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儿喘宝对哮喘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Th1/Th2平衡的影响,探索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激发的方式制作大鼠慢性哮喘模型,以地塞米松为对照药。通过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涂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计数,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IFN-γ、IL-4含量以及IFN-γ/IL-4比值的测定,探索小儿喘宝治疗哮喘大鼠的作用机制。结果:小儿喘宝可减轻大鼠的哮喘症状,减少BALF中EOS的数量,降低血清及BALF中IL-4的含量,升高血清及BALF中IFN-γ的含量,升高IFN-γ/IL-4的比值。结论:小儿喘宝能升高哮喘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FN-γ/IL-4的比值,从而纠正失衡的Th1/Th2,这可能是小儿喘宝调节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IL-9,IL-4和IL-13水平以及对细支气管组织中IL-4受体1(IL-4R1),IL-13受体A1(IL-13RA1)定位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低、中、高剂量组,共5组,每组10只。采用香烟烟雾联合脂多糖(LPS)方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二陈汤加味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5,10,20 g·kg-1灌胃(ig),正常组与模型组ig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浆,BALF中IL-12,IFN-γ,IL-9,IL-4和IL-13水平,免疫组化(IHC)检测大鼠细支气管组织中IL-4R1,IL-13RA1的定位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BALF中IL-12,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IL-9,IL-4和IL-13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IL-4R1,IL-13RA1在模型组细支气管组织中的的表达均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陈汤加味中、高剂量血浆和BALF中的IL-12,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IL-9,IL-4和IL-13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IL-4R1,IL-13RA1在细支气管组织中的的表达均显著减弱(P0.01)。结论:二陈汤加味可能通过增加IL-12,IFN-γ的释放,减少IL-9,IL-4和IL-13分泌,并抑制IL-4R1和IL-13RA1的表达,起到抗炎和保护细支气管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肺平喘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及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5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卵白蛋白和氢氧化铝免疫反应制备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生药量10.8,21.6,32.4 g/kg进行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4周后,分离大鼠血清和肺组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FN-γ、IL-4水平变化,RT-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4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IFN-γ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IL-4/IFN-γ提示免疫调节显著向Th2水平失衡,肺组织JAK1、STAT6 mRNA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免疫调节明显向Th1方向调节(P0.01),肺组织JAK1、STAT6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补肺平喘汤能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失衡,降低JAK1、STAT6 mRNA表达,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MMPs/TIMPs 及Th1/Th2 探讨六味补气胶囊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的机制。方法:将75 只大鼠随机分均为正常组、模型组、六味补气组、金水宝组、脾氨肽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烟熏加脂多糖气管滴入方法建立COPD 模型。模型成功第28 天给药,连续给药30 天。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肺功能、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MMPs 抑制剂1(TIMP-1)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损伤、肺功能明显降低,炎性因子IL-1β、IFN-γ、Th1/Th2 明显升高(P<0.05 或P<0.01),抑炎因子IL-4、IL-35 明显降低(P<0.05 或P<0.01);肺组织MMP-9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 或P<0.01),TIMP-1 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 或P<0.01)。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六味补气组IFN-γ、Th1/Th2 明显降低(P<0.05 或P<0.01),MMP-9 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 或P<0.01),TIMP-1 表达明显升高(P<0.05 或P<0.01);与金水宝组、脾氨肽组比较,六味补气组肺功能、TIMP-1 基因蛋白表达升高,MMP-9、Th1/Th2 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六味补气胶囊通过上调IL-4、TIMP-1,下调IFN-γ、Th1/Th2、MMP-9 表达,降低炎性反应,改善COPD 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通过观察芪蛭皱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及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中IFN-γ/IL-4平衡的影响,探讨芪蛭皱肺颗粒防治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加烟熏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治疗组自造模第29天起每天给药一次,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14 d。第43天,检测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及BALF、血清中IFN-γ、IL-4的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指数、胸腺指数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蛭皱肺颗粒大、中、小剂量组脾脏指数升高不显著,而芪蛭皱肺颗粒大、中、小剂量组胸腺指数升高明显(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BALF中IFN-γ/IL-4比值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蛭皱肺颗粒大、小剂量组血清中及芪蛭皱肺颗粒中剂量组BALF中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芪蛭皱肺颗粒能够提高IFN-γ功能低下,而抑制IL-4功能亢进,调节IFN-γ/IL-4的失衡,从而减轻气道炎症浸润,可能是芪蛭皱肺颗粒防治COP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六味补气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气道炎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桂龙咳喘宁组和六味补气方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气管滴入方法建立COPD实验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及相应药物灌胃,连续干预14 d。于造模第4周和药物干预结束后检测肺功能; 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光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分析辅助性T细胞Th1/Th2平衡状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COPD症状和体征,肺功能降低,血清及BALF中IFN-γ水平明显下降,IL-4水平明显增加(均P<0.05),Th1/Th2平衡向Th2方向移动; 与模型组相比,六味补气方组和桂龙咳喘宁组大鼠一般情况及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清及BALF中IFN-γ水平明显增加,IL-4水平下降(均P<0.05); 与桂龙咳喘宁组相比,六味补气方组大鼠COPD症状体征减轻,血清及BALF中IFN-γ水平明显增加,IL-4水平下降(均P<0.05),Th1/Th2平衡向Th1方向移动。结论:六味补气方可改善COPD模型大鼠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类细胞平衡,增加免疫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h 1/Th 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隔药灸组、电针组,每组10只,并另选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学方法并加局部刺激建立大鼠UC模型。隔药灸组、电针组选取"天枢"(双)和"气海"进行隔药灸或电针治疗,连续治疗14d。