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较系统的医学文献,是先秦时期医学理论及经验的总结。其内容极为丰富,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疗、从养生到预防、从自然界到人体均有阐述,并形成一种独特的理论体系。本文试就《黄帝内经》之病因观作如下探讨。一、外感六淫六淫为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发生异常变化而转变成的邪气。六气原本是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的特征,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致病。只有当其发生变化而足以能够破坏人体的生理活动时,才会导致人体发生疾病;或者机体  相似文献   

2.
    
任宏丽 《养生月刊》2014,(7):594-595
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大自然之中。自然界具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在正常情况下,中医称其为“六气”。“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但是,当这六种气候发生过度或不足的变化时,即可导致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火邪即是其中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正>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在正常的情况下,中医称为六气。只有气候异常急骤的变化或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中医就称之为“六淫”或“六邪”。中医的病因理论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的观点指导下,以宏观的方法为主要手段总结出来的。从逻辑学角度来讲,多为抽象概念。六淫学说,系中医病因  相似文献   

4.
六淫学说是前人根据四时外感病的不同特点,联系季节气候变化而做出的理论概括。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在于六气是指正常气候,而六淫是指反常气候,非其时而有其气,或太过,或不及,淫,邪也,过也,甚也,并有侵淫失其节度之意。这是前人区别六淫与六气的传统概念。笔者认为,以气候的正常与反常来区别六淫与六气的概念是不恰当的。试问,六气太过或不及到什么程度、什么界线而为六淫?比如,暑气与暑邪在热到多少度为界,冬天的寒气寒到多少度可变成寒邪?综观古今文献,均未言其标准界线。在同一气候条件下,有的患外感病,有的安然无恙,这一气候对发病者可称为淫,对不发病就可称为气。所以,淫与气的区别,是根据这个环境中患病者与健康者相对而言,相对而言的基础又在于  相似文献   

5.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季节的主气。但气候反常,六气发生异常变化可致病,此时的六气称为六淫。“百病皆生于气”(《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但人体受邪是否生病,主要还在于人体本身的抵抗力,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练功采气,元气充盈可增强人体抵抗力,外邪不能入体。反之,元阳精气亏损,六淫乘虚入体即可致病。利用气功的采气、运气、以气敌气,这便是散见于气功文献中的服气法,它是一种最简便  相似文献   

6.
“三阴三阳”六气淫胜的发病机理,《黄帝内经》基于六气标本中气关系知识,发现人体的禀质不同,淫胜之六气会有异样的气化现象,因而六气致病就会有“从本而(化)生”“从本从标而(化)生”“不从标本而从中气而(化)生”不同的类别,于是从六淫之气自然属性和人体禀质偏颇两个维度,构建了六气淫胜伤人致病的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7.
六淫新识     
陆保磊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1-582
六淫实质上不仅是指外感病因 ,还应包含受邪后的临床证候。证因一体 ,无法分割。六淫必须由人体的病理变化体现出来才能称之为六淫。当外界六气混杂交错、同时存在 ,内在人体脏腑功能紊乱、气血津液失常并处于变化状态时 ,六淫邪气可在内外条件的作用下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8.
人体对外感六淫敏感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禀天地之气生,依四时之法成。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息息相通,密切相关。人的体质等个体差异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有明显的影响。故中医学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疾病的发生、发展,就是天、地、人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试从六气与六淫的相对性和适应性、外感六淫与气候因素、外感六淫与体质因素、外感六淫与营卫不和、讨论与结语五个方面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六淫"是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它是自然界中正常的"六气"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有其气所产生的病邪[1]。"六淫"是中医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有中医特色的致病因素[2]。加强"六淫"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我们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更能帮助我们应用中医药理论防治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动物模型是现代医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以及评价药物疗效与机制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和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动  相似文献   

10.
探讨鼻鼽的发病机制以及外感与内伤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其归纳为六气与人体气机升降的关系。从六气的特点和六经升降出发,将鼻鼽分为六淫直中于肺和六淫引动六经致病。并在经络表里关系和六气从化理论基础上,对六气、三阴三阳和经络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进一步了解"天人相应"的深刻内涵和自然界影响人体气机的机制,为鼻鼽病在临床上的论治和用药提供更丰富、更系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读您刊1981年12期有的文章说:“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而言”。显然,将六淫与六气相混淆。笔者认为,两者必须予以辨别。众所周知: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六气的变化已形成了与  相似文献   

