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HRCT图像上肺磨玻璃样结节(GGN)内血管征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或随诊显示病灶消失的109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其中良性结节44例,恶性结节65例。观察指标为结节的主要CT征象(大小、密度、分叶、毛刺、空气支气管征和胸膜凹陷征)、结节内出现血管的例数及各项血管征像[包括血管穿行、血管的数量、种类(肺动脉或肺静脉)及异常形态学征象(僵硬、增粗、扭曲、聚集或截断)]。对良、恶性GGN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和恶性GGN组的结节大小、密度、分叶、毛刺、空气支气管征和胸膜凹陷征这6个CT征象出现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GGN组血管征出现率高于良性GGN组(66.15%vs. 43.1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GGN组出现血管征的43例与良性GGN组出现血管征的19例进行比较,GGN内血管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GGN内肺动脉与肺静脉同时出现率明显高于良性GGN(41.86%vs. 21.05%);血管的异常形态学...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对孤立性肺结节征象检出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对孤立性肺结节(SPNs)征象的显示,探讨各种征象对SPNs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51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的SPNs (直径≤4 cm)及其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对SPNs的征象(深分叶征、棘状突起征、胸膜凹陷征、胸膜切迹征、阳性支气管征、空泡征、毛刺征)行MPR,评价MPR对SPNs的前5种征象的显示.计算7种征象在恶性结节组检出率及出现频率.结果:MPR检出5种征象的数目明显多于轴面扫描所检出的数目,检出具有5种征象的结节数目明显多于轴面扫描检出该征象的结节数目,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恶性结节中出现频率由多到少的征象依次为深分叶征、阳性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棘状突起征、胸膜切迹征、毛刺征、空泡征.7种征象在良、恶性结节组的检出百分比中最能提示恶性的征象依次为胸膜切迹征、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阳性支气管征、棘状突起征、空泡征.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对SPNs行MPR,能明显提高SPNs的征象检出率,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深分叶征、胸膜切迹征是最有诊断价值的恶性征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周围型小肺癌形态学特征与CT灌注参数及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分析44例周围型小肺癌的CT形态学特征(包括分叶、毛刺、血管集束、胸膜凹陷、空泡及细支气管充气征、病灶远端阻塞性改变),分析各征象与CT灌注参数及MVD的相关性。结果:周围型肺癌CT征象的有无与CT灌注参数及MVD有密切的关系。有分叶征、毛刺、血管集束、胸膜凹陷及病灶远端阻塞性改变组的BF、PS及MVD均高于无分叶、毛刺、血管集束、胸膜凹陷组及阻塞性改变组。结论:周围型小肺癌形态学特征与CT灌注参数及MVD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形态学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非小细胞肺癌抗原(lung tumor antigen,LT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关系和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恶性病变和64例良性病变患者行MSCT扫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LTA、CEA、NSE检测,MSCT扫描图像通过多种后处理技术重组全面观察恶性病变影像学特征,MSCT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对照分析.并对良恶性病变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LTA、CEA、NSE与肿瘤大小、毛刺征、空泡征、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胸腔积液无统计学意义,NSE、CEA与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LTA与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形态特征和血清肿瘤标志物两种方法联合对肺部恶性病变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结节的CT征象与其良恶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肺结节的CT表现及其手术切除后的病理类型,比较分析良恶性肺结节之间各CT征象(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的检出率,并用Sperman秩相关分析4种不同浸润程度的早期肺腺癌(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与3种不同密度结节(纯磨玻璃密度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实性结节)之间的关系。结果:良性结节的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检出率均明显低于恶性结节(均P<0.05),而气管充气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肺癌的侵袭性与结节的实体成分检出率存在正相关(Sperman相关系数=0.533,P=0.000)。结论: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及随访过程中结节实性成分的出现及增加可作为恶性肺结节的特异性CT征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GGN)在HRCT的影像特征,并与肺腺癌病理分型进行相关性对照,以评价HRCT在肺腺癌病理学分型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肺部GGN并经病理证实的患者,分析GGN的影像学特征,包括病灶大小(平均径)、CT值(平均CT值和相对CT值)、病灶形态、边缘、界面、内部结构(空泡征、支气管截断征)及邻近结构(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改变等,并与病理分型及亚型进行对照。结果GGN的HRCT征象中,病灶边缘、界面、内部结构(空泡征、支气管截断征)及邻近结构(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在四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肺腺癌病理亚型分类,附壁型腺癌、腺泡型腺癌、乳头型腺癌三组在空泡征、血管集束征、CT值(平均CT值和相对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GN的HRCT影像特征可以作为AAH、AIS、MIA与IAC鉴别诊断的可靠依据。