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所占比率,探讨呼吸道病原体联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656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九种非典型病原体: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和副流感病毒(PLVs)。结果 656例小儿患者中,总的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为33.23%,其中感染率最高的是MP(12.96%),中等感染率为ADV,RSV,INFA、INFB和PLVs,它们的感染率分别为5.49%,3.35%,3.81%,2.74%和2.90%。感染率最小的病原群体为LP1、QFR和CPn,它们的感染率分别只有0.76%,0.30%和0.91%。结论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确诊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本地区451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毒感染状况并分析临床特点。方法对451例下呼吸道感染惠儿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巨细胞病毒5种病毒的检测。结果该组451例患儿中病原体阳性295例,总阳性率占65.41%(295/451),男性患儿感染率63.64%(189/297),女性患儿感染率68.83%(106/154),结果可见,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组患儿中感染呼吸合胞病毒的病例数占首位,其次为巨细胞病毒,腺病毒与副流感病毒2型占末位。该组患儿中呼吸合胞病毒的阳性率居首位,且多数病毒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结论婴幼儿为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发病人群,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检测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宁波某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交叉感染的情况,为儿童呼吸道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入院用日本富士被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为阳性患儿337例,同时用郑州安图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抗体IgM(INFA)、乙型流感病毒抗体IgM(INFB)、嗜肺军团菌抗体IgM(LP)、副流感病毒1、2、3型抗体IgM(PIV)、腺病毒抗体IgM(ADV)、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IgM (RSV)、肺炎衣原体抗体IgM (Cpn).结果 337例MP-IgM阳性患儿混合感染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比率为60.5% (204/337).其中混合感染一种病原体比率为37.4%(126/337),以INFB为主;混合感染两种病原体比率为16.9%(57/337),以INFB+ADV和INFB+PIV为主;混合感染三种及以上病原体比率为6.2% (21/337),以INFB+ PIV+ADV为主,混合感染均以24岁为主.结论 本地区MP患儿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交叉感染率相对较高,并以MP+INFB模式为主,应对此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沙燕 《首都医药》2013,(18):31-32
目的通过对患儿血清检测阳性结果的统计,总结不同月份所感染的病毒病原学现状和阳性情况,从而对急性呼吸道感染预防、诊断以及尽早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从检测的标本中抽取2012年9月~2013年4月共1377份。方法为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血清中IgM抗体。针对检测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乙型流感病毒、1,2,3型副流感病毒5种病毒进行统计研究。结果 1377份血清标本中共检出阳性病毒577份,总阳性率为41.90%,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检出的阳性标本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3.17%、3.05%、0.65%、9.80%、5.23%。结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阳性情况会随着季节中月份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5.
3041例小儿呼吸道感染血清4种病原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M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副流感病毒(PIV)4种病原的感染情况。方法:用EUSA法检测血清上述四种病原特异性IgM抗体。结果:MP、ADV和RSV在深圳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依次MP—IgM(18.51%)、ADV—IgM(13.65%)、RSV—IgM(7.30%)及HV—IgM(3.19%)。随年龄增长4种病原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增加。在3—6岁年龄段。喘息性呼吸道感染MP和ADV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喘息性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交叉感染阳性检出率略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结论:深圳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以MP、ADV占较高比例.常规进行上述四种病原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松江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病原体抗体免疫球蛋白(Ig)M检测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所有因呼吸道感染就诊的患者5 769例(其中男性3 335例, 女性2 434例, 年龄3 d~86岁)的血清样本,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腺病毒(adenovirus, ADV)、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A virus, INFA)、流感病毒B型(influenza B virus, INFB)、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PIV)、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CP)及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 LP), 对所得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的3 57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呼吸道病原体谱抗体IgM检测结果为阳性者279例, 阳性率为7.8%(279/3 57...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小儿喘息性疾病人类偏肺病毒(hMPV)感染情况,探讨二者之间关系。方法对124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鼻咽分泌物分别作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腺病毒]免疫荧光检测和hMPV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特异性基因检测。结果共检测到各种病毒阳性70例,其中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阳性53例(42.7%),分别是RSV39例,流感病毒6例,腺病毒5例,副流感病毒3例;RT-nPCR检测hMPV阳性17例(13.7%),hMPV合并RSV感染2例;RSV和hMPV感染患儿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V仍是小儿喘息性疾病中最多见病原体,hMPV可能是其发病的又一重要病原体,二者临床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8.
