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蒋剑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120-4121
近年来,随着显微手术的提高和对羊膜基础研究的进展,羊膜对眼表重建的作用得到了重新评价,使羊膜移植手术技巧不断完善,适应证不断扩大,成为重建眼表的重要治疗手段。羊膜具有很强的抗粘附特性,这有利于穹窿结膜囊狭窄的成形,并为结膜上皮提供了良好的基底,促进其生长、移行、覆盖创面、减轻炎症反应,防止睑球粘连的发生。笔者对羊膜移植治疗眼化学伤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羊膜移植重建眼表治疗9例化学烧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羊膜移植具有促进角膜上皮愈合、减轻局部炎性反应和血管化、抑制瘢痕增生的作用。报告了9例14眼羊膜移植重建眼表患者的护理。术前反复冲眼球表面和结膜囊,用无菌玻璃棒分离睑球周边粘连,给予结膜下注射自家血。术后用抗生素眼液冲洗睑球周边分泌物,密切观察羊膜植片存活及角膜生长情况。本组6例10眼治愈,3例4眼萎缩、自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适合羊膜移植术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16例(29眼)早期角结膜烧伤实施羊膜移植术重建眼表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眼表重建成功,无炎症、排斥、新生血管或睑球粘连发生。结论 做好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用羊膜移植治疗初发翼状胬肉,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眼化学性烧伤致结膜狭狭窄等40例41只眼,在显微镜下行羊膜移植联合手术。结果:经过7—21个月观察,翼状胬肉仅1例复发,睑球粘连解除结膜成形良好,无排斥反应发生。结论:羊膜移植技术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眼化学性烧伤,结膜囊狭窄及眼表疾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深低温 100%甘油 RPMI1640合成细胞培养液保存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重建眼表结构中的治疗效果。方法:①实验对象:选取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眼科中心2000~2006年收治的严重眼表烧伤患者29例34眼。实验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剖腹产孕妇的胎盘由本院妇产科提供,孕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离体6h以内的同种异体新鲜角膜由福建省红十字会提供。②实验方法:钝性分离羊膜与绒毛膜,将羊膜上皮面朝上平铺于去除胶面的眼科手术薄膜纸片上,剪成3cm×4cm大小,置于100%甘油 RPMI1640合成细胞培养液各5mL的无菌小瓶中,-80℃冷藏备用。在供体眼球角膜缘前1mm处透明角膜上、角膜缘后2mm处巩膜上作适当深度的环形划界,然后剖出带有浅层基质的角膜缘上皮移植片备用。严重眼表烧伤组织,将备好的羊膜植片上皮面朝上平铺于眼表面,依结膜缺损区大小修剪,缝合固定于近角膜缘的浅层巩膜上,使羊膜紧贴于角膜表面,然后将羊膜边缘与球结膜对位缝合。再将备好的角膜缘上皮移植片与植床角膜缘对位固定缝合。此外,4眼伴轻度眼睑闭合不全者同时行眼睑缘粘连性缝合。结果:严重眼表烧伤患者29例34眼中,除眼睑缘粘连性缝合的4眼外,余30眼(88.24%)术后7~14d角膜水肿消退,14~21d上皮修复角膜全表面,结膜表面光滑,无感染发生;术后3~6个月角膜新生血管明显减少,角膜透明度改善,视力提高3~5行;经过22.8个月随访,眼表面稳定。睑缘粘连性缝合的4眼(11.76%)发生羊膜植片急性排斥反应,羊膜融解,改行深板层角膜移植,2个月后观察眼表亦光滑,无睑球粘连发生。结论:深低温 100%甘油 RPMI1640合成细胞培养液保存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既发挥了羊膜的生物学特性,又提供了角膜缘活性细胞,能快速、稳定促进角膜更新机制的恢复,加速角膜表面重新上皮化,是治疗严重眼表烧伤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眼外伤是眼科觉而多发的病症,睑结膜及球结膜烧伤或化学伤兵易发生睑球粘连,严重影响视功能及生活质量。羊膜移植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治疗眼表疾病、重建眼表面新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并分析保存羊膜在眼中、重度化学烧伤和热烧伤急性期的治疗作用以及对晚期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性化学烧伤和热烧伤的住院患者19例(21眼)根据病情分为中度组(14眼烧伤为Ⅱ~Ⅲ度)和重度组(7眼烧伤为Ⅳ度),入院1周内分别行单纯羊膜移植术和羊膜移植术+自体(异体)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早期眼表重建时间,晚期角膜血管化,睑球粘连,视力改善情况。结果中度组的眼表重建时间较重度组短,视力提高较后者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角膜血管化,睑球粘连等方面也较后者轻。结论羊膜可用于眼中、重度化学烧伤和热烧伤的急性期治疗,其预后效果同眼部损伤程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并分析保存羊膜在眼中、重度化学烧伤和热烧伤急性期的治疗作用以及对晚期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性化学烧伤和热烧伤的住院患者19例(21眼)根据病情分为中度组(14眼烧伤为Ⅱ-Ⅲ度)和重度组(7眼烧伤为Ⅳ度),入院I1周内分别行单纯羊膜移植术和羊膜移植术+自体(异体)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早期眼表重建时间,晚期角膜血管化,睑球粘连,视力改善情况。结果:中度组的眼表重建时间较重度组短,视力提高较后者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01)。。在角膜血管化,睑球粘连等方面也较后者轻。结论:羊膜可用于眼中、重度化学烧伤和热烧伤的急性期治疗,其预后效果同眼部损伤程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黄玲珑  杨娇弟  孔丽萍  徐建国 《护理研究》2008,22(16):1468-1469
重度眼表热烧伤是眼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其病程长,治疗棘手,最终常因角膜白斑、角膜结膜化、溃疡穿孔及睑球粘连而致盲.近年来,随着羊膜移植和眼表重建研究的深入,病人的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37例眼表烧伤急性期患者应用眼表生物膜固定装置行羊膜覆盖术的方法和护理,包括术前一般护理,术后观察和护理以及出院健康指导。认为羊膜覆盖术治疗眼表烧伤安全、低创、有效、方便,护理人员需要熟悉和掌握眼烧伤的病理发展过程和治疗,提高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基底结膜瓣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术后早期泪膜功能及远期动态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即将行结膜瓣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53例,61眼)和B组(53例,65眼)。A组采用以穹隆为基底结膜瓣小梁切除术,B组采用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及1、6、12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不稳定及干眼症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d及1、6、12个月,A组的BUT、SⅠt均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6、12个月,A组的泪膜不稳定及干眼症状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其术后早期泪膜功能以及远期动态泪膜稳定性均明显优于以穹隆为基底结膜瓣小梁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唐晨  赵英  钟守国  苏文成 《华西医学》2011,(8):1200-1202