此外,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平均CT值和相对CT值可为IAC病理亚型的分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形态学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非小细胞肺癌抗原(lung tumor antigen,LT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关系和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恶性病变和64例良性病变患者行MSCT扫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LTA、CEA、NSE检测,MSCT扫描图像通过多种后处理技术重组全面观察恶性病变影像学特征,MSCT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对照分析。并对良恶性病变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LTA、CEA、NSE与肿瘤大小、毛刺征、空泡征、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胸腔积液无统计学意义,NSE、CEA与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LTA与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形态特征和血清肿瘤标志物两种方法联合对肺部恶性病变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深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气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2例直径≤2cm的周围型原发性肺小结节的影像学形态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深分叶征、钙化在小肺癌与良性结节两组病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气相、胸膜凹陷征在小肺癌与良性结节两组病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毛刺征、边缘模糊、血管集束征在小肺癌中出现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边缘光滑、钙化较多则多为良性结节。结论:深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是诊断小肺癌的重要征象;支气管气相、胸膜凹陷征并非肺癌的特征,边缘光滑、钙化较多则多为良性结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腺癌亚实性结节的MSCT表现与病理分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肺腺癌的亚实性结节133例,直径3 cm,其中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11例,原位癌(AIS)35例,微浸润性腺癌(MIA)40例,浸润性腺癌(IPA)47例。各病理亚型结节的大小、密度采用逐步判别分析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节的边缘特征(毛刺、分叶、棘突)、形态(类圆形、不规则形)、瘤-肺界面(光滑、毛糙)、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改变(充气支气管征、支气管截断)、血管集束征、实性成分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133例病变的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棘突、毛刺、支气管改变、实性成分、瘤-肺界面、密度在AIS、MIA、IPA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集束征、形态在各病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病变大小、密度、边缘特征、瘤-肺界面、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改变、实性成分有助于区分浸润前病变、微浸润病变和浸润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孤立性病灶的CT形态学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多排螺旋CT(MSCT)诊断,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误诊病例54例,分良、恶性2组进行MSCT征象和病理学对照研究,分析病灶大小等征象.结果 良性组误诊为周围型肺癌21例,其中炎症或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ed pneumonia,FOP)16例,结核3例,隐球菌感染1例,硬化性血管瘤1例;恶性组 MSCT误诊为良性病变33例,其中腺癌28例,鳞癌3例,类癌1例,腺瘤样增生(adenomatoid hyperplasia,AAH)1例.密度不均匀、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典型分叶、短细毛刺、棘状突起和完整胸膜凹陷征(pleural indentation,PI)在恶性组出现率均高于良性组,其中密度不均匀、空泡征出现的概率在2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最大径>3 cm和≤3 cm的MSCT征象出现率存在差异.结论 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完整PI和棘状突起可一定程度上提示肺癌,正确把握这些征象可降低误诊率;薄层靶重建有利于征象的显示,是规避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 CT 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近4年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证实,同时具有完整多排螺旋 CT 检查资料的43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对该疾病影像学特点(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本组43例病变均为直径≤20 mm 的孤立性结节,均行胸部多排螺旋 CT 扫描、横断面高分辨 CT(HRCT)扫描、动态 CT 增强扫描及胸部容积多平面重建(MPR),所有患者病变至少具有该疾病影像学特点中的2-3个征象,可作为该病影像及临床诊断的可靠依据。结论多排螺旋 CT 对周围型小肺癌能够准确定位,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的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机对96例肺结节患者行灌注扫描,其中良性结节18例、炎性结节28例、恶性结节50例.以perfusion 3软件测定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渗透表面积乘积(PS)以及拟合时间-密度曲线(TDC),采用灌注参数及曲线形态来评价结节的良恶性.结果 BF、BV在炎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炎性结节均大于良性结节.MTT在三组结节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PS在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之间、以及良性与炎性结节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均高于良性结节,三组不同性质结节之间的TDC曲线形态也不同.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较准确的判断肺结节的性质,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脓毒性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脓毒性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脓毒性肺栓塞MSCT表现,并与X线胸片比较.结果 所有12例患者,X线胸片和CT表现比较,分别见结节(8、12例),滋养血管征(0、9例),空洞(6、10例),楔形阴影(4、7例),局灶浸润影(2、4例),气囊(2、5例)及胸腔积液、脓胸(3、6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0、3例).