王杨燕  马筱玲 《安徽医药》2021,25(7):1411-1413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儿科就诊病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特征以及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2018年9—12月安徽省立医院儿科就诊疑似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呼吸道标本共257例,包括250份咽拭子和7份肺泡灌洗液.利用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试剂盒对所有标本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诊疗资料,对多重PCR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7份标本总阳性率为66.1%(170/257),其中病毒阳性率为60.7%(156/257),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和腺病毒(ADV)为主,阳性率分别为31.5%(81/257)、17.5%(45/257)、5.1%(13/257);非典型病原体阳性率为8.2%,以肺炎支原体(MP)为主,阳性率为7.8%(20/257).23例标本检出2种及以上病原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同时感染较为常见.男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率为67.81%(99/146),女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率为63.96%(71/111),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6,P=0.519).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多发生在1~2岁组儿童(χ2=16.562,P=0.001),各年龄组间阳性率依次为37.8%(34/90)、40.9%(36/88)、13.7%(7/51)、14.3%(4/28),其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肺炎支原体感染多发生在6~15岁组儿童(χ2=34.346,P<0.001),各年龄组间阳性率依次为0.0%(0/90)、3.4%(3/88)、13.7%(7/51)、35.7%(10/28),其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较为常见,病原体感染在性别间不存在差异,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年龄组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状况并分析其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CAP成人患者86例,儿童患者375例。取患者急性期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应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痰中军团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型、B型,副流感病毒1、3型等6种病毒抗体。结果86例成人CAP患者,病原体检出率为64.0%,其中17例(19.8%)检出肺炎支原体,16例(18.6%)检出军团菌,2例(2.3%)检出肺炎衣原体,14例(16.3%)分离出肺炎链球菌,4例(4.6%)为肺炎克雷伯菌,2例(2.3%)流感嗜血杆菌,19例(22.1%)患者存在混合感染,混合感染者中10例为肺炎支原体混合其他病原体。375例患儿中,痰培养360例,其中细菌培养阳性者148例(41.1%);在同时进行痰培养和血清学检测的350例患儿中,254例(72.6%)检测到病原体,其中细菌感染138例(39.4%),病毒感染133例(38.0%),肺炎支原体感染77例(22.0%),肺炎衣原体感染8例(2.3%),军团菌感染7例(2.03%),混合感染112例(32.0%)。成人患者,≤25岁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25岁组,无基础疾病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有基础疾病组,冬季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其他季节;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以1~7岁为主。结论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CAP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九江地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常见病原情况,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1~2012年冬春季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取入院当天同时满足病程第5天静脉血,进行呼吸道病毒IgM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V)、副流感病毒(PIV),及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检测,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31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检测,RSV阳性95例(30%);ADV阳性3例(0.9%);IV阳性7例(2.2%);PIV阳性10例(3.16%);MP阳性56例(17.7%);CP阳性30例(9.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仍然是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也已成为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松江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病原体抗体免疫球蛋白(Ig)M检测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所有因呼吸道感染就诊的患者5 769例(其中男性3 335例,女性2 434例,年龄3 d~86岁)的血清样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病原分布状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09例CAP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各种病原的检测结果及不同病原CAP的临床特点。结果 509例CAP患儿中,299例病原学检测阳性,阳性率58.74%。其中,肺炎支原体128例(25.15%)、乙型流感病毒90例(17.68%)、副流感病毒49例(9.63%)、呼吸道合包病毒18例(3.54%)、腺病毒18例(3.54%)、甲型流感病毒2例(0.39%)。352例患儿细菌学检查中,43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其中流感嗜血杆菌22例(6.25%),肺炎链球菌17例(4.83%),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0.57%),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0.28%),大肠埃希菌1例(0.28%);2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50例(9.82%)。肺炎支原体、病毒在≤3岁和>3岁组的检出率有差异(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患病年龄、发热、喘息症状、中性粒比值、C反应蛋白(CRP)上与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有差异(P<0.05)。>5岁与≤5岁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喘息比例、入院体温、白细胞数、中性粒比及CRP值有差异(P<0.05)。结论 该地区儿童CAP 常见的病原有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流感嗜血杆菌等。病毒是3 岁以下儿童CAP 的主要病原,以乙型流感病毒常见;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3岁以上患儿,5岁以上患儿炎症反应更重。