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后应用胃肠内和胃肠外双途径营养代谢支持的护理要点.方法 根据严重烧伤病情的不同阶段,联合应用双途径营养代谢支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76例严重烧伤患者接受双途径营养代谢支持,胃肠内营养代谢13~15 d,胃肠外营养支持15~29 d,住院时间28~67 d.结论 应用双途径营养代谢支持可显著改善烧伤患者营养与高分解代谢状况,提高救治成功率,实行专科护理,减少并发症,是顺利完成双途径营养代谢支持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烧伤患者12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和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肠道营养支持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正氮平衡恢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脓毒症的发生率、存活率及第7、10天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在伤后第7、10天的CD4+、CD4+/CD8+、IgA、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氮平衡恢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脓毒症的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严重烧伤患者的免疫功能,保证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供应,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加强营养护理对严重烧伤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严重烧伤病人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入院后两组病人均及时进行TPN、补液、清创处理、积极抗体克、防治感染及气管切开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营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强对病人的营养支持,并给予鼻饲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血脂、蛋白质水平、尿素氮及体重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10d治疗后,治疗组TG、TC和体质量水平上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尿素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机械并发症及胃肠道反应比较少于对照组(P<0.05),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严重烧伤病人进行早期综合营养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促进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5.
机体在遭受严重烧伤、创伤等刺激后产生高代谢状态,过度应激反应使机体分解代谢加速,呈负氮平衡[1],造成患者短期内出现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又直接关系到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影响疾病的转归[2].因此,营养治疗对于严重烧伤患者至关重要.而适当的护理,可以保证营养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烧伤尤其是严重烧伤患者由于超高代谢,能量和蛋白质大量消耗,导致负氮平衡,体重下降,免疫力降低。这种反应从烧伤后休克期开始,一直持续到大部分创面覆盖,甚至到完全愈合为止。  相似文献   

7.
严重烧伤病人的营养护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79例严重烧伤病人营养指标的监测、分析,认为创面覆盖前,以2×BEE供能,脂肪供能占40%;以25g·Kg-1蛋白质供氮,可基本满足病人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营养护理关系到营养支持的成败。实施营养护理中应特别注意:提高对严重烧伤病人营养支持、营养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强调胃肠道营养是基础;胃肠道营养护理中,应掌握尽早开始,少量多次,循序渐进的原则,饮食内容全面、平衡的原则,清洁卫生的原则;注意病人的心理护理,鼓励进食。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10名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主要护理措施包括肠内营养的管道护理、鼻饲护理、心理护理以及肠外营养中的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制剂护理,同时加强管道、胃肠道和代谢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经过营养支持的针对性护理,患者恢复良好,认为营养护理关系到营养支持的成败;合理的营养时机和途径,配合正确的护理,能使烧伤救治工作更加平稳、顺利、有效地完成。  相似文献   

9.
烧伤病人营养代谢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护理结合焦点解决护理对严重烧伤患者营养状况、自我意识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150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78例和B组72例。B组患者采用早期营养支持护理进行干预,A组采用早期营养支持结合焦点解决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况与自我意识恢复情况。结果:A组患者家属护理总满意度96.15%明显高于B组7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内上述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护理结合焦点解决护理对严重烧伤患者营养状态的恢复与单独使用早期营养支持护理相比并无明显差异,但患者自我意识恢复的更好。但本文乃回顾性分析且纳入样本量较少,后续要排除其他可能影响自我意识的相关因素并加大样本量进行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重度大面积烧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度大面积烧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5例重度大面积烧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休克纠正过后,立即实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以鼻胃管滴注全营养素为主,并注意加强蛋白质,氨基酸、及脂肪乳剂的补充,在整个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营养评估关键指标水平。结果25例患者除2例死亡外其他患者均未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及营养不良,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度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烧伤病人的营养代谢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40多年前,Cuthrerson就将烧伤后病人代谢分解分为低潮期,高潮期及合成期。烧伤后的超高代谢,使机体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还有各种原因所致的肠道吸收功能低下,常导致烧伤病人严重营养不足,成为影响烧伤治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随着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严重烧伤病人的营养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废除以往早期禁食的常规,鼓励病人尽早进食或插胃管早期鼻饲流质要素,以维持肠道分泌与动力功能,避免因肠道停滞成为一个生理死腔,同时应用氧化凝胶,西米替丁保护肠粘膜,给予开胃健脾药维持胃肠功能,并严格给予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治疗过程中营养支持及应用生长激素的护理。[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52例重度或特重度烧伤病人治疗期间采用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与生长激素相结合的方法,以肠内营养为主、肠外营养为辅的原则,分析其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 52例病人中1例因就诊时间晚并发脓毒症死亡,1例自动出院,其余全部治愈。腹泻发生率6.2%,无腹胀、便秘,平均住院日57±12d。[结论] 严重烧伤病人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和护理的过程,营养支持是严重烧伤病人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营养支持结合生长激素治疗比单纯营养支持更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周敏  黄建琼  吴直惠  郑江 《华西医学》2010,25(7):1249-1251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9例重度烧伤患者以口服及静脉营养支持为主,并辅以鼻饲管补充。结果 72例患者各项营养监测指标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良好,保证了内环境的平衡,仅7例因伤势严重死亡。结论营养护理关系到营养支持的成败,大面积烧伤的营养支持宜采用胃肠道内、外营养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爆炸致重症烧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4年8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某地特大爆炸事件中发生特重度烧伤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患者中,10例患者经过植皮、抗感染、烧伤换药、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创面愈合良好,病情平稳转入康复科;5例患者因缺少自体皮源,并发脓毒血症病死。结论积极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有利于提高重症烧伤患者的植皮成活率,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李秀梅 《天津护理》2012,20(4):224-225
浸浴疗法又称为水疗法是利用各种不同成分、温度、压力的水,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机械及化学刺激作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浸浴治疗在烧伤治疗过程中是一种应用广泛、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清除创面上的浓性分泌物、松脱的痂皮、坏死组织及毒素,有效的预防烧伤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35例,其中男31例,女4例,年龄26 ~54岁,平均37.4岁.烧伤面积25%~85%,其中浅Ⅱ度烧伤2例,深Ⅱ度烧伤29例,Ⅲ度烧伤4例.  相似文献   

17.
严重烧伤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支持在治疗严重烧伤病人中的作用已被肯定并广泛应用,而营养护理又直接关系到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1998年-2003年,我院对46例严重烧伤病人进行了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对于严重烧伤病人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方便和符合人体生理的营养支持方法,其成效决定于肠内营养的途径与方法适当,否则可影响病人的耐受性及产生不良的并发症。我科自2001年以来,为严重烧伤病人行肠内营养67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严重烧伤病人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研究证明,烧伤病人尤其是严重烧伤病人,能量和蛋白质的消耗大大超过其他任何的创伤和疾病。烧伤后的高代谢反应使代谢率显著增高,形成负氮平衡[1]。这种反应从烧伤后的休克期开始,一直持续到大部分创面覆盖,甚至完全愈合为止。在此期间,病人若无足够的营养补充即可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从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营养补充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肠内营养治疗又是营养补充的重要手段之一[2]。近4年来,对严重烧伤病人采用了肠内营养治疗,减少了病人创面愈合的时间,严重营养不良的病人明显减少,肠内营养给护理上增添了工作量,但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