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调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作用。方法对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易致低血压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分别接受常规透析(透析液钠浓度为138mmol/L)和可调钠透析(透析液钠浓度采用先上升后下降型曲线),观察透析中血压及其它并发症的变化情况。结果可调钠透析和常规透析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是19.3%和58.0%,发生低血压17例次(19.3%),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肌痉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也显著降低。结论可调钠透析可以防治透析中的低血压,并降低肌肉痉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近来年国内外文献报道低温透析及可调钠透析对预防低血压有一定的作用。2 0 0 1~2 0 0 4年3月我院应用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预防透析低血压,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资 料本组4 0例为我院血透中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男2 4例,女16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7±2 1)岁。透析病程6~30个月,每周透析2~3次。随机分为低温可调钠组2 0例。常规透析组2 0例。1 2 方 法低温可调钠组:透析开始1h采用钠浓度15 0mmol/L ,以后每小时减低5mmol/L ,最后维持钠浓度135mmol/L ,温度35℃。…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并发症,观察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作用,以及对血透中血钠水平的影响。2006年12月-2007年8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经常发生低血压、抽搐者9例,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38-73岁,均按低温、可调钠的方式进行透析,每周2次,每次5小时,透析液温度35℃-36℃,可调钠在透析中采用阶梯式钠模型进行。每50分钟下调一档,透析液钠浓度从开始141mmol/L,至透析结束前半小时降为135mmol/L。结果透析低血压主要表现为血压明显下降、大汗淋漓、打哈欠、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减慢、抽搐、严重者意识障碍。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有效预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而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  相似文献   

4.
廖淑惠  郑建华 《四川医学》2010,31(3):315-316
目的观察钠曲线与超滤曲线联合应用在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等急性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先后自身对照,实验(B)组选用高至低斜线型钠曲线与超滤曲线联用1个月,即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从143 mmol/L,呈斜线逐渐下降到135 mmol/L;超滤率也从高到低呈斜线下降模式,对照(A)组行标准透析1个月,即治疗中透析液钠浓度维持135 mmol/L不变,超滤率恒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头昏、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发生率。结果B组透析中低血压、头昏、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钠曲线与超滤曲线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头昏、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可调钠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预防效果及与常规标准钠透析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透析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常规标准钠血透模式(SSD)组,透析液钠浓度在整个透析期间均为140mmol/L;可调钠血透模式(VSD)组采用机器控制内置曲线模式、线性变化,在整个透析期开始的透析液钠浓度为153mmol/L,透析结束前30min透析液钠浓度改为135mmol/L。两组患者均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每周透析2~3次,透析时间(10~12)h/周,透析时血流量(180—20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透析液温度37℃。结果可调钠透析组与常规标准钠组透析阶段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方面比较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心率症状比较,可调钠透析组明显优于常规标准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可调钠透析组明显低于常规标准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调钠透析能有效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低血压,减少低血压发生率,提高透析耐受性及充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透析液温度、钠浓度对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9例,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分别进行10次常规透析(透析液温度37℃、恒定钠浓度138 mmol/L)和10次低温+可调钠透析(透析液温度35.5 ℃、可变钠浓度135~146 mmol/L),透析过程中监测平均动脉压、血压、血清钠浓度及超滤量、透析后体重增长情况.结果 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较常规透析模式平均动脉压有明显提高(P<0.05),低血压发生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能有效减少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可调钠配合低温透析防治高危患者透析低血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可调钠配合低温透析在高危人群(高龄、糖尿病肾病、肿瘤及心功能不全等)血液透析中防治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高危患者透析,透析模式:常规常温组(A组):透析液温度37℃,透析液钠浓度140mmol/L;调钠+常温(B组):透析液温度37℃,透析液钠浓度由148~155mmol/L线性下降至透析结束时135mmol/L;调钠+低温组(C组):透析液温度35.5℃~36℃,透析液钠浓度由148~155mmol/L线性下降至透析结束时135mmol/L。