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女性性侵害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性自我防卫能力的状况.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表,对2005~2009年我院鉴定的女性性侵害案例的一般资料、相关医学资料及法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被鉴定人以鉴定诊断精神发育迟滞者居多,慢性精神分裂症次之,精神发育迟滞者年龄明显低于精神分裂症者;精神发育迟滞者中度以下者居多.两组以被评定为无性防卫能力居多.结论 中度以上精神发育迟滞及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性侵害的主要群体,家庭及社会应对其进行教育,加强性防范,鉴定时注意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精神发育迟滞者性被害与性犯罪的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85例精神发育迟滞者性被害与性犯罪的鉴定资料。占精神发育迟滞案例的63.9%,其中性被害46例,性犯罪39例。对精神发育迟滞的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的评定,对性被害与性犯罪案例的特点,以及性自我防卫能力和责任能力的评定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关于部分性防卫能力问题的探讨靳跃徐晓亮韩伟明知而与无性自我防卫能力的精神病态者发生非法性行为,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以强奸罪论处,这类案件在犯罪构成上较为容易确定。而对同部分性自我防卫能力(性自我防卫能力削弱)的精神病态者发生非法性行为,在定罪量刑时就...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50例精神发育迟滞被奸淫鉴定案例。在精神疾病鉴定的同类案例81例中占61.7%。她们与普通妇女遭到性侵犯的态度、结果等显然不同。评定这类受害人的性保护能力,要按其智能、知识(特别性知识)、社会适应缺陷等作全面、综合、具体的分析判断。本组案例包括精神发育迟滞重度5例,中度18例,轻度27例;鉴定无性保护能力43例(86.0%),限制(部分)性保护能力7例(14.0%)。  相似文献   

5.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性防卫能力评定是法医精神病鉴定的主要内容之一,性防卫能力的评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对目前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性防卫能力评定因素的临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70例精神发育迟滞被奸淫鉴定案例,在精神疾病鉴定的同类案例126例中占55.6%,她们与普通妇女遭到性侵犯的态度,结果显然不同,评定这类受害人的性保护能力,要按其智能,知识(特别性知识),社会适应缺陷等作全面,综合,具体的分析判断,本组案例包括精神发育迟滞极重度2例,重度7例,中度25例,轻度36例,鉴定性保护能力62例(88.6%),限制(部分)性保护能力8例(11.4%)。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我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48例性被害者的案例资料,发现性被害者中以精神发育迟滞居首位(39例,81.3%),次为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被告大多数为相识者。性被害者对受奸淫的态度以半被动型为主。性自卫能力的评定,就精神发育迟滞而言,不能过多地依赖智商值,应根据临床智能低下的程度、社会适应能力情况、对性行为后果的认识和态度,以及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8.
精神发育迟滞与性侵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精神发育迟滞33例进行了分析,其中性侵害者24例(72.73%)占首位,其它危害行为者仅9例(27.27%)。24例中女性14例均为被强奸者,其中半数为未成年者,30岁以下者达100%,对方均知其智能低下不知告发。女性14例中经评定无性防卫能力者13例;男性10例中无责任能力者4例,有限制责任能力者3例。发生性侵害的主要原因,除智能低下、人格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外,对弱智儿童缺乏教育、家庭监护能力差及经济状况不良也是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精神发育迟滞的责任能力和性防卫能力谈永铨,邓振芬我院于1988年12月~1994年2月期间,接受司法精神医学鉴定258例,其中经鉴定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者62例,占24.0%。其中男女各半。年龄13~38岁。以未婚为多(52例,83.9%)。汉族37例...  相似文献   