采用定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干扰素(INF)-γ、白介素(IL)-12、IL-4和IL-10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NF-γ、IL-12、IL-4和IL-10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结肠组织细胞中CD4~+INF-γ~+/CD 4~+IL-4~+的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NF-γ、IL-12mRNA和含量显著升高(P0.05),IL-4、IL-10mRNA和含量显著下降(P0.05);隔药灸组和电针组大鼠结肠组织INF-γ、IL-12mRNA和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IL-4、IL-10mRNA和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结肠组织中CD 4~+INF-γ~+/CD 4~+IL-4~+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组和电针组CD4~+INF-γ~+/CD 4~+IL-4~+比值显著下降(P0.05)。隔药灸组和电针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和电针均能显著改善UC模型大鼠炎性反应,通过下调结肠组织中INF-γ和IL-12水平,上调IL-4和IL-10水平从而保持Th 1/Th 2细胞间平衡,进而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三拗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Th1,Th2转录调节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  马融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9):1324-1326
目的:重点探讨三拗汤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的调节作用,并深入研究其对转录因子GATA-3和T-bet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以鸡卵清蛋白腹腔注射并雾化吸入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分别以不同剂量三拗汤及地塞米松灌服,检测用药前后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含量;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T-bet和GATA-3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中药中剂量组大鼠BALF中IL-4水平较其他组明显减低,IFN-γ水平升高,IL-4/IFN-γ较哮喘组明显减小,肺组织GATA-3和T-bet转录因子mRNA表达水平分别与IL-4及IFN-γ变化水平相一致.结论:中药三拗汤可能通过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转录因子的调节作用,达到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匀浆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的影响。方法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和急支糖浆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6 m L/(kg·d)),急支糖浆组给予急支糖浆口服液(3 m L/d),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2.5,5,10 g/(kg·d)),连续14 d。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肺匀浆中IL-4,IL-12,INF-γ含量。结果模型组肺匀浆中INF-γ、IL-4和IL-12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爱罗咳喘宁中、高剂量组中INF-γ、IL-4和IL-12均显著减少(P0.01,P0.05)。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INF-γ表达,模型组INF-γ表达显著强于正常组。爱罗咳喘宁中、高剂量组中INF-γ表达较模型组减弱。结论爱罗咳喘宁对COPD干预有效,其机制可能通过减弱INF-γ,IL-4和IL-12的合成与分泌而抑制COPD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首发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经阿立哌唑治疗前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6、IL-12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3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患者组,经阿立哌唑规范治疗8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IL-6、IL-12的含量;同时选择1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浆IL-6、IL-1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IL-12水平高于治疗前。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L-6、IL-12介导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Chronic Aplastic Anemia CAA)患者与粘附造血相关的细胞因子IL-1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5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补髓生血颗粒组(治疗组)34例和再障生血片组(对照组)3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慢性再障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IL—12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并与1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CAA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2处于高表达状态,疗后表达水平下降,且补髓生血颗粒对IL—12表达的调整程度优于再障生血片组,疗后IL-12表达阳虚型与阴虚型有显著差异。结论:CAA患者细胞因子IL—12表达异常,可能与再障的发生密切相关。补髓生血颗粒能通过改善再障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来改善CAA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消化性溃疡(PU)患者胃黏膜IL-8、IL-10、IL-12及NF-κB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168例H.pylori阳性和46例H.pylori阴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以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胃黏膜IL-8、IL-10、IL-12及NF-κB mRNA含量,H.pylori阳性患者清除H.pylori后复查。应用免疫组化检测IL-8、IL-10、IL-12与NF-κB在胃黏膜组织的表达。结果H.pylori阳性组胃黏膜IL-8I、L-12及NF-κBmRNA含量较H.pylori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00);H.pylori阳性患者清除H.pylori后胃黏膜IL-8、IL-12及NF-κB mRNA含量降低(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pylori阳性组较H.pylori阴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IL-8、IL-12、NF-κB表达明显增强(P均<0.05)。结论H.pylori感染可以诱导胃黏膜合成和释放IL-8、IL-12及NF-κB,它们是引起PU炎症以及进一步病理损害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降气定喘汤调节哮喘患儿血清IL-12、IL-4与IgE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降气定喘汤对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 ,白细胞介素 4(IL 4)与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 ,探讨中医药治疗哮喘的机理。方法 :随机选择 2 0例哮喘患儿为治疗组 ,用降气定喘汤治疗 ;2 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IL 12、IL 4与IgE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IL 1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 .0 5 ) ,IL 4、IgE水平低于治疗前 (P <0 .0 5及P <0 .0 1)。结论 :降气定喘汤能升高哮喘患儿IL 12水平 ,降低IL 4、IgE水平 ,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获宣肺化痰、泻肺平喘之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护卫法对哮喘大鼠白细胞介素12/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4(IL-12/STAT4)信号途径的调节作用。方法: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益气温阳护卫组、地塞米松组和卡介菌多糖核酸组,每组10只。采用TaqMan Real time PCR测定哮喘大鼠Th细胞IL-12和STAT4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哮喘模型组IL-12和STAT4的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益气温阳护卫组、地塞米松组和卡介菌多糖核酸组PBMC中IL-12和STAT4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IL-12和STAT4的mRNA表达相当。结论:益气温阳护卫法调节哮喘大鼠Th1/Th2平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IL-12/STAT4信号途径的基因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6.