每例患者每种模式观察10次,两者血流速度相等,脱水量恒定。透析过程中监测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监测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结果3组透析模式相比,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就低血压发生率而言,A组和B组模式相比较,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χ^212.58,P〈0.005);A组和C组模式相比较,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χ^216.89,P〈0.005);B组和C组模式相比较,卡方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39,P〉0.05)。与常规透析相比,可调钠透析的作用以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为代价,不造成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结论可调钠透析可明显减少维持血液透析中高危人群的低血压的发生率。低温结合可调钠透析对低血压的预防作用并不明显优于单纯可调钠透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可调钠透析对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是否有影响。方法对血液透析过程中经常发生低血压反应的维持性透析患者7例,将患者既往常规血压透析模式作为可调钠透析模式的自身对照,治疗组在透析过程中透析液钠浓度从开始150mmol/l,逐渐下降至结束前50分钟钠浓度为135mmol/l,对照组采用恒定钠浓度(140mmol/l)。结果可调钠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血液透析组。结论可调钠透析可以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可调钠透析对于透析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可调钠透析组)18例,对照组(恒定正常钠透析组)14例.观察组设定起点透析液含Na+158mmol/L,至透析结束Na+浓度为138mmol/L,钠离子曲线呈阶梯样脉冲递减型,共透析4h.对照组使用恒定正常钠透析(Na+138mmol/L),持续4h.对比观察两组病人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进行透析720例次,发生低血压32例次(4.44%),对照组进行透析568例次,低血压的发生率为48例次(8.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可调钠透析过程中,可以维持透析开始血钠的高水平,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从而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可调钠透析对预防血透中低血压的作用.方法 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标准钠透析(透析液Na 浓度138 mmol.L )和可调钠透析(Nammol.L 由148阶梯下降至135 mmol.L.1),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透析中血压的变化.结果 标准钠透析与可调钠透析在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8.5%和6.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可调钠透析可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且不增加病人钠负荷、不引起病人口渴以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  相似文献   

11.
唐彬 《中原医刊》2005,32(15):40-41
目的观察可调钠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作用.方法观察18例长期维持透析患者,采取自身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常规透析组928例次,透析液钠浓度138mmol/L;可调钠透析组821例次,透析液钠浓度148mmol/L呈阶梯下降至138mmol/L。观察两组低血压发生例次,并随机测定20例次透析前后血钠。结果可调钠透析低血压发生率较常规透析明显低(P〈0.01),而透析前后的血钠浓度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调钠透析可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且不增加透析后钠的负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采取积极措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 ,保证患者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及安全。临床资料 :1 1例年龄大于 6 0岁的血液透析患者 ,其中 5例 (5 / 1 1 )患者在透析过程共发生 2 0例次低血压。方法 :(1 )准确掌握患者的干体重并根据不同的季节合理调节患者的干体重 ,患者 2次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不得超过 3公斤 ;(2 )采用可调钠透析 ,透析过程中将可调钠设置为 1 45~ 1 5 0 mmol/ L,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 ;(3)合理安排超滤脱水 ,采取“先快后慢”的方法 ,即透析开始 2小时内的脱水量占总脱水量的 1 / 2~ 2 / 3,减少透析后期对心血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付可调钠透析 (即调节透析液钠浓度呈高低变化 )减少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及失衡反应发生的临床效果及其在透析间期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 1 2例维持性血透常规透析易致低血压患者及 2 0例首次透析和透析间期太长致尿毒素剧高 (血肌酐 >1 3mg/ d L ,BUN>1 5 0mg/ d L)二组患者 ,采用下降型可调钠透析 ,即透析开始后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为 1 45~ 1 5 0m Eq/ L (根据患者个体病情 ) ,至透析结束前 1小时降至 1 36~ 1 40 m Eq/ L,并监测其中 1 8例次透析结束时血钠浓度 ,同时追踪观察所有病例透析间期不良反应。结果 :第 1组 1 2例维持…  相似文献   

14.