不同病原CAP临床特点不同,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患病年龄、发热症状比例、中性粒比值、CRP值高于乙型流感毒性肺炎患儿;喘息症状比例较后者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 2013—2018年天津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住院儿童的病原谱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采集 痰和/或咽拭子标本行细菌培养鉴定;采集血清样本行 9 种呼吸道病原体 IgM 抗体联合检测,包括甲型流感病毒 (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s)、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嗜肺军团菌 1型(LP-1)、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n)、肺炎支原体(MP),同时检测血清 MP抗体滴度(≥1∶160定义为阳性)。结果共纳入 ARI住院患儿 7 832例,其中 5 353例完成细菌培养鉴定,7 449例完成 9种呼吸道病原体 IgM抗体及 MP抗体滴度检测,4 970例完成上述所有病原学检查。7 832例患儿中 3 291例至少检测到 1种病原体,病原总检出率为 42.0% (3 291/7 832);细菌总检出率 20.1%(1 078/5 353),以肺炎链球菌(5.3%)、肺炎克雷伯菌(4.0%)、大肠埃希菌(2.7%)、金黄色葡萄球菌(1.9%)、流感嗜血杆菌(1.6%)检出率较高;病毒总检出率为 4.31%(321/7449),以 IFB(2.8%)、PIVs(0.6%)常见;非典型病原体检出率 30.0%(2 241/7 449),以 MP(29.3%)检出率最高。不同性别、季节、年龄段、疾病类 型之间病原检出率有所不同。4 970例完成全部病原学检查的患儿中 379例检测到 2种以上病原体,合并感染检出率 为 7.6%(379/4 970),其中非典型病原体合并细菌、非典型病原体合并病毒、细菌合并病毒感染检出率分别为 3.8% (191/4 970)、3.0%(150/4 970)、0.6%(28/4 97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合并感染是普通肺炎进展为重症肺炎的独立风险因素(OR=1.916;95%CI:1.415~2.595;P<0.01)。结论 2013—2018年天津地区 ARI住院患儿 MP单独及合并感染检出率均较高,且近年有增高趋势;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儿童 ARI的常见致病菌;合并感染是疾病进展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朱晓华  李岚  陈晨  朱双桂 《江西医药》2014,(12):1356-1359
目的:分析冬春两季儿童肺炎感染病原学构成,为儿童肺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4月肺炎患儿1943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痰培养、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及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43例肺炎患儿中,病原阳性946例,阳性率48.7%,感染病原中病毒感染633例(66.9%),细菌感染195例(20.6%),支原体感染147例(15.5%),衣原体感染39例(4.1%),混合感染221例(23.4%)。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最高(62%),其次是巨细胞病毒(30.2%),流感/副流感(9.3%),腺病毒(5.5%)。细菌病原以肺炎链球菌最多见(12.5%),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9.8%)。1岁以下肺炎感染病原阳性率(64.8%)高于其他年龄段,以RSV、CMV感染为主,肺炎支原体是3岁以上儿童肺炎主要感染病原。重症肺炎218例,病原阳性146例,阳性率67.0%,以RSV感染为主,占62.2%,重症肺炎混合感染多,占24.3%。结论儿童肺炎发病以1岁以下儿童常见,病毒是冬春两季儿童肺炎最常见感染病原,且主要以RSV感染为主,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率高,尤其是重症肺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符合入选标准的240例患儿,分为病毒唑组117例,热毒宁组123例,观察研究病毒唑组与热毒宁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病毒唑组总有效率85.47%,热毒宁组总有效率94.30%,病毒唑组与热毒宁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造成,但细菌、支原体等也可引起本病的发生,其中病毒感染占70%~80%,主要的病毒为柯萨奇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病毒产生毒素、致热源可使体温升高引起患儿发热同时伴有鼻、咽部、咳嗽、食欲减退、及全身不适感等症状。应用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比用病毒唑治疗病程显著缩短,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335名首次门诊和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鼻咽部脱落细胞内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有157例检出病毒.将其中 117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57例,口服抗病毒糖浆加青霉素;对照组60例,仅用青霉素治疗.结果实验组用药 3天后 44例(77.22%)症状消失,病毒转阴.说明抗病毒糖浆对小儿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确实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鼻炎患者鼻腔微生物的分布特点及与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436例急性鼻炎患者,根据是否伴有呼吸道感染而随机分为感染组(314例)和非感染组(122例)。取鼻液进行鼻腔微生物检测,同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1(IFN-1)含量。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中鼻腔细菌的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分别占58.6%和31.2%),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44.9%和46.7%)、肺炎杆菌(分别占7.9%和4.9%)、大肠杆菌(分别占3.5%和1.6%);真菌主要为不解糖消化链球菌(分别占1.9%和1.6%)、迟缓真杆菌(分别占1.6%和0)和黏液真杆菌(分别占0.9%和0.8%);病毒主要为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伴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血清IL-4含量比非感染组显著增高(P〈0.05),而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与呼吸道的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诊断,观察组接受CRP联合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的确诊率,感染因子(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诊断阳性率.结果 观...  相似文献   

19.
陈宇  李秀岚 《哈尔滨医药》2011,31(5):368-368
美他环素属四环素类抗生素,用于衣原体感染、立克次体病、支原体肺炎、回归热等非细菌性感染及敏感细菌所致胃肠道、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有较好的疗效.近几年使用过程中发现个别患者有轻微的光敏反应,虽然反应发生率小,反应程度较低,但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给患者带来身体及精神上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川崎病(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06-2010年,我院采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检测47例KD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及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年龄相近的2000例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 47例KD患儿中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患儿12例,阳性率25.5%,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年龄相近的2000例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患儿212例,阳性率1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K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有可能是导致KD发病的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