12.
外邪为外来致病因素的总称,就广义讲,应包括三因分症中之全部外因,及不内外因中的部分因素如饮食所伤和虫兽、金属所伤等,其定义在于病非自生而原子外来方面,但中医学传统习惯,只以六淫为其主要内涵,此可以称之为狭义;本文亦就此为言。大淫即是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是一年中的气候变化,当其不引起发病时,称之为六气,引起发病时称六淫,在自然现象中,有气候环境相同,而有人发病,有人不发病之象,由此可知,六淫的发病,尚有其它条件存在。外邪发病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3.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当其成为外感性致病因素时又称为邪气,即六淫。关于六气(六淫)的属性,风、火(热)、暑为阳,寒、湿为阴,已被公认。至于燥气,历来都有争议,现行教材中只讲有温燥、凉燥之分而不明言其阴阳属性。笔者管见,燥气属阴。本文对此略加考辨,以就正于同道。一、燥气的来由及其属性六气是古人根据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而归纳出的六种气候特点。《内经》中的运气学说(五运六气)把二十四节气划分为厥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中风基本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风发病必根于气虚中医学认为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气者 ,人之根本也”(《难经 .八难》)。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均依赖于气的滋养和激发功能。正气充足 ,脏腑功能正常 ,阴平阳秘 ,在表可抵御六淫外邪侵袭 ,在内则无内生五邪之忧 ,疾病无以发生。正所谓“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如若正气不足 ,脏腑功能低下 ,则人体阴阳失调 ,气血不和 ,外易感受六淫之邪 ,内易滋生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 ,导致疾病发生 ,亦即“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灵枢 .百病始生》篇亦谓 :“风雨寒热 ,不得虚 ,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而不病…  相似文献   

15.
一、辩证(1)审证求因,辨别病位,探求病机:审证求因是探求病机重要环节。祖国医学把疾病发生原因,归纳为外感六淫和内伤七情。饮食劳伤、金刃虫兽所伤等方面。在外感六淫方面,根据人与自然统一观点,认识到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变,可侵害人体而致病;六气伤人,统称‘“六淫”;“六淫”都有其特性和作用于机体后的不同反映。如《内经》指出:风邪特点是“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所以风邪致病的范围很广,发病快,变化多,且又易与其他病邪相并而成风寒、风热、风湿、风火等。又如:风性轻扬容易侵入人体上…  相似文献   

16.
五运六气理论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推测每年司天和在泉之气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天时气候变化规律及对人体的影响,因此,五运六气理论对疫病的发生、发展趋势及防治原则都有系统阐述。该文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分析2019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运气特点和发展趋势,并结合青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分析该地区COVID-19的发病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六淫概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淫作为致病因素,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与六气是相对的,它具病因病理及双重意义,是其物质性,条件性与人体反应性的综合概念。  相似文献   

18.
六淫气象因素与疾病发病相关性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贾新华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0):446-447
《内经》中首次明确提出“六气太过”的说法 ,而明确提出六淫概念的则是宋代陈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三因极》,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谓六淫 ,为六气太过 ,淫胜之意。《内经》对六淫的认识一开始就是从对患者症状、体征、体质等情况的考虑 ,结合了气象、环境、地理等因素而形成了“六气太过”的说法。《素问·全匮真言论》说 :“春善病鼽衄 ,仲夏善病胸胁 ,长夏善病洞泻寒中 ,秋善病风疟 ,冬善病痹厥。”其中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与发病的关系以及天气与六淫的相关性。下面就近年来气象因素与发病关系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 一、病因病因是指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疾病发生的原因,不出内、外两个方面。外感急性热病——温病,其致病的外在因素是“温病毒邪”,内在因素是正气不足。现就此分述如下:(一)外因温病外因——温病毒邪,是从“六淫”到“杂气”的认识发展而来的。下面从三个部分加以论述。1.六淫说外感病发生的外因,《素问·刺法篇》虽有“毒气”为“五疫”发生的原因之说,但在明以前,一般是以“天地之气,内淫而病”(《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为主。即指“六气”的偏盛、偏衰化为淫邪,入侵人体而发病的意思。因为在不同的季节里,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在人体就有一种特殊感觉,由此而出现不同证候——疾病发生后的症状、体征,古人把这种因素称之为“六淫”。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之化、之变。”《阴阳应象大论篇》也说:“天有四  相似文献   

20.
《内经》之气象医学,以“五运六气”为理论核心,把自然界气候变化及生物体对这些变化所产生的相应反应作为基础,将自然气候现象与生物生命现象统一起来,自然气候变化与人体发病规律统一起来,从宇宙节律探索气候变化与人体之健康、疾病之发生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