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婷  余小夏  刘旭光 《中医药学刊》2010,(10):2054-2057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经穴对健康人胃电面积的影响,探讨经脉穴位与脏腑的相关性。方法:针刺健康人胃经、脾经、胆经的不同穴位及非经非穴,观察针刺前后胃电面积的变化,比较分析针刺不同经脉穴位对胃功能影响的差异。结果:(1)不同经穴与非经穴比较,针刺对健康人胃电面积变化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经脉(穴位)与非经穴比较,针刺对健康人胃电面积变化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3)胃经不同穴位之间比较,针刺对健康人胃电面积变化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对健康人胃功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经脉穴位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数据收集整理,探讨《普济方》针灸治疗中风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方法:运用“中华医典”软件,统计《普济方》针灸治疗中风的经穴处方,采用Excel表格建立《普济方》针灸治疗中风经穴处方数据库,用SPSS26.0软件对处方中高频腧穴、经脉归属、腧穴部位、特定穴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收集针灸处方条文110条,涉及经络13条,穴位83个,总使用频次242次;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依次为百会(17次)、曲池(14次)、肩髃(9次);阳经穴位的使用总频率为85.950%(208/242),使用频次较高的经脉依次是足少阳胆经(54次)、足阳明胃经(44次)、手阳明大肠经(35次)、督脉(35次);穴位主要集中于头面颈(39.759%)、下肢(26.506%)、上肢(20.482%)。83个穴位中特定穴72个,总出现频次231次,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特定穴种类依次为交会穴(96次)、五输穴(61次)。结论:《普济方》针灸治疗中风遵循对症选穴、近端选穴、远端选穴等原则,广泛使用交会穴与五输穴,选穴规律符合针灸治疗中风的治疗原则,可为现代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阳痿的记载始于《针灸甲乙经》,经过历代的实践与总结,到目前内容已相当丰富。随着疗法的不断成熟,其处方用穴也逐渐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本文试对治疗阳痿有效经穴的属经和分布进行分析(参考针灸专业教材《腧穴学》),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十四经穴中将阳痿列入主治病症的穴位有18个,这些穴位可单独用于治疗阳痿,在阳痿的针灸处方中一般充当主穴,它们分别属于7条经脉(见表1),以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和任脉为主(占72.22%)。从经脉循行来看,肾经直接连属肾脏,膀胱经则络肾属膀胱,这2条经脉均与肾…  相似文献   

4.
4.寒证寒证有表、里、虚、实之分,若综合而统计之,则涉及祛寒的穴位共有173个,合计477穴次。其中最常用的10个穴位(按次数多少为序)是:关元、太溪、神阙、大都、涌泉、气海、曲池、内庭、商丘、中脘。最常用的经脉则是任脉与脾、肝、肾经。下半身穴共241穴次,上半身穴共187穴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现代文献中针刺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选经取穴规律。方法 纳入1990年1月—2021年12月收录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数据库中关于针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文献。将各数据库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导入EndNote软件,提取文献作者、见刊时间、题目、各组病例数、各组平均病程、针刺处方(腧穴名称)、留针时间、频次、归经、疗程及疗效评价指标并汇总。将以上信息录入Microsoft office 2019软件中建立Excel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中文文献19篇,英文文献1篇。涉及病例数1,143例,11条经脉,40个腧穴,使用总频次达217次。其中特定穴26个,经外奇穴7个。(2)所属经脉:针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使用腧穴频次≥10次的经脉有6条,其中最高的是足太阳膀胱经(56次,25.81%);所用腧穴≥3个的经脉有5条,其中最多的是足太阳膀胱经(8个,20.00%)。(3)腧穴频次:针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腧穴使用频次≥5次的共16个,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球后(17次,7.83%)、太阳(16次,7.37...  相似文献   

6.
笔者运用计算机对《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进行检索统计,结果显示《甲乙经》治疗本病共涉及60个腧穴总计66穴次;其中,未明确指出腧穴名称的治疗条文中共涉及11条经脉总计23经次;既未说明所选腧穴,又未标出涉及经脉的治疗条文中共涉及3个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对照试验中的十四经腧穴取穴规律。方法:检索近30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临床对照/临床对照研究,对其取穴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0篇,使用腧穴分布于所有十四条经脉,其中足厥阴肝经的使用频数最大(52次),其次是足阳明胃经(50次)。80篇文献中十四经腧穴使用频数前12腧穴依次为:太冲(46次)、曲池(33次)、风池(30次)、足三里(28次)、太溪(24次)、三阴交(18次)、丰隆(18次)、肾俞(17次)、肝俞(1 4次)、内关(13次)、涌泉(13次)、百会(11次)。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经脉多选用足厥阴肝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位多选用太冲、曲池、风池等,取穴遵循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穴,并探究其用穴规律。方法:检索近5年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应用EXCEL对文献中所涉及的穴位分别进行频次、与十四经的关联所属和分布部位的分析整理。结果:纳入文献72篇,共涉及62个穴位,分析发现所选腧穴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三位依次是关元(63次)、三阴交(43次)、气海(41次)。穴位与十四条经脉关联所属最密切的三条经脉依次是任脉(189次)、足阳明胃经(143次)、足太阴脾经(89次)。按不同部位穴位分布的频率排序前三位分别是下腹部(273次)、下肢(173次)、上腹部(67次)。结论: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核心穴位为关元,应用最多的经脉为任脉,穴位选取的主要部位为下腹部。  相似文献   

9.