王真  周忠辉  俞亚丽  洪波  殷莉波  王媛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6):1268-1270,1448,1449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合剂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血清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改良的卵白蛋白多点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强的松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止咳平喘合剂组)。实验第15天起,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mL.kg-1,强的松对照组给予强的松混悬液10mg.kg-1,中药治疗组给予止咳平喘合剂15g.kg-1,每天1次给药,连续5天。末次雾化激发后24h处死各组大鼠留取标本。镜下观察各组哮喘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嗜酸粒细胞(EOS)数量;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IL-12、IL-13含量。结果:与哮喘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EOS数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哮喘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气道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中药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2浓度明显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而IL-13浓度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结论:止咳平喘合剂可通过提高细胞因子IL-12水平、降低IL-13的水平,来调节细胞因子失衡,从而减轻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膀胱经五脏俞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家兔坐骨神经中T细胞Th1亚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电针膀胱经五脏俞治疗GBS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的P2免疫动物模型(EAN),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测电针膀胱经五脏俞对GBS家兔坐骨神经中TNF-α、IL-12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TNF-α、IL-12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至发病高峰达最高,经过治疗后明显下降,第14天时电针组与免疫球蛋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膀胱经五脏俞使TNF-α、IL-12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拮抗Th细胞亚群的失衡,对GBS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艾灸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CIA)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脾脏单个核细胞IL-17、IL-12等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学方法制备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大鼠。艾灸组、针刺组于初次免疫后第12天,选取双侧阳陵泉、昆仑穴分别施温和灸、针刺干预。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四肢关节炎症评分;应用MTT比色法观察针灸对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脾脏单个核细胞IL-17、IL-12、TNF-α、IL-6、和IFN-γ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炎症评分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针刺组大鼠关节炎症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增高(P<0.01),脾脏单个核细胞IL-17、IL-12、TNF-α、IL-6、IFN-γ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P<0.01),针刺和艾灸均能显著降低脾脏单个核细胞IL-12、IL-17、TNF-α、IL-6、IFN-γ mRNA的表达(P<0.01);与艾灸组比较,针刺组在降低脾脏单个核细胞的IFN-γ mRNA的表达上优于艾灸组(P<0.05)。结论:针刺和艾灸治疗对CIA大鼠四肢关节炎症均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艾灸能有效降低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针刺和艾灸均能调节脾单个核细胞异常变化的炎症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普米可令舒雾化辅助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3(IL-13)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哮喘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采用常规治疗患者7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6-10min/次,3次/d)治疗患者62例,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12、IL-13以及VEGF水平变化情况,并测定肺功能。结果:7d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血清中IL-12水平则高于对照组、IL-13和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IL-12和VEGF的变化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13无明显区别(P﹥0.05),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12与FEV1%呈正相关;IL-13与FEV1%呈负相关;VEGF与FEV1%呈负相关,治疗后则无明显相关。结论:普米可令舒雾化吸入用于辅助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并能显著的改变患者体内的炎性环境,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于洋  于晓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721-2722
目的:探讨山核桃树枝水煎剂(DJM)的抑瘤作用及其对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荷瘤鼠外周血IL-2和IL-4的水平。结果:DJM对荷瘤鼠的抑瘤率为35.68%,DJM对荷瘤鼠外周血IL-2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IL-4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DJM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DJM可通过提高荷瘤小鼠外周血IL-2水平,降低IL-4水平来逆转Th1/Th2漂移,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