低温联合可调钠治疗模式对老年透析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温联合可调钠治疗模式对老年透析低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1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治疗16周共480例次,其中前8周(设为对照组,240例次)采用恒定钠浓度138mmol/L,透析液温度37.0℃;后8周(设为治疗组,240例次)采用低温(35℃~36.0℃),透析液钠浓度在透析治疗中前200份设定为148mmol/L,后40份调整为136mmol/L。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透析中血压、血钠、体温、脱水量、低血压发生率、透析体重未达标率及患者的耐受情况。结果治疗组透析前平均动脉压与透析中最低平均动脉压的差值、低血压发生率、体重未达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耐受性好。结论低温联合可调钠治疗模式能有效防治老年透析低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资料与方法2005年5月~2008年10月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透患者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5~81岁。其中急性肾衰4例,慢性肾衰20例,共进行血液透析2172例次。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500ml/分,透析液温度36℃~37℃,透析液钠浓度136~150mmol/L,血流量150~260ml/分,透析时间4—6小时,2次/周或每4天1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可调钠与超滤曲线对长期血液透析水负荷过多患者的价值。方法选择透析时间〉5个月、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5奴患者20例,每例患者先进行标准血液透析(SD),后采用钠及超滤曲线呈线型下降模式透析(SP+UP)各10次,观察记录每例患者每次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头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发生频率,并监测最后3次血透前后血钠浓度的改变。结果SP+UP组低血压、肌肉痉挛发生频率均明显小于SD组。而血钠浓度的改变与SD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可调钠和超滤曲线联合使用能有效减少水负荷过多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肌肉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可调钠透析在老年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例透析时发生低血压患者,并通过随机分配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例,再通过交叉对照试验.A组主要运用标准纳透析,并使透析液浓度始终保持在138mmol/L,该组的透析周期为10周,再结合运用可调钠透析,并将透析液浓度从开始的153mmol/L调到结束前使用138mmol/L,该组透析周期为10周.B组同样通过可调钠透析进行为期10周的治疗,再进行为期10周的标准钠透析.治疗患者各项条件基本一致.每例患者均通过各种透析20次,共800例次.结果 在标准纳透析的400例次中出现低血压症状127次,发生率31.7%;而在可调钠透析400例次中出现低血压症状的患者仅有73次,发生率为18.2%.结论 可调钠透析不仅能保持患者的血压正常,还能有效的控制心率变化;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透析痛苦,所以该方法 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对 4例有低钾血症的患者应用含钾离子3.6 mmol/ L 的透析液共进行了 82次的血液透析 ,并做了透析前后血钾浓度变化的检验 1 5次 ,以观察透析疗效。1 资料与方法   4例中男性 3例 ,女性 1例 ,年龄 6 0~ 73岁 ,体重 6 2~ 73kg。原发病为高血压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炎、肾肿瘤、多囊肾各 1例。接受规律性血透时间为 5~ 5 2个月 ,4例血钾均较低 ,常在 3.6 mmol/ L以下 ,给予口服和静脉补钾时 ,血钾可升高 ,但停药后不能维持。  透析液流量 5 0 0 ml/ min,每周透析 3次 ,一次 4.5小时 ,使用配制含钾 3.6 mmol/ L的透析液 ,血流量 2 5 0 m…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血液透析中血容量曲线与相应ΔBV值(血容量变化值)的变化,配合调整钠离子浓度,控制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达到合适的干体重。方法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易出现低血压患者按病情分为两组:A组(血液透析间期高血压患者)12例和B组(血液透析间期血压正常患者)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血液透析和可调钠离子浓度透析。采用多光谱分光光度计连续实时测量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计算ΔBV值;实时监测钠离子浓度曲线,并依据ΔBV值对其进行调整。观察两组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血液透析均出现低血压;A组常规血液透析模式发生低血压12例(占100%),A组钠及容量曲线模式发生低血压1例(占8.33%),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常规血液透析模式发生低血压8例(占100%),B组钠及容量曲线模式发生低血压2例(占25%),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常规透析及可调钠离子浓度透析后患者血钠离子浓度变化不大(P>0.05)。结论通过监测血容量曲线的变化,及时调整超滤及透析液钠离子浓度,稳定了标准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的血液动力学因素,延迟了低血压发生的时间,降低了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阚明  陈雷  胡淑荣 《安徽医学》2004,25(5):399-400
目的 观察可调钠透析对预防血透中低血压的作用。方法 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标准钠透析 (透析液Na+ 浓度 13 8mmol·L-1和可调钠透析 (Na+ mmol·L-1由 14 8阶梯下降至 13 5mmol·L-1) ,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透析中血压的变化。结果 标准钠透析与可调钠透析在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 2 8.5 %和 6.1%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可调钠透析可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且不增加病人钠负荷、不引起病人口渴以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