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单吻合器行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5月~2005年10月采用单吻合器行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中Duke’s:A期16例,B期51例,C期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14例(18.4%),吻合口漏5例(6.50%),吻合口狭窄2例(2.60%),切口感染2例(2.60%),切口疝2例(2.60%),术后便血3例,39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排便习惯改变。结论应用一次性单吻合器技术进行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手术安全实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成功率高,对预后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产吻、缝合器在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7例直肠癌患者行超低位直肠前切除,应用上海产金钟牌缝合器、吻合器,进行结肠-直肠吻合。结果:本组根治性切除25例(92.6%);1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7%;吻合口狭窄3例,发生率为11.1%,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合理使用国产缝合器、吻合器可完成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可达保肛、根治、降低费用、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4.4%),吻合口狭窄4例(2.2%),吻合口出血1例(0.5%)。局部复发5例(2.7%)。结论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能降低局部复发,而双吻合器的应用能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手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应用以及对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低位直肠癌患39例;应用美国CDH圆型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端端吻合(Dixon术)。结果 39例中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5.1%);吻合口狭窄3例(7.7%);术后局部复发3例,其中吻合口复发1例,2 例为盆腔复发,总的局部复发率为7.6%。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适当,吻合器技术可提高低位直肠癌肛手术成功率,其无论生存率或生活质量均优于腹会阴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回顾分析90例低位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5.6%),吻合口狭窄2例(2.2%),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双吻合器技术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并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分析应用吻合器技术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44例的疗效、肿瘤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与预防。结果:44例手术后局部复发1例(2.3%),发生吻合口瘘1例(2.3%),吻合口狭窄2例(4.5%)。表明吻合器技术的应用可以扩大保肛手术适应证的范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双吻合器技术(DST)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随访1~2年,局部复发2例,远处转移和死亡2例。结论: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能降低局部复发,而双吻合器的应用能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相似文献   

8.
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时其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行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Miles术10例,前切术及局部切除术37例,其中单吻合器吻合18例,双吻合器吻合9例,经尾路肿瘤切除术6例,经肛门直视肿瘤切除术4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4例,发生吻合口瘘5例,经引流换药自愈4例,结肠造口1例,切口裂开17例(23.61%)。结论:应依据低位直肠癌病人具体情况(如肿瘤的部位、大小、生物特性、病理分化程度以及局部浸润等情况),结合术者的技术水平等,选用相应的手术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肛门及其功能。对其常见并发症(如术中大出血、术后吻合口瘘、切口裂开等)应采取多种方法加以预防和治疗,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提高其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 998年 1月- 2 0 0 1年 1 0月间应用双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保留肛门治疗 1 86例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并发症中吻合口瘘 3例 ,无吻合口狭窄及输尿管损伤 ,术后随访6~ 38个月局部复发 6例 ,均为 C期患者 ,复发率为 3.2 2 %。结论 :双吻合器的应用明显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率 ,并保证了低位和超低位前切除术的安全性。但局部复发率与病期早晚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一次性管型吻合器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1999年8月至2009年5月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行一次性管型吻合器吻合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低位直肠癌54例,Dukes分期:A期14例,B期28例,C期12例,均应用一次性管型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直肠端端吻合.吻合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血1例,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狭窄2例,经相应处理治愈.术后吻合口瘘1例,二次手术结肠造口治愈,半年后再次手术关闭造口.结论 一次性管型吻合器应用于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结直肠吻合,具有易保肛、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方便、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统计近10年来26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癌复发的诊治,结合文献复习,对其复发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直肠癌前切除术时的要求:①肿瘤远侧肠管切除距肿瘤边缘的长度,分化差的癌应在5cm以上,分化高的癌应在3cm以上;②术中注意无瘤术操作;③对于中下段癌Dukes B期以后者,要有充分的侧方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我院1994-2000年双吻合器吻合法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中采用该技术行直肠癌手术的237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吻合口瘘15例(6.33%),吻合口梗阻1例(0.42%),无手术死亡。结论:双吻合器吻合方法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省时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单个国产吻合器行低位及超低位前切除术加髂内动脉置泵化疗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5月~2009年12月,用单个国产弯管型消化道吻合器行直结肠吻合加髂内动脉置泵化疗治疗6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对临床资料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全部吻合成功,术后盆腔复发3例(4.41%),吻合口狭窄2例(2.94%),无吻合口漏和吻合口出血发生。结论:用单吻合器行低位及超低位前切除术加髂内动脉置泵化疗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可行的,其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吻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即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又改善了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六安市立医院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101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吻合口瘘的10例患者(9.9%),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性别、糖尿病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及血浆白蛋白含量并不是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7例患者采取了保守治疗,2例患者采取了积极手术治疗,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后,予手术治疗。10例患者吻合口瘘口均愈合。结论男性、术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易出现吻合口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双吻合器在直肠癌前切除低位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8月~2001年9月间应用双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术45例,其中14例属超低位吻合术,占31.1%.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漏2例(4.4%),吻合口狭窄3例(6.7%);术后局部复发4例(9.3%). 结论双吻合器技术可作为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肠内旁路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先完成直肠肿瘤低位前切除后;将避孕套固定于生物可降解环上,然后将生物可降解环以可吸收缝合线固定于近端结肠(距吻合口5~10cm);使用吻合器完成低位吻合,经肛门拉出避孕套,头端开放。结果:28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发热1例,下腹部坠痛不适1例,大便次数增多3例,伤口脂肪液化2例,无1例出现吻合口瘘。结论:结肠内旁路技术在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临床护理资料,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8例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肿瘤根治术的临床护理资料,其中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8例,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4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一般情况(ASA评分)、手术病理分期(Dukes分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ASA评分、Dukes分期、合并症及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并发症、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切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和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是老年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肠J型袋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本院2003-01~2004-01间行根治性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40例,根据吻合方式分为两组:结肠J型袋组19例;直接吻合组16例;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及12个月,对手术并发症及排便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均无死亡及术后出血病例。直肠吻合组发现直肠吻合口漏2例;结肠J型袋组和直接吻合组发现吻合口狭窄的3例,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和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肠J型袋组术后3个月和12个月每日大便次数较直接吻合组显著减少(P〈0.05),排便紧迫感改善明显(P〈0.05)。结论: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选择结肠J型袋,不增加手术并发症,且在术后一年内,可以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直肠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对患者肛门直肠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低位前切除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直肠肛门压力测定,并与术前作对比,记录术后控便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15例患者排气不能自制,9例患者排液性便不能自制,直至术后1年上述患者的肛门自制功能才恢复正常。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结果:术后3、6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时间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2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时间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的肛门直肠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而导致术后患者的控制排便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