10.
精神发育迟滞性被害案例对照分析谢斌,郑瞻培1984~1992年期间,我中心共鉴定精神发育迟滞(MR)性被害人103例,与同期鉴定的无精神病(或曾有已缓解)、智能正常(或临界)的性被害人24例作对照分析。MR轻度者27例,中度45例,重度29例和极重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性防卫能力评定的相关因素及社会功能水平对性防卫能力的影响。方法对性侵害案中139例符合CCMD-3精神发育迟滞诊断的性受害者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收集-般资料,使用韦氏智力测试量表(WAIS—RC)测定智商,使用成人智残评定量表和功能大体量表(C.AF)进行社会功能的评定。结果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9因子中只有文化程度、性知识、索要财物、成人智残量表和GAF评分进入回归方程,且它们影响力大小依次为成人智残量表评分(OR=4.3705),GAF评分(OR=3.4742),索要财物(OR=2.1607),性知识(OR=1.5213),文化(OR=1.3423)。结论性防卫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时除充分考虑社会学、法学因素外,尤其要考虑其社会功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脑器质性痴呆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18例脑器质性痴呆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资料,占我院近年来司法精神医学鉴定168例的10.71%。痴呆程度:轻度痴呆12例、中度痴呆6例。案型以毁物捣乱行为多见,评定无责任能力10例,部分责任能力4例,完全责任能力2例,2例性被害者中,性自我防卫能力丧失1例,存在1例。  相似文献   

13.
关于司法精神鉴定中性被害人鉴定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者根据司法精神鉴定实践中的体会,着重讨论了性被害人鉴定的有关问题,包括鉴定的范围、过程。提出对于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的见解及评定原则,对常见几种精神疾病的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原则进行了讨论,特别对精神发育迟缓者受性侵犯的病理心理基础、患者对于受到性侵犯的态度及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原则作了详细分析。最后阐述了对有关法律条文规定的作者见解。  相似文献   

14.
对106例女性精神发育迟滞(MR)性被害人司法鉴定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智商外,被鉴定人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性知识、自我保护、性行为主动性、索要钱财等因子,均与性自我防卫能力密切相关。提示在作出MR诊断和评定其法定能力时,需充分考虑多种社会学、法学因素。多元判别分析模型可以为这种全面考察各种因素的标准化鉴定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进行讨论。方法:对95例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评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案例进行分析。结果: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在鉴定中可酌情应用。结论:限定责任能力大致可见于以下几种:①精神病性症状与作案无直接关系;②继发性人格障碍而非疾病直接导致;③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④其他精神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16.
总结在性被害司法鉴定安全时,如何鉴别精神发育迟滞。以103例精神发育迟滞的性被害者,与24例鉴定无精神病者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自我保护,性行为主动性、索取钱财,有无性知识,被害时间,被害地点,破案途径以及被告和被害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精神发育迟滞的性被害者与智能正常者有显著差异,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作利用性自卫能力评定量表进一步探讨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患性自卫能力鉴定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对照分析。精神分育迟滞鉴定案例共36例,现场测试,逐例入组;精神分裂症为现住院病人共36例,其年龄与前相匹配。结果精神发育迟滞组的性自卫能力与智能及社会适应能力呈高度正相关。精神分裂症组则与临床症状呈高度负相关,且与化、职业、婚姻呈正相关,且后总分显高于前。说明精神分裂症性自卫能力的影响因素与精神发育迟滞有所不同,且编制精神分裂症性自卫能力的评定工具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被性侵害案件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85例被性侵害MR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法医精神病学鉴定资料及案件特征;按鉴定结果将入组者分为MR轻度组与中重度组;对上述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案件特征与性防卫能力的相关性。结果:MR轻度组49例,中重度组36例;MR轻度组的受教育程度(χ~2=21.96,P=0.000)、性防卫能力(χ~2=32.23,P=0.000)明显高于中重度组;被性侵次数明显多于中重度组(χ~2=6.21,P=0.046);案发时间(r=0.230,P=0.034)、反抗程度(r=0.216,P=0.047)与性防卫能力呈正相关。结论:MR轻度者容易遭受反复性侵害。性防卫能力越好的MR受害者案发时间越晚,反抗越积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56例男性精神发育迟滞(MR)者的性错罪并进行分析,着重对MR程度、性错罪类型、责任能力评定、受害对象、作案场所、实施手段等有关同题作了讨论。我们认为对性错罪责任能力的评定,应强调对性知识的了解为其实质性的辨认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105例司法鉴定者的性自我防卫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性自我防卫能力在司法鉴定中的评定。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05例性防卫能力分为性自我防卫能力丧失组、性自我防卫能力削弱组、性自我防卫能力存在组并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对三组案发当时受害人是否有反抗、以及案发后是否主动报案、赔偿态度,智商及平时的社会适应能力状况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进行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时,应把受害人在案发当时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对性行为的性质、后果的理解能力、相关量表评定结合起来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