膜电位及Ca2+转运。结果:MPTP开放检测吸光值糖尿病组最高,与对照组及扩心病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扩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a2+转运检测吸光值及膜电位Rh123荧光值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扩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心肌病与早期扩张性心肌病线粒体MPTP呈高开放状态,前者显著高于后者,MPTP呈高开放状态可能是糖尿病心肌病与早期扩张性心肌病在线粒体能量代谢方面共同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心肌纤维化为病理基础的心系疾病——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和扩张型心肌病的证候类型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中医药防治心肌纤维化提供证候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5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全部期刊,对符合标准的11篇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文献和8篇扩张型心肌病文献进行证候要素和证候类型的统计分析。结果905例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涉及证候类型11种,阳亢、痰、火是主要的实性证候要素,阴虚、阳虚是主要的虚性证候要素;最常见的证候类型为阴虚阳亢(31.16%)、阴阳两虚(19.01%)、肝火炽盛(18.90%)。78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涉及证候类型19种,血瘀、水停是主要的实性证候要素,阳虚、气虚是主要的虚性证候要素;最常见的证候类型为阳虚水泛(15.84%)、气阴两虚(11.37%)、气虚血瘀(10.98%)。结论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以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扩张型心肌病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痰是二者共同的实性证候要素,阳虚、气虚、阴虚是二者共同的虚性证候要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及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疾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联合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及比索洛尔;稳心颗粒组:口服稳心颗粒;比索洛尔组:口服比索洛尔。3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动态心电图。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0%/88%;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74%/74%;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76%/78%。经统计学处理,3组中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与稳心颗粒组和比索洛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用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比单用稳心颗粒和比索洛尔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扩心方对与扩张型心肌病相似表型的tnnt2a突变斑马鱼模型的心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正常野生型斑马鱼作为对照组,tnnt2a突变斑马鱼作为模型组,tnnt2a突变斑马鱼给予5μg/ml的扩心方进行干预作为扩心方组。研究扩心方对tnnt2a突变斑马鱼的作用,观察生存率、静脉窦-动脉球(SV-BA)距离、病理切片HE染色、ATP含量、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扩心方对tnnt2a突变斑马鱼的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提高模型组斑马鱼的生存率,增加ATP的含量,增加bcl-2/bax基因的表达(P<0.05,P<0.01)。结论:扩心方对于tnnt2a突变斑马鱼模型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能量代谢和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机制复杂,属于难治性心血管疾病,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效果不理想,患者预后不良。翁老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其病机以气虚为本,瘀血、水湿为标,治疗多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法。文章系统分析了翁老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证验案两则,探讨翁老师治疗本病的辨证思路、治疗原则以及处方用药特点,并归纳总结出核心处方,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可供参考的治疗方案。从验案的分析归纳中可见翁老师在临床治疗中“审因辨证、三因制宜、用药如用兵”的学术理念,以此更好地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相似文献   

17.
扩张性心肌病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呼吸困难、腹胀、水肿等。该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其以30-50岁为多见。近年来,我们运用中药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旭玲  吴立 《中医药研究》2012,(9):1041-104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纽。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以及心脏彩超各参数(射血分数、左室内径)以及6rain步行试验均有改善。治疗后两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有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安全性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