钙离子是经络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离子选择性电极在体测试发现,经穴处的Ca2+浓度高于非经穴处,针刺本经穴位可使本经其它穴位处的Ca2+浓度升高;当脏腑发生病变时,相应外周经穴处的Ca2+浓度存在特异性变化;当络合针刺穴位处及相应经脉线上的Ca2+、或阻断穴位经脉线上的Ca2+通道、或拮抗经穴处的钙调素活性,针刺效应均消失。提示Ca2+是经脉活动的重要化学基础之一,也是经脉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查阅、分析近10年国内有关针刺对胆道系统功能调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胆囊胆总管运动、胆汁分泌、胆囊收缩素(CCK)等3个方面就针刺调整胆道系统功能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并指出经穴效应规律是关系针灸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关键问题,在相关研究中应当以穴位脏腑的相关性研究为核心,充分重视人体研究和临床研究,充分重视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经脉的穴位、同一经脉的不同穴位(特定穴与非特定穴)的比较研究,以更好地揭示和把握经穴效应的基本规律,指导针灸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刺治疗郁病的腧穴配伍规律。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2年9月2日针刺治疗郁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Python编程语言分析针刺治疗原发性抑郁症、脑卒中后抑郁、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官能症、焦虑症5种常见郁病的腧穴使用频次、归经、特定穴选用情况及穴位关联规则,应用Cytoscape软件对穴位关联及病-穴共现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共纳入文献387篇,提取上述5种常见郁病的穴方共计319个,涉及159个腧穴,使用频次共计2 574次。高频使用腧穴依次为百会、三阴交、太冲、内关、神门、印堂、足三里、合谷、四神聪、太溪等,常涉及经脉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等;特定穴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交会穴、五输穴、原穴、背俞穴、络穴、八脉交会穴等,常与关联度最高的“百会-印堂”组合配伍使用;郁病-穴位的共现网络分析表明存在针刺治疗郁病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整理古代有关流泪症的针灸文献,分析其取穴及配伍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古代文献的支持。方法检索21部与针灸治疗眼病有关的古医籍,摘录针灸治疗流泪症的条文,建立数据库,进行归纳、分类、整理。结果针灸治疗流泪症涉及10条经脉,34个穴位,使用总频次227次,应用频次最多的经脉是胃经,选用穴位4个;应用穴位居第2、3位的分别是膀胱经和胆经,其次为督脉、小肠经、三焦经、肺经、脾经、大肠经。应用频次最多的穴位是睛明、承泣、头临泣、头维、腕骨、四白、攒竹。结论流泪症取穴以胃经、膀胱经、胆经为主;穴位以局部取穴为主。邻近和远端取穴为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用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科技核心期刊中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用穴规律。结果 35篇文献中共选用腧穴37个,总频次为275次,其中35个为十四经穴位,总频次为272次,2个为经外奇穴,总频次为3次。十四经穴位是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处方用穴,经外奇穴应用较少。十四经穴位中,关元、三阴交、中极、肾俞、气海、足三里和次髎等穴位是高频用穴,而子宫、横骨、四满等24个穴位应用较少。按所在部位分类,用穴主要集中在腹部,其次是下肢和骶部,其他部位用穴较少。除2个经外奇穴外,其余用穴可归入9条经脉,其中膀胱经与任脉是用穴频率最高的经脉,其次是脾经、胃经、督脉和肾经,其余经脉用穴较少。35篇文献均有特定穴应用,35个经穴中28个为特定穴,用穴总频次为269次,排除重复计数后为184次,占到了总用穴频次的66.91%。特定穴中交会穴与俞募穴是主要类型,占比为72.36%。关联正相关性最好的配对分别是关元-气海、关元-中极-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气海、中极-关元-次髎。将频次在15次以上的腧穴进行配伍聚类分析,结果发现百会-中髎-会阳-次髎-肾俞、三阴交-足三里-气海-中极-关元分别组成有效集群。结论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用穴有规律可循,可据此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处方取穴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2年)、中国知网(CNKI)(1979—2012年)、维普数据库(VIP)(1989—2012年)、万方数字化期刊群(1998—2012年)、PubMed(1966—2012年)、EMbase(1980—2012年)和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4期)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纳入有关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频数、百分数对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常用穴位、所用穴的十四经分布及在人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特定穴应用情况及处方用穴特点进行统计描述。结果纳入文献37篇,用穴42个,频次为159次。常用穴位为风池(28次)、颈夹脊(21次)、百会(12次)、天柱(12次)、阿是穴(11次);使用穴位数较多的经脉主要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分部取穴主要以头颈部和上肢为主;特定穴选用最多的是八脉交会穴和络穴;以多穴处方为主。针灸方法以毫针法为主,其次为电针。