目的观察在表面麻醉下不作结膜瓣和传统的以穹窿为基底结膜切开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5.5mm直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0年12月资料较完整的老年性白内障160例,将160例32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80例160只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A组不做结膜瓣,行长5.5mm角巩膜缘的平行切口;B组行以穹窿为基底的传统的结膜瓣,做长5.5mm角巩膜平行切口;两组均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劈核摘除联合5.5mm直径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术后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眼部舒适者:A组154只眼(96.25%),B组141只眼(88.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2,P〈0.05)。术后结膜退缩、下垂、巨大瘢痕:A组7只眼(4.38%),B组29只眼(18.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49,P〈0.01),两组患者术后1d、1周及1个月视力比较:1d,A组120只眼(75.00%),B组128只眼(80.00%)(χ2=1.467,P〉0.05);1周,A组130只眼(81.25%),B组132只眼(82.25%)(χ2=0.084,P〉0.05);1个月,A组138只眼(86.25%),B组139只眼(86.86%)(χ2=0.027,P〉0.05);角膜水肿于术后2周后均消退。结论在表面麻醉下不做结膜瓣较做结膜瓣小切口白内障劈核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省时、对眼表面破坏小,角巩膜切口较小且较为隐闭,术后恢复快。在基层医院是一种较好的白内障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将165例(178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46例(50眼)、B1组40例(42眼)、B2组39例(43眼)、B3组40例(43眼)。A组冲洗液采用庆大霉素8万U+生理盐水至200 ml。B1组、B2组、B3组分别将地塞米松10 mg、20 mg、30 mg加入生理盐水中至200 ml作为冲洗液,比较各组临床效果。结果:B1组、B2组、B3组结膜囊冲洗后,结膜充血、眼部自觉症状、角膜充血和水肿程度明显轻于A组(P<0.05),B2、B3组上述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B1组(P<0.05),B2组与B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结膜囊冲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均较冲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冲洗液采用地塞米松+生理盐水配制,临床效果优于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地塞米松20 mg为最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在翼状胬肉术后的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术后患者148例(148眼),男66例(66眼),女82例(82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4眼。试验组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对照组用妥布霉素眼液,比较角膜刺激症状、结膜瓣愈合、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角膜刺激症状更轻,结膜瓣愈合更快,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试验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用于翼状胬肉术后,对减轻角膜刺激症状,促进结膜瓣愈合,促进角膜上皮缺损修复,预防胬肉复发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结膜囊清洁消毒方法,改变传统方法的弊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方法:对210例施行眼科手术的患者,术前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结膜囊冲洗,观察结果反应和分析微生物采样报告。结果:B、C两组(碘伏)的杀菌效果明显高于A组(呋喃西林);B组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说明单纯碘伏点眼易导致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碘伏点眼3min后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的方法进行结膜囊清洁消毒,既可保证消毒效果,又可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治疗与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手术标准的翼状胬肉患者93例112只眼,分为A(38眼)、B(38眼)、C(36眼)三组。A组翼状胬肉单纯切除,B组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治疗,C组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观察三组术后角结膜愈合情况以及胬肉复发率。结果随访12~30月,复发率A组23.68%,B组10.53%,C组无复发病例。C组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结膜移植是处理胬肉复发的最佳方式。