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PNS患者用泼尼松加中药治疗,治疗效果与单纯泼尼松治疗(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NS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
李仲亮 《中医药导报》2009,15(10):47-4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治疗组用西医常规治疗结合中药自拟止咳平喘汤内服,对照组仅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对照组为74.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治疗组用西医常规治疗结合中药自拟止咳平喘汤内服,对照组仅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对照组为74.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梁秋 《河南中医》2012,32(9):1201-120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奥美拉唑胶囊组32例),观察两组用药连续4周后临床疗效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6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改善和HBV血清学变化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PN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均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抗凝、钙剂等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药辨证施治。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血肌酐、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组完全、基本、部分缓解率及无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所有入选病例随访1~5年,治疗组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TG、TC、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24h蛋白尿定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PNS疗效确切,较之单纯西药治疗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除采用对照组治疗措施外,加用中药和针灸的方法。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5.7%,对照组为66.7%,治疗组优于对抗照组(P〈0.05);治疗组第1疗程痊愈率为43.3%,对照组为3.6%,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减煎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1年后观察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疗效、结肠镜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大便常规中的红细胞及白细胞数降低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19.4%,对照组复发率50.0%,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激素治疗方法及治疗时间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分阶段加用中医药分4个阶段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和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33%和48·33%(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NS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能减少副反应及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痛风肾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对照组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对照组Scr水平外,两组Bun、U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Scr、UA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肾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宋爱军  于培龙 《中医药学刊》2010,(12):2608-26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保肝、退黄、抗病毒、免疫调节、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清热祛湿、解毒活血中药。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候、体征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后ALT、TBIL、CHE与PT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何文绍  兰波 《四川中医》2010,(10):82-8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56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西药保肝、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软肝消水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TB il、ALT、A lb)及腹水消退后疗效巩固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对缩短腹水消退时间,改善肝功能,降低腹水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等,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7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采用西医标准心力衰竭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利水方药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并以心脏彩超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改变等。结果:①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2组治疗后LVEF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4.
李慧敏 《西部中医药》2014,(10):118-1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大剂量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补肾固冲汤,1剂/d,水煎分服,连续用药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H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血清促卵泡激素(FSH)、孕酮(P)水平2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子宫内膜厚度2组治疗后均明显变薄,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补肾固冲汤联合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松龙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激素及环磷酰胺(CTX)用药的不同阶段配合中医辨证论治,观察治疗后24个月的ds-DNA、补体C3、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肾功能等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应用激素及CTX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完全缓解6例(20.7%),显著缓解16例(55.2%),部分缓解6例(20.7%),无效1例(3.4%);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10.3%),显著缓解8例(27.6%),部分缓解6例(20.7%),无效2例(6.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激素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理气健脾消胀方结合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40例仅予多潘立酮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大金刚丸结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疼痛评分、ODI指数和直腿抬高角度,随访3年,记录患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和ODI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直腿抬高角度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年、2年、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能够有效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自拟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将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各60例,治疗6周后分别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3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原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以随机数学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组(治疗组)与西医激素治疗组(对照组)各16例,疗程均为48周。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血脂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比较,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频繁复发率、缓解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感染事件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在临床中能减少临床频繁复发率、感染事件和延长临床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灌肠和口服并用;对照组给予乳果糖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检测血氨、肝功能,判断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46%和66.0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氨和总胆红素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血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性脑病分期改善情况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