结论现代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取穴,注重局部选穴和循经取穴,取穴部位多集中在头颈部和上肢,并结合中医理论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取穴规律。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为检索库,检索各个数据库自建库以来关于慢性肺系疾病的穴位注射相关文献,建立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文献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软件对取穴规律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结果:共纳入文献64篇,其中针刺穴位24个,以肺俞使用频率最高(22.66%);涉及经脉10条,主要归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主要中药注射液25种,使用频率最多的是黄芪注射液(21.43%)。聚类分析结果并不理想,但由关联分析可见,腧穴配伍多以肺俞为主穴,配以定喘、肾俞、足三里、天突、丰隆等穴。结论: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肺系疾病在经脉循行上主要选取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一般多选用肺俞、定喘、足三里、肾俞等穴位,采用多穴配伍治疗。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穴位注射治疗久咳58例,经2年随访观察,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治疗方法主穴:①肺俞(双),尺泽(双);②定喘(双),孔最(双)。配穴:足三里(双)。每日取一组主穴加配穴,二组穴位交替选用。药物选择:当归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核酪注射液。操作方法:选准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吸取鱼腥草注射液2ml、当归注射液2ml混匀,在无菌操作下,将针刺入主穴中,并上下提插,待病人有酸、麻、重、胀等得气感后,回抽无血即可推药。每穴注射1ml,随后再抽取核酪注射液2ml,按上述操作注入配穴,每穴1ml,每日1…  相似文献   

17.
背景: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穴位组方规律。方法:系统检索9个数据库,基于关联规则挖掘和网络分析,对FD治疗中的穴位处方进行提取和分析。通过正向推理、反向推理、贝叶斯分析等方法对伴有烦躁症状的FD患者的穴位处方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共纳入45篇文献,涉及30个穴位,总应用频次为172次,涉及29个经穴和1个奇穴,分布于10条经脉。使用频率居前三位的穴位分别为足三里(19.77%)、内关(16.86%)和中脘(12.21%)。穴位涉及经脉最多的是足阳明胃经(34次)。最常用的穴位组合为内关和足三里。核心处方为足三里、内关、天枢、中脘。对于伴有烦躁症状的FD患者,经正向推理,穴位处方为:内关、太冲、期门、中脘、膻中、天枢、足三里;采用反向推理和贝叶斯分析,穴位处方为:内关、中脘、膻中、三阴交、天枢、足三里。结论:足三里、内关、天枢、中脘可作为治疗FD患者的主要处方。对于伴有烦躁症状的FD患者,可同时穴取内关、中脘、膻中、天枢、足三里。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56例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3年;右侧膝痛26例,左侧膝痛21例,双侧膝痛9例。X片提示:4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2治疗方法2.1取穴:肾俞(双侧)、膝眼(患侧)2.2操作方法:穴位及其周围皮肤常规消毒,用sml注射器,选用7号针头,吸取地塞米松注射液zing,2%利多卡因lml,混匀后穴位直刺,有针感时抽吸无回血后可慢慢推注,每穴注入药量2ml,每5~7日注射1次,治疗3~5次统计疗效。3治疗结果与评定标准3.1疗效标准:痊愈:疼痛肿胀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及数据挖掘总结原发性痛经穴位敏化规律并进行理论探讨,为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诊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整理原发性痛经穴位敏化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方法,总结穴位敏化现象,探索穴位敏化规律,并对原发性痛经穴位敏化规律进行相关理论探讨。结果:共纳入原发性痛经穴位敏化相关文献55篇。原发性痛经穴位敏化现象有热敏、痛敏、电敏、形敏、化学敏5种,热敏出现频次最高;共涉及敏化穴位22个,总频次为161次,常见敏化穴位有三阴交(39次)、关元(33次)、次髎(15次)、中极(14次)、子宫(13次);其中关元和三阴交敏化相关性支持度(64%)最高,置信度(81.25%);共涉及9种特定穴,其中频次最高的特定穴为交会穴(86次);敏化穴位归属经络以足太阴脾经(57次)和任脉(52次)为主。结论:原发性痛经穴位敏化现象以热敏为主;敏化穴位以三阴交穴和关元穴较为多见。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皆证明三阴交穴、关元穴及足太阴脾经、任脉对原发性痛经诊疗的高效性及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针刺胃经穴位对胃功能影响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针灸胃经穴位对胃运动、胃电活动、胃运动昼夜节律及胃酸分泌等具有抑制、增强或双向调节作用。本文在回顾、概括针灸胃经穴位对胃功能调节作用的基础上,着重指出疗效是针灸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探索经穴效应规律对于针灸的理论发展与临床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充分重视穴位一脏腑相关性的研究工作,比如围绕脏腑功能开展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经脉的穴位、同一经脉的不同穴位(特定穴与非特定穴)的比较研究,深入揭示和把握经穴效应的基本规律,指导针灸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