该手术较简便,成功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To compare the recurrence rate and outcomes of double-headed pterygia using fibrin glue versus suture closure of conjunctival autograft.MethodsAll patients with double-headed pterygia who underwent pterygia excision with conjunctival autograft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9 in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of Singapore were includ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depending on whether fibrin glue or sutures were used to secure the conjunctival autograft in place. All patients had a minimum of 6 months follow-up.ResultsA total (26 patients) of 22 eyes had fibrin glue, while eight eyes underwent suture closure of their conjunctival autograft. Fibrin glue group had 4.5% recurrence rate, while suture group had 37.5% recurrence rate (p = .021). Ther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or overall visual acuity (p = .009) and cylinder (p = .002). There is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or visual acuity in the glue group (p = .026), but not in the suture group. Fibrin glue group had a shorter operation duration time compared to suture group (p < .001).There were no cases of graft dislocation, contraction or 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ConclusionsLow recurrence rates and good postoperative visual outcomes can be achieved with the split conjunctival autograft technique.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fibrin glue has an additional benefit over the use of suture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complex cases.  相似文献   

18.
张宏  高亮  徐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9):1531-1532,1535
目的 探讨预防翼状胬肉手术后复发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接受显微手术的符合标准68例(68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4例(34眼),行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34例(34眼),行改良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术后处理,术后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干眼症状的问卷调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测定、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手术区域充血情况(简记为QYCX)的检查.结果 TBUT的平均值:A组为5.84±3.44 s,B组为10.05±3.33 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SIt的平均值为7.68±5.07 mm,B组的平均值为12.03±6.39 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组与B组出现干眼症状及试验阳性表现的比率进行χ2检验,A组出现干眼症症状、TBUT、QYCX的阳性比率明显高于B组(P〈0.05),FL、SIt阳性比率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改良自体结膜瓣移植术能有效恢复泪膜的稳定性,对翼状胬肉的复发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湿房镜对翼状胬肉术后眼表环境的影响。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眼科就诊的40例翼状胬肉患者(40只眼)病例资料,随机分为湿房镜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眼。所有患者均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术后均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湿房镜组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佩戴湿房镜,对照组患者无特殊处理。记录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眼表疾病指数调查表(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非侵入性泪河高度,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 NIKBUT),眼红分析(包括鼻侧球结膜充血、鼻侧睫状充血、球结膜充血等参数),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时间各类眼表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时间效应P0.05),湿房镜组和对照组OSDI评分、NIKBUT、鼻侧球结膜充血、鼻侧睫状充血和球结膜充血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房镜能够加速翼状胬肉术后眼表的修复,减少患者术后不适。  相似文献   

20.
全麻下头面部手术患者不同眼保护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眼保护措施对全麻下头面部手术患者的眼部保护效果,以寻找最佳的眼保护方法,并形成相关护理规范。方法将全麻下头面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三个观察组和一个对照组(每组30例)。A组:将眼睑闭合后直接覆盖防水眼保护膜;B组:眼部涂布四环素眼膏,但不贴眼保护膜;C组:眼部涂布四环素眼膏后再贴眼保护膜。对照组则不予任何眼保护材料,仅将眼睑闭合固定。观察各组手术患者术后第1、3、5天内的眼部表现。结果各组眼部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率C组最低,对照组最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全麻下头面部手术患者,应采取必要的眼保护措施,而采取眼球涂布四环素眼膏后再贴眼保护膜,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眼保护方法,可有效地避免术中各种因素对眼睛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