发现病灶分布在外周或胸膜下分别为8和12例,CT较X线胸片可更清晰地显示病灶.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大多数滋养血管环绕结节周围,MPR显示结节边缘规整.结论 脓毒性肺栓塞的CT表现多样,但MIP、MPR能更好显示滋养血管征及结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在孤立性肺结节(SPN)首过时血流特征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9例直径2~4 cm的SPN先行32层螺旋CT平扫,再行多层同层连续动态增强扫描,在时间-密度曲线(TDC)的基础上,测量SPN增强峰值(PESPN)、病灶同层主动脉的增强峰值(PEAA)、病灶达峰时间(TTP),并由此计算增强净增值(NE)、结节-主动脉强化峰值比(S/A)、灌注量(P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与炎性SPN的PESPN、NE、S/A和Pr均高于良性SPN(P均<0.05),其TTP低于良性SPN(P<0.05);恶性SPN的PESPN、NE、S/A高于炎性SPN(P均<0.05);恶性结节的Pr高于炎性结节,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以NE≥25 HU作为恶性病变的阈值,其敏感度为98.2%,特异度为52.0%,准确度为86.9%,阳性预测值为85.6%,阴性预测值为92.9%。良性、恶性及炎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是定量评价SPN血流模式的无创性技术,有助于SPN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诊断支气管结核的价值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索多层螺旋CT的大范围薄层扫描及后处理功能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支气管结核和痰查结核菌阳性的病人98例。用多层螺旋CT作3mm层厚扫描,最小密度投影、计算机容积摄影、CT仿真内镜后处理。采用盲法诊断与纤维支气管镜及病理对照。结果 支气管结核的CT表现主要是支气管阻塞或狭窄。支气管阻塞13处(9.6%);支气管均匀狭窄27处(19.8%);支气管不均匀狭窄96处(70.6%)。病变发生在主支气管31处(22.8%);叶支气管81处(59.6%);段支气管24处(17.7%)。同一病人多处受累者为56例(51.7%)。多层螺旋CT对支气管结核诊断的敏感度为89.8%;特异度为63.2%;准确度为84.6%。结论多层螺旋CT多功能组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率,与纤维支气管镜有很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径≤1 cm肺结节C T影像学定性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90例≤1 cm肺结节的影像资料,统计分析各征象在良恶性组间及不同病理分型组间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影像诊断考虑为恶性的190例结节中,病理证实恶性168例,准确率88.4%。良性组中纯磨玻璃结节、血管集束征比例明显低于恶性组,实性结节比例明显高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征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病例中,不同病理分型组间除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外,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呈线性下降趋势,而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呈增加趋势,各征象线性趋势通过了0.017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结论对于≤1 cm的肺结节,CT多平面重建(M PR)、容积再现(VR)能充分展现各恶性征象,对肺小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及恶性结节病理分型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对脓毒性肺栓塞滋养血管征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研究评价肺血管与脓毒性肺栓塞滋养血管征之间关系。方法:采用双盲法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回顾性分析11例脓毒性肺栓塞患者MSCT图像,通过横断面、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分析肺结节与肺血管关系,滋养血管征定义为一支血管通向肺结节。结果:脓毒性肺栓塞患者发现65个结节和20个楔形阴影。其中滋养血管征在横断位图像显示26(40%)个结节和5(25%)个楔形阴影与血管连接,而在MPR和MIP显示这些血管绕行结节周围。在所有的成像中,12(18%)个结节和2(10%)个楔形阴影显示与血管连接。在横断位像所有这些血管汇入左心房与肺静脉一致。结论:脓毒性肺栓塞在横断位图像经常能显示滋养血管,但是MPR能显示大多数滋养血管环绕结节走行,"滋养血管"在病例表现为肺静脉。  相似文献   

18.
张文堃  王锐  董杰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8):1313-1316,1319
目的探讨MSCT灌注成像评价临床Ⅰ期周围型肺腺癌影像特征的价值。方法对72例患者行MSCT灌注扫描,用多元相关分析探讨灌注参数与影像特征的关系,再分组进行趋势检验。结果灌注参数与周围型肺腺癌影像特征相关,血流量(BF)和强化峰值(PEI)随分化程度减低而降低(P值分别为0.01与0.024);有淋巴结转移组的BF和PEI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值分别为0.000与0.003);术后转移组BF值明显低于未转移组(P=0.000)。结论 MSCT灌注成像通过无创性评价血管生成的方式和程度,间接反映肿瘤分化程度,从而预测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转移的可能性,是判断周围型肺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PPHP)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PPHP的临床和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 病变旱单发或多发肺炎样3例,单发或多发结节团块状4例,两者混存1例.病灶内钙化和病灶周围磨玻璃晕圈多见,增强后强化轻微.结论 PPHP表现多样,虽缺乏特异性,但CT上仍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肺动脉栓塞的CT血管造影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T肺动脉血管造影联合下肢深静脉血管造影在肺栓塞的诊断中的作用及多层螺旋CT的优势。方法采用单层螺旋CT或16层螺旋CT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所有患者行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及下肢静脉血管造影,统计栓塞的数目及类型。结果44例肺栓塞中,肺栓塞合并下肢静脉栓塞的34例,单纯肺栓塞的10例。单层螺旋CT及16层螺旋CT检查的病人总的栓塞显示率分别为12.1%及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肺段及肺段以上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分别为25.3%及2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亚段及亚段以下显示率分别为1.1%及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CT肺动脉血管造影联合下肢血管造影是肺栓塞的无创、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诊断方法。16层螺旋CT在检查肺栓塞方面优于单层螺旋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